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小娟  胡永奎 《大医生》2023,(15):15-17
目的 研究介入治疗联合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用于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百色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疗法分为观察组[30例,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和对照组(30例,接受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因子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继发性高血压及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ACE治疗联合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用于中晚期肝癌效果理想,安全性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按照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为20例。研究组采取甲磺酸阿帕替尼的治疗措施,参照组则口服中药制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缓解率17例(85.00%),显著高于参照组11例(55.00%),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例(40.00%)与参照组7例(35.00%)相比,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甲磺酸阿帕替尼的治疗措施,临床效果更佳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不良反应和护理体会。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原第八一医院)2010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49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患者的基础状态以及合并治疗给予不同剂量的阿帕替尼,1/日,连续口服。观察不良反应和进行护理。结果绝大多数患者为1~2级的不良反应,通过对症处理可良好耐受;少数患者为3级不良反应,其中大部分通过暂停用药、降低剂量和对症处理也可缓解和耐受,仅绝少数基础情况较差或合并其他不良反应的患者因无法耐受而停止服药。结论正确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耐受阿帕替尼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张旭明 《临床医学》2020,40(6):93-94
目的 分析应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兴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高血压、心率减慢、恶心呕吐、腹痛、蛋白尿)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 33%(28/30),对照组为66. 67%(2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蛋白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对晚期胃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治疗可提高近期疗效,且除蛋白尿外,未增加其他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吕晶晶 《临床医学》2021,41(12):109-111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晚期食管癌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阿帕替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替吉奥.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卡氏评分(KPS)及两组体液免疫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疾病控...  相似文献   

6.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1):172-181
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新生血管的形成可以为周围组织提供能量及氧气,从而保证血流灌注。但在肿瘤患者中,血管新生出现失控,并加剧疾病进展及预后恶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EGFR)为诱导新生血管生成的重要调控途径。甲磺酸阿帕替尼作为国产自主研制出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其本质为小分子的络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TK)抑制剂,其通过特异性地抑制VEGFR-2通路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进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目前国内相关指南已把其列入,特别是对于初始化疗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其他如肺癌、乳腺癌、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等相关临床研究正在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161-3162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晚期原发性肝癌(PLC)患者临床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晚期PLC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观察组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DCR率及ORR率分别为93.94%、48.48%,均高于对照组的72.73%、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PLC患者中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可改善近期疗效,提高临床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赵楠楠 《系统医学》2022,(8):178-181+194
目的 研究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62例无法接受手术治疗,且在一线化疗治疗后复发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紫杉醇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比例分别为38.71%、80.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13%、5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1、4.724,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白细胞减少、高血压、胃肠道反应、乏力及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4.19%和77.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不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也为耐受,且VEGF水平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及甲胎蛋白?(AFP)浓度变化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B组行TAC...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并观察该联合方案对患者肿瘤标志物、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PD-1配体1(PD-L1)、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河南省温县人民医院的60例肝癌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阿帕替尼治疗,实验组采取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周期后的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癌胚抗原(CEA)]、PD-1/PD-L1水平、免疫功能(CD4+、CD3+、CD8+、CD4+/CD8+)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疾病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AFP、AFU、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治疗后CD4+、CD3+、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CD4+、CD3+T细胞表面PD-1/PD-L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肝癌的效果确切,可提升PD-1/PD-L1表达,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42例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直径、AFP、AFP-L3、A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不仅可有效缩小肿瘤直径,改善肝功能,还可减少患者毒副反应及复发概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郑雷振 《临床医学》2021,41(5):107-109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晚期胃癌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癌胚抗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发转移食管癌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复发转移食管癌患者94例,按单盲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替吉奥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帕替尼化疗。化疗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及毒副反应。结果:化疗后,试验组总缓解率较对照组高,血清糖类抗原-199、癌胚抗原、肿瘤特异生长因子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复发转移食管癌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毒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16.
施志杰 《临床医学》2021,41(5):90-93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患者口服阿帕替尼(500 mg/d,28 d治疗周期)片剂.由于不良事件导致的治疗中断被允许不超过14 d.阿帕替尼的剂量减少(从500 mg/d减少到25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一线化疗失败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一线化疗失败晚期胃癌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替吉奥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炎症介质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可降低一线化疗失败晚期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郭敏  孟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10):1513-1515
目的 观察晚期食管鳞癌(ESCC)患者阿帕替尼治疗预后情况,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采用阿帕替尼治疗的156例晚期ESCC患者,治疗6个疗程结束后,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对照组,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晚期ESCC患者阿帕替尼治疗预后的因素.结果 156...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姑息治疗转移性胃癌的短期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肿瘤科收治的196例转移性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最佳支持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帕替尼姑息治疗。比较2组患者疾病控制率、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2个周期后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3. 06%、23. 4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和KPS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阿帕替尼姑息治疗可有效控制转移性胃癌患者的病情发展,显著提高肿瘤控制率,改善生存质量,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转移性胃癌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解放军第81医院肿瘤内二科收治的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转移性胃癌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在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血压升高8例、蛋白尿5例、胃肠道反应5例、骨髓抑制5例、手足综合征2例、口腔溃疡4例、出血1例等,经积极处理,不良反应均有所缓解并顺利完成治疗。结论精心、全面的护理有利于提高转移性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