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 10mW氦氖 (He Ne)激光照射对大鼠神经损伤后脊髓生长相关蛋白 (growthassociatedprotein ,GAP 43 )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 96只SD大鼠制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脊髓内GAP 43表达的变化。结果  1周内激光照射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2、4周时照射组脊髓内GAP 4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8周时激光照射组脊髓内GAP 43表达下降。结论 激光照射可引起损伤神经GAP 43表达的变化 ,有促进完成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g1对原代培养胎鼠脑神经细胞存活和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实验组(人参皂甙Rg11mg/L,10mg/L,100mg/L),阳性药物对照组(bFGF20μg/L)以及空白对照组。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测量细胞突起的长度;用MTT法测定培养细胞的存活率;Western-blot法检测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和神经丝蛋白NF-200的表达。结果:(1)细胞平均突起长度:实验高中剂量组神经元突起的平均长度均长于对照组。(2)MTT值:实验高中低剂量组的灰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3)GAP43和NF200的表达:实验高中剂量组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人参皂甙Rg1对于体外培养的胎鼠脑神经细胞的存活有较强的维持作用,并能促进突起生长,使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及P75的表达,并观察鞘内注射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anti-NGF)对骨癌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探讨NGF在骨癌痛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胫骨骨癌痛模型,观察疼痛行为学变化,造模21天,检测大鼠DRG神经元NGF、TrkA及P75蛋白及mRNA表达;并进一步将骨癌痛大鼠分成cancer及cancer+anti-NGF组,观察anti-NGF对骨癌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结果:接种侧DRG神经元NGF及其受体在骨癌痛大鼠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cancer组大鼠的PWL缩短,PWT降低,鞘内使用anti-NGF后PWL延长,PWT增高.结论:NGF加剧大鼠骨癌痛,anti-NGF在骨癌痛中具有明显的抗伤害感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60只,4只为正常组,56只行左侧坐骨神经切断外膜缝合。电针组每天穴位电针20min,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7,14,21和28d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和测定脊髓前角NGF阳性神经元计数、阳性神经元平均积分光密度。结果:电针组损伤侧脊髓前角内NGF阳性神经元数量在各时间点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28d时电针组伤侧脊髓前角内NGF阳性神经元数量为(48.12±1.11)个,模型组为(35.90±2.09)个。同时模型组神经元内NGF阳性神经元平均积分光密度在各时间点明显低于电针组(P<0.05)。结论:电针可提高损伤神经神经元内源性NGF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背景:磁刺激可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目的:观察磁刺激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及相应水平脊髓运动神经元内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24)、模型组(n=24)和假手术组(n=12),用一新的长17cm的止血钳钳夹坐骨神经至第二扣,以21.95×103Pa维持10s制备损伤模型。造模后24h,实验组每天给予0.09T的磁刺激。结果与结论:造模后第2,4,8,12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脊髓L4~5运动神经元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较模型组相应时间点明显增高(P〈0.05);造模后12周,电生理检测发现,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再生神经传导速度加快,波幅升高,潜伏期缩短(P〈0.05)。说明磁刺激能提高损伤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增加其对应脊髓节段运动神经元中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的修复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针对DPN大鼠坐骨神经神经生长因子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制备DPN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电针组取大鼠足三里、肾俞穴进行电针治疗,通过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坐骨神经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大鼠NGF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0.01);电针组大鼠治疗后坐骨神经NGF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肾俞穴能够使DPN大鼠坐骨神经NGF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促进坐骨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磷酸化Smad3蛋白在神经元样PC12细胞氧糖剥夺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利用鼠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向神经元样细胞转化,应用无糖DMEM培养液联合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构建氧糖剥夺模型(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体外模拟神经元缺血性损伤。MTT检测神经元样细胞OGD 0,3,6和12h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OGD前后磷酸化Smad3蛋白表达。结果成功建立神经元样PC12细胞的OGD模型;OGD 3h后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至OGD 12h降至最低54.7%;细胞内磷酸化Smad3表达在OGD 3、6h与OGD 0h组相比略升高,至OGD 12h时明显降低。结论磷酸化Smad3参与在神经元样细胞OGD早期ActA/Smads通路的活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离断后,其远侧端组织中生长相关蛋白-43mRNA(GAP-43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为临床神经修复过程中更好地改善微环境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正常SD大鼠24只,行坐骨神经横断术,术后1,2,3,4周取坐骨神经远侧端组织,以WesternBlot和RT-PCR法检测GAP-43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正常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GAP-43mRNA表达量较低,损伤坐骨神经远侧端GAP-43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于损伤第2周时达高峰。采用抗GAP-43抗体,进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正常坐骨神经43kDa处出现弱阳性反应的蛋白区带,损伤后坐骨神经远侧端43kDa处阳性反应条带着色明显加深,损伤后第3周时阳性反应着色最强。结论GAP-43及其mRNA在大鼠损伤坐骨神经远侧端组织中表达增强,其mRNA表达上调高峰在神经损伤后的第2周;而其蛋白合成增加最为明显的时间是在神经损伤后的第3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早期神经元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Nogo-A受体(NG-R)的表达变化。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实验组加入50 ng/m L细胞生长因子(NGF)进行诱导分化1、3、5、7 d,对照组中不加入NGF诱导分化。于不同时间点镜下观察细胞轴突发育及细胞分化情况,免疫荧光法观察NG-R蛋白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RT-PCR法检测NG-R m RNA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NG-R蛋白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诱导分化时间的增加,实验组PC12细胞轴突发育及细胞分化增加;对照组PC12细胞未检测出NG-R m RNA及蛋白表达;实验组随着NGF诱导刺激时间延长,PC12细胞内NG-R m RNA及蛋白表达量逐步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但实验组诱导1 d PC12细胞内NG-R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元发育早期NG-R的表达随着轴突生长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吡哆醇诱导的感觉神经元病大鼠在坐骨神经挤压伤后神经再生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神经元分子微环境变化对神经再生修复的重要意义.方法 制作吡哆醇诱导的感觉神经元病模型,在此基础上制作双侧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观察神经挤压损伤后7、14、21和28 d大鼠的背根神经节TUNEL标记阳性细胞百分比变化;利用蛋白印迹技术,观察神经再生相关蛋白(GAP-43)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 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背根神经节细胞早期有较多的TUNEL标记细胞,但21~28 d由于大部分细胞变性坏死,TUNEL标记细胞反而减少.背根神经节细胞GAP-43和trk A蛋白有一定水平的表达,但总体水平低于单纯坐骨神经损伤时.结论 中毒造成的感觉神经节病变危及神经元的生存,导致基因表达体系不完整,使损伤神经的再生修复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1.
背景:磁刺激可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目的:观察磁刺激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及相应水平脊髓运动神经元内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24)、模型组(n=24)和假手术组(n=12),用一新的长17cm的止血钳钳夹坐骨神经至第二扣,以21.95×103Pa维持10s制备损伤模型。造模后24h,实验组每天给予0.09T的磁刺激。结果与结论:造模后第2,4,8,12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脊髓L4~5运动神经元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较模型组相应时间点明显增高(P<0.05);造模后12周,电生理检测发现,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再生神经传导速度加快,波幅升高,潜伏期缩短(P<0.05)。说明磁刺激能提高损伤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增加其对应脊髓节段运动神经元中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的修复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60只,4只为正常组,56只行左侧坐骨神经切断外膜缝合。电针组每天穴位电针20min,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7,14,21和28d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和测定脊髓前角NGF阳性神经元计数、阳性神经元平均积分光密度。结果:电针组损伤侧脊髓前角内NGF阳性神经元数量在各时间点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28d时电针组伤侧脊髓前角内NGF阳性神经元数量为(48.12&;#177;1.11)个,模型组为(35.90&;#177;2.09)个。同时模型组神经元内NGF阳性神经元平均积分光密度在各时间点明显低于电针组(P<0.05)。结论:电针可提高损伤神经神经元内源性NGF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背景:如何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一直是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基因治疗有可能成为今后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目的:观察携带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cDNA表达片段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xCA-BDNF转染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后BDNF的表达,以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和神经生长情况。方法:切除成年Wistar大鼠股中部10mm长的坐骨神经,AxCA-BDNF转染组、BDNF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硅胶管内置AxCA-BDNF原液,BDNF溶液或空白病毒稀释液桥接坐骨神经两断端。术后3,7,14d,1,2,4个月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损伤坐骨神经及相应脊髓节段BDN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观察损伤坐骨神经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再生的神经元及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和髓鞘厚度。结果与结论:术后3,7,14d及1个月时,AxCA-BDNF转染组损伤坐骨神经近、远端神经干及脊髓(L3~6)中BDNF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DNF组和对照组(P〈0.01)。光、电镜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图像分析证实,BDNF基因转染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新生神经纤维数目及其髓鞘厚度、神经联接的再形成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经腺病毒介导转染的BDNF基因可在大鼠坐骨神经内有效表达,并通过轴突逆行转运到了相应的脊髓神经元,不仅能促进损伤神经纤维再生,也能保护损伤的脊髓神经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早期干预对宫内缺氧、缺血大鼠脑功能及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SD大鼠制作宫内缺氧、缺血脑损伤 (hypoxic ischemicbraindamage ,HIBD)动物模型共计 3 0只 ,并同时选取 3 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将上述大鼠随机分为HIBD干预组、HIBD非干预组、正常干预组及正常非干预组。各干预组大鼠于出生后 2~ 2 8d期间 ,分别对其进行早期干预 (包括按摩、丰富环境刺激等 )。当早期干预治疗结束后 ,通过跳台测试评价各组大鼠的脑功能 ,随后取各组大鼠脑组织进行GAP 43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以观察各组大鼠GAP 43表达的差异。结果 在跳台测试实验中 ,HIBD干预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明显优于HIBD非干预组 (P <0 .0 5 ) ,正常干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也明显优于正常非干预组 (P <0 .0 5 ) ;通过GAP 43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发现 ,HIBD干预组大鼠额皮质及海马CA3区的GAP 43表达明显强于HIBD非干预组 (P <0 .0 5 ) ,正常干预组的GAP 43表达亦明显强于正常非干预组 (P <0 .0 5 )。结论 早期干预可以促进大鼠受损脑功能的恢复 ,而且对正常大鼠的脑功能发育也有促进作用 ,GAP 43表达的增强可能是早期干预改善大鼠脑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合剂神经生长液对神经元生长的促进作用,为神经生长液用于治疗神经损伤、促进损伤神经修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生大鼠背根神经节无血清培养,在基础培养液中加入神经生长液,观察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背根神经节细胞生长状况和突起生长的长度。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无血清培养,在基础培养液中加入神经生长液,采用3-(4,5-dimethylthiaz-2-y1)-2,5-dijohenyltetrazoliumbromide(MTT)法,观察实验组、神经生长因子(阳性对照)、空白对照组大脑皮质神经元的生长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背根神经节细胞突起生长明显,突起长度(314±43)μm显著大于对照组(76±26)μm(F=313.69,P<0.01);与对照组相比,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液均可显著提高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大脑皮质神经元对MTT的代谢率(F=82.54,P均<0.01),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神经生长液在体外可促进背根神经节和大脑皮质神经元生长。  相似文献   

16.
背景:周围神经移植后,相应的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胞体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时程与规律尚未明确.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移植术后GAP-43在相应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假手术组:实验组行坐骨神经移植,分别于术后3 d,1,2,4,6,8周6个时间点处死后取其手术侧L4~L5背根神经节,应用Fn-PCR和Westem Blot技术检测GAP-43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GAP-43 mRNA表达量较低,且随时间无明显改变;实验组术后1周时GAP-43 mRNA在相应背根神经节中即有表达增强,2周时达到高峰,6~8周表达逐渐减弱.两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GAP-43蛋白与GAP-43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相同.结果表明神经损伤后相应神经元的再生能力存在损伤反应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行为学、神经生长因子-3及其受体Trk C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夹持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与背根神经节(DRG)中NT-3与Trk C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模型对照组的大鼠行为学检测表明,造模后大鼠的感觉功能显著下降(P<0.05),电针治疗后有显著改善(P<0.05),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电针组的NT-3与Trk C表达显著升高(P<0.05),第20天时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NT-3分泌显著增多(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以通过提高NT-3与Trk C的表达,维持神经元存活,促进受损神经修复,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18.
背景:如何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一直是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基因治疗有可能成为今后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目的:观察携带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cDNA表达片段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xCA-BDNF转染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后BDNF的表达,以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和神经生长情况。方法:切除成年Wistar大鼠股中部10mm长的坐骨神经,AxCA-BDNF转染组、BDNF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硅胶管内置AxCA-BDNF原液,BDNF溶液或空白病毒稀释液桥接坐骨神经两断端。术后3,7,14d,1,2,4个月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损伤坐骨神经及相应脊髓节段BDN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观察损伤坐骨神经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再生的神经元及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和髓鞘厚度。结果与结论:术后3,7,14d及1个月时,AxCA-BDNF转染组损伤坐骨神经近、远端神经干及脊髓(L3~6)中BDNF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DNF组和对照组(P<0.01)。光、电镜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图像分析证实,BDNF基因转染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新生神经纤维数目及其髓鞘厚度、神经联接的再形成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经腺病毒介导转染的BDNF基因可在大鼠坐骨神经内有效表达,并通过轴突逆行转运到了相应的脊髓神经元,不仅能促进损伤神经纤维再生,也能保护损伤的脊髓神经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了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wrotrophicfactors,CNTF)表达水平及针刺、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干预后的相关变化,旨在探讨针刺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机制。方法:选用160只Wister大鼠,分电针组、药物组(NGF)、手针及模型、假手术组5组。钳夹坐骨神经制造周围神经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光、电镜相结合方法,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不同干预手段、对不同时间点脊髓CNTF阳性运动神经元的计数和吸光度水平。结果:坐骨神经损伤后腰段脊髓CNTF阳性运动神经元数量和吸光度水平7d犤模型组CNTF阳性神经元数为(61.42±0.42)%犦开始下降,14d犤50.94±2.96)%犦明显下降,21d犤42.72±4.51)%犦达最低水平,28d犤49.37±2.70犦开始恢复,伤侧比对侧更为明显(P<0.05);针刺及NGF治疗,能降低神经元死亡数量、减少其吸光度下降程度(P<0.05),并能减轻神经元肿胀变性的形态学变化。结论:针刺及NGF能促进脊髓运动神经元存活、加快内源性CNTF水平的恢复;能减轻神经元的变性坏死程度,减少神经元的死亡。  相似文献   

20.
生长相关蛋白-43及mRNA在大鼠损伤坐骨神经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坐骨神经离断后。其远侧靖组织中生长相关蛋白-43mRNA(GAP-43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为临床神经修复过程中更好地改善微环境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正常SD大鼠24只,行坐骨神经横断术,术后l,2,3,4周取坐骨神经远侧端组织,以WesternBlot和RT-PCR法检测GAP-43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正常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GAF-43mRNA表达量较低。损伤坐骨神经远侧端GAP-43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于损伤第2周时达高峰。采用抗GAP-43抗体,进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正常坐骨神经43kDa处出现弱阳性反应的蛋白区带。损伤后坐骨神经远侧端43kDa处阳性反应条带着色明显加深。损伤后第3周时阳性反应着色最强。结论 GAP-43及其mRNA在大鼠损伤坐骨神经远侧端组织中表达增强,其mRNA表达上调高峰在神经损伤后的第2周;而其蛋白合成增加最为明显的时间是在神经损伤后的第3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