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基于模型迭代重建(MBIR)算法和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对提高肥胖患者CT肺动脉造影(CTPA)图像质量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分析60例临床疑似肺栓塞(PE)患者的CTPA资料。收集BMI超过25 kg/cm2的患者,分别采用混合迭代重建(HIR)(A组)、MBIR(B组)和CE-Boost(C组)。定量评估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干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两名放射科医生独立通过Likert 5分量表法对整体图像质量和诊断信心进行主观评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的CT值明显高于A组及B组(P<0.05),肺动脉主干CT值C组为(510.87±141.20)HU,A组为(354.31±93.74)HU,B组为(350.79±88.43)HU。B组图像噪声明显低于A组及C组(P<0.05),肺动脉主干噪声B组为16.60±3.03,A组为22.80±2.94,C组为24.63±4.96。B组及C组的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干的SNR值及CNR值均高于A组。B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应用于腹部CTA的可行性。方法 将40例临床疑诊腹部血管疾病、接受腹部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A组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模式扫描,B组采用常规螺旋模式扫描,分别测量两组腹主动脉、腹腔干、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左肾动脉、腹主动脉分叉处、背部肌肉CT值及图像噪声,记录扫描时间及剂量长度乘积,并计算SNR、CNR和有效辐射剂量(ED)。比较两组各动脉的CT值、噪声、SNR、CNR、扫描时间、ED及图像质量差异。结果 两组腹主动脉、腹腔干、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左肾动脉、腹主动脉分叉处的CT值、SNR、CNR和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图像噪声、扫描时间及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相比,A组的扫描时间缩短86.45%、ED降低72.56%。结论 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腹部CTA可在获得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图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迭代重建模型(IMR)在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0例疑似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均进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脏256层MSCT扫描。若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管电压为100 kV;反之,则为80 kV。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BP,A组)、高级混合迭代重建(iDose4,B组)和IMR(C组)进行重建。分别测量3组图像主动脉根部的CT值、噪声,并计算SNR和CNR。对图像伪影、管腔边缘的锐利度、主观噪声、总体图像质量以及冠状动脉各主干血管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图像的噪声、SNR以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噪声由大到小依次为A组、B组和C组(P均<0.05)。SNR和CNR由大到小依次为C组、B组和A组(P均<0.05)。C组噪声、血管边缘锐利度、总体图像质量、冠状动脉各主干血管主观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P均<0.05)。B组图像伪影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C组(P均<0.05),且A组与C组图像伪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可显著降低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噪声,提高图像SNR和CNR。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噪声和血管增强程度对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后处理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临床需行下肢动脉CTA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不同管电压和管电流扫描,对图像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和最大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后处理并评价图像质量;测量血管增强CT值和对比度、图像噪声(N)、背景信号、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分析VR、MIP图像质量与CNR、SNR、N的相关性。结果 VR、MIP图像质量与CNR相关性最高,其次为SNR(P〈0.001);3组病例之间血管增强CT值、背景信号和N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NR与SN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例间VR与MIP的图像质量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血管增强CT值和对比度是影响CTA后处理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始数据迭代重建(SAFIRE)-3联合双能CT单能谱或优化对比技术在去除颈根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CT双能量增强扫描颈根部有明显伪影的30例患者图像,均采用线性融合SAFAIR-3重建、获得A组图像(SAFAIR-3重建组),之后加行单能谱分析、获得B组图像(重建+单能谱组),或加行双能量非线性优化对比处理、获得C组图像(重建+优化对比组)。分别对A、B、C组图像SD、SNR、CNR及图像质量对比分析。结果 A、B、C组伪影区SD、SNR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伪影区SNR、CNR高于A组,噪声低于A组(P均<0.05)。B组与C组的SD、SNR及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分及以上的图像少于B组及C组(P均<0.05);B组与C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SAFIRE技术联合单能谱或非线性优化对比技术可减轻颈根部硬化伪影、提高颈根部图像质量。单能谱与优化对比技术在提高颈根部图像质量方面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与传统滤波反投影(FBP)重建比较,评价管电压100kV下双源CT(dual.sourceCT,DSCT)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SinogramAffirmedkerativeReconstruction,SAFIRE)在超重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处于超重患者(男性:25kg/m2≤BMI〈30kg/m2;女性:24kg/rn2≤BMI〈29kg/m2)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按扫描,管电压随机分成A组(120kV)、B组(100kV),采用FBP重建,对B组采用SAFIRE重建得到C组图像。对三组的图像质量、平均CT值、图像噪声、信号噪声比(signal—to-noise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ratio,CNR)及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图像质量分别为(3.51±0.70)分、(3.49±0.33)分和(3.55±0.4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平均CT值、图像噪声、SNR及CNR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或C组)两组问平均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平均CT值最低。B组与A组(或c组)两组间图像噪声、SNR及C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且A组较高。A、C两组间图像噪声、SNR及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或C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或C组)较A组辐射剂量下降约34%。结论对于超重患者,采用100kV管电压结合SAFIRE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可改善图像质量,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可变螺距(vHP)技术对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120例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各组以不同参数进行扫描,A组采用常规螺旋扫描,头颈部噪声指数(NI)=5;B组采用vHP技术,头部NI=5,颈部NI=10;C组采用vHP技术,头部NI=5,颈部NI=15;其余扫描参数一致。比较组间辐射剂量及主、客观图像质量评价结果差异。结果 B、C组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剂量均低于A组(P均<0.01),且C组低于B组(P均<0.01)。3组CTA图像中主动脉弓及颈总动脉分叉噪声(SD)、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A组SD值最低、而SNR及CNR最高,C组SD值最高、而SNR及CNR最低,B组各值均位于A、C组中间。3组大脑中动脉M1段CT值、SD值、SNR及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头颈CTA各重建图像均可满足诊断需求,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1)。结论 vHP技术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显著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龄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与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一站式检查方案的优化。方法 将60例70岁以上心率不齐患者,随机分为A(常规方案)、B(优化方案)两组各30例,分别进行动脉血管成像。测量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各节段的CT值及其相应平面脂肪组织的CT值以及标准差,同时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三维后处理图像质量由两名高年资放射医师进行主观评判,并记录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比较和分析两组的客观图像质量(血管CT值、噪声、SNR及CNR)、主观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等指标。结果 B组辐射剂量[(12.3±3.6)mSv]明显低于A组[(31.1±15.3)mSv](t=6.71,P<0.001)。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4,P<0.05),A组图像质量评价优良率(4~5分)占62.9%,B组占87.5%;伪影A组占27.1%,B组占12.5%;两组主动脉和股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38,P>0.05)。结论 采用心电门控冠状动脉序列和主动脉大螺距扫描序列组合的一站式扫描方式能够明显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膝关节水平小剂量测试技术在大螺距、80 kVp下肢动脉CT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价下肢动脉CTA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方法 将共60例怀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患者,CTA扫描使用大螺距(3.0),80 kVp,重组方法为迭代重组。B组:30例患者,CTA扫描参数为螺距1.0,120 kVp,滤过反投影法重组。所有A组患者利用膝关节水平小剂量测试扫描个体化计算CTA扫描触发时间。比较两组CTA图像平均血管强化CT值、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评级及辐射剂量。结果A组血管平均CT值、SNR及CNR分别为(494.41±89.27) HU,50.12±19.21、43.37±16.83,B组对应值分别为(320.52±73.29) HU、36.71±10.43、26.27±9.54,两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01)。两组间图像质量评级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剂量长度乘积具有统计学差异[A组(152.20±10.23)mGy×cm,B组(789.14±96.89)mGy×cm,P<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70 kVp在低体质量指数(BMI;BMI≤22 kg/m2)患者腹部CTA中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临床拟诊腹部血管疾病而行全腹部CTA检查、BMI ≤ 22kg/m2的患者48例,按管电压和对比剂摄入量分为2组,A组27例,采用70 kVp(对比剂300 mgI/kg体质量);B组21例,采用120 kVp(对比剂500 mgI/kg体质量);其余参数两组相同;对比剂均采用350 mgI/ml的碘海醇。2名观察者分别以5分制对两组右肾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对评分行一致性检验,比较两组主观评分差异性;测量A、B组的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的CT值及同层面竖脊肌的CT值和SD值(噪声)。比较两组上述动脉CT值、腹主动脉SNR和CNR;比较两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患者总摄碘量。结果 2名观察者对两组右肾动脉图像评分中位数均为5.00(1.0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很好(Kappa=0.932、0.911);A组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的CT值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腹主动脉SNR、CNR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CTDIvol和DL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CTDIvol较B组降低73.36%、DLP降低74.41%;A、B组患者总碘摄入量分别为(46.33±6.43)ml、(84.31±10.71)ml,A组较B组每例患者总碘摄入量降低45.05%。结论 针对BMI≤ 22 kg/m2患者,采用70 kVp低管电压行腹部CTA扫描,可显著提高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的图像CNR和SNR,同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及患者摄入总碘量,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低剂量对比剂对肺动脉血管成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行双源CT双能量模式下肺动脉造影检查的图像。根据造影剂剂量的多少分为A1组40例(常规剂量:1.5mL/kg);A2组36例(低剂量:0.7mL/kg)。分别比较A1、A2组图像质量、图像噪声值、CT值、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的差异。结果双源CT双能量技术所得图像噪声差异、CT值A2组均低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评分、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对比剂技术可应用于双源CT双能量模式下的肺血管成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源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NLB)技术提高头颅CTA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线性融合(LB)图像不佳或不能满足诊断要求(主观评分≤3分)的53例双能头颅CTA图像行NLB处理,图像分为80 kV组、140 kV组、LB组及NLB组。测量并计算4组图像颈内动脉床突段、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及脑干的CT值、标准差(SD)、SNR和CNR;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分别比较4组间CT值、SD值、SNR和CNR及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LB组与NLB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8±0.47)分 vs (3.19±0.59)分, P<0.01]。LB组与NLB组可诊断率分别为69.81%(37/53)、83.02%(44/53),图像优良率分别为0(0/53)、37.74%(2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4组间各部位CT值、SD、SNR及CNR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0 kV组CT值最高,NLB组高于LB组(P<0.05);NLB组SNR、CNR均优于其他3组(P均<0.05)。结论 NLB技术可改善和提高头颅CTA图像质量,提高图像的可诊断率和优良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传统线性120 kVp、高级虚拟单能量重建技术与非线性融合技术在低剂量对比剂头颈部CTA图像质量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患者低流率(2.0 ml/s)、低剂量(总剂量20 ml)注射对比剂,双能量模式下行头颈部CTA检查,经后处理获得传统线性120 kVp(A组)、非线性融合(B组)及虚拟高级单能量40 keV(C组)图像。于MIP轴位图像上对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计算CNR;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间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84、37.38,P均<0.001),B、C组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评分均优于A组(P均<0.001);B、C组间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0.16)。3组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B、C组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及CNR均大于A组(P均<0.05);C组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明显高于B组(P均<0.05)。B、C组颈内动脉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B组大脑中动脉CNR大于C组(P=0.002)。结论 虚拟高级单能量40 keV及非线性融合技术均可提高头颈CTA的图像质量,非线性融合技术可优选用于颅内血管CTA。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技术在低辐射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胸部CT平扫的门诊或住院病人66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A组)运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生成图像,低剂量组采用低剂量扫描后分别采用FBP(B组)和迭代重建技术(C组)生成图像。对三组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重建图像质量进行对比。结果A、C组噪声值明显低于B组,而CNR、SNR则高于B组(P < 0.05)。A、C两组图像质量均能完全满足临床诊断需求,观察者间具有较好一致性,而B组CT图片在图像总体质量方面评分明显较低,与A、C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迭代重建技术运用于低辐射剂量胸部CT检查中安全可靠,能够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Flash CT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IRIS)技术对改善超重患者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及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对100例体质量指数(BMI)为25~30kg/m2的患者行Flash CT检查,按扫描管电压随机化分成A(120kV)、B(100kV)两组,对B组图像经IRIS重建获得数据作为C组。测量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及右冠状动脉起始部血管腔内CT值、噪声(SD),并计算SNR、CNR,记录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3组图像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4,P<0.05);3组血管腔强化CT值、噪声、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血管腔内CT值B、C两组高于A组;B组噪声最大,CNR最低;C组SNR最高。A、C组ED分别为(8.6±1.3)mSv和(3.5±0.7)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1,P<0.05)。结论对于超重患者运用低管电压结合IRIS技术进行Flash CT冠状动脉检查能够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同一图像噪声水平,比较不同扫描参数在肝脏CT增强检查中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差异,以优化扫描参数,降低患者辐射剂量。方法:收集我院行肝脏CT增强患者90例,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0例。A组:120kV,螺距(pitch)0.984:1,B组:120kV,pitch:1.375:1,C组:100kv,pitch:0.984:1。所有患者均采用自动电流调剂技术,毫安100~500,噪声指数23。测量并计算腹主动脉对比噪声(CNR),平扫图像信噪比(N-SNR)、动脉期图像信噪比(A-SNR)。采用SPSS22.0软件,对各组患者BMI、Length、N-SNR、A-SNR和CN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ED采用协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A.B两组ED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于A组,B组比A组降低约20%;A组和C组、B组和C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CNR有显著差异(P<0.05),C组高于A.B组,A组和B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CT增强检查中,在同一图像噪声水平下,单独降低管电压,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降低不明显;在保证图像质量情况下,采用螺距1.375:1使扫描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提倡常规使用;采用100kv可提高腹主动脉CT值,以增加组织与病变的对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平扫(VNC)图像代替真实平扫(TNC)图像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PTC患者的双层探测器光谱CT图像。常规平扫获得TNC图像,后处理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CT图像获得动脉期和静脉期VNC(VNC-a和VNC-v)图像。测量3组图像(TNC、VNC-a、VNC-v)上平均衰减值、图像噪声、钙化的数量和长度,并计算辐射剂量。采用5分制评分主观评价图像质量。结果:胸锁乳突肌、颈椎骨松质、正常甲状腺、甲状腺结节VNC图像的平均衰减值均显著低于TNC图像(P<0.05),颈部脂肪VNC图像的平均衰减值均显著高于TNC图像(P<0.05)。颈椎骨松质、正常甲状腺、甲状腺结节TNC图像的信噪比(SNR)均显著高于VNC图像(P<0.05)。各组织TNC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NR)明显高于VNC图像(P<0.001)。与TNC图像相比,VNC图像检测到的钙化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钙化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C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VNC图像(P<0.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源CT大螺距扫描结合正弦图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低辐射剂量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96例心脏超声或临床拟诊复杂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48例,2组均行双源CT大螺距并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A组管电压采用80 kV,管电流按体质量分别设置,采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B组管电压与A组相同,管电流根据体质量设置为A组的50%,采用SAFIRE。分别测量并记录两组图像中升主动脉、降主动脉、主肺动脉及左心室的平均CT值及噪声(SD),并计算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由2名影像学医师以5分法主观评价图像质量。记录两组患儿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值,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两组患儿相同层面CT值、SD、SNR及C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图像的主观图像质量中位数评分均为4分(Z=1.02,P=0.31),图像质量评分评价者间一致性极好(Kappa=0.84,P<0.05)。A组、B组ED分别为(0.18±0.05)mSv、(0.09±0.03)mSv(P<0.05),B组ED较A组降低约50%。结论 对先心病患儿采用双源CT大螺距扫描联合SAFIRE技术的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且可降低扫描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基于模型迭代重建(MBIR)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的上腹部低剂量CT扫描图像质量和肝小病灶检出率。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至2019年8月因上腹部疾病行CT增强检查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扫及前两期增强采用常规扫描,噪声(SD)设置为10,延迟扫描应用低剂量,SD设置为20。对延迟期图像分别采用40%ASIR(A组)和MBIR方式重建(B组)。测量病灶和邻近肝实质CT值和SD,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以平扫和前两期增强图像检出病灶数量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图像对肝脏小病灶的检出率。结果B组的肝脏SD低于A组,病灶SNR、病灶CNR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病灶检出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ASIR,MBIR应用于上腹部低剂量CT扫描中能够提高图像质量和肝小病灶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用不同流量触发扫描显示支气管动脉的图像质量,分析不同流量对支气管动脉(BA)CT血管成像(CTA)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行BACTA检查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5例,注射对比剂30~40 mL)和B组(35例,注射对比剂60~80 mL),其他扫描方案、造影剂注射及重建方案相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诊断结果及各测量点CT值的差异。依据评价标准评价支气管动脉的显示情况,分析两组患者图像主、客观分级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左心房、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肺动脉干CT值低于B组(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像质量客观分级优于A组(P<0.05)。结论 对于行BACTA检查者,触发扫描位置选择肺动脉干,对比剂用量选择小剂量,也能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