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儿结肠息肉内镜下电切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岳 《工企医刊》2007,20(6):33-34
目的:探讨内镜下利用高频电流治疗小儿肠息肉。方法:应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对184例结肠息肉患儿应用电子结肠镜行高频电凝电切灼除息肉的临床资料。结果:184例患儿结肠息肉183例经电子结肠镜行高频电凝电切,全部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肠镜下高频电灼除术是治疗儿童结、直肠息肉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肠息肉是一种公认的癌前病变,一经发现应立即切除。我院2000年10月~2004年10月对有临床症状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847例,检出大肠息肉108例,其中除2例全结肠息肉外,均行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金属钛夹在内镜治疗结直肠大息肉中的并发症预防价值。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80例直径大于2.0cm的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高频电凝电切术联合钛夹治疗。对于有蒂或亚蒂息肉先用钛夹钳夹蒂根部后进行经圈套高频电凝电切术;对于广基或者无蒂息肉先进行黏膜下注射,息肉隆起后行经圈套高频电凝电切术,再用钛夹封闭创面。结果:80例结直肠大息肉经圈套电凝电切联合金属夹治疗均一次性切除成功,所有治疗病例术中、术后未见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金属钛夹联合经圈套高频电凝电切术是治疗结直肠大息肉的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好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预防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在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万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肠息肉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肠镜下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试验组给予无痛肠镜下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息肉切除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结果两组息肉切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低于对照组的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肠镜应用于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小儿大肠息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对小儿大肠息肉的治疗价值。方法结肠镜下对66例84颗不同大小,有蒂或无蒂,单发或多发息肉,给予高频电切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高频电凝切除小儿大肠息肉,方法切实可行,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探究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老年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胃肠功能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结直肠息肉患者88例,抽签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观察组在腹腔镜基础上实施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相...  相似文献   

7.
李璧倩  李肖 《现代保健》2014,(5):122-123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内镜下发现的食道、胃、大肠息肉227例(共301颗息肉),应用圈套器圈套后通过高频电凝电切仪进行内镜下切除,并随访观察分析疗效。结果:本组电凝电切227例,共301颗息肉,其中仅1例(1颗息肉)残根血管断端大出血行外科手术治疗止血,余息肉均一次性切除,无1例发生迟发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高频电凝电切术在治疗消化道息肉方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杨长伟  熊炜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501-2502
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腺瘤(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80例结直肠腺瘤(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术后1年复查情况。结果 80例患者结肠镜联合腹腔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后,腺瘤均被切除,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漏以及肠穿孔等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异常迟发性出血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所有患者术后1年纤维直肠镜复查结果显示原息肉部位均未见息肉复发。结论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腺瘤(息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96例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上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在息肉消失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治疗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穿孔和出血症状。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大肠息肉高频电凝切1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琳  陈新华 《职业与健康》2010,26(8):949-950
目的分析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9例238枚电子肠镜检查中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资料以及高频电刀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50~69岁大肠息肉发病率较高(82.94%),息肉好发部位为直肠,占34.11%,病理类型以炎性息肉(32.56%)、增生性息肉(31.78%)和腺瘤性息肉(27.13%)常见。除9例腺癌转外科继续治疗外余120例均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安全、疗效可靠,是治疗大肠息肉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1.
陈爱芹 《现代保健》2010,(21):27-28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对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术、微波烧灼、套扎器套扎、热活检钳钳取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情况。结果本组48例(62颗)消化道息肉患者使用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息肉19颗(30.6%),微波烧灼息肉16颗(23.5%),热活检钳钳取息肉22颗(35.4%),套扎器套扎息肉5颗(8%)。其中44例一次性治疗成功,4例治疗2次治愈。结论消化道息肉较为常见,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方法简单、安全,可反复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消化道息肉经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对直径<0.5cm的息肉采用点凝法,直径在0.5cm~2.0cm带蒂息肉采用一次性切除法;对较大的息肉或分叶状息肉采用分次切除法;对扁平状息肉采用基底部注射生理盐水后切除法。结果:电凝电切常规一次成功,共摘除息肉93枚,术中仅1例出现即时性的出血,重复电凝后血止。术后1周复查内镜见局部溃疡形成,4周复查内镜局部基本愈合。结论: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有效,痛苦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兰薇  刘凤玲 《现代医院》2009,9(1):52-53
目的研究经大肠镜高频电切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大肠息肉患者采用高频电切治疗,息肉总计56枚,直径<0.5cm的息肉,用热活检钳;直径>0.5cm的山田Ⅲ~Ⅳ型息肉,用圈套器;直径>0.5cm的无蒂息肉,采用注射法。结果10枚小息肉用高频电热活检钳凝除,44枚用高频电圈套一次切除,未发现复发。其中2例腺瘤患者,6个月后复查发现再发小息肉,予以高频电切除。术后出血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止血,余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高频电切法是目前根治息肉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大肠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等,内镜下用高频电凝电切除息肉。结果:所有息肉全部切除,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大肠息肉效果显著,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5.
胡萍  宋冬梅 《医疗装备》2022,(21):108-111
目的 探讨结肠息肉患者采用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与高频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9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48例,共53枚息肉)与对照组(42例,共47枚息肉)。试验组给予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一次切除成功率、总完全切除率、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一次切除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完全切除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高频电切术,可提高一次切除成功率、总完全切除率,降低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且可减少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16.
张秀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431-1432
目的 探讨肠镜下高频电切大息肉(2-5cm)的配合方法、护理要点、治疗效果.方法 对65例72枚大肠息肉行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果 72枚息肉顺利切除,其中术后第二天1例穿孔后行手术治疗,术后3天迟发出血2例,嘱卧床休息,禁食,予静脉止血抗炎治疗后好转.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大肠息肉疾病特点,评价无痛肠镜下钛夹+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优势和具体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5月本院诊治的大肠息肉疾病患者92例,进行随机法分组治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对照组患者采取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无痛肠镜下钛夹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包括满意度、生活质量状况等,参考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患者总体健康。结果:组间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个月复发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并发症发生率2.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7%、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患者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无痛肠镜下钛夹、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提高了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满足患者手术治疗需求,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王冰  李红  唐红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1578-1579
本文报道了228例小儿大肠息肉的内镜采用成人型结肠镜经高频电圈套器电凝、电切摘除息肉312枚。病理检查以幼年型息肉居多。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提示:小儿大肠息肉采用成人型结肠镜经高频电切是—种安全有效、创伤性小、小儿可耐受的治疗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89年1月~2005年2月应用成人结肠镜检查小儿288例,其中镜下确诊大肠息肉者228例(79·1%),男156例,女72例,年龄18个月~14岁,皆为血便患儿。所有病例均按要求行术前肠道清洁准备,对不合作者,可用氯胺酮静脉注射或6·5%水合氯醛灌肠作短期麻醉。仪器采用O lympus C…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肠镜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中的护理配合要点及效果。方法:将4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高频电刀切除息肉,且在手术中注意密切配合,术后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结果:40例患者全部治疗成功,总有效率达到98.5%,患者住院的平均天数为5d。结论:结肠镜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具有安全、简便和创伤小的优点,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有助于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的顺利进行,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探讨老年人结直肠小息肉采取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运用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6月于福建省老年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并发现结直肠小息肉(直径6~9mm)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总分析病例数71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组(观察组),内镜下圈套器电凝电切除术(对照组),对不同方法诊疗效果展开测评,如手术参数、息肉切除状况及病理分型结果、并发症等。结果:(1)手术参数:息肉切除时间:观察组息肉切除时间相较于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钛夹平均使用数量:观察组钛夹的平均使用数量相较于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率:术中出血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息肉切除状况:标本回收率方面:观察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完整切除率:观察组息肉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3)术后相关指标:于息肉切除术后病理分型指标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并发症:术后穿孔、出血及热灼伤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