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类高危乳腺癌,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PR)和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均为阴性,因而不能从针对激素受体的内分泌治疗和Her-2的靶向治疗中获益.本研究旨在分析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情况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和Her-2均为阴性的12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长期生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占89.0%.T1、T2患者占78.1%,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占48.4%,Ⅰ、Ⅱ期患者占60.9%.5年无病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1.1%、84.3%、75.8%和8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分期和脉管癌栓与TNBC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RR=17.449,P=0.000)、原发肿块大小(RR=31.237,P=0.000)是影响TNBC预后的因素.结论:TNBC有明显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病时常年轻、有淋巴结转移、肿块较大,有乳腺癌家族史,预后差,淋巴结转移和肿块大小是影响TNBC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Guan Y  Xu BH 《中华肿瘤杂志》2008,30(3):196-199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生存情况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的10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长期生存状况.结果 中位发病年龄47岁.108例TNBC患者中,有乳腺癌家族史者8例,卵巢癌家族史者3例,自身曾患卵巢癌者1例.浸润性导管癌占87.0%,组织学分级多为Ⅱ、Ⅲ级.T1、T2期患者占92.6%,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占49.1%,Ⅰ、Ⅱ期患者占75.0%.5年无病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8.1%、70.9%、72.1%和7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与TNBC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是TNB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R=5.944,P=0.001).结论 TNBC在我国的发病情况与白色人种相当,较黑色人种低.散发性乳腺癌可能是我国TNBC发病的主体.淋巴结转移是TNBC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经放疗和以蒽环类药物为主的化疗后,我国TNBC患者的生存率与白色人种患者接近,较黑色人种患者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共15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乳腺癌分为65例TNBC、93例非TNBC.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MP-9的表达情况,明确MMP-9在二组间表达的区别.分析MMP-9在TNBC中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并随访65例TNBC患者3年复发或转移率,探讨MMP-9表达与3年复发转移率间的关系.结果:TNBC中MMP-9表达明显高于非TNBC(P<0.05);TNBC中MMP-9表达与年龄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及脉管浸润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阳性的TNBC患者3年复发转移率高达76.09%,明显高于MMP-9阴性组47.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BC中MMP-9表达明显高于非TNBC,MMP-9与TNBC浸润转移有关,对预测3年复发转移有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类不能受益于分子靶向治疗的高危乳腺癌.本研究比较紫杉类联合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方案对TNBC和非TNBC的疗效及远期生存率.方法:对接受4个周期紫杉联合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138例乳腺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化法将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均阴性的肿瘤定义为TNBC,分析紫杉类联合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对TNBC和非TNBC的临床、病理疗效及其与远期生存的关系.结果:138例中37(26.8%)例为TNBC,101(73.2%)例为非TNBC.138例患者的总有效率(OR)为85.5%(118/138),其中临床完全缓解(cCR)为35.5%(49/138),临床部分缓解50.0%(69/138),病理完全缓解(pCR)30(21.7%)例.TNBC的cCR(51.4%)、pCR(45.9%)明显高于非TNBC的cCR(29.7%)、pCR(12.9%)(P<0.05).TNBC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为59.5%,低于非TNBC者(84.2%)(P=0.05);TNBC者的5年OS为75.7%,与非TNBC者(94.1%)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108).获得cCR、pCR的TNBC者的5年DFS及总生存率(OS)与非TNBC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反,新辅助化疗后仍有残留病灶的TNBC的5年DFS及OS明显低于非TNBC(P<0.05).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TNBC对紫杉联合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更敏感,更易获得cCR、pCR,获得cCR、pCR的TNBC患者预后好,未获得cCR、pCR的TNBC患者远期生存明显低于非TNB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55例TNBC患者,根据NLR水平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根据PLR水平分为低PLR组和高PLR组,分别分析NLR和PLR与TNBC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采用χ2检验进行影响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前外周血NLR与TNB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及复发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月经均无关(P>0.05)。PLR与TNBC患者的临床特征无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NLR、复发转移与患者的3年无病进展期相关。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NLR是影响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NLR与 TNBC患者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复发转移密切相关,高NLR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LR与TNB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脑转移的高危因素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对比分析150例经病理确诊的ⅡA~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发生脑转移的100例,未发生脑转移者50例,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特征及肿瘤特征的差异.结果 (1)单因素分析发现,年轻、非鳞状细胞癌、中央型肺癌、有淋巴结转移、肺内播散、合并其他部位转移及未接受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脑转移的可能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与病理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脑转移的高危因素.(2)性别、民族及肺内病变左右位置不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脑转移瘤的危险因素.(3)脑转移组中位生存时间为(6.661±0.573)月,低于非脑转移组的(13.318±0.966)月(P=0.000);脑转移组的6月、12月生存率分别为32.0%、14.7%,明显低于非脑转移组的80.6%和62.4% (P =0.000).结论 年龄<60岁、非鳞状细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脑转移的高危因素,中央型肺癌、肺内转移、淋巴结转移、其他部位远处转移及未接受治疗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的可能高危因素.脑转移的发生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年轻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 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年龄≤35 岁的年轻TNBC患者94例,所有患者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因素.结果 全组94例年轻TNBC患者,占同期收治年轻乳腺癌患者的12.0%.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共81例,占86.2%.分期为Ⅰ、Ⅱ、Ⅲ和Ⅳ期的患者分别有17例(18.1%)、48例(51.1%)、28例(29.8%)和1例(1.1%).14例(14.9%)患者存在脉管瘤栓.全组94例患者的1、3、5和7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88.3%、66.9%、59.7%和59.7%,1、3、5和7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98.9%、85.6%、72.9%和69.6%.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腋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以及有无脉管瘤栓对年轻TNBC患者的5年OS具有显著影响(均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有无脉管瘤栓是影响年轻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在随访期出现复发和(或)转移的33 例患者中,29例发生于术后3年内,其余4例发生于术后3~4年间.结论 年轻TNBC 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特点,需要探索更为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首次复发转移部位的特征,以指导复发转移性TNBC患者的治疗选择及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复发转移性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常见的复发转移部位和复发转移时间进行描述和统计,归纳其首次复发转移的模式。结果125例复发转移性TNBC患者中,首次单发转移部位以淋巴结和肺最为常见,分别占11.2%和5.6%;首发即为多发转移的比例高达79.2%,其中,含淋巴结、肺、骨、肝和脑转移的比例分别为52.8%、34.4%、27.1%、14.4%和6.4%,其他特殊部位(包含肾上腺等)转移32例(25.6%)。首发内脏转移(仅包含肝和肺)63例,占50.4%,其中6例同时有肝和肺转移;淋巴结转移比例最高,为64.0%;合并肺转移(40.0%)的患者明显多于肝转移(15.2%)的患者(P=0.000)。复发转移的时间多在术后2~3年,2年内复发者52例(41.6%),2~3年复发者23例(18.4%),3年以上复发者50例(40.0%)。结论 TNBC淋巴结、肺转移多见;脑转移作为首发部位也值得关注;TNBC多发转移比例高;多数在2~3年内复发。建议在辅助治疗后的随访中,除了关注淋巴结的检查外,还需关注肺部和颅脑的检查,以早期发现复发征象。  相似文献   

9.
张志强  全昌银  胡鹏  杜志勇 《癌症进展》2018,16(8):1005-1007,1019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药物敏感度蛋白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221例,其中TNBC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非TNBC患者15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患者乳腺癌组织中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p53、Ki-67和E-cadherin表达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和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乳腺癌家族史、临床分期为Ⅲ期、有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为Ⅲ级的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腺癌组织中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β-tubulinⅢ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TNBC与非TNBC患者的临床特征有所不同,TNBC患者的预后较非TNBC患者差,两者TOPOⅡ和β-tubulinⅢ表达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上皮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242例女性TNBC患者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cad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E-cad表达对TNB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TNBC患者E-cad低表达率为59.5%(144/242),其表达与肿瘤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242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70.7个月(7.2~95.9个月),50例(20.7%)患者死亡。3、5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1.5%、78.1%,总生存率分别为86.5%、81.1%。E-cad低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及总生存率均低于高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E-cad是影响TNBC患者无病生存及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0.144,95%CI 0.057~0.365,P<0.01;HR=0.196,95%CI 0.073~0.710,P<0.01)。结论E-cad低表达和TNBC的转移及预后差有关,其可作为TNBC患者一个重要的独立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苷激酶1(TK1)、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保乳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切片120例,其中TNBC60例,非TNBC6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TK1、Ki-67的表达,并分析二者在TNBC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TK1在TNBC和非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13,P=0.000).Ki-67在TNBC和非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3%、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33,P=0.000).TNBC患者TK1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x2=6.125,P=0.013)相关,与发病年龄(x2=0.809,P=0.369)、绝经状态(x2=1.615,P=0.204)、肿瘤大小(x2=0.054,P=0.816)、淋巴结转移(x2=0.672,P=0.412)无关.TNBC患者Ki-67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x2=13.145,P=0.000)、淋巴结转移(x2=6.182,P=0.013)相关,与绝经状态(x2=1.018,P=0.313)、发病年龄(x2=2.377,P=0.123)、肿瘤大小(x2=2.401,P=0.121)无关.TNBC患者TK1阳性表达与Ki-67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 =0.369,P=0.023).生存分析显示,TK1阳性和阴性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28.20%和66.70%,Ki-67阳性和阴性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24.30%和6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194,P=0.041;x2 =4.540,P=0.033).结论 TK1、Ki-67在TNBC中均高表达,且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患者生存期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侵袭性强,预后差,治疗手段匮乏.该研究通过检测人TNBC与对应癌旁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蛋白的表达,研究ICAM-1蛋白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9例TNBC及其对应的50例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CAM-1在59例TNBC及5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其阳性率.分析ICAM-1蛋白的表达与TNBC年龄、肿瘤大小、临床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脉管癌栓、神经浸润、Ki-67、p53和E-cadherin等临床病理特征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TNBC中I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0).ICAM-1与淋巴转移、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有关(P分别为0.036、0.027和0.048),与肿瘤大小、临床病理类型、脉管癌栓、Ki-67水平、p53和E-cadherin表达等无关.ICAM-1高表达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显著较ICAM-1低表达组短(P=0.036),但对于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没有显著影响.另外,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ICAM-1表达、淋巴结转移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3.2,95%CI:1.6-6.4,HR=2.7,95%CI:1.3-5.9,P均<0.05).结论:ICAM-1蛋白可以作为判断TNBC恶性程度的指标,ICAM-1高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记录从2003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共计64例明确诊断为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通过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筛选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Luminal型、HER2过表达型和TNBC型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是52、37、21个月,中位脑转移发展时间分别是31、28、18个月,脑转移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12、6、4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方法上全脑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可明显延长脑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时间(P=0.002和P=0.027).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大于单一治疗者(P=0.045).HER2过表达的患者,脑转移前后接受赫塞汀治疗均可获益.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首发脑转移均与预后负相关;KPS评分、放疗、内分泌治疗以及联合治疗和预后正相关.结论:组织学分级、KPS评分、首发脑转移、脑部放疗、内分泌治疗以及联合治疗均是影响乳腺癌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建议选择以全脑放疗为主的联合治疗.HER2过表达的患者建议选择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 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28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 NTNBC)作为对照。结果 TNBC组Ⅲ级28例(49.1%),NTNBC组12例(4.3%)(P〈0.05)。局部复发率在TNBC组及NTNBC组中分别为15.8%及6.8%(P〈0.0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6.3%及14.6%(P〈0.05)。结论乳腺癌TNM分期能够反映TNBC的侵袭性和复发转移的临床特点,TNBC患者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目前乳腺癌研究关注的焦点。有研究显示,不同民族其分子生物学特征也不尽相同。该研究旨在分析汉族及维吾尔族女性TNB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了解其与预后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汉族、维吾尔族女性TNBC患者167例,其中汉族患者121例,维吾尔族患者46例,应用PV-90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其EGFR、VEGF的表达状态,并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进行比较,结果采用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汉族与维吾尔族女性患者在5年无病生存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汉族患者EGFR、VEGF阳性率低于维吾尔族患者(P<0.05),并且其表达均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00.05),提示维吾尔族TNBC患者可能存在与汉族患者不同的影响其预后的因素,需开展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6.
Zhang P  Xu BH  Ma F  Li Q  Yuan P  Wang JY  Zhang P 《中华肿瘤杂志》2011,33(5):381-384
目的 分析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134例晚期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其临床特点、生存状况及预后因素.结果 134例患者确诊为晚期TNBC的中位年龄为45岁.6例为初治Ⅳ期,128例为初治Ⅰ一Ⅲ期,经手术等治疗后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14例为局部复发及区域淋巴结转移,75例为远处转移,45例患者为同时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是肺,其中51.7%(62/120)的患者同时出现2个部位以上的转移.随访至2009年6月30日,死亡75例(56.0%).全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26.5个月(95%C/为20.5~32.6个月),1、3、5年预期总生存率分别为80.9%、37.1%和30.1%.初诊转移部位为单发骨转移患者预后好,7例患者的中位OS为84.2个月.111例晚期接受一线方案化疗的患者中位OS为28.5个月,23例未接受化疗的患者中位OS为12.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一线化疗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45例,疾病稳定患者39例,疾病进展患者12例.化疗有效患者的中位OS为36.1个月,明显高于疾病稳定患者(20.8个月)和进展患者(14.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8).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是否远处转移、复发转移后是否接受化疗以及一线化疗疗效对患者的5年OS有显著影响(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一线化疗以及一线化疗疗效是影响晚期TNBC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TNBC易早期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且内脏转移及多部位转移的比率较高,可能与其侵袭性高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有关.晚期TNBC患者预后较差,化疗能够改善其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characterize the sites of distant recurrence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a cohort of Chinese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hirty-fou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TNBC treated at Cancer Hospital of CAMS from January 1999 to December 2007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Hi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long-term survival of the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medi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45 years. Most patients (72.7% ) had a higher predilection for visceral metastasis and early recurrence within the first two years of follow-up. Six patients (4.5%) presented with stage Ⅳ disease, 14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after mastectomy, 75 patients with distant metastases, and 45 patients with both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The most common site of first recurrence was the lung, and 62(51.7% )of the patients had more than two sites of metastasis. By July 30, 2009, 75 patients died of breast cancer (56.0%). 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OS) was 26. 5 month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20. 5-32. 6 months]. The l-,3- and 5-year overall survivals ( OS) were 80. 9% ,37. 1% and 30.1% , respectively. 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time of 58 patients with single site of metastasis was 28.5 months, long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more than two sites of metastases. Patients whose initial distant recurrence was bone metastasis only (7 patients) had better prognosis, with a median OS of 84.2 months. The median OS (28.5 vs. 12.6 months, P =0.0001)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patients who received first-line chemotherapy and those who did not. Forty-five of the 96 patients with measurable disease achieved complete/partial response (CR/PR), 39 patients had stable disease (SD), and 12 patients had disease progression (PD). The median OS was 36.1 months in patients with CR/PR, 20. 8 months with SD, and 14 months with PD, respectively. The median OS of patients with CR/PR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SD/PD (P =0. 0106). Distant metastasis, first-line chemotherapy and clinical response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OS by univariate analysis. Furthermore, first-line chemotherapy and the clinical response were demonstrated to be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 Conclusions Recurrence risk and mortality are considerably higher in TNBC patients within the early years of follow-up. TNBC patients have a higher risk of multiple and visceral metastases, and poorer survival, which might attribute to its aggressive clinical behavior and lack of effective regimens. Our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chemo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tho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7.
符晓  朱巍 《癌症进展》2021,19(8):795-797,863
目的 通过检测血浆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与肺癌脑转移的关系,为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肺癌脑转移患者(脑转移组)21例、肺癌其他器官转移患者(其他器官转移组)29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21例.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浆MIP-1α、bFGF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华民 《实用癌症杂志》2017,(11):1759-1762
目的 探讨EGFR、Ki67在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及两者的表达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分析non-TNBC与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非生物素二步法检测76例乳腺癌标本里EGFR、Ki67的表达,对比两者在non-TNBC与TNBC中的区别.检测EGFR与Ki67在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研究其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和non-TNBC相比,TNBC多见于绝经前妇女,组织学分级较差,较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复发转移、远处转移,且出现较早.EGFR与Ki67在TNB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在non-TNB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EGFR、Ki67的表达与TNBC肿块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组织学分级之间均具有相关性.结论 EGFR与Ki67在TNBC中表达均升高.两者的表达与肿块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组织学分级之间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肺癌脑转移患者海马转移发生率,分析海马转移高危因素,判断海马保护安全性,以协助筛选实施海马保护WBRT人群。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2014年间收治的345例肺癌脑转移患者资料,勾画海马及海马周围5 mm边界,Logistics法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确定海马转移的高危因素。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颅内总转移灶1621个,发生海马转移16例,海马转移发生率4.6%(16/345),病灶发生率0.99%(16/1621)。海马及其周围5 mm发生脑转移者42例,海马区转移发生率12.2%(42/345),病灶发生率2.78%(45/1621)。Logistics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脑转移数目与海马转移具有相关性(HR=1.14,P=0.000)。疗后发生颅内进展者139例,海马区转移复发率12.2%(17/139)。Cox分析显示肿瘤分期、基因状态与患者脑转移后OS相关。结论 脑转移数目为海马转移高危因素,转移数目多者更易发生海马转移。海马保护WBRT适合于脑转移数目少、肿瘤分期早及存在基因突变或重排肺癌脑转移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远期生存率。并分析其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与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535例乳腺癌患者,其中TNBC患者75例,非TNBC患者460例,对其临床和病理资料以及 5年的无病生存(DFS)率及总生存(OS)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的非TNBC患者进行对比。535例中88例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TNBC患者26例,非TNBC患者62例,分析其化疗疗效与远期生存的相关性。结果 TNBC患者与非TNBC患者相比,中位年龄轻(35岁比44岁),绝经前患者居多(88.0 % 比67.2 %,P=0.009);浸润性导管癌多见(92. 0 % 比80.4 %,P=0.020),组织学分级Ⅱ级者居多(56.0 %比17.2 %,P=0.000);淋巴结转移阳性者较少(33.3 %比53.9 %,P=0.001);TNBC组5年DFS(66.67 %)、OS(80.0 %)明显低于非TNBC组(74.78 %、90.0 %)。接受新辅助化疗的TNBC患者与非TNBC患者相比,化疗的总有效(OR)率(88.46 %比82.26 %)、临床完全缓解(cCR)率(65.38 %比37.10 %)、部分缓解(PR)率(23.08 %比45.1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的TNBC患者与非TNBC患者相比,5年的OS率(73.08 %比80.6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5年的DFS率(65.38 %比72.5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253)。分层分析发现:获得cCR的TNBC与非TNBC患者的5年DFS及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获得cCR TNBC患者的5年DFS及OS均显著低于非TNBC患者(P<0.05),临床OR对两组的5年DFS及OS无影响(P>0.05)。结论 TNBC多见于年轻的绝经前妇女,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核分级高,淋巴结转移少见,但相对非TNBC患者有较低的DFS率和OS率,TNBC患者对新辅助化疗更敏感,更易获得cCR,获得cCR的TNBC患者预后好,未获得cCR的TNBC患者远期生存率明显低于非TNBC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