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尿石晶体化学成分构成。比较上下尿路结石晶体成分的特点及城市居住人群与农村居住人群的尿石晶体成分的异同,为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长期居住在南宁地区的人群泌尿系结石标本206例,对尿石中草酸盐、磷酸盐、尿酸及尿酸盐、胱氨酸、碳酸盐、铵、钙、镁8种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206例尿石中含草酸盐成分占75.2%(155/206);含磷酸盐成分占22.3%(46/206);含尿酸盐成分占52.9%(109/206);含胱氨酸成分为0;含碳酸盐成分占8.3%(17/206);含铵成分占17.5%(36/206);含钙成分占74.8%(154/206);含镁成分占24.3%(50/206)。单纯性成分结石占51.5%(106/206),单纯尿酸及尿酸盐结石者24例占结石总数的11.7%(24/206),高于国内文献报道。混合成分结石占48.5%(100/206)。含钙结石在上尿路所见的百分比比下尿路高,(77.8%(137/176)∶56.7%(17/30))(P<0.05);含尿酸及尿酸盐的结石下尿路比上尿路多,分别为70.0%(21/30)∶50.0%(88/176)(P<0.05)。城市人群上尿路结石成分中含碳酸盐、镁者比农村居住人群的多(P<0.05)。结论1)本组含钙结石上尿路比下尿路多,含尿酸及尿酸盐结石下尿路比上尿路多。2)尿酸及尿酸盐结石所占结石总数百分比高于国内外文献报道。这对于本地区治疗及预防尿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南宁地区城市人群上尿路结石成分中含碳酸盐、镁者比农村居住人群的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的关系。方法 100例实施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取石的尿路结石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分为感染性结石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异常尿常规患者例数、阳性中段尿患者例数、阳性消毒棉拭子患者例数和尿路感染患者例数,并对两组患者的结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尿路结石患者中发现感染性结石36例(36.0%),感染细菌的分布主要是:大肠埃希菌39例(39.0%),表皮葡萄球菌27例(27.0%),奇异变形杆菌12例(12.0%)。感染性结石组患者的异常尿常规患者例数、阳性中段尿患者例数、阳性消毒棉拭子患者例数和尿路感染患者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结石组的结石成分主要为六水磷酸镁铵,占61.1%;对照组的结石主要成分为草酸钙结石(48.4%)和尿酸结石(35.9%)。经比较两组患者间的结石成分均差异存在,感染性结石组的六水磷酸镁铵、羟基磷灰石与碳酸磷灰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草酸钙结石和尿酸结石的出现率感染性结石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路感染能够导致尿路结石;而尿路结石又可以促进尿路感染,六水磷酸镁铵是最容易发生感染的结石。  相似文献   

3.
天津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构成。比较上下尿路结石成分的特点,年龄、性别构成比例及城市居住人群与郊区居住人群的尿路结石成分的异同,为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排出和住院患者手术取出的泌尿系结石标本420例,使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420例泌尿系结石中单纯草酸钙结石占26.4%(111/420),草酸钙+磷酸钙结石占31.4%(132/420),草酸钙+羟基磷灰石结石占17.4%(73/420),尿酸结石占12.4%(52/420),碳酸磷灰石结石占8.8%(37/420),磷酸镁铵结石占3.1%(13/420),胱氨酸结石占0.5%(2/420),磷酸氢钙结石为0,其中含钙结石占75.2%(316/420);尿酸结石比例高于国内文献报道;男女患病比例为2.75∶1,发病高峰在25~65岁之间,老年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上尿路结石占94.5%(397/420),下尿路结石占5.5%(23/420),比例为17.3∶1;郊区下尿路结石所占比例9.0%(12/134)高于市区3.8%(11/286),结石成分无明显差异;5年间结石成分无明显差异。结论:(1)本组含钙结石上尿路比下尿路多,含尿酸结石及磷酸镁铵结石下尿路比上尿路多。(2)尿酸结石所占结石总数百分比高于国内外文献报道。这对于本地区治疗及预防尿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泌尿系结石发病年龄高峰延迟,说明老年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增加。(4)郊区下尿路结石比例高于市区,考虑与生活条件及医疗水平有关。(5)本地区5年内结石成分构成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能谱CT测定结石原子序数和CT值在上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2013年单发上尿路结石患者450例为A组,经B超或X线确诊后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B组为2014~2017年在1 05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中,经能谱CT确诊并测出结石原子序数判定结石成分后,筛选出100例易碎性结石,再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统计两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结果 A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76.0%(342/450)。B组经能谱CT原子序数测定筛选出易碎性结石,其成分为尿酸、磷酸镁铵及二水草酸钙结石共100例,其中尿酸结石11例,磷酸镁铵结石29例,二水草酸钙结石60例,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87.0%(87/100),两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石原子序数和CT值测定可有效判定结石成分,筛选出易碎结石后,再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可避免盲目碎石对肾脏造成的器质和功能损害,达到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排石效率,节约治疗成本,缩短治疗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348例尿石成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研究桂林地区尿石成分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红外光谱定性定量方法对桂林地区348例尿石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病年龄以轻壮年为主,上尿路结石占大多数(88.51%),上、下尿路结石之比为7.7:1.下尿路结石常见于老年男性患者,女性及儿童少见.含钙尿结石87.36%,含草酸钙结石84.48%,纯草酸钙结石39.37%,尿酸结石11.78%,混合性结石以草酸钙和磷酸钙结石最常见(33.91%).男性及老年尿石尿酸含量相对较高,复杂性肾结石及女性磷酸钙和碳酸钙含量相对较高,城市和农村尿石成分无明显差异.结论尿石成分分析对尿石症的病因探讨和防治可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三水地区上尿路结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成石因素代谢特点并探讨其原因与防治方法。方法分析我院623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化学成分,同时进行尿分析,并探讨代谢异常与结石成分的关系。结果 623例上尿路结石中,含钙结石545例,绝大多数为混合成分497例(91.2%)。含草酸钙的545例(87.5%),磷酸钙446例(71.2%)。纯尿酸21例(3.4%),磷酸镁铵47例(7.5%),胱氨酸4例(0.06%)。本组研究120例各种类型结石中,均发现了代谢异常,部分结石患者可以合并多种代谢异常。结论三水地区上尿路结石绝大数为混合成分的草酸钙结石,单一成分少见。结石成分分析对于了解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复发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合肥地区尿路结石的发病情况及结石成分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帮助。方法对收集的合肥地区783例尿路结石标本的化学成分进行红外光谱法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本地区尿路结石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46∶1。结石成分单一459例(58.6%),混合成分324例(41.4%)。单一成分中常见为草酸钙(314例)和无水尿酸(112例)。男性尿路结石成分单一成分较多(66.45%)。感染性结石成分(碳酸磷灰石)在女性患者常见。上尿路结石中草酸钙结石成分所占比例较高(84%)。老年男性患者结石尿酸成分比例较高(52.8%)。结论红外光谱法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对指导临床对尿路结石的治疗和减少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从化地区尿石症患者的尿路结石成分及尿液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将200例尿路结石进行结石成分测定,并对其中的153例进行24 h尿液分析,对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从化地区尿路结石以含草酸盐结石为主(90.5%),其中单纯草酸钙结石占42.5%;其次为含尿酸结石(26.5%),其中纯尿酸结石占5.5%;多数结石患者合并各种尿液代谢异常,其中高尿钙症36例(23.5%)、高尿磷症64例(41.8%)、高尿酸尿55例(35.9%)、低镁尿51例(33.3%)、高草酸尿39例(25.4%)、低枸橼酸尿症100例(65.3%)。结论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及尿液代谢分析对了解结石病因与预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西部地区糖尿病患者肾结石与无代谢综合征患者肾结石的结石成分,从而为西部地区糖尿病患者肾结石的防治提供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西部地区共705例肾结石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病人的临床资料,并通过红外光谱仪检测结石成分。结果肾结石成分中,单纯性结石成分312例(44.26%),混合型结石成分393例(55.74%),草酸钙结石652例(92.48%),碳酸磷灰石结石317例(44.96%),尿酸结石56例(7.94%)。糖尿病患者与无代谢综合征患者相比较:草酸钙成分结石、尿酸成分结石,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性成分结石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部地区肾结石成分以混合结石为主,草酸钙结石成分检出率最高,其次为碳酸磷灰石结石,最后为尿酸结石。患有肾结石的糖尿病患者易患感染性结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尿石症患者的尿路结石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2月至2012年9月共708例尿石症病例,以红外光谱法分析尿路结石的化学成分,并以患者性别、年龄、结石部位等为分组依据,分析各组尿路结石的化学成分特征.结果 40 ~ <60岁组尿路结石发病率达高峰,男性与女性尿路结石患者的比率为1.97∶1;结石成分检出率最高的为草酸钙(占94.77%);其次是碳酸磷灰石(占38.70%),尿酸或尿酸铵(13.42%)、磷酸镁铵(3.53%)、磷酸氢钙(0.56%)、胱氨酸(0.28%)等成分结石所占比例较低.结论 贵州省尿石症患者的尿路结石化学成分以草酸钙为主,草酸钙结石所占比率高于国内其他省份,有必要深入开展防治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螺旋CT 对体内尿路结石化学成份的预测以及在体外震波碎石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8 年至2010年尿路结石患者117 例,均在治疗前行螺旋CT 平扫,测结石CT 值并对治疗后获取的结石成分进行分析;选择结石大小适合体外震波碎石(PESWL)的患者,用结石CT值预测ESWL的结石粉碎率和排空率。结果所有结石的CT 值为323~1 580 Hu。单一结石成分仅33 例(28.21%),包括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无水尿酸、二水磷酸氢钙和二水草酸钙结石,CT 值分别为(P693±128)Hu、(P1 233±241)Hu、(P368±38)Hu、1 580 Hu 和73 Hu;混合性结石84例(P71.80%),混合结石主要含两种化学成分,CT 值在相应两种成分纯结石的CT 值之间。一水草酸钙结石、碳酸磷灰石结石、无水尿酸结石、一水草酸钙+碳磷灰石结石、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结石、无水尿酸+碳磷灰石结石之间CT 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一水草酸钙结石与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六水磷酸镁胺+碳酸磷灰石之间CT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二水草酸钙结石和二水磷酸氢钙结石各1 例,CT值为673 Hu 和1 580 Hu,未参与统计分析。117例患者中结石排空者81 例(69.23%),结石残留者36 例(30.77%),其CT 值分别为(P754±146)Hu 和(P1 068±247)Hu,2 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结石CT值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体内尿路结石成分,而且还能预测体内尿路结石ESWL 后结石的排空率和失败率。CT值低者则ESWL 后结石容易粉碎和易于排空;CT 值高者结石的粉碎率和排空率较低,此类患者可考虑选择输尿管镜下取石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  相似文献   

12.
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本地区尿路结石成分构成情况,并根据尿路结石成分构成指导尿路结石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收集江门市中心医院住院和门诊上、下尿路结石标本120例,采用化学显色法对尿路结石中磷酸盐、尿酸盐、草酸盐、碳酸盐、钙、铵、胱氨酸等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本组尿路结石样本中含钙结石最多,占80.8%,含磷酸盐结石次之,占67.5%。单纯性结石占35%,其中草酸钙结石为最多,占69%。感染性结石中以磷酸盐结石最多,占68.7%,含铵结石占61.2%。复发结石含磷酸盐占88.2%,其比例显著高于初发结石。上尿路结石中含钙和磷酸盐结石显著高于下尿路结石,下尿路结石中含尿酸盐结石显著高于上尿路。结论根据结石分析得到的结石化学成分特点,可有针对性地指导临床治疗,并可指导患者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和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使用红外光谱法分析长株潭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的构成,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结石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株洲市中心医院、湘潭市中心医院三市本地区居民经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及开放手术取得的尿路结石标本各100例共300例,分析结石标本的化学成分与临床特征。结果 300例中,男∶女为2.03∶1.00;单纯性结石15例,其中最多单一结石成分为尿酸结石11例(3.66%);混合性结石285例,其中一水草酸钙结石+二水草酸钙结石124例(41.33%),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二水草酸钙83例(27.67%)。草酸钙结石最多,占77.3%,感染性结石占16%。含草酸钙、感染性结石在上尿路结石中的比例(64.7%和13.0%)高于下尿路结石(12.7%和3.0%)。结论 长株潭地区泌尿系患者结石以混合型为主,结石成分以草酸钙为主,高发年龄50~69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四川省泌尿系结石的化学成分构成特点,为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2月~2012 年12 月手术取出及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排出的泌尿系结石标本479例,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分析结石成分,结合相应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479例结石中,上尿路结石452例(94.4%),下尿路结石27例(5.6%),男312例,女167例,男女比例为1.9∶1.其中,草酸钙结石最多(54.1%)、尿酸结石(2.9%)、L-胱氨酸结石(0.6%)、六水磷酸镁铵结石(0.8%)、二水磷酸氢钙(0.2%);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25.7%)、草酸钙+尿酸(1.9%)、六水磷酸镁铵+草酸钙(2.5%)、六水磷酸镁铵+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11.3%).男性尿酸结石明显高于女性(P<0.05),女性六水磷酸铵镁结石比例高于男性(P<0.01).结论 四川省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有其地域特点,即以单纯草酸钙结石为主,尿酸结石发病率低,上尿路结石远多于下尿路结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化学成分、百分比及性别、年龄与地区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海口市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11月经结石治疗的住院患者结石标本557例,应用红外光谱法进行结石成分测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7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95:1;40~60岁为泌尿系结石高发年龄段,占58.7%;398例混合型结石(71.45%)高于159例单一成分结石(28.55%);单一成分结石和混合型结石成分中草酸钙检出率最高;草酸钙与碳酸磷灰石混合型结石最多,占61.94%,草酸钙结石第二,占19.21%,无水尿酸结石占12.2%,碳酸磷灰石占1.97%,仅发现2例胱氨酸结石。含六水磷酸铵镁成分的泌尿结石患者组年龄[(41.0±9.3)岁]与草酸钙组[(51.0±12.3)岁]、无水尿酸组[(57.9±9.8)岁]、草酸钙和尿酸混合结石组[(54.3±11.0)岁]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混合结石组[(49.1±11.9)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地区患者泌尿系结石成分发病以混合型为主,胱氨酸结石较为少见;含六水磷酸铵镁结石成分的患者发病年龄较小,而无水尿酸结石患者发病年龄最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泌尿系统结石的化学成分及与尿代谢异常、性别和民族差异性的关系,探讨其在泌尿系统结石预防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长期居住在延边地区的上尿路结石100例,利用化学试剂方法对其结石中的草酸盐、磷酸盐、尿酸及尿酸盐、胱氨酸、碳酸盐、铵、钙、镁等主要成分进行测定,结合患者临床资料中的尿酸、尿比重、尿pH值、尿钙水平等进行分析.[结果]100例上尿路结石中含有草酸盐成分的为92例(92%),磷酸盐成分为49例(49%),尿酸及尿酸盐为20例(20%),碳酸盐成分为27例(27%),铵成分为13例(13%),钙成分为92例(92%),镁成分为42例(42%),无含有胱氨酸成分结石.100例中含有1种成分的结石为35例(35%),2种成分为44例(44%),3种成分为19例(19%),4种成分为2例(2%).24h尿分析结果示代谢异常为43例(43%),其中高尿酸尿症为13例,高尿比重为21例,pH值低于5.5的为7例,高尿钙症为2例.汉族与朝鲜族泌尿系统结石成分中尿酸及尿酸盐差异明显(P<0.05).[结论]延边地区泌尿系统结石成分以草酸盐和磷酸盐为主;不同尿代谢异常、不同民族及性别人群的生活习惯及饮食方法不同导致结石成分不同.  相似文献   

17.
312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太原地区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的构成,并结合年龄、性别构成、上、下尿路结石成分的特点及城市居住人群与农村居住人群尿路结石成分的异同,为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太原地区各医院2009年l月~2011年10月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排出和住院患者手术取出的泌尿系结石标本312例,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312例结石中,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占42.0%,草酸钙+六水磷酸镁铵+碳酸磷灰石结石占6.4%,草酸钙结石占38.1%,黄嘌呤结石占1.0%,六水磷酸镁铵结石占2.2%,碳酸磷灰石结石占3.8%,L-胱氨酸结石占1.9%,无水尿酸结石占1.6%。尿路结石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67∶1。上尿路结石占76.6%,下尿路结石占23.4%,比例为3.2∶1。城市患者180例,农村患者132,城乡比为1.36∶1。结论本地区泌尿系统结石以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为主,上尿路结石多于下尿路结石,城市发病对于农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34例肾、输尿管结石(草酸钙结石20例,磷酸盐结石8例,尿酸盐结石5例,碳酸钙结石1例)中蛋白质的主要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是:尿酸盐结石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草酸钙结石(P<0.002)和磷酸盐结石(P<0.05),草酸钙结石的氨基酸含量与磷酸盐结石比较无显著差异(P>0.5)。各类氨基酸含量以脂肪族最多,占58.65%,其中直(?)氨基酸占62.88%,含硫氨基酸最少;酸性氨基酸含量高于碱性氨基酸。尿酸盐结石中以甘氨酸含量最高,占65%,而组氨酸缺乏。蛋白质代谢与氨基酸构成密切相关,根据尿石中氨基酸含量的分析,可能为进一步研究结石的成因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云南省彝族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分析,为该地区彝族人群泌尿系结石的防治提供帮助.方法收集云南省205例彝族泌尿系结石标本,应用红外光谱仪进行结石成分分析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泌尿系结石的化学成分特征.结果上尿路结石占90.7%,下尿路结石占9.3%.单一成分结石占51.2%,混合成分结石占48.8%.单一成分结石中最常见的结石为草酸钙结石(43.4%);混合成分结石中最常见的结石为草酸钙、碳酸磷灰石(31.2%).男女泌尿系结石成分存在差异:含有草酸钙结石成分的男性泌尿系结石患者多于女性患者(P=0.023);而含有碳酸磷灰石成分及六水磷酸铵镁成分的女性泌尿系结石患者多于男性患者(P<0.01).结论云南省彝族泌尿系结石患者中,上尿路结石明显多于下尿路结石.草酸钙是最主要的结石成分,性别对结石成分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291-293
目的:对芜湖及周边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成分进行分析,为本地区结石患者的预防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于弋矶山医院泌尿外科住院且手术取出或自行排出而确诊的389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标本,用红外光谱进行成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结果:389例泌尿系结石标本中男性患者254例,女性患者135例,男女比例1.88∶1。上尿路结石占总人数的93.83%,下尿路结石占总人数的6.17%。男性患者结石成分以草酸钙为主,女性患者结石成分以碳酸磷灰石为主。在所有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含有草酸钙成分的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患者(P<0.05);含有碳酸磷灰石、无水尿酸及六水磷酸铵镁成分的男性患者比例低于女性患者(P<0.05);而含有尿酸铵、尿酸钠、磷酸氢钙、L-胱氨酸和羟基磷灰石成分的患者在男女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芜湖及周边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中,上尿路结石患者多于下尿路结石患者,混合型结石患者多于单一型结石患者,草酸钙是主要的结石成分,结石和性别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