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C臂CT评估TACE治疗肝细胞癌疗效的价值.方法 40例肝细胞癌患者于2012年9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TACE治疗时行C臂CT扫描.C臂CT扫描图像经过后处理,观察TACE治疗后病灶碘油沉积、残存肿瘤、供血动脉栓塞等情况,评估TACE治疗的疗效.结果 40例患者C臂CT扫描共发现62个肝癌病灶,57个病灶(91.9%)经TACE治疗后C臂CT扫描后处理图像均能够清晰显示碘油沉积、残存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情况,TACE治疗疗效评估全面、满意.3例患者屏气配合不佳,导致5个病灶图像质量差,疗效评价不满意.结论 C臂CT可以在TACE治疗肝细胞癌后即时评估疗效,其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病灶碘油沉积、残存肿瘤、供血动脉栓塞等征象的评价,TACE疗效的评估准确、全面,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双能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评估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邯郸市眼科医院与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1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开展TACE治疗,1个月后分别用DWI、双能量CT评估治疗效果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定量评估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ychemo-embolization, TACE)后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残留肿瘤的血流灌注状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收治并接受TACE治疗的45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7个肿瘤,分别于治疗前1 d、治疗后1 mo行CEUS,比较TACE前后残留肿瘤的血流灌注参数.结果 CEUS判定HCC肿瘤残留的灵敏度=95.45%,准确度=94.74%,特异度=92.31%;术后HCC残留肿瘤的增强强度(56.87%±4.15%)较治疗前(75.09%±6.42%)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CC残留肿瘤的达峰时间(25.26 s±3.83 s)较治疗前(21.02s±3.70s)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HCC残留肿瘤的曲线下面积(581.29±86.43)较治疗前(1017.83±111.76)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EUS能直观反映HCC经TACE治疗后肿瘤残留状态,并能定量评估残留肿瘤的血流灌注变化,可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原发性癌(PLC)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12月行TACE治疗的92例PLC患者,在TACE术前后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比较肝内病灶密度、强化方式、边界及大小变化,探讨CT检查对术后疗效评估的价值。 结果 在73例肿块型PLC患者,Ⅰ型碘油沉积22例(30.1%),Ⅱ型40例(54.7%),Ⅲ型8例(10.9%),Ⅳ型3例(4.1%),在19例结节型PLC患者,Ⅰ型碘油沉积14例(73.6%),Ⅱ型4例(21.0%),Ⅲ型1例(5.2%);肿块型PLC患者TACE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69/73),结节型为94.7%(18/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T检查能有效评估PLC患者TACE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确切的影像学资料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高频介导热治疗(HITT)与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患者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HITT和TACE术,术前、术后3d、2wk、4wk分别行肝功能检查,比较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B)、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1.224-、0.678-、1.268-1、.045,p均>0.05)。HITT术后3d患者血清TBIL和ALT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升高,PTA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3.355-、2.017、2.893,P均<0.05);HITT术后2wk除PTA有显著下降(t=2.581、P<0.05)外,TBIL、ALB、ALT已恢复至术前水平(t值分别为-1.730-、0.155、1.219,P均>0.05);HITT术后30d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1.571-、0.698、0.113、0.557,P均>0.05)。TACE术后3d、2wk患者TBIL、ALT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升高,ALB明显下降(3d t值分别为-2.397-2、.895、2.366,P均<0.05;2wk t值分别为-1.923、3.827-、3.166,P均<0.05),而PTA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变化;TACE术后30d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t值为-1.388、1.679-、1.100、0.666,P均>0.05)。结论PHC患者选择HITT或TACE术治疗均可引起短暂的一过性肝功能损害,但HITT术引起的肝脏炎症反应相对较轻,持续时间短,但两种治疗方案均较安全,都不会导致持久和严重的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和增强CT对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TACE术治疗的96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28个病灶.均于术后1 mo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CEUS和增强CT检查,并以DSA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EUS和增强CT在评估TACE术后疗效的临床价值.结果CEUS诊断HCC肿瘤残留的灵敏度(95.18%)、准确度(95.31%)分别为高于增强CT的灵敏度(84.34%)、准确度(8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EUS和增强CT诊断HCC肿瘤残留的特异度均为95.5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CEUS能准确地评估HCC经TACE术后的肿瘤残留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为TACE术后疗效评估提供一种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引导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初步疗效,分析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32例患者的34个HCC病灶进行了CT引导TACE治疗。结果32例中26例实现局部控制,6例出现局部复发。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ACE治疗后中央型HCC病灶是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P=0.0408)。结论CT引导TACE是治疗小HCC的好方法,其局部控制率高、复发率低。中央型HCC是TACE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背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是通过微导管选择性插入至肿瘤主要供血动脉后,栓塞动脉及注入化疗药物使肿瘤发生缺血坏死,从而发挥灭活肿瘤作用.有效的TACE治疗势必引起肿瘤微循环血流灌注状态改变,而超声造影能准确反映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过程,从而实现对TACE疗效的准确评估.目的探讨运用增强CT(contrast-enhanced CT, CECT)、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判定TACE后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残留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09/2019-03期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TA C E术治疗的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5个病灶.所有患者TACE术后1 mo均行CEUS、CECT检查,以同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EUS与CECT在评估TACE疗效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DSA发现病灶残留97个,无残留28个;CEUS判定病灶残留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00%、96.91%、92.86%;CECT判定病灶残留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88.00%、87.63%、89.29%; CEUS判定病灶残留的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CE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能显示TACE术后HCC病灶组织的血流灌注状态,在判定病灶残留方面优于CECT,可为临床评估TACE术后疗效提供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131I美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经介入术后复发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经TACE治疗后复发的肝细胞癌患者58例,其中29例接受TACE联合美妥昔单抗治疗,29例只接受TACE治疗。通过导管将131I美妥昔单克隆抗体5 ml (0.75 mCi/kg)注射入靶血管,再进行常规TACE治疗。随访12 m,比较两者疗效、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美妥昔单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5.17%和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w复查,与治疗前比,美妥昔单抗组白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对照组白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美妥昔单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P>0.05);美妥昔单抗组1 a生存率为55.17%,对照组为48.27%(Log-rank检验统计量为5.782,P=0.016);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4.83±4.10) m和(2.54±2.07) 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131I美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经介入术后复发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周志莲  邵春燕  刘向东 《肝脏》2020,(2):191-19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行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总结处理体会。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海安市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240例行TACE治疗的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和观察发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原因,探讨临床处理措施。结果行TACE治疗的HCC患者发生各种不同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4.17%,主要为热源反应、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上腹部疼痛等,除1例肝癌肿块破裂死亡以外,均经处理治愈或缓解。结论TACE治疗的HCC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工作中应注重术前评估,合理选择化疗药物,提高操作水平,加强围术期监护,可降低并发症率,改善患者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应用阿帕替尼维持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8例进展期HCC患者,采用TACE治疗后给予阿帕替尼维持治疗2~3个疗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热...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细胞肝癌(HCC)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后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HCC患者于TACE前后行屏气状态下多个弥散梯度因子的DWI,选用固定参数组合自旋平面回波(SE-EPI)序列于屏气状态下测量瘤灶、邻近未累及肝实质区与背景噪声的信号强度(SI),观察TACE术后碘油沉积情况及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趋势,判断肿瘤的残存及复发情况。将检查结果与CT增强扫描结果比较。结果随b值增加,肝脏DWI图像质量呈下降趋势。b值取600s/mm^2时,肿瘤组织与肝实质之间存在最佳对比度。TACE后肿瘤的ADC值普遍增大,多排CT和DWI检测肝复发灶的敏感性分别为28.12%(18/64)和43.75%(28/64)x^2=10.41,P〈0.05。结论DWI对HCC行TACE治疗后病灶转移复发的检出率高;在评价TACE效果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血清microRNA-145(miR-145)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HCC患者和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qRT-PCR法检测血清miR-145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45和甲胎蛋白(AFP)预测不良预后的价值。结果 在治疗1个月末,16例(22.2 %)为PR,13例(18.1%)为SD,43例(59.7 %)为PD;HCC组血清miR-145水平为(0.59±0.25),显著低于对照组【(1.02±0.28),P<0.05】,术后1个月,HCC患者血清miR-145水平为(0.81±0.26),显著高于术前(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癌栓和Child-Pugh分级患者血清miR-145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TNM分级和术前AFP水平患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 PD组血清miR-145水平为(0.86±0.21),显著高于PR组或SD组【分别为(0.62±0.19)和(0.75±0.19),P<0.05】;随访3年,28例(38.9%)患者死亡,其中高miR-14 水平患者3 a生存率为75.6 %,显著高于低水平患者的41.9 %(x2=8.765,P<0.05);血清miR-145、AFP和miR-145联合AFP预测HCC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1、0.851和0.942,两者联合预测的敏感度为91.7 %,准确度为90.2%。结论 TACE术后检测血清miR-145水平可能预示HCC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16.
背景临床上常常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 TACE)联合索拉非尼等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并取得确切疗效.超声造影具有便捷、无创等优点,能实时反映肿瘤的血流灌注状态,在疗效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为临床疗效评估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目的运用超声造影评估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后原发性HCC的血流灌注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浙江萧山医院收治并经肝穿刺病理证实的86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6个病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TACE治疗组(A组, 43例)和TACE+索拉非尼治疗组(B组, 43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1 d及治疗后3 mo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病灶治疗前后血流灌注参数变化.结果 B组病灶治疗后增强强度、曲线下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病灶治疗后增强强度、曲线下面积均较A组病灶治疗后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定量评估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后HCC血流灌注变化,可为临床早期评估疗效提供有价值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术后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甲胎蛋白(AFP)的变化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 纳入96例接受TACE作为初始治疗的HCC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4~5周及术后6~12个月检测血清DCP、AFP-L3、AFP等水平.根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参数的变化。方法 2014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HCC患者76例,均接受TACE治疗。治疗前后进行MR检查,记录表观扩散系数(ADC)、容积转移常数(Ktrans)和组织间隙-血浆速率常数(Kep)。结果 在TACE治疗前,76例HCC患者病灶ADC为(1.1±0.1)×10-3mm2/s, Ktrans为(1.4±0.3)min-1,Kep为(1.9±1.1)min-1,与治疗后(分别为(1.4±0.2)×10-3mm2/s, Ktrans为(0.7±0.2)min-1,Kep为(1.3±1.0)min-1)比,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前后病灶大小并无显著变化【(7.7±3.2)cm对(6.5±2.8) cm】;在76例经TACE治疗的HCC患者中,应答59例(77.6%); 59例应答患者治疗后病灶ADC为(1.4±0.4)×10-3mm2/s,显著大于17例未应答患者【(1.1±0.3)×10-3mm2/s,P<0.05】,Ktrans为(0.8±0.2)min-1,显著低于未应答患者【(1.2±0.4)min-1,P<0.05】,而两组病灶大小【(6.6±3.1)cm对(7.4±3.8)cm】、治疗前ADC【(1.1±0.2)×10-3mm2/s对(1.0±0.2)×10-3mm2/s】和Kep值【(1.4±0.3)min-1对(1.4±0.4)min-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ACE治疗的HCC患者肿瘤病灶功能磁共振成像参数可能会发生一些特征性变化,了解这些变化对判断疗效可能具有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薛峰  沈锋  奚韬 《山东医药》2009,49(3):98-99
对65例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癌栓复现时间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癌栓复现时间为术后22d~3a,主要集中于术后半年,复现高峰为术后1~2个月;术后60d后行预防性TACE治疗者癌栓复现率明显低于60d内行TACE治疗和未行预防性TACE治疗者(P均〈0.05),60d内行TACE治疗与未行预防性TACE治疗者癌栓复现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认为手术2个月后行预防性TACE治疗可显著降低癌栓复现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靶向治疗药相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60例,均采用TACE治疗,其中37例术后口服索拉非尼(400 mg,2次/d),根据不良反应调整用量,定期复查腹部CT。根据m 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患者的肿瘤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期,并记录索拉非尼不良反应和TACE前后的肝功能变化。结果 37例应用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3±0.98)m,显著长于23例单纯TACE治疗组[(7.3±1.20)m,P=0.001],肿瘤进展时间为(7.5±1.21)m,显著长于单纯TACE治疗组[(5±0.62)m,P=0.001];在随访结束时,联合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48.6%,显著高于单纯TACE组的17.4%(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联合应用索拉非尼、有无门脉癌栓、是否抗病毒治疗是显著影响生存时间的风险因素;索拉非尼治疗主要的相关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可延长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期,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