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利培酮在双相障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通过多巴胺(D2)受体和5- 羟色胺(5-HT2)受体的平衡拮抗作用,在各型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近年来, 随着临床应用及研究的深入,发现该药物在其他精神疾病的应用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被美国FDA 批准用于治疗双相障碍如躁狂发作等亚型,现将其中利培酮在双相障碍中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双眼竞争范式,探讨双相障碍患者的意识交替速率.方法 纳入30例未服用精神类相关药物的双相障碍患者与30名正常对照,采用双眼竞争范式进行双眼交替速率的检查.结果 患者组比对照组双眼竞争意识交替速率减慢[(4.59±1.70)s vs.(2.70±0.8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按情绪状态分为2 亚组,躁狂组的交替速率比抑郁组快[(3.50±0.99)s vs.(5.55±1.63)s,P<0.05],且2 组均比对照组慢(均P<0.05).结论 减慢的双眼竞争交替速率有可能作为双相障碍的特征性标志,从而成为双相障碍患者鉴别诊断的手段之一.不同的情绪状态可能会影响竞争的感知交替速率. 相似文献
3.
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目前双相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经验,其早期识别率、诊断率较低。语言信号特征在双相障碍与健康人群中存在差异,且随着患者情绪和疾病状态变化而改变,具有成为双相障碍客观评估指标的潜力。现对语音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方法,以及语音识别在双相障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旨在从中发现反映双相障碍的语音特征类别,为建立双相障碍客观评估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心境障碍问卷(MDQ)对诊断为抑郁障碍的精神专科住院患者进行双相障碍的筛查,评估MDQ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MDQ对48例抑郁障碍住院患者进行评定,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轴Ⅰ障碍定式检查-病人研究版( SCID- Ⅰ/P)为标准对患者进行重新诊断,并与MDQ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8例患者中,以MDQ得分≥7分判断为双相障碍者13例(27.1%);SCID- Ⅰ/P诊断为双相障碍者17例(35.4%),其中MDQ得分≥7分者11例.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MDQ筛查双相障碍的敏感性为0.647,特异性为0.935.结论 住院诊断为抑郁障碍的患者中未被识别的双相障碍比例较高,采用MDQ有助于从抑郁障碍中筛查出双相障碍. 相似文献
5.
6.
本文综述了国外近几年来有关新型抗惊厥药如拉莫三嗪、伽巴喷丁、托吡酯、伽比妥治疗双相障碍的研究。综述的目的在于 :为国内开展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佐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国外近几年来有关新型惊厥药如拉莫三嗪、伽巴喷丁、托吡酯、伽比妥治疗双相障碍的研究。综述的目的在于:为国内开展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佐证。 相似文献
8.
由于双相障碍具有临床表现双重性、病程反复发作或快速循环等特点 ,并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 ,其治疗十分棘手 ,是新世纪面临的一个突出精神卫生问题 ,也成为当今精神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治疗双相障碍最有前途 ,应用最广泛的是锂盐和抗惊厥药 ,而这些药物在双相障碍的长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较少 ,本文对锂盐和抗惊厥药长程治疗双相障碍的有关国外文献进行综述。1 心境稳定剂 (moodstabilizer,MS) MS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 ,Ketter和Calabrese的定义[1 ] :是能降低双相障碍某一相发作的严重程度、发作周期… 相似文献
9.
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患者普遍存在明显的生物和社会节律紊乱。研究表明人际社会节奏
治疗(IPSRT)在稳定患者社会节奏、改善生物节律方面具有良好疗效。现对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的生物
节律、人际社会节奏治疗的理论基础、治疗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
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在双相Ⅰ型障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MDQ)在双相I型障碍患者中的信度与效度。方法:使用中文版MDQ对131例双相I型障碍患者测评,其中90例患者(68.7%)在8~14d重测。结果:双相I型障碍患者在接受测评时心境状态与MDQ得分无显著相关。因子分析显示,2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2.48、2.20,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36.0%。内部一致性分析显示,MDQ全量表、因子I及因子IICronbach’salpha值分别为0.63、0.63及0.54。MDQ重测相关系数为0.57(P<0.05)。两次测评中,MDQ中13项条目应答一致率为61.1%~88.9%。患者的MDQ得分范围为2~13分,患者的MDQ得分≥7分时,例数增加明显。13项条目阳性回答率为38.9%~92.4%。结论:中文版MDQ信度、效度基本满足心理测量学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双相障碍的诊断现状及识别率.方法 将符合DSM-Ⅳ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36例门诊患者使用MDQ和HCL-32进行测评,然后按照DSM-Ⅳ诊断标准对所有完成测试的患者进行晤谈并做出诊断.结果 HCL-32的阳性筛检率(72%)高于MDQ(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23,P=0.001);DSM诊断系统晤谈诊断阳性率为47%与HCL-32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2,P=0.471).结论 HCL-32筛查量表检测阳性率高,能够有效避免漏诊,可作为精神科门诊双相障碍诊断的初步筛查工具. 相似文献
13.
14.
15.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6)
目的探讨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双相障碍的患者共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人际心理治疗+基础药物治疗组(A组)和基础药物治疗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的HAMD-17评分、YMRS和WHOQOL_BREF评分以评估人际心理治疗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病程和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1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A组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Y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A组WHOQOL_BREF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际心理治疗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中应用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对多巴胺激动剂普拉克索治疗双相抑郁障碍的病理生理学、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近年来双相障碍的发病与X染色体、五羟色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等基因的DNA甲基化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科疾患,主要临床特征为情绪的转变: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只能依靠专业精神科医师的精神状况检查,治疗主要针对临床症状,锂盐是主要治疗药物之一[1],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系统心理治疗可以预防或延缓其复发[2],但目前该疾病尚不能治愈[3].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