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与针刺相结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治疗不同部位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8例。结果:痊愈23例,总有效率91.2%。结论:神经阻滞与针刺相结合能有效地治疗及缓解PHN,可作为治疗PHN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膈下逐瘀汤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5岁以上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38例,采用口服膈下逐瘀汤每日1剂分3次口服,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6周,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1周~第6周,VAS和QS均显著下降(P<0.01).患者治疗6周后显效35例(92.10%),好转3例(7.89%),总有效率100%.结论 膈下逐瘀汤联合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及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老年人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病机总不离虚实两端,虚包括阳气虚衰和阴血不足,而实则多为瘀血阻络,临床多虚实夹杂,即虚瘀并存。临床上将PHN的辨证治疗分为阳气虚衰,血脉瘀阻和阴血不足、瘀血阻滞两型。治疗扶正与祛邪兼顾,阳虚瘀阻型方药以益气温阳药为主,而阴亏瘀滞型以滋阴养血的药物为主。方药中可加虫类药物通络止痛,也可加重镇安神药养血镇静安神止痛。若患者久病脾虚不运佐加陈皮、白术、茯苓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松筋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以选择性神经丛、根、节阻滞联合针刀、松筋针松解治疗为主;对照组以药物口服、针灸和刺络拔罐治疗为主。选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分别测评比较治疗前后及随访6个月的VAS评分,伴随症状的改善以及并发症情况,从而评估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时,2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组麻木、睡眠障碍、痛觉敏化、焦虑等症状改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针刀、松筋针疗法能有效减轻或解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效改善患者麻木、痛觉敏化、睡眠障碍、焦虑等症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药物及针灸等理疗治疗。  相似文献   

5.
杨丽姣  李繁荣  陈天葆 《中草药》2010,41(6):965-967
目的观察带疱痛方辅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维生素新B1片10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以神经阻滞治疗4周,治疗组服用带疱痛方,对照组服用弥可保片和呋喃硫胺片,口服8周,分别于治疗2、4、6、8周后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生活质量评分(QLS)的变化。结果 8周后治疗组的VAS评分和QL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说明带疱痛方治疗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传统中药结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0例,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治疗前后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疼痛障碍指数(PDI)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与PDI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20.15,39.02,P均<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头颈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给予逍遥散加味口服。结果:痊愈20例,好转8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逍遥散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患者按2∶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加味桃红四物汤,每天2次;对照组15例,口服消炎痛25mg,每天3次。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0.0%,差异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痰瘀交阻证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予口服吲哚美辛片和甲钴胺片,观察组予火针、拔罐、中药内服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VAS评分和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明显高于对照组81.3%,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PSQ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PSQI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采用火针、拔罐、中药内服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痰瘀交阻证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商风英 《四川中医》2013,(1):110-111
目的:通过中医治疗即内服中药外配围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观察疗效。方法:将15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内服中药+围针结合神经阻滞)、阻滞组(神经阻滞)和对照组(单纯药物)。疗程为10天。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40%;阻滞组治愈率为27.7%;对照组治愈率为7.5%,经统计学处理,P<0.05,研究组优于阻滞组和对照组。在止痛起效时间上,研究组也远优于另外两组。结论: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氯胺酮椎管内阻滞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PHN)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单用氯胺酮椎管内阻滞治疗,1次/周,共8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内服治疗,1剂/d,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两组在必要时加用曲马多止痛。疗程8周。结果:治疗7 d,4周及8周,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4周,8周治疗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平均曲马多片总量为(230.5±72.4)mg,低于对照组的(725.7±581.9)mg(P<0.01)。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氯胺酮椎管内阻滞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性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蛇丹愈后丸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14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38例。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分别口服蛇丹愈后丸,加巴喷丁,蛇丹愈后丸联合加巴喷丁,疗程均为4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简化Mc Gill疼痛评分量表(Mc Gill),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和中医辨证PHN气虚血证中医证候积分;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变化;比较各组有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6.8%,高于中药组的78.8%和西药组的77.1%(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中西药组Mc Gill,DLQI积分改善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西药组和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优于西药组(P0.05);中西药组血清IL-6,IL-2,TNF-α,SOD水平比中药组和西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随访复发率比较,中西药组中药组西药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药组中西药组西药组(P0.05)。结论:蛇丹愈后丸治疗气虚血瘀型PHN的疗效与加巴喷丁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和复发率低,说明其安全有效;蛇丹愈后丸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气虚血瘀型PHN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且可降低加巴喷丁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痰瘀证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就痰证、瘀证及痰瘀相兼证探讨痰饮、瘀血致病的临床基本特点。结果显示 ,痰证、瘀证及痰瘀相兼证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痰证及痰瘀相兼证多见于男性 ,而瘀证则以女性多见 ;痰证、瘀证及痰瘀相兼证均与增龄有关 ,且多有眼底动脉硬化的改变、血液循环障碍及微循环障碍 ,尤以痰瘀相兼证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性和安全性并筛选优化治疗方案。方法:以符合诊断标准的PHN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药线点灸组、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和药物组。每组观察40例,总样本量为120例,试验周期为4个月,其中治疗4周,随访3个月。结果:药线点灸组、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和药物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87.50%、55.00%。结论: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的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涤痰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DAS)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两组均进行营养管理、康复训练和针刺。对照组口服通络化痰胶囊,3粒/次,3次/d;观察组口服涤痰汤加减。两组疗程均治疗2周。进行治疗前后洼田氏饮水试验、吞咽造影检查(VFSS),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和痰瘀阻络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记录肺炎、营养不良、脱水和误吸等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47/49)95.92%,高于对照组的(41/50)82.00%(χ2=4.854,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低于对照组(Z=2.211,P<0.05);观察组VFSS吞咽障碍低于对照组(Z=1.969,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SSA和痰瘀阻络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吞咽症状评分、其他症状评分及SWAL-QOL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DNF,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9)12.24%,低于对照组的(15/50)30.00%(χ2=4.668,P<0.05)。结论 在营养管理和康复训练的基础,涤痰汤加减配合针刺法治疗DAS痰瘀阻络证患者,可减轻吞咽障碍和误吸风险,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维生素B12注射液500μg,1次/d,肌肉注射;布洛芬片0.3 g,3次/d,口服);治疗组采用中药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1剂/d。2个疗程2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缓解神经痛,临床疗效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73.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逐瘀活络方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PTN)瘀阻脑络型的疗效以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C-反应蛋白(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四川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PTN瘀阻脑络型患者共130例,参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65例;对照组给予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治疗,2.5~5.0 U/每点,每次注射总量为40~150 U。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逐瘀活络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分析两组疗后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清5-HT,CRP和HCY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85%,高于对照组的80%(P0.05);治疗后2,4周,治疗组VAS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5-H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CRP和HCY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药A型肉毒毒素治疗治疗基础上,逐瘀活络方治疗PTN瘀阻脑络证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VAS评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上调血清5-HT水平及下调血清CRP和HCY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左归丸加减联合培哚普利叔丁胺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夹瘀证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加用培哚普利叔丁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归丸加减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症状评分、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肌酐(SCr)、尿素、预估肾小球率过滤(eGFR)、血清胱抑素-C(Cys-C)、血β2-微球蛋白(Sβ2-MB)、尿系列微量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mAlb)、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24 h MTP)及尿β2-微球蛋白(Uβ2-MB)]。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32/3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37/39),观察组疗效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味葛根汤联合正脊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细胞炎性因子、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2014年3月—2016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157例CDH患者,以该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正脊手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加味葛根汤,每日1剂,连续服用10 d后,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以及疼痛介质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82.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0 d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治疗,两组患者血清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PEG2)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葛根汤联合正脊手法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VAS评分与患者疼痛感受,有效抑制细胞炎性反应,减缓颈椎间盘退变进程,因此对CDH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