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纤维化是指多类型的组织损伤,尤其是在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过程中,组织修复平衡失调的终末结局。纤维化可发生于多种器官组织中,其持续进展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纤维化方面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和多靶点的特点,已成为纤维化领域研究的热点。补气类中药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具有益气升阳、生津养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黄芪含有多糖类、皂苷类和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具有较好的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有效干预心脏、肾脏、肝脏和肺脏等多脏器组织的纤维化进程。该文综述了黄芪及其化学成分的抗纤维化药效作用及其机制,可为黄芪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丹参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表现为肝脏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失衡而导致其过度沉积,肝星状细胞是细胞外基质沉积的主要细胞来源。近年来,丹参及其有效成分在抗肝纤维化研究中取得了许多进展,笔者就丹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丹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总结。结果:丹参的化学成分分为水溶性及脂溶性,各自侧重于不同的药理作用。药理作用广泛,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系统有影响,并有抗菌消炎、抗肿瘤的作用。结论:丹参的药理作用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是多种病因引起肝损害后经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可进展为肝硬化的病理过程。通过大量研究现已证实肝纤维化可被逆转,而中药以其多途径的治疗特点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上具有极大优势。丹参是临床常用的抗肝纤维化的中药,具有很好的疗效,主要成分有丹参酮、丹酚酸和丹参单体IH764-3。已有大量研究阐明了丹参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其对肝纤维化形成的各个环节均有影响,如抗炎症反应、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抗氧自由基损伤、抑制星状细胞活化、抑制胶原过度沉积、改善微循环障碍等。本文即对丹参有效成分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多种作用及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为白花丹参的资源开发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来季华 《中成药》2003,25(8):690-690,U001,U002
慢性肝炎、肝硬化的肝纤维化程度是决定病人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 ,如何控制和治疗肝纤维化 ,使肝纤维化发生逆转 ,是慢性肝炎、肝硬化治疗的主要目的。我们用中药针剂丹参、黄芪治疗肝纤维化 ,观察 12 0例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 4年的临床资料 ,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12 0例病人均为我科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1月门诊及住院病人。男 86例 ,女 34例 ;年龄 2 0~ 6 5岁 ,平均年龄4 8岁 ,均符合病毒性肝炎分型的诊断标准。其中活动性肝硬化 80例 ,病毒性肝炎 4 0例 (中度 18例 ,重度 2 2例 …  相似文献   

7.
复方是中医遣方用药的主要形式,配伍是复方精华之所在。如何更科学更有效的阐明复方配伍机理是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复方配伍后的复杂物质变化是现代中药研究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8.
丹参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一味临床常用的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丹参有着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月经不调、心悸失眠及各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丹参化学成分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综述了丹参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丹参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槲皮素及其衍生物既是膳食成分中最常见的类黄酮物质之一,也是一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保护心血管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临床已有应用。近年实验研究表明,槲皮素还具有显著的抗纤维化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以及阻止氧化损伤等,能够有效抑制肝硬化,抑制肾脏、心肌等器官和组织纤维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害所致的病理改变,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必经阶段。本文从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对已有的抗肝纤维化药物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同时探讨柴胡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已有的研究发现,柴胡皂苷可能是柴胡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主要成分,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丹参的ITS序列差异,并结合其有效成分含量,分析ITS序列、有效成分含量与产地之间的关系,为探索不同产地丹参质量差异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不同产地丹参样品DNA,采用PCR-测序技术,应用序列分析软件分析各个产地之间ITS序列差异。采用UPLC方法检测不同产地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结果:发现不同产地丹参ITS序列在152 bp处存在变异位点,且经诱导子诱导后的ITS序列位点在152 bp处存在"A"和"G"两种变异类型;各地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存在差异。结论:初步得出不同诱导子诱导后丹参ITS序列152 bp处的变异导致更多"G"型转变;山东丹参分别经壳聚糖、水杨酸处理后水溶性成分均增加,联合诱导则对有效成分的增加无显著效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丹参-人参活性组分抗肝癌优化配伍并对其作用机制作初步研究。方法:以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为研究对象,人正常肝细胞L-O2为对照,采用CCK-8法以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和正常肝细胞保护作用为筛选指标,正交设计优选丹参-人参活性组分抗肝癌有效组合,确定优化配伍;应用实时细胞分析技术(RTCA DP)检测丹参-人参组分优化配伍对肝癌细胞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L-O2增殖的影响,并进行时效关系考察;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经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HCS)检测丹参-人参组分优化配伍对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影响。结果:丹参-人参组分配伍抗肝癌SMMC-7721细胞的优化组合为丹参总酚酸、人参总皂苷和人参多糖,其配伍剂量分别为10,10,5 mg·L-1;优选的丹参-人参组分配伍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呈现时间依赖性,而对正常肝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不明显;丹参-人参组分优化配伍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对正常肝细胞的凋亡无显著影响。结论:丹参-人参组分优化配伍具有潜在的特异选择性抗肝癌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藜芦配伍丹参对未成熟小鼠雌激素样作用的影响,为中药十八反藜芦反丹参的配伍禁忌内涵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健康、出生21 d的昆明种雌性小鼠100只,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正常组,丹参高、低剂量组(3.2,1.6 g·kg-1),阳性药雌二醇(E2)组(0.1 g·kg-1)组,丹参高、低剂量+藜芦(0.045 g·kg-1)组,E2+藜芦组,丹参高、低剂量+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组(0.005 g·kg-1),E2+ICI组,每组10只,给药7 d后分别观察小鼠子宫系数、血清中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的水平及子宫、阴道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丹参高、低剂量组均能使未成熟小鼠的子宫系数显著增加(P0.01,P0.05),血清中E2含量明显升高(P0.01),LH(P0.05)和FSH(P0.01,P0.05)的水平显著降低,还能明显促进靶器官子宫、阴道的生长发育,与E2作用相似略弱;丹参高、低剂量组配伍藜芦后,子宫系数明显降低(P0.05,P0.01),血清中E2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LH(P0.01)和FSH(P0.05,P0.01)水平明显升高,子宫和阴道的促生长发育作用减弱,与配伍ICI的作用趋势一致。同时,E2配伍藜芦后,子宫系数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E2含量明显降低(P0.01),LH和FSH水平明显升高(P0.01),子宫和阴道的促生长发育作用减弱,其作用与配伍ICI组相似。结论:丹参具有雌激素样作用,藜芦具有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样作用,藜芦配伍丹参后能够妨害丹参的雌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三七"药对的物质基础,预测其作用方向。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丹参"和"三七"所有的分子、靶点和相关疾病,使用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作用靶点-相关疾病"的网络模型,对药对物质基础和机制进行预测和研究。结果:通过口服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和类药性(drug-likeness,DL)筛选得到73个活性成分,145个靶点和325中相关疾病。自由度(degree)值较高的活性成分有槲皮素(87),β-谷固醇(51)和1,2,5,6-四氢丹参酮(46)等,degree值较高的靶点有雌激素受体(63),雄激素受体(59),前列腺素G/H合成酶2(56)等,Degree值较高的疾病有癌(16),肺转移性骨肉瘤(12),心血管疾病(10),乳腺癌(9)和胰腺癌(9)等。结论:该文对"丹参-三七"药对的物质基础和机制进行初步预测,为更深层次的研究和临床提供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中国药典》中丹参药材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优化。 方法: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为指标,对《中国药典》丹参药材含量测定中供试品制备方法进行优化,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丹参提取工艺优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丹参酮ⅡA以甲醇-水(85: 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丹酚酸B以甲醇-乙腈-甲酸-水(30: 10: 1: 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6 nm。 结果:确定丹参酮ⅡA最佳提取工艺方案为:采用90%甲醇提取在75 ℃下回流2次,每次0.5 h;丹酚酸B最佳提取工艺方案为:使用70%甲醇提取在75 ℃下回流2次,每次1.5 h。 结论:改进的提取工艺与测定方法更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长期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是糖尿病后期多系统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低不良反应风险和新的治疗策略仍然是糖尿病临床治疗有待开发的领域。丹参是传统中医中常用的草药之一,主要功效为活血祛瘀,近年来人们发现丹参在降血糖及联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有良好的表现,数据挖掘信息也表明活血化瘀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常用药味,而丹参使用频率更是排在首位,可见其疗效显著,而中药是复合成分、多靶点治疗,人们对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愈加感兴趣并开展了广泛研究。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实验验证的丹参提取物及其成分(丹参酮A,丹参酮B,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原儿茶醛,多糖,总多酚酸)在各种糖尿病模型中具有改善糖脂代谢,提升糖尿病患者心脏功能,缓解糖尿病引起的运动和感觉神经功能缺陷,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恢复糖尿病合并的肝,肾结构和功能损伤,帮助胰岛抵抗高糖诱导的萎缩空泡化的潜力,其可能通过抑制高血糖导致血管损伤与多元醇途径激活、减少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增加、抑制蛋白激酶C途径激活及己糖胺通路激活、缓解高血糖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过氧化物产生过量引起氧化应激从而发挥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心肌缺血指心肌的供血量减少或心肌对氧的需求量增加超过其最大供血量,从而引起心肌代谢、功能和结构改变。缺血后恢复血液灌注即再灌注会引起心脏功能性损伤、心律失常,加速心肌细胞坏死,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病理生理机制较复杂,涉及冠脉狭窄,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能量代谢障碍,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钙超载及自噬,形成了复杂的调节网络。目前临床用于防治心肌缺血及再灌的药物按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拮抗剂,他汀类,RAS系统阻断剂,硝酸酯类和溶栓治疗等。虽然前述药物种类众多,但是由于现代西药靶点单一、不良反应多等因素限制了其防治效果。传统中药丹参作为活血化瘀的主药,对缺血性心脏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具有多靶点、生物活性成分丰富的治疗优势,其水溶性成分被公认为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活性成分。本文通过CNKI,Pub 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综述丹参水溶性成分通过舒张冠脉、保护内皮、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能量代谢、活性氧代谢、抑制炎性反应、细胞凋亡、钙超载和调控自噬抗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对主要水溶性单体成分(丹参素、丹酚酸A和丹酚酸B)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比较,为丹参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中药丹参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方法来测定不同产地、不同煎煮时间丹参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并探究丹参体内硝酸盐积累的因素。方法:在超声条件下,利用去离子水萃取试样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萃取液经C_(18)小柱净化,离心过滤后直接进样,使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电导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亚硝酸和硝酸根离子的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介于93.1%~105.9%,方法的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测得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措施处理的丹参中硝酸盐含量很高并且有显著性差异,同一品种不同器官中硝酸盐含量茎根叶。结论:离子色谱法可以同时检测丹参中亚硝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行,为丹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同时,参考文献与其他10多种常用中药材的硝酸根含量作比较得出丹参是一种容易富集硝酸盐的作物,其硝酸盐的累积与种类、品种及部位等内在因素和施肥、栽培措施等外在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丹参的2种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讨论,以便其更适应大生产的需要。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指标,探讨丹参酮提取物原料的前处理方法;以固含物总量、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考察丹参水提的最佳温度;以固含物总量、丹酚酸B含量、指纹图谱为指标确定丹参水提的原材料;运用指纹图谱技术确定丹参水提液的最佳浓缩温度。结果:丹参酮提取物原料的前处理方式可由粗粉变更为切成1~2 cm的小段;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原材料可采用丹参酮提取物的药渣,提取温度可由80℃修订为100℃,浓缩温度可由60℃修订为80℃。结论:优选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为丹参提取物的大生产参数修订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丹参治疗哮喘的作用靶点及通路。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丹参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应用OMIM、GeneCards、TTD、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收集哮喘靶点,利用R语言获得丹参治疗哮喘的作用靶点,依据STRING 11.0数据库获取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在Metascape平台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GO)分析,运用Cytoscape 3.5.1软件构建丹参治疗哮喘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采用MOE 2019软件对重要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丹参治疗哮喘的59个化学成分、108个靶点及20条关键通路。其中,隐丹参酮主要通过肿瘤坏死因子(TNF)、Toll样受体4(TLR4)等蛋白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减轻哮喘气道炎症;丹参酮ⅡA主要通过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剂α(NFKBIA)等减弱TNF-α和NF-κB表达,抑制NF-κB通路,减轻炎症损伤;木犀草素主要通过蛋白激酶B1(Akt1)、白细胞介素-6(IL-6)和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等介导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和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通路,通过缓解气道炎症、改善气道重塑和免疫调节治疗哮喘。分子对接显示,三者与疾病靶点生物亲和力高。结论 丹参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治疗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