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6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把56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使用不同方法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中使用不同方法治疗效果差异明显,需准确诊断出发病病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抢救,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来因消化道溃疡并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5月1日~2010年5月1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50例消化道溃疡并发出血的患者,观察其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150例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中,105例采用保守治疗,3例病人死亡,45例病人手术治疗,无一人死亡。结论: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可以考虑保守治疗,但在病人病情恶化时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诊断消化道穿孔价值和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效果观察。方法对91例经手术和消化道内镜检查确诊的消化道穿孔患者的CT影像特点、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层螺旋CT扫描提示病因诊断78%(71/91),CT扫描显示消化道穿孔部位壁增厚100%(91/91),孔洞和大小27%(25/91),腹腔内游离气体100%(91/91),穿孔部位邻近组织蜂窝织炎100%(91/91),穿孔部位邻近或腹腔内积液、脓肿100%(91/91)。其中依据CT表现和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保守治疗56例,手术治疗35例。结论 64层螺旋CT扫描能更早、更准确地诊断消化道穿孔,能为临床提供病变病因、部位、孔洞大小、周围蜂窝织炎范围、积液、脓肿情况,为临床选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3年8月—2016年3月,纳入急性消化道穿孔32例,实施保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经保守治疗,总有效率93.75%,住院日均为(11.44±1.34)d,不良反应率9.37%。结论:急性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效果较佳,临床应严把适应证,保证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急性消化道出血的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8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实行造影诊断,部分患者可联合栓塞和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血管内的造影诊断效果、栓塞治疗效果。结果:其中22例患者给予血管栓塞治疗,术后止血率为90.91%(20/22);栓塞术后复发率4.5%(1/22)。5例患者通过外科手术治疗,1例患者实行保守治疗后自行出院。结论:急性消化道出血通过造影诊断、栓塞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同时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等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抢救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元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456-1457
目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抢救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止血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中上消化道持续出血超过48h仍不能停止者、24h内输血1 500ml仍不能纠正血容量和血压不稳定者以及保守治疗期间发生再出血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他患者进行常规止血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中31例止血成功,1例患者因合并心肌梗死而导致死亡,无转院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中,有26例止血成功,2例患者转上级医院治疗,4例患者出血症状无法缓解,过度失血而死亡。观察组死亡率为3.1%,对照组死亡率为12.5%,两组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对病情进行及时、有效的判断,迅速采取各项积极有效的措施,对于长时间出血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渝宪  王伟文  杨世柏  张德琼 《重庆医学》2004,33(10):1452-1454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在双侧头皮相应部位安放标志物,通过CT导向定位[1],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患者进行颅内血肿穿刺治疗,同时设内科保守治疗组.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临床评分比较.结果经微创治疗的64例脑出血患者,除7例患者死于并发症外(其中死于严重的肺部感染4例、肾功衰竭2例、消化道出血1例),均有满意的临床转归.保守组的52例患者,死亡18例 (肺部感染7例、脑疝6例、肾功衰竭2例、消化道出血3例).结论微创治疗后的脑出血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内科保守治疗.降低了死亡率.病情平稳患者颅内血肿最佳穿刺时间为发病后6~24h范围内.昏迷程度深、有脑疝形成的危重患者可超早期(发病后6h内)穿刺治疗,但要做好防止再出血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消化道出血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9月—2012年7月收治的125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62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63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7%;观察组治愈17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4例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式平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内科保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并将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48 h再出血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8%(χ2=10.671,P=0.001);研究组48 h内无患者发生再出血情况,对照组48 h再出血发生率为13.51%(χ2=14.489、P=0.000),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采用生长抑素对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具备较高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绪照   《中国医学工程》2013,(9):127-127,130
目的对治疗门脉高压断流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对2008-2012年间在我院因门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再出血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经保守止血后行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27例。结果经相应处理后,30例门脉高压断流术后消化道再出血患者经治疗后,未再见上消化道再出血的病例。且随访期间经彩超检查示28例患者人工血管血流通畅,占93.33%;2例彩超示人工血管内未见有血流信号,占6.67%。期间有4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均非为消化道再出血,有2例死于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2例死于原发性肝癌。结论对于断流术后再出血患者应进行积极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能起到良好的止血及防复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其预防和治疗的方法。结果:本组96例患者只有13例发生消化道出血(13.5%),13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经抗酸止血治疗者7例,经内窥镜止血者5例,因保守治疗无效采用手术治疗止血者1例,13例患者全部止血,平均止血时间为26.8h;全部临床治愈。结论:正确及时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几率,改善出血患者的预后,达到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2.
丁绍纯 《当代医学》2016,(33):14-1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静脉栓塞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静脉栓塞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放射造影下静脉栓塞介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或放射造影下经皮经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介入治疗成功,成功率高达100%,且无栓塞介入邻近器官受损.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41.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穿刺点渗血,而对照组出现穿刺点渗血2例(4.1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3年内无消化道再出血出现,对照组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12.5%)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静脉栓塞术在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治疗中对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87例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观察2组患者住院期间PCI成功率、并发症、病死率及7 d内消化道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4%和21.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中预防性使用泮托拉唑能有效防止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肠疾病致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2例小肠疾病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经小肠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动脉造影(DSA)、小肠镜、核素扫描(ECT)、胶囊内镜等检查、手术和病理确诊,小肠疾病主要为小肠肿瘤15例(35.71%),其它为血管病变11例 (26.19%)、小肠炎症及息肉10例(23.81%)、小肠憩室5例 (11.91%)、克罗恩病1例(2.38%).结论 致消化道出血的小肠疾病主要为小肠肿瘤,主要检查为小肠气钡双重造影,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应择期行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在临床中使用生长抑素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至2018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1)。给予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住院时间、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5%)显著优于对照组(74.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住院时间以及止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时候,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生长抑素进行治疗,不仅可提高效果,还能够减少出血量以及缩短住院时间,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体会兰索拉唑在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入院治疗的86例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所有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法莫替丁,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两组均治疗8周,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5.41±0.97)d与Hp清除率(86.95%)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后出现3例头晕,2例嗜睡,2例消化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8%,与对照组18.6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兰索拉唑治疗,止血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清除Hp,防止复发,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探讨ICU患者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及急诊内镜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ICU内出现的2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ICU同期住院未出现消化道出血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分析其出血危险因素及内镜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SAPSⅡ评分(49.5±2.6)分、SOFA评分(10.5±0.5)分、合并心力衰竭比例42.86%、合并肝硬化比例35.71%、合并感染比例67.8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例经内镜治疗后均有效止血。结论 ICU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是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器官功能衰竭、感染等,急诊内镜有助于出血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保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10月收住我院并采取保守治疗的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36例患者中,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止后出院34例,保守治疗24 h无效转为外科治疗1例,死亡1例,治疗成功率94.44%.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大多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病变,耐受力较差,保守治疗疗效满意,急诊治疗时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对糖尿病眼底出血患者在临床中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在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156例糖尿病眼底出血患者,随机划分为甲组、乙组,均78例,甲组行和血明目片进行保守治疗,乙组行玻璃体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与统计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甲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乙组为93.59%,经对比分析乙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针对患有糖尿病眼底出血的患者而言,选择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有效改善症状与视力情况,在临床中具有可观的借鉴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对内科常规保守治疗止血困难的1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奥曲肽治疗。首剂0.1mg静脉注射,后以0.025mg/h匀速持续静滴,疗程3d。结果:14例患者中12例在24h内出血停止,2例48h内出血停止,但48h内再出血,经加大奥曲肽用量后亦在24h内出血停止。结论:对临床上常规保守治疗止血困难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奥曲肽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