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免输精管分离腹股沟疝平片修补法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52例男性腹股沟疝患者(其中单侧直疝75例,单侧斜疝162例,双侧斜疝67例,双侧直疝27例,单侧斜疝+直疝18例,单侧股疝3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免输精管分离腹股沟疝平片修补。统计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观察局部血肿、血清肿、疼痛、住院时间、复发及射精等指标。 结果35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手术,共修补446例次,单侧发病手术时间为(105.2±12.6)min,双侧发病手术时间为(155.7±23.4)min,所有术中关闭腹膜切口时间为(12.5±2.3)min。术中出血量(2.3±0.57)ml,术后局部腹股沟区酸胀34例(9.66%),疝囊积液26例(7.39%),阴囊皮下气肿12例(3.41%),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3.23±1.23)d,近期随访无复发,亦未出现射精异常病例。 结论腹腔镜免输精管分离腹股沟疝修补法免除了输精管及疝囊的分离,简化了腹膜前间隙的分离操作,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更重要的是有效避免了术中、术后对输精管的损伤和侵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侧复发性腹股沟疝腔镜下修补术的临床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3例腔镜下修补单侧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手术时间、有无中转手术、发生副损伤、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腔镜修补单侧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结果123例单侧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患者54例,采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患者59例,采用腹腔内修补术(IPOM)患者10例。平均手术时间(50.68±9.46)min,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疼痛评分(2.19±1.76)分,术后住院时间(2.25±1.40)d。术后累计并发症患者12例(9.76%),均治愈出院,随访时间内无复发。 结论腔镜修补手术(TEP、TAPP及IPOM)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在有条件的单位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TEP并应用3D补片及免固定方法的腹股沟疝2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79例单侧疝及28例双侧疝患者均成功施行TEP手术,单侧手术时间30~100 min,平均(51.8±10.7)min,双侧疝手术时间55~130 min,平均(92.2±18.8)min;术中出血量5~20 ml,平均术后住院(2.1±0.5)d;术后并发症:尿潴留4例(1.9%)、阴囊气肿2例(1%)、血清肿10例(4.8%)、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1例(0.5%)。术后随访16~60个月,复发1例(0.5%)。 结论TEP应用3D补片及免固定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腹股沟疝修补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一病区腹股沟疝住院患者209例,按照术式不同分为2组。试验组患者102例,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107例,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情况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2组手术均获成功,试验组无中转开放手术。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延长(46.87±4.94)min vs(38.40±4.29)min,术中出血量降低(5.40±1.64)ml vs(11.12±2.09)ml,术后住院时间减少(4.18±1.09)d vs(5.08± 1.58)d,术后使用镇痛药和疼痛评分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均恢复良好,随访时间为6~42个月,2组患者均未复发,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 结论TAPP治疗腹股沟疝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无明显瘢痕等特点,是临床上可靠的治疗腹股沟疝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与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医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30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试验组患者14例,行杂交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16例,行腹腔镜下修补术。比较2组手术指标及术后疼痛情况。 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175.63±21.15)min,与对照组(246.35±52.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S评分、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分别为(3.15±0.63)分、(2.49±0.35)d、(65.96±12.35)ml、(8.16±2.34)d及0,与对照组(3.65±0.52)分、(2.50±0.38)d、(66.34±13.52)ml、(8.26±2.18)d及2(1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杂交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且安全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联合腹股沟区小切口治疗难复性及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62例一期行疝修补手术的单侧难复性或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股沟区小切口联合TAPP修补术患者16例,行TAPP修补术患者21例,行开放无张力修补术患者25例。 结果TAPP联合腹股沟区小切口组与TAPP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并发症、排尿困难及睾丸坏死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费用及术后阴囊/会阴肿胀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P联合腹股沟区小切口组与开放组比较,在住院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及排尿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费用、手术时间、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APP联合腹股沟区小切口治疗难复性或嵌顿性腹股沟疝行可缩短住院时间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单侧布孔外侧入路法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的效率和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南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行TAPP治疗的6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腹股沟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七步法完成手术;试验组32例,采用单侧布孔外侧入路法完成手术。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疝类型、疝囊处理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 结果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8.47±7.34)min,对照组为(64.57±7.51)mi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7,P<0.001);2组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疝类型、疝囊处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血清肿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内2组术后均无补片感染、疝复发病例。 结论相对于七步法,单侧布孔外侧入路法在TAPP术中能缩短手术时间,不增加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疝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均采用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进行治疗,记录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5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者。单侧疝手术时间(14.9±2.2)min,双侧疝手术时间(19.9±2.6)min,术中出血量(6.2±1.1)ml,术后住院时间(3.1±0.7)d。随访12个月,2例患儿出现阴囊肿胀,无输精管/睾丸血管损伤、无皮下积液、肠梗阻、肠粘连及切口感染发生,均未发生睾丸萎缩或医源性隐睾并发症,无复发病例。 结论应用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对腹股沟斜疝患儿进行治疗,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值得选择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手术(TAPP)在治疗难复性腹股沟疝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行腹腔镜TAPP手术的118例难复性腹股沟疝患者手术及随访资料。 结果:118例患者中,90例(76.3%)行标准TAPP手术,28例(23.7%)行小切口辅助TAPP手术。全组患者手术时间50(40~65)min、术中出血量5(3~10)mL、术后住院时间2(1~3)d、住院费用9 696(9 012~11 456)元。术中并发症4例(3.4%),包括输精管损伤1例(0.8%),精索血管损伤2例(1.7%),腹壁下血管损伤1例(0.8%)。围手术期并发症例31例(26.3%),包括排尿困难8例(6.8%),阴囊血肿1例(0.8%),伤口疼痛21例(17.8%),认知功能障碍1例(0.8%)。患者均完成12个月随访,无复发、感染的病例,随访期内发生并发症48例(40.7%),包括血清肿33例(28.0%),异物感3例(2.5%),慢性疼痛1例(0.8%)。小切口辅助TAPP的患者围手术期伤口疼痛发生率高于标准TAPP患者(46.4% vs. 8.9%,P<0.05),两者其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应用腹腔镜TAPP治疗难复性腹股沟疝是安全、可行的,但应视术中情况决定具体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伴恶性肿瘤患者在恶性肿瘤稳定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58家医院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收治的10 964例腹股沟疝住院患者,根据腹股沟疝是否伴有恶性肿瘤以及手术方式分为腹股沟疝伴恶性肿瘤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恶性肿瘤+腔镜组)、腹股沟疝伴恶性肿瘤行开放式疝修补术(恶性肿瘤+开放组)、腹股沟疝不伴恶性肿瘤行腹腔镜疝修补术(非恶性肿瘤+腔镜组)、腹股沟疝不伴恶性肿瘤行开放式疝修补术(非恶性肿瘤+开放组),比较各项围手术期指标。 结果恶性肿瘤+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出血、血清肿、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分别为(71.05±33.64)min、(7.82±5.46)ml、3.62%、3.62%、0,与非恶性肿瘤+腔镜组(77.04±35.68)min、(8.06±7.36)ml、2.67%、2.37%、0.25%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开放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出血、血清肿、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分别为(76.00±34.69)min、(7.56±6.41)ml、0.70%、2.44%、0,与非恶性肿瘤+开放组(79.65±42.07)min、(8.33±7.96)ml、2.19%、2.19%、0.02%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从围手术期表现来看,腹股沟疝伴恶性肿瘤患者在恶性肿瘤稳定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本研究可为今后我们在临床上处理此类患者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及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及术后血清肿发生率,并分析血清肿发生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腹股沟疝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不同分为TAPP组(45例)及TEP组(30例)。分别监测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围术期指标及术后血清肿发生情况。 结果相对于TEP组,TAPP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50±4.25)min比(65.36±6.52)min,P<0.05]。但TAPP组住院费用高于T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5±0.07)万元比(1.25±0.05)万元,P<0.05]。TAPP组和TEP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5±1.34)d比(3.55±1.20)d,P>0.05]。TAPP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低于T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2%(1/45)比13.33%(4/30),P<0.05]。 结论相对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与TEP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TAPP住院费用相对较高。TAPP相对于TEP可降低术后血清肿发生概率。合理的术式选择,准确的术中操作可能是减少术后血清肿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开放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老年完全性阴囊疝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老年完全性阴囊疝患者资料,分为开放TEP组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血清肿、阴囊积血、尿潴留、术后疼痛、术后谵妄、心肺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评价2组术式的疗效。 结果开放TEP组和TAPP组手术时间[(46.5±10.7)min vs(56.7±10.0)min]、住院费用[(8200.5±1599.7)元vs(12 031.7±735.6)元]、术后谵妄(0 vs 8.3%)及心肺并发症(0 vs 10.4%)分别比较,开放TEP组显著优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出血量、血清肿、阴囊积血、尿潴留、术后疼痛、术后复发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放TEP术程时间短、费用较低,安全性可靠,效果肯定,可作为老年完全性阴囊疝的一种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并行腹腔镜经腹腹膜TAPP术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ERAS模式组120例和传统模式组12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切口疼痛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血清肿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正常进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患者满意度以及远期随访指标包括疝复发、慢性疼痛、补片感染等。 结果ERAS模式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切口疼痛、尿潴留的发生率分别为5.00%、3.33%、4.17%,低于传统模式组的15.00%、10.83%、11.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5.128、4.630,P=0.010、0.024、0.031);两组患者血清肿、疝复发、腹股沟区慢性疼痛、补片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5、0.338、0.204、0.338,P=0.758、0.561、0.651、0.561)。ERAS模式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6.45±2.12)h、下床活动时间(8.12±2.62)h、正常饮食时间(8.38±2.64)h、住院天数(2.44±0.89)d、住院费用(1.58±0.26)万元均低于传统模式组的(7.28±2.34)h、(12.17±4.35)h、(10.12±2.23)h、(3.78±1.19)d、(1.67±0.25)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0、8.737、5.516、9.878、2.733,均P<0.01)。ERAS组患者满意度(71.67%)高于传统模式组(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27, P=0.002)。 结论ERAS应用于腹腔镜TAPP术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Comparison of 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 and herniorrhaphy via internal ring approach (Kugel patch) for inguinal hernias WANG Qi, HUANG He-guang, CHEN Yan-chang, et al.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Union Hospital,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HUANG He-guang, E-mail:heguanghuang2@163.com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between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 and herniorrhaphy via internal ring approach (Kugel patch)in treating adult inguinal hernia??Methods Patients(458 cases,594 sides) who were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from Jan. 2015 to Oct. 2016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depending on the surgical style. TAPP group included 203 patients (275 sides) and Kugel group included 255 patients(319 sides). The data of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For unilateral inguinal hernia, the operation time of TAPP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Kugel group (65.5±14.5)min vs.(57.5±18.1)min??P<0.05, while the operation time of bilateral inguinal hernia was not significant statistically between two groups(107.4±25.3)min vs (112.1±29.1)min??P>0.05. TAPP group is superior to Kugel group in postoperative VAS score??unilateral (2.0±0.5) vs. (2.5±0.5)??bilateral (2.4±0.6) vs. (2.8±0.7), P<0.01. Total hospitalization costs in Kuge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APP group,unilateral (9882.9±1112.1) yuan vs. (12177.1±1701.3) yuan, bilateral (14706.6±4706.5)yuan vs. (16952.4±2245.6) yuan, P<0.01. In addition, there were 31 cases (43% of its bilateral inguinal hernia patients) in TAPP group found the lateral occlusion hernia on the other side by intraoperative examination, which were repaired at the same time. The follow-up period ranged from 3 to 24 months (median 13 months).Follow-up rate was 96.6% (TAPP group, 196 cases) and 97.3% (Kugel group, 248 cases),each group missed 7 patients.All patients were cured, recurrent case was not found within the follow-up period . Kugel grouphad lower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seroma??0.8% vs 6.1%, P<0.01??.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rate of returning to daily activities within 2 weeks ,chronic pain, foreign body sensation and total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P>0.05). Conclusion Both TAPP and Kugel are safe and effective. TAPP has the advantage of reducing postoperative pain, minimizing scarring and discovering occult hernia. The Kugel is more economical and suitable for all types of anesthesi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疝囊主动切开技术在成人腹股沟斜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在洪湖市人民医院行腹股沟斜疝TEP手术的2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疝囊分离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103例,采取疝囊主动切开分离技术;对照组患者122例,采取疝囊剥离技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2 h疼痛评分、手术室费用、术中副损伤(输精管、精索血管、肠管)、并发症发生率(血清肿、切口感染、慢性疼痛)等临床指标。 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观察组手术时间[(50.2±12.6)min]较对照组[(65.6±18.1)min]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2 h疼痛评分、手术室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副损伤明显减少,但是血清肿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随访6个月,2组患者均无肠梗阻、复发、慢性疼痛及补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TEP术中主动切开疝囊缩短了手术时间,其操作简单、安全可行,不会影响手术空间,尤其适用于病程较长或粘连严重的疝囊分离困难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缝合关闭疝缺损对预防术后血清肿的效果。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式,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清河县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腹股沟直疝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试验组患者在术中使用0号涤纶缝线缝合关闭疝环和直疝疝囊腔;对照组患者不处理疝环,2组患者术后7 d、1个月和3个月分别复查腹股沟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比腹股沟区血清肿的发生情况并评估血清肿的积液量,同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慢性疼痛和复发情况等。 结果术后7 d、1个月复查局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照组血清肿积液量分别为(30.63±6.86)ml、(20.19±5.94)ml明显高于试验组(15.45±4.16)ml、(11.00±2.2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血清肿积液量(13.18±5.13)ml与实验组(10.00±0.00)比较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53.21±8.21)min高于对照组(47.60±5.3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3.09±0.55)d与对照组(3.08±0.63)d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慢性疼痛及复发。 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缝合关闭缺损这一操作安全有效,可显著减少术后血清肿发生率,且不增加术后感染、疼痛及复发等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管对减少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患者术后血清肿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鄂尔多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TAPP术式的成人单侧腹股沟疝患者50例。引流组患者26例,将十字形负压引流管放置于疝补片与腹膜之间,经过腹膜外从同侧戳卡孔引出接负压;对照组患者24例,未放置引流管。对比分析引流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血清肿发生率。 结果50例患者中直疝11例、斜疝39例。引流组平均手术时间[(69.04±3.49)min]较对照组[(64.38±3.41)min]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5)。引流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仿[(1.69±0.09)d vs(1.71±0.0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4)。术后短期(2 d),引流组的血清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7.69%)vs 8(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引流组与对照组术后长期(7、14 d)的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 d:2(7.69%)vs 5(20.83%),P=0.181;14 d:0 vs 1(4.17%),P=0.302]。 结论负压引流可减少TAPP术后早期血清肿的发生,对长期血清肿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使用透壁缝合法处理腹股沟直疝假性疝囊预防术后血清肿的效果。 方法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肝胆疝外科自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手术治疗的74例直疝患者,其中Ⅰ型疝12例、Ⅱ型37例、Ⅲ型25例,62例Ⅱ型及Ⅲ型患者术中行透壁缝合法处理直疝假性疝囊。 结果74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腹股沟直疝无张力修补术。Ⅰ型疝手术时间为(38.42±2.81)min,出血量为(4.42±2.31)ml,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VAS)(2.83±1.19)分,7 d VAS(1.00±0.85)分;Ⅱ型手术时间为(44.49±3.25)min,出血量为(7.00±1.75)ml,术后1 d VAS(2.84±1.21)分,7 d VAS(1.08±0.83)分;Ⅲ型手术时间为(50.64±3.35)min,出血量为(5.92±2.60)ml,1 d VAS(2.84±1.18)分,7 d VAS(0.92±0.86)分。术后随访期无血清肿发生、无睾丸肿胀疼痛、无性生活障碍、无疝复发及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出现。 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透壁缝合法处理直疝假性疝囊对于预防术后血清肿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技术,不增加术后疝复发率及慢性疼痛,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肾衰竭腹水并发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肾衰竭腹水并发腹股沟疝患者60例。所有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均行常规护理。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分析2组患者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60例腹股沟疝合并腹腔积液患者均顺利完成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55.21±21.61)min,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3.20±1.01)d,术后住院时间(3.15±1.74)d;切口疼痛4例,术后切口轻度血清肿9例,阴囊肿胀4例,上述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均好转出院。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其中术后复发患者1例,其余患者术后均恢复较好。 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肾衰竭腹水并发腹股沟疝安全可行,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