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评价经颅超声(TCS)图像对辅助鉴别帕金森病(PD)和原发性震颤(ET)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0例PD、33例ET及100名健康对照进行TCS检查,黑质回声强度分为Ⅰ~Ⅴ级进行半定量分析,当单侧黑质强回声≥Ⅲ级时测量强回声面积、计算双侧强回声总面积与中脑总面积比值(S/M),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半定量分析:PD组黑质强回声≥Ⅲ级比例(76.00%,76/100)明显高于ET组(9.09%,3/33)及对照组(13.00%,1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622,P<O.01)。(2)定量分析:PD组黑质强回声面积及S/M比值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0.54(0.57)、11.02(9.00)]明显高于ET组[0.00(0.04)、0.00(1.55),H=42.39、42.19,均P<0.01]及对照组[0.00(0.00)、0.00(0.00),H=121.86、121.47,均P<0.01],ET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利用单侧黑质强回声面积≥0.2 cm2或S/M比值≥7%对判断PD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39%、78.73%、81.50%和86.02%、81.13%、83.50%,但诊断符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CS检查可发现部分PD患者中脑黑质内特异性强回声,从而为鉴别PD与ET提供一定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PD)患者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的同时,视网膜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也同样受到影响,使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一种近10年来发展迅速的生物组织活体成像技术,可以通过弱相干光干涉仪原理对人体组织进行显微结构断层成像。研究显示,通过OCT评估PD患者视网膜厚度变化可能对PD的早期诊断以及病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就近年来OCT应用于PD诊断及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成像(TCS)、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磁共振成像(MRI) 3种辅助检查鉴别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和帕金森病(PD)的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22例PSP患者、33例PD患者和30例对照组行TCS、SWI、MRI检查且病历资料全面。采用ROC曲线对TCS、SWI、MRI结果进行分析,探讨3种辅助检查对鉴别PSP和PD的价值。结果 PSP组豆状核高回声比例、第三脑室最小直径 10 mm比例、P/M、MCP/SCP、MRPI、壳核低信号强度、红核低信号强度高于PD组和对照组(P 0. 01)。PD组黑质高回声面积、S/M高于PSP组和对照组(P 0. 01)。RQC曲线显示,在两者鉴别诊断方面,TCS中黑质高回声面积敏感度高(84. 8%); SWI中壳核低信号强度特异性高(85%);两种指标联合对其鉴别时,敏感度为93. 9%,特异度为81. 8%,AUC为0. 938,鉴别诊断价值高。MRI中MRPI及P/M值鉴别两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100%。结论 TCS、SWI、MRI对鉴别PSP和PD的价值各不相同,TCS联合SWI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为其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思路,MRI的整体鉴别诊断价值优于TCS和SWI。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颅超声(TCS)检查帕金森病患者黑质(SN)回声的变化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1)收集2013年6月-2015年3月就诊于本院神经内科接诊的56例帕金森病患者和31名自愿的健康对照者;(2)观察帕金森病患者中脑黑质回声强度及面积;(3)采用Hoehn-Yahr分期评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4)分析帕金森病患者SN回声的变化与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黑质高回声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帕金森患者黑质高回声面积与年龄无明确关系,而与病程存在关系; 帕金森病患者中脑黑质回声强度与运动症状严重程度存在关系,而高回声面积与运动症状无明确关系。结论 黑质高回声可能是PD的一个特征性标记,临床上可将经颅黑质超声作为PD患者早期诊断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不合并痴呆(Parkinson disease without dementia,n-PDD)与帕金森病合并痴呆(Parkinson disease with dementia,PDD)患者的经颅超声(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特征。方法对最终纳入统计学分析的163例受试者(58例PDD、64例n-PDD、41例对照)行经颅超声检测黑质(substantia nigra, SN)回声、第三脑室(third ventricle, TV)宽度等指标,使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北京版)、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Hoehn-Yahr(H-Y)分期等进行评估,分析黑质(SN)回声、第三脑室(TV)宽度与认知功能(MMSE、MoCA)的关系。结果 PDD组TV宽度、SN+率明显高于n-PDD组和对照组[TV宽度分别为(7.2±0.4)、(5.8±1.0)、(5.8±1.1),F=43.48,P0.001;SN+率分别为(87.93%,85.94%,9.76%),χ~2=83.251,P0.001];根据SN强回声阳性及阴性将PDD组分为SN+组和SN-组,SN+组年龄(t=2.16,P=0.0352)、Hoehn-Yahr分期(χ~2=7.628,P=0.0057)、NMSQ评分(t=2.37,P=0.0214)均明显高于SN-组。第三脑室宽度与各项临床特征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黑质强回声阳性与H-Y分期(r=0.249,P=0.010)、UPDRS-Ⅲ(r=0.279,P=0.004)、NMSQ(r=0.242,P=0.013)呈正相关,与年龄、性别、病程、MMSE、MoCA等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TCS测量SN无法鉴别PD患者是否伴有痴呆,而测量第三脑室宽度对鉴别PD患者是否伴有痴呆有一定的帮助,并对PD患者是否进展为PDD起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部磁共振成像(MRI)、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AS-EMG)和经颅超声成像(TCS)三种辅助检查对多系统萎缩P型(MSA-P型)和帕金森病(PD)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21例MSA-P型和33例PD患者,均行MRI、EAS-EMG、TCS检查且病历资料全面并保存完整。采用ROC曲线对其MRI、EASEMG、TCS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SA-P型组的壳核裂隙征、MUP平均时限、平均波幅、多相波百分比、自发电位发生率、卫星电位发生率均高于PD组,但黑质高回声面积、黑质高回声总面积与中脑总面积比值均低于PD组(均P<0.01)。ROC曲线显示,在两者的鉴别诊断方面,壳核裂隙征的特异度最高(97.0%),黑质高回声面积的敏感度最高(81.0%),MUP平均时限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0.781);三种指标联合对两者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95.2%,AUC为0.939,鉴别诊断价值极高。结论 MRI、EAS-EMG、TCS对鉴别MSA-P型和PD的价值各不相同,互为补充,且三种指标联合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检查(TCS)对多系统萎缩(MS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 Vivid7超声诊断仪对21例MSA患者和20例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TCS检查。检测、评定黑质的回声强度(分为I~V级,≥Ⅲ级为强回声),测量双侧黑质强回声的面积,计算其强回声面积与中脑总面积(S/M)的比值。结果MSA组黑质强回声的比率(7例,33.3%)显著低于PD组(13例,65%)(χ2=4.11,P0.05)。并且两组黑质回声各级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两组间黑质强回声面积和S/M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CS检查显示MSA患者出现黑质强回声的较少,TSC检查对MSA与PD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以上的人群,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的PD患病率接近2%,与欧美发达国家持平[1]。其病理特点包括残存神经元胞浆内路易小体(LB)形成、胶质增生和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DA)能神经元丢失。目前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众多研究[2]显示,遗传因素是PD发病的基础,环境因素是其诱发因素,氧化应激反应、免疫异常、炎性反应、线粒体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行性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不稳以及一系列其他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当PD患者按照目前的临床诊断标准确诊时,已有30%~70%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了变性,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已减少了80%[1].因此,寻找PD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检查方法,在PD患者运动症状出现前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青藤碱(SN)对脂多糖(LPS)所致大鼠黑质多巴胺能(DA)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黑质内注射LPS制作PD大鼠模型。应用SN对实验动物进行预处理。实验分为对照组、PD组及SN组,采用行为学、酪氨酸羟化酶(TH)、环氧化酶-2(COX-2)等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技术等观察SN对LPS所致黑质DA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对照组大鼠无任何行为变化,PD组大鼠平均旋转圈数为196.90±9.52,SN组明显减少,为98.79±8.81,差异非常显著(P<0.01)。TH免疫组化表明对照组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多,胞体较大,突起明显;PD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神经元胞体萎缩,突起亦不清晰,差异非常显著(P<0.01)。SN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与PD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神经元形态变化亦不明显。COX-2免疫组化表明对照组黑质致密部偶见COX-2阳性细胞,PD组可见大量散在分布的COX-2阳性细胞,SN组COX-2阳性细胞数与PD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非常显著(P<0.01)。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抗体(OX-42)免疫组化表明对照组大鼠黑质小胶质细胞多呈静止的分枝样状态,PD组多...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中脑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和丢失.目前,人们对PD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D的发生是遗传易感性与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选择性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害和丧失与神经元凋亡密切相关,因此,凋亡学说成为近年来研究PD发病机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其病理特点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残留的神经元胞浆中有路易小体形成。近年来研究[1-3]显示,PD患者常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可能是P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现就国内外关于Hcy与P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Hcy的生理代谢Hcy的正常参考值随测定方法和种族不同有所不同,一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PD)主要的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及α-突触核蛋白的沉积。多数研究认为,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蛋白质异常修饰及错误折叠等机制导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紊乱是PD发病的核心机制。环境因素或基因突变导致的线粒体复合物I功能缺乏可以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损伤,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异常及运动障碍。线粒体功能障碍在PD发病的早期即已出现,被认为是散发性和单基因遗传性PD的共同特征。本文就线粒体功能异常分别在遗传性PD和散发性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经颅脑超声对多系统萎缩(MSA)及帕金森病(PD)的超声表现,探讨颅脑超声对MSA及PD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经确诊的MSA及PD患者为病例组,另设对照组,对其经颅脑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PD组黑质强回声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及M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D组黑质强回声面积高于对照组及M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SA-P型患者豆状核异常高回声比例高于MSA-C组、PD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颅超声可为PD及MSA等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鉴别提供帮助,豆状核异常强回声的引入,增大了经颅超声对于鉴别PD患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帕金森病(PD)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MPTP对照组与ATRA+MPTP组,造模前后进行行为学检测,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脉络丛黏附分子和中脑黑质区炎症因子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黑质区胶质细胞活化及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情况。结果经ATRA预处理的PD小鼠外周调节性T细胞(Tregs)数目增多[(2.3±0.21)%;P0.05]。PD1表达上调[CD4+:(4.65±0.61)%;CD8+:(3.50±0.31)%;P0.05]。黏附分子(Icam-1:0.37±0.13;Vcam-1:0.32±0.06)及炎症因子(IL-6:0.16±0.05;TNF-α:0.29±0.12)相对表达均下调(P0.05)。黑质区胶质细胞活化减少,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率提高。小鼠的协调能力[转棒停留总时间:(157.5±24.5)s]及自主运动能力[运动总距离:(42.58±2.96)m]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 ATRA可能通过增强Tregs的抑炎效应,间接发挥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脑黑质经颅超声(TCS)检查在帕金森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帕金森病病人和50例特发性震颤的临床资料,行TCS检测所有病人黑质回声强度、面积,并计算双侧黑质高回声总面积/中脑总面积比值(S/M),黑质区高回声面积≥0.20 cm2和(或)S/M≥7%时视为TCS扫描阳性,否则为TCS扫描阴性。帕金森病组病人行统一帕金森病量表(UPDRS)Ⅱ、Ⅲ部分评分和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评分。结果帕金森病组TCS扫描阳性比例、黑质高回声面积和S/M比值均高于特发性震颤组(P0.01)。帕金森病组TCS扫描阳性病人中年龄、UPDRSⅡ部分评分及自主神经症状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TCS扫描阴性病人(P0.05),而两者UPDRSⅢ部分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在帕金森病组,男性、年龄大、UPDRSⅡ部分评分高及自主神经症状量表评分高的病人出现黑质高回声的发生率更高。结论中脑黑质TCS检测可为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在经颅中脑超声(transcranial midbrain sonography,TCS)下的黑质高回声与临床特点的关系,以寻找可能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作者医院收治的PD患者200例,进行TCS检查,收集PD患者的一般资料、黑质高回声资料,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生活质量、运动症状、睡眠障碍、血清铜等临床资料,分析黑质高回声的影响因素。结果共178例PD患者完成TCS,其中男116例、女62例,PD患者黑质高回声面积为(0.395±0.167)cm~2;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铜(t=2.000,P=0.048)、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检查(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第二部分(UPDRSⅡ)得分(t=3.063,P=0.003)是黑质高回声面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D患者的血清铜、UPDRSⅡ得分可能是黑质高回声面积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PD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神经元退行性变,典型病变表现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和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变性,路易小体(Lewy body,LB)形成为其特征性病理改变[1].PD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晚期可表现为运动系统障碍.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现存的几种发病机制亦不能单独解释.目前普遍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包括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蛋白质折叠错误等[2].PD呈进行性发展,早期诊断对疾病治疗和病情监测至关重要,因此寻找合适的生物标记物迫在眉睫.外周血由于易获取且研究技术成熟,受到各国研究者的青睐.因此,笔者就近几年PD外周血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临床上以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及姿势步态异常等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造成的运动症状为主要特征[1-2]。除此以外,PD患者还常常伴有非运动症状,包括自主神经症状、感觉异常、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疲劳等等。研究[3]显示,PD的非运动症状与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且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运动症状更加显著。一些非运动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头部常规磁共振(MRI)联合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及经颅超声成像(TCS)用于诊断帕金森病(PD)与多系统萎缩P型(MSA-P型)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9-01—2022-06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临床确诊且具有完整资料的22例MSA-P型患者和29例PD患者,均行头部常规MRI、SSR和TCS检查,采用ROC曲线评价头部MRI、SSR和TCS诊断MSA-P型和PD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 壳核裂隙征具有影像特异性,MSA-P型组远高于PD组(P<0.05)。MSA-P型组上、下肢SSR平均起始潜伏期延长,平均波幅降低与P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黑质强回声面积、黑质强回声总面积与中脑总面积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下壳核裂隙征有高特异性(96.8%),SSR上肢潜伏期有高敏感性(88.2%),SN强回声面积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881;头部MRI联合SSR、TCS用于预测两种疾病的敏感度为72.1%,AUC为0.913。结论 分析头部MRI检查结果,早期进行SSR、TCS检查可提高对MS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