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慢性脑缺血(chronic cerebral ischemia,CCI)大鼠
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2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CI组和HBO组,每组8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
断法建立CCI模型,HBO组建模12 h后开始进行HBO治疗28 d,压力0.2 MPa,每日1次,每次60 mi n。采用
Morri s水迷宫实验评估7、14、21、28 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每个时间点20只,检测前均进行3 d训练,
记录各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时间、穿越平台次数。28 d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进行HE染色评估神经元
损伤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Nogo-A mRNA,Western blot法检测Nogo-A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①与假手术组比较,CCI 组7、14、21、28 d逃避潜伏时间均延长(均P<0.05),28 d跨越平台次
数减少(P<0.05);与CCI 组比较,HBO组7、14、21、28 d逃避潜伏时间均缩短(均P<0.05),28 d跨越
平台次数增加(P<0.05)。②HE染色显示HBO组神经元损伤程度较CCI组减轻;③CCI组Nogo-A mRNA
和Nogo-A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升高(均P<0.05),HBO组表达水平均较CCI组下降(P<0.05)。
结论 HBO治疗可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组织中Nogo-A的表达水平
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缺血对大鼠皮层及海马中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脑缺血1、3、7、28 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大鼠脑缺血,假手术对照组仅分离出双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皮层及海马组织中Cp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皮层及海马组织中Cp的表达.结果 大鼠皮层和海马均表达Cp mRNA.皮层和海马Cp mRNA的表达随缺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缺血1、3、7、28 d组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脑组织脉络丛细胞、室管膜细胞、皮层和海马的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均表达Cp;而皮层和海马的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均不表达Cp.缺血1 d组皮层及海马Cp表达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缺血3 d组皮层和海马Cp表达低于假手术组(P<0.05);缺血第7、28 d组Cp表达减少极为显著(P<0.01).脑缺血大鼠皮层和海马中铁含量与Cp的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1(P<0.01)和-0.809(P<0.01).结论 脑缺血可诱导大鼠皮层及海马中Cp表达降低.脑缺血后Cp表达减少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引起的铁含量升高及神经元铁沉积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慢性应激对大鼠行为及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microRNA-16(miR-16)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大鼠出生后1d,按窝别分为慢性应激组和对照组,各6只.慢性应激组大鼠在其出生后第1-14天每天接受6h母爱剥夺应激,然后喂养至10周龄时给予21d慢性温和应激,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两组大鼠均于13周龄时,采用强迫游泳、糖水偏爱和旷场试验测定大鼠的行为,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BDNF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海马miR-16表达水平.结果 旷场实验中,应激组大鼠直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而爬行总路程,中央格比例和大便颗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游泳实验中应激组大鼠的被动漂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糖水测验中应激组大鼠的糖水偏爱率低于对照组(P<0.05).应激组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应激组大鼠海马内miR-16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组大鼠的miR-16表达水平均与BDNF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大鼠直立次数和糖水偏爱率分别与海马内BDNF蛋白表达量与呈正相关(P<0.05),与miR-16表达量呈负相关(P<0.05)而被动漂浮时间与海马内BDNF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P<0.05),与miR-16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慢性应激可导致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出现及海马中miR-16与BDNF蛋白表达发生改变,并且大鼠的抑郁样水平与海马中miR-16和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相关;大鼠海马中miR-16与BDNF蛋白可能参与了调节抑郁症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BMSCs移植对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及Nogo-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静脉移植对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及对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移植组。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移植组自尾静脉注射BMSCs悬液,溶剂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造模成功后第3、7、14和21 d通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其恢复状况;RT-PCR法检测Nogo-A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ogo-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移植组第7、14和21 d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移植组第3、14和21 d脑组织损伤区周边组织中Nogo-AmRNA表达水平和Nogo-A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BMSCs移植可促进大鼠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Nogo-A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Nogo-A 及其受体NgR1 表达的变化。方法 雌性未交 配SD 大鼠60 只,体重160~2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n=30):假手术组(S 组)和骨癌痛组 (BCP组)。BCP组于左侧胫骨骨髓腔内注射5 μl Walker256 乳腺癌细胞制备骨癌痛模型,S 组左侧胫骨 骨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5 μl。选用von Frey 纤维丝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前1 d 及造模后3、7、14、21 d 机 械缩足阈值(MWT),评价疼痛行为学变化。于造模后7、14、21 d痛阈测定后取大鼠L 4~5脊髓背角,采 用Western Blot法测定 Nogo-A及其受体NgR1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BCP组肿瘤细胞接种后第7 天 MWT[(3.63±1.61)g]、第14天MWT[ (2.53±1.39)g]、第21天MWT[(2.40±1.16)g]降低(P<0.05);与 S 组比较,BCP 组大鼠术后7、14、21 d 脊髓背角Nogo-A 及其受体NgR1 表达上调(P< 0.05)。结论 脊髓 背角Nogo-A 及其受体NgR1 可能参与了骨癌痛机械痛敏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Olig1、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观察白质损伤的病理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实时定量PCR方法(relative quantification PCR,RQ-PCR)检测各时间点Olig1、Nogo-A在大脑损伤白质区的基因表达,髓鞘快蓝-高碘酸雪夫(LFB-PAS)染色法标记大脑神经髓鞘,Bielschowsky银染法标记大脑神经轴突,并计算缺血侧与健侧髓鞘染色的积分吸光度(Ias)比值以代表白质受损程度.结果 (1)Olig1:Olig1在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在大脑白质区的基因表达量不同.缺血再灌注6 h Olig1表达量减低至假手术组的83%(与假手术组相比,q=2.074,P=0.042),7 d时表达量降至最低,14 d时恢复至基础水平,21 d时表达最升高至假手术组的1.52倍(与假手术组相比,q=6.36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ogo-A:Nogo-A在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在大脑白质区的基因表达量不同.Nogo-A 基因表达在缺血再灌注1 d时开始减低,表达量降至假手术组的84%(与假手术组相比,q=2.230,P=0.029),7 d时降至最低,14~21 d表达量开始上调,21 d时表达量上调至假手术组的66%(与假手术组相比,q=4.681,P<0.01).(2)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问点髓鞘染色Ias比值不同,再灌注6 h时开始下降(0.91±0.05),与假手术组(1.03 ±0.09)相比,q=3.829,P<0.01;12 h时有空洞形成,再灌注14 d髓鞘损伤达到高峰,Ias比值降到最低(0.31±0.07),髓鞘脱失明显;21 d的髓鞘Ias比值(0.30±0.06)与14 d(0.31±0.07)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257,P=0.798).轴突变化规律与髓鞘基本相同.结论 Olig1、Nogo-A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呈现动态变化规律,并与白质损伤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提示Olig1、Nogo-A可能参与了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与缺血再灌注白质损伤及修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α-微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扩增hMSCs;10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假移植组、移植组,每组再分为1 d、3 d、7 d、28 d 4个时间点;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90 min再灌注1 h的IR模型,制模成功后移植组大鼠立即进行立体定向hMSCs移植,移植后相应时间点应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α-微管蛋白表达.结果 NC组、假手术组大鼠各时间点海马区α-微管蛋白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之相比,IR组、假移植组各时间点及移植组移植后1 d、3 d时表达明显下降(均P<0.01);但移植组各时间点海马区α-微管蛋白表达明显高于IR组及假移植组(均P<0.01),移植7~28 d时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α-微管蛋白表达减少;hMSCs移植促进α-微管蛋白表达增加,这可能是其减轻脑缺血后神经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脑缺血大鼠胼胝体少突胶质谱系细胞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4-VO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2d、4d、7d、14d和28d 5个时间点及假手术组,每组8只;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胼胝体A2B5、O4、CNPase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1)CNPase阳性细胞于脑缺血后有不同程度减少,2d即明显减少,7d时减少到最低,14d时回升,28d时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后2d、4d、7d有显著差异(P<0.05).(2)O4阳性细胞数于脑缺血后2d时显著减少,4d时回升,28d时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2d、4d有显著差异(P<0.05).(3)A2B5阳性细胞于脑缺血后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2d时即已增多,持续至28d时达到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7d、14d、28d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缺血后OPC反应性增生,未成熟和成熟OLG减少,以未成熟OLG为著;提示未成熟OLG对缺血有易损性,而OPC有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Nrf2 介导的抗氧化途径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损伤和海马神经元损伤 效果。方法 30 只SPF级成年雄性SD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3 组:模型组、实验1 组与实验 2 组。模型组术后给予生理盐水5 μl/d 静脉注射,实验1 组与实验2 组在造模后给予奥拉西坦10 ng/d、 100 ng/d 静脉注射,连续2 周。记录大鼠的认知损伤和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并检测Nrf2 表达与氧化指 标变化。结果 3组造模后1 d的逃避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造模后7 d与14 d 的逃避潜伏期都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2 组低于实验1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造 模后14 d 实验组的NADPH氧化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2 组显著低于实验1 组(P< 0.05)。 造模后14 d 实验组的N-myc、Nrf2 蛋白相对表达含量、海马神经元细胞活性与存活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2 组显著高于实验1 组(P < 0.05)。结论 奥拉西坦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损伤 和海马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 介导的抗氧化途径及N-myc 介导的神经元生长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康复训练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脑出血大鼠神经修复及海马组织胶质原纤 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 大鼠30 只随机分成3 组:模型组、EPO 组和训练组, 每组各10 只大鼠。3 组均建立脑出血模型,EPO 组与训练组在造模成功24 h 后均腹腔注射EPO,训练组 大鼠给予康复训练,模型组注射与EPO 组及训练组所注射EPO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与检测大鼠神经 修复及海马GFAP表达情况。结果 所有大鼠均造模成功,EPO 组与训练组造模后7 d、14 d 和28 d 的 Tarlov 评分高于模型组(P< 0.05),训练组也显著高于EPO 组(P < 0.05)。造模后28 d,EPO 组与训练组 的脑含水量、血清IL-6 和TNF-α 值、海马组织GFAP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训练 组也低于EPO 组(P < 0.05)。结论 康复训练联合EPO在脑出血大鼠中的应用能抑制海马GFAP表达 与血清炎性因子的释放,减轻脑水肿,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远隔缺血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认知障碍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采用双侧颈动脉闭塞(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ies occlusion,BCCAO)方 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致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 为假手术组、对照组(VCI组)及远隔缺血处理(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组(VCI+RIC组)。VCI 建模成功24 h后对RIC组大鼠进行RIC连续干预21 d,RIC期满后对三组大鼠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 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定位航行实验连续进行5 d,记录第1天、第3天、第5天检测大鼠逃避 潜伏期,第6天检测平台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以评估认知功能。实验完成后在各组大鼠中随机 选择5只取脑进行HE染色,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白质及海马病理改变和神经元凋亡情况。 结果 Morri 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第1天、第3天、第5天对照组及RI C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假手术组 均有延长(P<0.05)。除假手术组外,另外两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长随着训练次数增加逐渐缩短。 第1天、第3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5天RIC组成绩好于对照组(P<0.05)。第6天空间探索实验 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假手术组与RIC组相近(47.2±10.2 s vs 41.2±9.7 s,P>0.05),均优于对照组 (33.5±11.3 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穿越平台次数假手术组与RIC组相近(5.3±1.6 vs 4.7±1.2, P>0.05),均多于对照组(2.8±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与假手术组比较, 对照组大鼠的运动缺乏目的性而呈现出杂乱的曲线轨迹,RIC组相对于对照组具有明确的目的呈现 出较规则的曲线。HE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CA1:93.53±5.01;CA3:104.63±8.26)相比,对照组CA1区 和CA3区存活的锥体神经元数目(CA1:51.03±4.95;CA3:78.53±5.31)明显减少(均P<0.05);而与 对照组相比,RIC组大鼠CA1区和CA3区锥体神经元存活数目(CA1:80.57±7.30;CA3:92.43±8.16)明 显增加(均P<0.05)。 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障碍而导致VCI。RIC能够明显改善VCI,发挥神经保护 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远志总皂苷(TEN)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α7)亚基的影响,探讨TEN对AD干预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EN低剂量组(12.5mg/mL)和TEN高剂量组(37.5mg/mL),每组8只。模型组予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致衰联合IBO损毁双侧基底前脑Meynert核建立AD模型。TEN低、高剂量组在建立AD模型的同时分别予12.5mg/mL、37.5mg/mL的TEN灌胃8周。对照组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D-半乳糖(D-gal)和IBO注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EL)、跨越原平台次数和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用免疫组化法测各组大鼠海马区nAChRα7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EL延长、跨越原平台次数减少、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降低、海马区nAChRα7的表达水平减小(P<0.05);与模型组比较,TEN高、低剂量组EL缩短、跨越原平台次数增加、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延长、海马区nAChRα7的表达水平增高(P<0.05)。与TEN低剂量组比较,TEN高剂量组EL时间缩短(但实验第2天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跨越原平台次数增加、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延长、海马区nAChRα7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TEN可显著提高AD模型大鼠海马区nAChRα7表达,这可能是TEN改善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轻型颅脑损伤对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120只成年SD大鼠根据性别不同分为雌性对照组、雌性实验组、雄性对照组和雄性实验组,每组30只.两实验组建立侧位液压冲击轻型颅脑损伤模型.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RT-PCR检测海马中BDNF mRNA的表达.结果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第4天,同性别大鼠实验组平均逃逸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空间探索试验同性别大鼠实验组寻找平台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同性别大鼠实验组大脑海马中BDNF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侧位液压冲击轻型颅脑损伤会降低模型鼠大脑海马中BDNF mRNA的表达,并可能因此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背景:研究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激活脑内成体神经干细胞,刺激其增殖和分化,还能促进脑内各种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减小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缺血灶,促进慢性脑卒中模型缺失神经功能的长期恢复。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预治疗)、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仅行颈前正中切开,不结扎颈总动脉)。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定向航行观察大鼠逃避潜伏期,评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TUNEL染色和图像分析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 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脑缺血后7 d,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假手术组明显延长(P < 0.01),海马组织TUNEL阳性凋亡细胞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 < 0.01),随着时间的延长,14,28 d时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逐渐加重,相应海马组织TUNEL阳性凋亡细胞逐渐增加。14,28 d时实验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比对照组明显缩短,海马组织TUNEL阳性凋亡细胞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说明脑缺血后早期给予外源性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有助于减少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痴呆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成年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痴呆组、小剂量IGF-1组和大剂量IGF-1组。采用切断大鼠双侧穹窿-海马伞,建立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害的痴呆模型。痴呆模型制备1 d后开始侧脑室给药,小剂量IGF-1组给予IGF-1 10μL(0.2μg.μL-1),大剂量IGF-1组给予IGF-1 10μL(0.5μg.μL-1),均连续21 d;痴呆组和假手术组则在相同时间给予生理盐水10μL;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置。利用水迷宫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并用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①痴呆组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小剂量IGF-1组和大剂量IGF-1组与痴呆组比较,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1);③IGF-1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比较,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分别P〈0.01、P〈0.05)。透射电镜观察:痴呆组海马CA1区大部分神经元肿胀、空化;神经毡呈空化改变;突触前、后膜融合,突触小泡减少。小剂量IGF-1组和大剂量IGF-1组海马CA1区均可见神经元核基质呈轻度空化改变,胞质内都可见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及脂褐素;神经毡内轴突内神经丝较痴呆组增多;突触小泡较多。结论:①穹隆-海马伞切断术后可导致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②穹隆海马伞切断术后引起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元损伤;③IGF-1可以改善痴呆模型大鼠超微结构,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七氟醚通过影响内质网应激对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大鼠脑海马组织、神经元的影响及内质网应激抑制剂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清洁级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七氟醚组)、C组(七氟醚+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组),每组8只.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脑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数,采用ELISA法检测脑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法检测脑组织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葡萄糖调节蛋白94(GRP94)、C/EBP同源蛋白(CHOP)、X-盒结合蛋白1(XBP1)表达水平.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表明,与A组细胞,B组大鼠脑海马组织中细胞明显减少,层次不完整,分布不均匀,细胞排列紊乱;C组大鼠脑海马组织中细胞较B组增加,海马细胞排列紊乱现象有所改善.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大鼠逃避潜伏期长,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加,脑组织Bax、NSE、GRP78、GRP94、CHOP、XBP1表达水均显著升高而Bcl-2、BDN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B组相比,C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数显著减少(P<0.05),其余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七氟醚可通过促进内质网应激引起大鼠脑海马组织损伤及神经元细胞凋亡水平增加,从而引起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抑制内质网应激可改善七氟醚诱导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let-7c-1对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致痫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PTZ腹腔注射SD雄性大鼠建立慢性癫痫模型,随机分为癫痫组、干预对照组、let-7c-1激动剂组,各组12只,另设12只大鼠为正常组。28 d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let-7c-1基因表达及大鼠海马组织中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癫痫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在目标象限的总路程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与干预对照组相比,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在目标象限的总路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干预对照组相比,let-7c-1激动剂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在目标象限的总路程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对照组与let-7c-1激动剂组let-7c-1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5±0.32)、(62.53±21.01)(F=50.97,P0.05)。癫痫组let-7c-1基因表达量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t-7c-1激动剂组let-7c-1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干预对照组、癫痫组及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癫痫组的Bcl-2蛋白表达减少,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与干预对照组相比,Bcl-2蛋白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干预对照组相比,let-7c-1激动剂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t-7c-1可能通过减少海马组织Bcl-2蛋白及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使PTZ致痫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海马活性调节的细胞骨架相关蛋白(activity-regulated cytoskeletal-associated protein,Arc)的低表达与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大鼠慢性脑低灌注模型使用持久性双颈总动脉结扎术(2-vessel occlusion,2-VO); 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2-VO组,每组各6只。术后第8周行Morris水迷宫评价其认知功能;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Arc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2-VO组大鼠第2~5 d的逃逸潜伏期比假手术组明显延长(P<0.01)及其在原平台区域游泳时间明显比假手术组短(P<0.01);(2)2-VO组大鼠海马Arc mRNA水平及免疫反应条带相对灰度值分别比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均<0.01);(3)空间探索实验中2-VO大鼠在原平台区域游泳时间与海马Arc免疫反应条带相对灰度值呈正相关(r=0.7085,P<0.05)。结论 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海马Arc的低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9.
The pathogenesis of neuropathic pain is complex. P2X2/3 receptor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nociception transduction of chronic pain. VEGF inhibitors are effective for pain relief.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VEGF and VEGF receptor-2 (VEGFR2) on the pain transmission in neuropathic pain states that mediated by P2X2/3 receptor in primary sensory neurons.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 model was used as neuropathic pain model. Sprague-Dawley rats had been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 group, CCI group and CCI rats treated with anti-rVEGF antibody group.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and 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 were measured. Expressions of VEGF, VEGFR2 and P2X2/3 in L4-6 dorsal root ganglia (DRG)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The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and 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 in CCI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sham group and CCI rats treated with anti-rVEGF antibody group (p < 0.05), while VEGF, VEGFR2 and P2X2/3 receptors’ expressions of L4-6 DRG in CCI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two groups (p < 0.05). The expressions of VEGF, VEGFR2 and P2X2/3 in L4-6 DRG of CCI rats treated with anti-rVEGF antibody group were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CCI group (p < 0.05). The results show that VEGF and VEGFR2 ar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neuropathic pain and VEGF primarily potentiates pain responses mediated by P2X2/3 receptor on DRG neurons. Anti-rVEGF treatment in CCI rats may alleviate chronic neuropathic pain by decreasing the expressions of VEGFR2 and P2X2/3 receptors on DRG neurons to inhibit the transmission of neuropathic pain signa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