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肌电图动态监测在外伤所致周围神经损伤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86例外伤所致周围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低频电脉冲治疗联合康复治疗,在肌电图仪的持续监测下分析2组相应神经在刺激前后的电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桡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尺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2组运动电位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增大;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外伤所致周围神经损伤患儿应用肌电图仪的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测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的患者行神经传导速度和针极肌电图检查。结果 30例患者中,8条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测定未引出动作电位,其余均有感觉传导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和(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28条伴正中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降低。26块拇短展肌可见失神经电位和(或)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时限延长。结论肌电图检查对腕管综合征有重要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神经传导检查观察穴位电针治疗腕管综合征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腕管综合征病人20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波幅测定。结果正中神经指1-腕、指3-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运动神经动作电位波幅(MNA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电针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有效,神经传导检查可以作为腕管综合征诊断及疗效评价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检测和分析.结果 30例CTS患者共有50条患病神经,其中7条正中神经诱发波形消失,43条正中神经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30例患者的36条正中神经运动末梢潜伏期延长或(和)动作电位波幅降低.19块正中神经支配肌有去神经电位.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按照(0,1)随机分布分为2组; 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基础药物治疗,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低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肌电图监测下给予定位定量电刺激,时间为6个月,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的临床显效率为63.8%,低于观察组(77.6%)(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数据无显著差异; 治疗后检测指标均得到改善,2组桡神经和正中神经肌电图的波幅、运动电位潜伏期与MCV以及尺神经的运动电位潜伏期均有显著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肌电图辅助治疗有助于电刺激位置的准确定位以及刺激参数的科学设置,可以明显改善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电生理检查、治疗效果,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预防本病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电生理检查结果及疗效.结果本组134例患者均具有手部疼痛表现,其中29例具有典型正中神经分布区域感觉障碍,36例出现大鱼际肌的不同程度肌肉萎缩,其中90例患者存在肯定或可能的诱因.134例患者肌电图提示正中神经在腕管处传导速度减慢或阻滞,经外科手术或保守治疗可以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多种因素可导致腕管综合征,手部正中神经分布区的感觉异常,夜间加重的临床表现结合肌电图提示正中神经神经性受损(腕部)可以确诊,预后良好,早期诊断及有效预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肘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肘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 对70例76侧经临床及手术证实为肘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测及分析.结果 70例76侧肢体,尺神经感觉神经小指到腕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尺神经运动神经肘下5cm到肘上5cm传导速度和波幅、肘下到腕传导速度和波幅等6项指标异常率分别为:42%、47%、78%、79%(包括肘上5cm到肘下5cmMCV)、28%、14%.结论 神经肌电图检查为诊断肘管综合征的可靠手段,可早期确诊及准确定位受损部位及损伤程度、判断愈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拇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诊断轻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26只手)轻度腕管综合征的患者和15例(30只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测定了腕部正中神经和桡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中指正中神经SCV的异常率为50%,腕部正中神经/桡神经(刺激拇指)SCV差值的异常率为84.6%,明显大于用常规检查方法组(刺激中指),有8例12只手腕部正中神经感觉动作电位(刺激拇指)中出现双峰电位,而对照组则无。结论:在腕管综合征肌电图的诊断中,比较正中神经和桡神经SCV的差值是早期诊断腕管综合征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50例正常人肌电图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确诊为临床或亚临床周围神经病的共41例(78.85%).观察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NCV)及波幅(AMP)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各神经传导速度与糖尿病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呈负相关.观察组中合并正中神经腕管卡压者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能一定程度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0.
4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48例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神经电生理检查共测定4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83条受累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电位、感觉神经电位及80块拇短展肌肌电图检查。结果本组4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83条受累正中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以正中神经感觉电位测定异常明显,表现为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环指感觉电位(SNAP)潜伏期(LAT)差值增大75条(94%),感觉电位波幅降低74条(89%),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53条(64%)。而运动电位检测则以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DML)延长明显有37条(45%)。80块拇短展肌的肌电图检查中有28块(35%)呈神经源性损害改变.为放松状态出现自发电位且伴募集时电位数量减少。同时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期,4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83条受累正中神经中属于正中神经早期受累47条,中期受累33条,晚期受累3条。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利于临床腕管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并且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分期对其临床治疗方案的采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 对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的60例患者进行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测定,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肌电图检测.结果 60例患者中,双侧病变18例,单侧病变42例.60例CTS患者中78条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潜伏期均延长和感觉传导速度均减慢,60条正中神经感觉诱发波幅降低,74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延长,4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和诱发波幅正常.58块正中神经支配的拇短展肌呈神经源性损害.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CT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04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神经电生理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表现与电生理的相关性,以期获得对腕管综合征较全面的认识。方法对104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0%的患者为女性,以中老年居多,优势手受累为主。典型表现为腕以下正中神经分布区域疼痛与感觉异常,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及劳累后加重,甩手活动后减轻。神经电生理检测:104例148只手正中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末端运动潜伏期和波幅、肘至腕的运动传导速度、腕部至中指的感觉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等5项指标检测异常率分别为83.1%、20.3%、6.1%、92.6%及53.4%。结论CTS的诊断除病史、神经系统体检外,电生理检测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测定是诊断CTS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肘管综合征(CuTS)患者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 总结46例CuTS患者患侧(患者组)与健侧(对照组)相关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资料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肘上-肘下段为(33.56±8.61) m/s,动作电位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波幅降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为(37.34±8.57) m/s,感觉电位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波幅降低,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1例未引出运动诱发的动作电位波形,4例未引出感觉诱发的动作电位波形.结论 肘管综合征应早诊断、早治疗;而神经电生理检测为诊断肘管综合征的可靠手段,可早期确诊及准确定位尺神经受损部位及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依帕司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结果 2组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的患者22例(31侧)行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测定,以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伸指总肌肌电图检测。结果:在31条患病正中神经中9条感觉传导未引出反应波、22条正中神经感觉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和)感觉传导速度减慢;23条正中神经运动传导远端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18块正中神经支配肌拇短展肌呈神经源改变。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中以正中神经感觉潜伏期异常阳性率最高(100%);其次是正中神经运动传导远端潜伏期延长(74%)和拇短展肌神经源性改变(58%)。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足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1例DPN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基础护理,观察组予基础护理配合足部护理措施,观察30d末2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均能够明显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30d末,观察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足部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疗效,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肘管综合征(CuTS)与腕尺管综合征(UTS)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单侧上肢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uTS或UTS的患者进行尺神经、正中神经远端运动潜伏期(DML)、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波幅(AMP)及尺神经肘部寸移电位检测;尺神经、正中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肌电图(EMG)检测。结果 35例患者中,CuTS 29例(83%),UTS 4例(11%),正常2例(6%),总异常率94%。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可明确鉴别肘管综合征与腕尺管综合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认识神经肌炎的临床、神经电生理等方面特点 ,探讨其与多发性肌炎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近 10年间收治的较典型的 11例神经肌炎病人 ,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多发性肌炎病人 2 9例 ,对此两组病人的临床表现、心脏并发症、对激素治疗的疗效、肌电图以及肌肉活检的结果给予对比研究。结果 :在神经肌炎组中 ,有 8例感觉障碍 (6例呈末梢型感觉障碍分布 ;2例呈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表现 ) ;神经传导速度检查中 ,10例有运动传导速度明显减慢或引不出 ,1例电位波幅明显降低 ,呈轴索样损害的表现 ;多发性肌炎组病人均无感觉障碍 ,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均正常。两组在其他临床表现及激素治疗效果上 ,血清CK增高 ,肌活检、肌电图方面无明显差异(P >0 0 5 )。结论 :神经肌炎是多发性肌炎中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 ,除具有多发性肌炎的表现之外 ,同时还具有周围神经病的表现 ,两者间是很难区分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肌电图诱导的定位刺激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治疗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和电生理确诊为DPN的68例患者,Ⅰ组给予普通的DPN对症治疗,Ⅱ组在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根据肌电图检查结果对异常神经进行肌电图诱导的电刺激,观察6个月后两组的临床、神经传导电生理指标。结果Ⅱ组患者的自觉症状、神经电生理指标较Ⅰ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肌电图诱导的定位电刺激对DPN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的电生理特点并探讨电生理检查在其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0例经皮肤活检和基因检测确诊的NIID患者(15例有症状, 5例无症状)进行研究, 分析其周围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针极肌电图、F波、重复电刺激、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震颤分析等电生理检查结果, 并对15例有症状NIID患者(有症状NIID组)与1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健康者(对照组)的周围神经传导和SSR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1)15例有症状NIID患者均存在电生理检查结果异常:14例存在周围神经传导异常, 其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减慢14例,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降低4例,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12例, 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降低3例, 总体表现出对称的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而波幅相对保留;4例针极肌电图显示为神经源性损害;13例F波潜伏期有不同程度延长;12例出现SSR异常;4例表现出4.0~7.5 Hz的同步性震颤。(2)5例无症状NIID患者中3例存在周围神经传导异常, 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