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明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导致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住院原发性肝癌105例, 分析患者应用靶向药物+TACE和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TACE治疗前后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变化情况、2级以上肝损伤及其独立危险因素, 并建立精准预测及评估模型。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0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共有50例(47.62%)发生肝损伤, 1级肝损伤26例(52%), 2级肝损伤16例(32%), 3级肝损伤8例(16%), 无4级肝损伤发生。两组患者肝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9, P = 0.6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总胆红素、前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为肝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总胆红素-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TAP)模型, TAP诊断2级以上肝损伤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35, 当截断值为1.24时, 灵敏度为84.35%、特异度为9...  相似文献   

2.
《肝脏》2017,(10)
目的研究并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用药史、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药物性肝损伤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于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期间,将10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纳入研究,设为观察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其用药史、临床特点。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药物治疗且治疗药物含有肝毒性的患者共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用药集中于中药、抗结核药物,占比分别为45%、29%。临床特点方面,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年龄集中于40岁以上人群,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发病时间集中于用药后5~90 d,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指标异常、免疫球蛋白IgE异常、血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凝血功能异常、肝抗原谱异常,影像学检查可见肝脏肿大。经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既往肝病史、肥胖、吸烟、饮酒、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是药物性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人群主要为中老年女性人群,主要由中药、抗结核药物所致,年龄、既往肝病史、肥胖、吸烟、饮酒、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积极规避,以减少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PE)治疗肝衰竭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PE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年龄、病程、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PE治疗的次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肝肾综合征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系数依次为1.805、1.997、2.319和4.047.其相对危险度依次为6.078、7.367、10.168和57.206.结论 年龄、病程、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肝肾综合征是影响PE治疗肝衰竭疗效的正性危险因素,其中以肝肾综合征影响最大,其次是凝血酶原活动度、病程和年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比较15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MARS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及Glasgow评分等指标。结果 MARS人工肝治疗后,患者体内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凝血酶原活动度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前后Glasgow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RS人工肝是一项安全的治疗措施,其对清除胆红素为代表的蛋白结合毒素效果明显,但并不能改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性脑病的程度及总体预后,其意义在于为肝移植患者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肝损伤对重症监护室老年脓毒症患者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9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23例老年脓毒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急性肝损伤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53例)和对照组(老年脓毒症未合并急性肝损伤,70例)。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的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红蛋白(MB)、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凝固时间、D-二聚体、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GGT、降钙素原及APACHE Ⅱ评分均是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水平是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患者的转氨酶、凝血指标、感染指标水平显著升高,死亡率显著上升。ALT、GGT、降钙素原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增加是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无锡地区结核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由于一线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12月在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抗结核治疗患者共830名,分成药物性肝损组(102例)和非药物性肝损组(728例),并对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有5项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括HIV感染,乙肝病毒携带,嗜酒,含吡嗪酰胺的抗结核方案及营养不良。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乙肝病毒携带,含吡嗪酰胺的抗结核方案及营养不良为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乙肝病毒携带,含吡嗪酰胺的抗结核方案及营养不良是服用一线抗结核药物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当重视上述相关的危险因素,并给予必要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总胆红素反弹率(TBRR)、总胆红素清除率(TBCR)及治疗1周后总胆红素清除率(ΔTBCR)在人工肝治疗重症药物性肝损伤短期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21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住院并行人工肝治疗的重症药物性肝损伤患者203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临床分型,根据患者出院时病情转归分为好转组和未愈组,并计算MELD评分、TBRR、TBCR及ΔTBCR。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来评估各个评价指标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法用来描述不同评价指标下患者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好转组患者的年龄(t=-2.762)、WBC(Z=-3.184)、TBil(t=-2.809)、CBil(t=-2.739)、INR(Z=-2.357)、MELD评分(t=-3.090)、TBRR(t=-4.749)低于未愈组,而Alb(t=2.198)、PTA(t=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肝损伤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本研究将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3例老年脓毒症的患者根据是否存在急性肝损伤分为观察者组(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53例)和对照组(老年脓毒症不合并急性肝损伤,70例),采用SPSS 2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的的危险因素。结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 II评分、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ic transaminase, AS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 GGT)、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 LDH)、血清肌红蛋白 (myohemoglobin, MB)、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凝固时间、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GGT、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和APACHE II评分均与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患者的转氨酶、凝血指标、感染指标水平显著升高、死亡率显著上升。ALT、GGT、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和APACHE II评分增加是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预后将253例ACLF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84例)和无效组(169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常规化验指标、肝功能指标和乙肝病毒学指标,回归分析各项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有效组和无效组性别、ALT、AST、前白蛋白、总胆固醇、血糖、AFP、血红蛋白、血小板、HBV DNA计量和e抗原(HBeAg)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年龄、总胆红素水平、白蛋白、肌酐、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年龄越大,预后越差(χ2=9.426,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总胆红素、PTA、纤维蛋白原、肌酐和住院时间是ACLF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年龄、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肌酐、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和住院时间影响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其中总胆红素、PTA、纤维蛋白原、肌酐、住院时间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10):2369-2375
目的总结分析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伤的129例住院患者,分为肝功能异常组51例(39.53%),药物性肝损伤组78例(60.47%),其中肝衰竭13例(10.08%)。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治疗和预后资料。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药物性肝损伤、肝衰竭的风险因素。结果药物性肝损伤组和肝功能指标异常组间合并慢性HBV感染比例(χ~2=5.616,P=0.018)、无症状肝损伤比例(χ~2=9.451,P=0.002)、肝衰竭比例(χ~2=9.453,P=0.002)、需调整抗结核方案比例(χ~2=16.787,P0.001)、首次肝损伤时间(Z=-4.001,P 0.001)、肝功能恢复时间(Z=-1.735,P 0.001)、肝性脑病比例(χ~2=4.114,P=0.0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肝损伤时间 8周(OR=3.94,95%CI:1.02~15.25,P=0.047)、无症状肝损伤(OR=7.64,95%CI:1.63~35.86,P=0.010)是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慢性HBV感染(OR=14.42,95%CI:2.66~78.09,P=0.002)、首次肝损伤时间8周(OR=11.97,95%CI:2.03~70.50,P=0.006)是发生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Alb≥35 g/L(OR=0.07,95%CI:0.01~0.51,P=0.010)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抗结核药物会导致严重肝损伤,合并HBV感染、无症状肝损伤、发现肝损伤时间晚、低蛋白会增加严重肝损伤发生风险。定期随访、肝功能监测、适当营养支持和HBV筛查对降低抗结核期间的肝损伤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京医院西安三所医院近5年的572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既往史、用药时间、临床表现、临床分型、用药史、生化指标、用药方式、治疗方法等临床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纳入本研究的DILI患者共572例,男性280例(48.95%),女性292例(51.05%),平均年龄45.56岁±15.11岁;(2)既往有吸烟史的226例,有饮酒史的205例,有过敏史的115例,有基础肝病史的155例;肝损伤发生时间绝大多数8 wk,为490例;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巩膜黄染或尿色加深占59.44%,乏力占57.52%,纳差占55.42%;临床分型肝细胞型为402例,胆汁淤积型为62例,混合型为53例;导致DILI的前3类药物依次为中药299例、抗结核药71例、抗微生物用药48例;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533例,静脉注射20例,外用给药14例;预后情况治愈194例,好转323例,未愈39例,死亡16例;(3)影响药物性肝损伤预后的因素有用药时间、临床分型、用药种类、用药方式及总胆红素指标.其中总胆红素为DIL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致病药物种类较多,中药为最常见的原因,影响DILI预后的因素较多,总胆红素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急性肾损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5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伴有腹水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以血肌酐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为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急性肾损伤观察组和无急性肾损伤的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入选病例基础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指标,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统计学方法,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为50.4%,对照组为10.1%(P<0.01);观察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其他部位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0.4%和3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2%和19.3%(P<0.05);观察组血钠、血清总胆红素和白细胞计数水平分别为128 mmol/L、391.8μmol/L和9.33×10^9/L,均显著低于或高于对照组的136.8 mmol/L、51.58μmol/L和3.9×10^9/L (P<0.05);观察组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为(34.2±17.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1±16.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肝性脑病、低血钠、总胆红素水平、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白细胞计数均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伴有肝性脑病、感染、低血钠、高胆红素血症和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是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158人次。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血浆置换术后患者自觉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清转氨酶、血清胆红素显著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提高(P0.01),白蛋白水平升高(P0.05)。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经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后总生存率73.53%,与对照组53.33%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早期及中晚期肝衰竭的患者生存率分别为87.5%及61.1%(P0.05),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肝衰竭的方法,对早期肝衰竭治疗效果优于中晚期,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拉米夫定(LAM)和恩替卡韦(ETV)对 HBV 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福州市传染病医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的445例 HBV 相关 ACLF 住院患者(其中 LAM治疗333例,ETV 治疗112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并发症、临床生化指标、凝血指标、抗病毒药使用情况、人工肝治疗及24周生存情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24周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及 Mann -Whithey U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AM组的球蛋白(Glb)、TBi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肌酐(Cr)、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MELD 评分)较 ETV 组高,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 ETV 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死亡组的年龄、肝硬化、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肺部感染、霉菌感染、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等发生率、TBil、INR、白细胞(WBC)、MELD 评分较存活组更高,白蛋白(Alb)、GGT、胆固醇、胆碱酯酶、血钠、PTA、甲胎蛋白(AFP)、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HBeAg 阳性率较存活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死亡组与存活组抗病毒药物使用(LAM∶E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胆碱酯酶及PTA 降低、直接胆红素(DBil)升高是24周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人工肝治疗是保护性因素。结论抗病毒药 LAM和 ETV 之间的选择并不影响 HBV 相关 ACLF 患者的短期预后,年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胆碱酯酶及 PTA 降低、DBil 升高是影响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人工肝治疗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影响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红波  陈煜  韩大康  赵军  段钟平  武志明 《肝脏》2008,13(4):284-286
目的 研究影响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75例重型肝炎患者(存活组39例,死亡组36例)28项临床指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影响重型肝炎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与生存状态及生存时间的综合性量化关系。结果白细胞、血小板、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胆固醇、凝血酶原活动度、透明质酸、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腹水、感染在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凝血酶原活动度、肝性脑病、感染是影响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963、4.107、0.258,P〈0.05)。结论重型肝炎预后影响因素众多,凝血酶原活动度、肝性脑病和感染为主要危险因素,可望用于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病的即刻疗效及不良反应对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前瞻性、大样本的对照研究,探讨不同类型人工肝在重型肝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北京佑安医院的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且凝血酶原活动度(PTA)〈50%的患者469例,共进行不同种类人工肝治疗1257次,按照人工肝类型分为3组,血浆置换(PE)组,分子再循环系统(MARS)组,PE和血液滤过组合(PE+CVVH)组,并记录人工肝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各组人工肝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E组、PE+CVVH组清除胆红素及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的能力优于MARS组;PE+CVVH和MARS组降低肌酐(Cr)作用强于PE组;PE组治疗后肝性脑病(HE)无改善,MARS组、PE+CVVH组治疗后HE明显缓解,其中MARS组有效率为51.5%(17/33),PE+CVVH组有效率为54.3%(19/35)。结论 3组人工肝治疗方法对重型肝病治疗均有一定的效果,而PE、PE+CVVH治疗清除总胆红素(TBil)的作用优于MARS组;PE+CVVH和MARS治疗对Cr的清除优于PE。PE组发生过敏反应的比例高于PE+CVVH组及MARS组,PE+CVVH组发生血压下降的比例高于PE组及MARS组。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人工肝体外支持系统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及其影响疗效的因素。采用日本Kuraray公司生产的KM880 0型血浆交换仪进行血浆交换和胆红素吸附治疗各型重型肝炎患者75例 ,共 141例次。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胆红素明显降低 ,凝血酶原活动度有明显的提高。按出现并发症如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多少分期 ,即早期 :无或出现一种并发症 ;中期 :2种并发症 ;晚期 :3种以上并发症。按凝血酶原活动度 (PT)分轻、中、重度。通过对重型肝炎的分期分度观察表明 ,人工肝支持疗法对早期和轻度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食管胃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套扎治疗及组织胶注射后对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筛选出52例采用硬化、套扎及组织胶联合治疗的患者观察术前及术后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显示反映肝脏功能的指标中白蛋白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对肝脏储备功能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9.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药物性肝损伤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各种药物所致的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ALSS治疗。对照组30例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结果治疗后肝性脑病的改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分别为(614±217)μmol/L和(224±92)μmol/ L,t=3.21,P<0.05;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分别为(31±6)%和(78±20)%,t=2.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愈好转率为90.6%,平均住院治疗天数为47d,对照组治愈好转率为43.3%,平均住院天数为72 d,t=2.05,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ALSS 对药物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解毒逐瘀方灌肠治疗HBV相关慢性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临床疗效。方法:236例HBV-ACLF患者,根据入组时是否采用解毒逐瘀方灌肠分为灌肠组55例和对照组18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灌肠治疗短期疗效及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灌肠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3),灌肠治疗可显著改善早期HBV-ACLF患者总生存期(P=0.021),但对中晚期HBV-ACLF患者总生存期影响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肝性脑病、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及总胆红素水平是影响HBV-ACLF患者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0.01);肝肾综合征、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为早期HBV-ACLF患者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解毒逐瘀方灌肠可有效改善早期HBV-ACLF患者的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