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totally extraperitioneal,TEP)的优缺点,总结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5年12月至2008年7月间57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手术55例成功完成,2例失败;成功者术后均未用止痛剂,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48~72 h出院,随访2~21个月无复发.结论 TEP手术符合无张力修补原则,修补牢固,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548例各型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65例(11.9%)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Ⅱ度或以下疼痛为46例,Ⅲ度疼痛18例,Ⅳ度疼痛1例。中青年患者(〈48.5岁)术后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高于高龄患者(〉48.5岁),(P〈0.05);复发疝再手术后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高于首次疝手术(P〈0.01);局部浸润麻醉手术术后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高于椎管内麻醉(P〈0.01);术中未保护或切断腹股沟神经的术后疼痛发生率高于术中保护腹股沟神经的患者(P〈0.01)。不同疝分型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性别以及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术后慢性疼痛无明显影响。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大多数与挫伤、血肿、麻醉以及神经损伤有关。术中有效麻醉、精细操作、避免钝性分离、妥善止血以及保护神经可减少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以及降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降低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痊愈,术后出现并发症少:术后切口疼痛12例(4.0%);切口感染1例(0.3%);长期随访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手术规范操作和正确治疗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关健词] 疝;腹股沟;手术后并发症;无张力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28例腰麻下行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修补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手术时间30~85 min,平均手术时间45 min,术后24~48 h可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4~7 d,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出现阴囊血肿1例,阴囊积液5例。术后切口疼痛轻微。228例患者术后全部获得随访,随访3~24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股沟疝行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手术安全,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微,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是一种更加符合人体解剖及疝病理生理,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腹股沟疝73例(77例次)的临床资料。其中试验组36例(39例次),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对照组37例(38例次),行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OMR)。结果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并发症、术后尿潴留、血清肿上差异元统计学意义(t=1.735、-1.085,X2=0.377、0.097、4.118,P=0.324、0.083、0.962、0.445、0.070)。术后1周随访在切口感染、睾丸疼痛、血清肿、血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44、2.000、0.986、3.986,P=0.004、0.022、0.005、0.009)。在术后3个月时,二组患者在局部炎症和术区慢性疼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74、0.722,P=0.244、0.315)。术后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3~42个月,中位时间26个月,二组患者各复发1例。结论TAPP在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时,短期效果上,术后疼痛更轻,并发症更少;长期效果上,与OMR同样安全有效,在术后疼痛和复发率上无区别。  相似文献   

6.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原位、无张力、操作简单、术后疼痛轻微、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受到人们普遍欢迎,目前已在各级医院迅速开展起来。我院从1998年开展此项手术,其中有些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现就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交流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从临床护理的角度,回顾性分析与总结300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至3年。术后出现并发症17例(5.67%),其中术后切口疼痛12例(4.00%.),阴囊肿胀4例(1.33%),切口感染1例(0.33%),无复发病例。结论加强老年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前后的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欧美国家开展网塞填充疝修补术取得很好的疗效,我科自2000年3月以来对老年腹股沟疝利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Bard Mesh Perfix Plug行修补手术6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腹股沟疝75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5例复发腹股沟疝,男64例,女11例,年龄34~91岁,≥60岁58例。单侧斜疝45例,双侧斜疝16例,直疝12例,斜疝合并直疝2例。就诊时滑动性斜疝39例,嵌顿性斜疝15例。传统手术后复发时间最短为2周,最长为44年,中位复发时间为2年4个月。首次手术为单纯性高位结扎6例,高位结扎加修补术69例。合并前列聘增生15例,顽固性便秘6例,慢性支气管炎而长期咳嗽4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7月间,我院外科所施行的1026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总结临床资料,评价疗效。结果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46min,术后住院3~7d,平均4d。术后随访6~36个月,复发5例,补片感染1例,慢性疼痛2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开放无张力修补术与腹腔镜疝修补术在县级医院应用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清河县中心医院连续收治的行成人腹股沟疝手术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开放组(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102例,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组116例。统计2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患者中位数随访时间为651 d,开放组和TAPP组均未出现感染或复发的病例。开放组与TAPP组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7例(6.9%)、8例(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9);开放组术后出现血清肿情况12例(11.8%)、TAPP组25例(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开放组应用止痛药物情况25例(24.5%)、TAPP组4例(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恢复日常活动中位数时间均为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开放组中位数手术时间为50 min、TAPP组7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开放组住院中位数花费为4 225元、TAPP组为7 42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开放组无慢性疼痛发生,TAPP组发生慢性疼痛2例(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开放手术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在县级医院开展均能取得较好临床效果,但开展腹腔镜疝修补应经过专业培训的基础上,加强同上级医院的联系,谨慎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8月,山东省即墨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68例)实施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62例)实施传统疝修补术。对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2±5)min,对照组手术时间(7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2,P=0.049)。观察组住院时间(5.4±1.0)d,对照组住院时间(7.8±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0,P=0.038)。对照组复发2例,发生率为3.22%,观察组无一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5,P=0.02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6/6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5%(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P=0.020)。结论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更符合局部解剖和生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1997年11月至201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开展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4438例的临床经验。方法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4438例腹股沟疝采用相对应的不同补片进行手术治疗,对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疝复发、血肿、血清肿、慢性疼痛、生殖系统并发症等及其他相关并发症进行观察、总结及数据分析。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平均随访33.7个月,术后血肿18例(0.40%),血清肿45例(1.01%),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16例(0.40%),缺血性睾丸炎3例(0.07%)。复发14例(0.32%),慢性疼痛7例(0.60%),异常勃起1例(0.02%);3例睾丸疼痛(0.07%)。结论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不同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接近,开展技术早期需特别注意预防手术并发症,对不同的病例宜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与开放性腹股沟疝修补的优缺点。方法 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中山市中医院240例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开放性疝修补术(开腹疝修补组)148例,腹腔镜疝修补术(腔镜疝修补组)9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复发、术后慢性疼痛、术后阴囊积液及术后感染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 结果 开腹疝修补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少于腔镜疝修补(P均<0.01);开腹疝修补组术后复发(3例)、术后慢性疼痛(11例)、术后阴囊积液(2例)及术后感染(1例)等总并发症高于腔镜疝修补组(P<0.05);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腔镜组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较少的术后并发症,但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没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发生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653侧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总结控制血清肿发生的方法。 结果2014至2016年血清肿发生率逐年下降(16.7%比11.8%比9.6%,P<0.05)。Ⅲ型血清肿共4例。Ⅳ型血清肿共9例,其中7例经穿刺抽液后痊愈,2例经穿刺抽液多次无效于术后1年后行鞘膜反转术。1例痊愈,1例术后再次出现积液。 结论可通过提高手术技巧、减少损伤及合理的补片选择降低血清肿发生率。血清肿如不引起患者明显不适,可仅给予观察直至其自行消失,无需主动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缝合关闭疝缺损对预防术后血清肿的效果。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式,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清河县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腹股沟直疝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试验组患者在术中使用0号涤纶缝线缝合关闭疝环和直疝疝囊腔;对照组患者不处理疝环,2组患者术后7 d、1个月和3个月分别复查腹股沟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比腹股沟区血清肿的发生情况并评估血清肿的积液量,同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慢性疼痛和复发情况等。 结果术后7 d、1个月复查局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照组血清肿积液量分别为(30.63±6.86)ml、(20.19±5.94)ml明显高于试验组(15.45±4.16)ml、(11.00±2.2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血清肿积液量(13.18±5.13)ml与实验组(10.00±0.00)比较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53.21±8.21)min高于对照组(47.60±5.3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3.09±0.55)d与对照组(3.08±0.63)d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慢性疼痛及复发。 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缝合关闭缺损这一操作安全有效,可显著减少术后血清肿发生率,且不增加术后感染、疼痛及复发等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评估个体化疼痛护理模式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临泉县人民医院接收的75例腹股沟疝行局部麻醉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38例)与个体化疼痛护理组(37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急性期疼痛情况,包括术后72 h内的初始疼痛评分和疼痛强度最高评分。 结果在72 h内,个体化疼痛护理组的疼痛强度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包括初始运动和静息疼痛程度评分(P<0.05),以及疼痛强度最高的运动和休息时的疼痛评分(P<0.05)。 结论个体化疼痛护理可以改善局部麻醉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术后急性期疼痛。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Chronic post-operative pain (CPP) following 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 (LIHR) may cause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be more problematic than recurrence. Determining pre-operative risk may reduce morbidity. Our aim was to determine prevalence of CPP following LIHR and identify risk factors for its development. Methods  Data from patients undergoing LIHR (1996–2004) at one District General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including demographics, body mass index, pre-operative pain, LIHR type (TEP or TAPP, primary/recurrent, unilateral/bilateral)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CPP (pain lasting ≥1 year). Results  A total of 881 patients underwent LIHR (1,029 hernias). Of these, 523 (60%) patients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 and 72/523 (13.8%) patients experienced CPP. Presence of pre-operative pain (P < 0.001), recurrent LIHR (P = 0.021) and age <50 years (P < 0.001)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CPP. Conclusion  Chronic post-operative pain following LIHR is more prevalent than recurrence. Pre-operative pain, surgery for recurrent inguinal hernias (following anterior repair) and younger age at surgery predict development of CPP. Identification of ‘high-risk’ patients may improve management, reducing morbidity and cost.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预防对策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至20lO年5月106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患者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随访时间3~13个月,术后出现3个月以上慢性疼痛不能缓解并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6例,发生率为5.66%.结论 局麻下熟练的手术操作、部分可吸收修补材料应用、腹膜外修补方式以及改良的补片固定方式可以减少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