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世锋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186-187,189
目的 分析下呼吸道感染后的菌群分布及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菌群分布及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分析.结果 共检测到422株致病菌,菌群分布: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副流感嗜血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为5种主要致病菌.对5种抗菌药物较敏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亚胺培南;对5种抗菌药物较耐药: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唑林.结论 引起该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其耐药情况可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下呼吸道感染痰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我院近两年416株下呼吸道感染痰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以便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采用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用微量稀释法行药敏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73.5%,主要有大肠埃希氏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洛菲不动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占18.5%,主要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真菌占8%,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革兰氏阴性菌仍为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中非发酵菌所占比例明显增高,耐药菌增多,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群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总结2001—2003年间收住呼吸科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到335株致病菌的分布及对耐药性进行分析,了解下呼吸道感染菌群的分布特点及耐药变迁,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在院内感染中占据重要地位,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神经外科患者施行气管切开术的较为常见,这是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发病率比其他住院患者高很多,而住院、插管或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以及先前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又是导致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我们回顾分析了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神经外科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监测结果,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下呼吸道是我国临床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位居医院感染的首位。近年来,随着高效广谱抗菌药物大量应用于临床,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不断发生着变化,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分布,  相似文献   

7.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普遍存在病原菌耐药现象,较院外感染组高,而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为引发此结果的重要原因。本文就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近年来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本院3年内自老年患者痰培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分析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状况.结果 分离出临床菌株1161株,分别为革兰阴性菌966株(83.2%),革兰阳性菌129株(11.1%),真菌66例(5.7%).革兰阴性菌中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7%)、鲍曼不动杆菌(20.7%)、肺炎克雷伯菌(10.2%)、大肠埃希菌(5.5%).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葡萄球菌属的84.3%,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占15.7%.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和肠杆菌科细菌抗菌活性均较高.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不动杆菌的耐药率超过60%.结论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现象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为临床常见疾病,需要抗生素治疗。目前临床上的细菌性感染多依据经验治疗。作者分析了3年来本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对临床抗生素的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下呼吸道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自该院新生儿科送检标本分离出的革兰阴性菌,采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6软件对细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分离出1 668株革兰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760株(45.6%)居第一位,其次为大肠埃希菌357株(21.4%)、鲍曼不动杆菌118株(7.1%)、阴沟肠杆菌113株(6.8%)、流感嗜血杆菌105株(6.3%)。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药物以及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低22.4%;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低25.2%;阴沟肠杆菌对所测抗菌药物灵敏度均较好,除头孢呋辛(60.4%)外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27.4%;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替坦耐药率高(98.3%),对其余所测抗菌药物耐药率低14.4%。结论该院新生儿科下呼吸道分离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主要革兰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耐药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I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入住新生儿科且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送检的5486份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的998株病原菌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性(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并加以分析。结果998例培养阳性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231株(23.1%),大肠埃希菌212株(21.2%),金黄色葡萄球菌194株(19.4%),阴沟肠杆菌84株(8.4%)。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普遍耐药,但与酶抑制剂联用可以降低其耐药率,肺炎克雷伯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达78.4%;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低于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46.7%和46.5%);有7株(3.0%)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1.2%)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23株(13.6%)肺炎克雷伯菌、1株(0.7%)大肠埃希菌和1株(2.5%)阴沟肠杆菌对厄他培南耐药。97.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但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较低(11.0%),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新生儿科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口杆菌为主,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临床应根据其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导致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并分析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用API细菌鉴定及ATB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株的鉴定与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共分离到470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41株(72.5%),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29株(27.4%)、鲍曼不动杆菌74株(15.7%)、肺炎克雷伯菌40株(8.5%)、大肠埃希菌37株(7.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9株(6.2%);真菌91株(19.4%),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8株(8.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药敏方面,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以复方新诺明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及伊曲康唑耐药性低。结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感染日渐增加,不同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差异较大,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基层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状,帮助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7年7月-2009年6月收治的62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的514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ICU和呼吸内科。革兰阴性杆菌309株,占60.1%,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113株,占21.9%;真菌92株,占18.0%。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相当严重,但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敏感。分离出产ESBLs34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55株。结论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混合感染占了一定的比例,应引起临床重视。耐药现象普遍存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应常规进行培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延缓病原菌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卒中急性期病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3年6月~2006年5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病人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急性期病人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与病人意识不清、吞咽功能障碍、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结论脑卒中急性期病人下呼吸道感染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预防和治疗下呼吸道感染需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下呼吸道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病原学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本地区下呼吸道革兰阴性菌(G^-)感染者的病原学诊断及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本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分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分离率前五位的菌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34.8%)、不动杆菌(13.5%)、肺炎克雷伯菌(12.9%)、大肠埃希菌(12.3%)和阴沟肠杆菌(5.2%)。所有G^-均有较严重的耐药性,除头孢他啶外,对多数头孢三代药物耐药率高。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有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左氟沙星。其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对下呼吸道G^-的敏感率在95%以上。本组分离的下呼吸道G^-对左氟沙星耐药率较低(33%),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高(46%),与其他地区的报道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下呼吸道G^-感染的耐药是目前临床上面临的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应采用合理的手段降低耐药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我院ICU非发酵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耐药性的分布情况。方法:对150例非发酵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和细菌学药敏试验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患者细菌培养出主要非发酵菌为铜绿假单胞菌89株,鲍曼氏不动杆菌36株,脑膜脓毒金黄杆菌57株,嗜麦芽假单胞菌31株,洋葱假单孢菌55株,产吲哚黄杆菌20株。耐药率较高。150例中60岁以上者93例(62%),全部病例均有基础疾病。84%病例为混合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机体的免疫抑制和侵袭性治疗。结论:非发酵菌致下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患有各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及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者,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应根据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0年~2003年临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以60 y以上患者为主,达到69.1%,病原菌前五位分别是真菌(27.5%)、葡萄球菌属(19.6%)、假单胞菌属(15.9%)、克雷伯菌属(6.8%)、不动杆菌属(5.4%),真菌感染由2000年的15.2%上升到2003年的32.5%。结论在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中,临床应加强对真菌、非发酵菌等机会致病菌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本院主要临床科室2015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以及血液标本的细菌学研究,揭示本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特征。方法按照标本类型分为痰液组,灌洗液组、血液组,采用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技术,数据纳入whonet5.4数据库,并作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本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检出率89.6%,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分列第一、二位,检出率分别为26.9%、20.9%;革兰阳性菌较少,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检出率8.5%;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增加趋势明显。结论联合痰液及灌洗液、血液多种标本微生物检测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诊治任具有一定意义。切实加强院感监测,严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防止多重耐药菌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李敏  阳勇  廖均 《中国临床医学》2005,12(2):347-348
目的:通过对使用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分析其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临床诊断为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所有病例,入院后均给予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静脉滴注及对症治疗。观察组60例病儿静脉用药3~5d,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后改为同类型的口服抗生素。治疗组30例静脉持续用药。两组总疗程均为7~10d。结果:使用抗生素序贯疗法的观察组与应用常规疗程的对照组比较在治疗疗效上无统计学差异,而在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支出方面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一方面可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住院时间、减少局部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的机会;另一方面可降低医疗费用及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该方法对患儿及家长、医务人员及社会均有益,特别是在基层及广大农村,治疗疾病的费用有限,序贯疗法可促进有限的医疗资源更充分合理的应用,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