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调控嗜肺军团菌鞭毛重组蛋白A(rfla A)对小鼠巨噬细胞自噬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提取C57BL/6J与HDAC6-/-C57BL/6J两种小鼠巨噬细胞,用小鼠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F4/80鉴定;纯化rfla A,CCK-8法检测其对小鼠巨噬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筛选最佳作用浓度用于后续实验;rfla A分别干预C57BL/6J及HDAC6-/-C57BL/6J小鼠巨噬细胞6、12和24 h,RT-q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各组自噬相关因子自噬效应蛋白1(Beclin1)、自噬相关蛋白5(ATG5)、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SQSTM1蛋白(P62)的表达水平。结果根据CCK-8结果计算,IC50为0.41μg·μL-1,最佳作用浓度为0.041μg·μL-1用于后续实验;RT-q 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杀手,目前关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炎症致病、免疫打击、细胞凋亡等方面。自噬是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与生长、发育、衰老、疾病状态等密切相关的生理活动,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自噬在不同疾病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探究自噬与疾病关系有望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巨噬细胞在AS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自噬是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诱导巨噬细胞自噬可促进斑块内胆固醇的流出、降低炎症小体水平及减少氧化应激对血管的损伤。随着精确靶向治疗理念的推广,纳米材料越来越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阐述自噬相关调控机制,巨噬细胞自噬对干预AS的意义及相关纳米材料在参与自噬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187-192
自噬是一种亚细胞过程,在溶酶体降解蛋白质受损细胞器如线粒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对蛋白质和线粒体功能的调节和维持细胞稳态至关重要,而其失调则涉及多种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最近有研究表明,无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是否存在自噬刺激因子(例如活性氧、氧化脂质和细胞因子),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期间都存在自噬缺陷。本综述重点介绍了动脉粥样硬化自噬缺陷的原因和后果,特别是对巨噬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影响,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自噬靶标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其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神经功能缺失的表现。尽快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对缺血后的神经功能恢复至关重要。尽管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脑卒中仍然无特别好的治疗策略。白细胞介素4是一种作用广泛的细胞因子,其通过调控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介导巨噬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管道以及抑制自噬促进脑卒中后的血管生成,以恢复梗死区域的血流灌注,减少脑梗死的面积,重塑神经结构,不同程度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ESAT6-CFP10融合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自噬功能的影响。方法H37Rv菌株感染小鼠巨噬细胞后加入纯化的重组ESAT6-CFP10融合蛋白,通过透射电镜检测自噬体的形成。提取细胞总RNA和蛋白,以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atg)分子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SAT6-CFP10融合蛋白可抑制小鼠巨噬细胞自噬体的形成,并导致atg分子表达水平下降,其中atg8表达量下降最为明显。结论MTB ESAT6-CFP10融合蛋白通过调控atg分子表达水平影响小鼠巨噬细胞自噬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编码和非编码RNA中已经发现超过100种化学修饰。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 m6A)是真核细胞中最常见和最丰富的转录后水平RNA修饰,m6A甲基转移酶及去甲基化酶参与m6A修饰水平的动态可逆调节,m6A修饰识别蛋白特异性识别m6A修饰并调控RNA的剪接、转运、稳定性和翻译。 m6A修饰几乎参与了从正常发育到疾病的所有主要生物过程,包括对免疫系统的调控。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行使依赖于相关基因表达的精准调控,而m6A修饰在该调控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围绕m6A修饰的概念、功能和作用机制,特别是其在免疫系统功能调控中的作用进行综述,讨论了目前该研究领域的挑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m6A修饰参与免疫调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他汀类药物抗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Zhao SP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0):2818-2820
大量的研究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子,炎症导致血管局部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促进脂质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脂纹等早期病变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最显著特征之一是为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中,有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参与,并产生许多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和炎症介质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毒热平注射液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株Ana-1分泌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 用100 TCID50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A/FM/1/47(H1N1)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株Ana-1后换用不同浓度含药维持液继续培养,分别于药物作用后的6、12和24 h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IJSA方法测定并分析药物对IL-6、MIP-1α和RAN'TES的含量影响.结果 ①在病毒感染的6、12、24 h三个时间点,各细胞因子的分泌均较正常细胞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②毒热平注射液可剂量依赖性地下调病毒感染巨噬细胞异常增高的IL-6、MIP-1α和RANTES分泌水平.结论 毒热平注射液能调节病毒感染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通过细胞因子网络发挥抗病毒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10与感染性休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莉  王志强 《医学综述》2004,10(3):185-186
白细胞介素10(IL-10)由T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产生,具有抗炎和抑制机体免疫力双重属性的细胞因子之一。人们早已知道它对巨噬细胞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抑制其他细胞因子如TNF-α、IL-1、IL-6等的产生,显著的阻滞了LPS(脂多糖)诱导的炎症介质/细胞因子血症的生成,是机体的保护性细胞因子之一。随着对感染性休克的研究,IL-10成为感染性休克中备受关注的细胞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硬化、血管收缩和舒张以及血小板和白细胞黏附改变的初始步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尼古丁均可抑制内皮细胞中NO的生成,增加活性氧的产生,从而损伤内皮细胞。人参皂苷Rg1、Re、Rb1、Rb3和Rd均有增加NO生成的功效,Rb1和Rb3还可以减少活性氧的生成,Rd可减轻内皮细胞凋亡并减少黏附分子表达,从而发挥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新生内膜增生是血管损伤后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Re和Rb3均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但也有部分人参皂苷对VSMC产生了副作用,如Rg3可导致血管收缩力受损和结构重塑,诱导VSMC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还与巨噬细胞凋亡和炎症以及泡沫细胞形成密切相关,人参皂苷CK和Rg1可激活巨噬细胞自噬,抑制巨噬细胞凋亡;CK还可抑制泡沫细胞形成,减轻巨噬细胞炎症,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综合既往研究,人参皂苷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对血管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是血管增殖性疾病的病理基础,自噬是真核生物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自噬参与多种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质、剪切应力、ncRNA等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一些抗血管增生性疾病的药物往往通过调节自噬通量和自噬活性发挥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本文综述了自噬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为探索血管增生性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iR-100过表达通过增强AMPK-mTOR-p70S6K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进而发挥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利用脂多糖(LPS)刺激大鼠心肌细胞H9C2构建脓毒症体外细胞模型;细胞通过转染miR-100的激动剂或抑制剂使miR-100在细胞内过表达或敲低,并用qRT-PCR检测细胞内miR-100的表达水平的改变;ELISA检测不同细胞处理组上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释放;细胞免疫荧光检测LC3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p62、LC3和beclin-1)和AMPK-mTOR-p70S6K通路相关蛋白(AMPK、p-AMPK、mTOR、p-mTOR、p70S6K和p-p70S6K)的表达。结果:在LPS处理心肌细胞H9C2的脓毒症细胞模型中,细胞上清炎症因子分泌显著增加,细胞自噬增强,炎症增加;而上调miR-100表达能够诱导增强细胞自噬,并且减弱炎症反应;相反,下调miR-100表达减弱了自噬,并且增强了炎症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miR-100能够引起自噬相关信号通路AMPK-mTOR-p70S6K中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论:本研究发现miR-100过表达可以通过上调AMPK-mTOR-p70S6K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水平,发挥抗炎作用,进而在脓毒症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L-6对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以及自噬与凋亡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采用不同浓度IL-6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与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染色观察细胞嗜酸性自噬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激活型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leaved-caspase3)以及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和(sequestosome 1, SQSTM1)/P62表达水平。进一步采用IL-6分别联合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P)诱导自噬或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抑制自噬,观察自噬对IL-6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 与对照组相比,IL-6可以呈浓度依赖性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P<0.05),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P<0.05)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P<0.05);2. IL-6浓度依赖性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内LC3-II/LC3-I的表达(P<0.05)而增加P62的表达(P<0.05),在IL-6刺激下,MDC 染色观察可见血管内皮细胞内自噬泡逐渐减少(P<0.05),荧光强度明显减弱,透射电镜下表现为自噬小体明显减少;3. 采用自噬抑制剂3-MA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发现3-MA可以进一步抑制IL-6刺激下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自噬水平而增加凋亡水平,表现为LC3-II/LC3-I的表达进一步下降(P<0.05)和P62的表达进一步增加(P<0.05),血管内皮细胞内的自噬泡和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减少(P<0.05),并且3-MA可以进一步增加IL-6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P<0.05)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P<0.05);4. 进一步采用自噬促进剂RP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发现RP可以改善IL-6刺激下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自噬水平而降低凋亡水平,表现为LC3-II/LC3-I的表达升高(P<0.05)和P62的表达下降(P<0.05),血管内皮细胞内的自噬泡和自噬小体数量的增多(P<0.05),并且RP可以明显减少IL-6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P<0.05)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P<0.05)。结论:白介素-6可通过抑制自噬而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自噬广泛发生在真核细胞内,是清除细胞内功能异常的细胞器、病原体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等有害大分子物质的重要途径,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1] ,自噬功能失调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巨噬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御、炎症、修复和代谢等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巨噬细胞也是一种异质性细胞,在不同刺激下可活化成为不同类型( M1、M2 型巨噬细胞) ,称之为巨噬细胞极化[2]. 两种极化类型的巨噬细胞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本文对近年来自噬与巨噬细胞极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白细胞介素石(interleukin-6,IL-6)是一种炎症细胞因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具有广泛的诱导炎症和调节免疫的功能,可通过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研究发现,IL-6基因具有多态性,而且这些多态性能影响IL-6转录,并与许多疾病中IL-6水平特征性升高密切相关。近年来,许多学者对IL-6的分子结构和功能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探讨了IL-6基因多态性与多种疾病的相关性。本文仅就白介素6在冠心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中华医学杂志》2022,(27):2128-2133
N6-甲基腺嘌呤(m6A)甲基化修饰是真核信使RNA(mRNA)中最常见的内部转录修饰, 为一种动态可逆的调控修饰, 调控因子包括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转移酶和m6A识别蛋白。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 m6A甲基化修饰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m6A甲基化修饰及其调控因子的相关概念、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对预后的评估价值及治疗耐药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信使核糖核酸中最常见的内部核糖核酸甲基化类型,在调控基本细胞过程和多种生理功能的基因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m6A甲基化调节生理和代谢,并且m6A与人类的各种疾病相关,包括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癌症。相反,营养和饮食也可以调节或逆转基因表达中的m6A甲基化模式。本文综述了近年来m6A甲基化机制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m6A修饰、营养生理和代谢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创伤后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的一系列变化在创伤发生机理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创伤后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 - α( TNF-α)、白细胞介素 - 6 ( IL- 6 )的变化 ,探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1 TNF- α、IL- 6 的作用细胞因子是一类分泌型糖蛋白 ,由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产生 ,它能活化淋巴细胞 ,调节淋巴细胞及其它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增强免疫应答及炎症细胞的代谢和功能。但它也有致病作用 ,例如毒素性休克、恶病质。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调节和制约形成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 ,介导机体的抗感染免疫、肿瘤免…  相似文献   

20.
N6-甲基腺苷(m6 A)是动态可逆的转录后修饰,是真核信使RNA(mRNA)上最普遍的内部修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6 A可改变基因表达,从而调节细胞的自我更新、分化、侵袭和凋亡等过程,并且m6 A甲基化失调与异常的RNA代谢直接相关,可导致肿瘤的发生和药物反应的改变.m6 A修饰主要由m6 A甲基转移酶催化,m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