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经》诊法之中,注重望色察病。《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谓望色察病是很高明的诊断方法。而望色之中尤其注重了望面色,因为人体的面部内应五脏,为经络气血之所会。《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所以观察面色的变化,可以辩别五脏气血的盛衰,判断疾病的予后好坏。《内经》论述望面色的内容很多,综其所述,约有六个方面的要点,试浅析之。  相似文献   

2.
望面色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医生通过观察患者颜面五官的色泽变化,来判断整体及各相应内脏的健康状况,从而为我们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中医认为:“色为气血所荣,面为气之所凑,气血变幻,色即应之,色之最贵莫显于面,故望诊首察色,察色必重于面也”。这充分说明面部色诊在中医诊法中的重要性。 1 面部色诊的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面部色诊法早在《内经》时代就已确立。《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五色微诊,可以目察”。《难经·十三难》说:“五脏有……  相似文献   

3.
浅议色诊     
中医之色诊,指医生观察病人面部颜色与光泽,以了解病情的诊法。笔者通过临床观察体会到,异常面色可预测疾病的发生,推断其病位,判断其疾病的轻重,确诊其预后。1 五色皆有常 常色,指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即指人体精神、气血、津液的充盈与五脏功能的正常。中医将青、黄、赤、白、黑等五种颜色分居于肝、脾、心、肺、肾等五脏,然五脏生气各有所旺,故五脏常色应随五形之人而见。正如《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所说:“五脏之色随五形之人而见,百岁不变,故为主色也。”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中医学古代文献中对本病症状的描述、病因病机论述也有记载。“胸痹”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有“心病先心痛之说”,《灵枢·五邪》篇也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首次明确将胸痹作为独立疾病提出,  相似文献   

5.
胃神经官能症是一常见病,以胃部症状为主,患者常有嗳气、反酸、烧心、食后饱胀、上腹不适或疼痛及呕吐等症状。多见于青壮年,以女性较多,其病无器质性病变,发病机理多与精神因素有关.中医辨证多属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鼻居面中,古人称为“明堂”。《灵枢、五色》篇说“五色独决于明堂。”《疮疡全书》说“鼻居面中,为一身之血运”。这说明鼻部对全身气血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针刺鼻部的一些穴位可以调整人体气血的盛衰和脏脏的功能,以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6.
望诊,是祖国医学诊断疾病的过程中为较重要的方法之一。如《灵枢·本脏篇》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又如《灵枢·五色篇》曰:“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这说明了通过望色,可测知所病之脏腑。为此,笔者于八三年以来,共收集了120例“神经衰弱”患者的中医望诊资料,重点就其中出现睑缘青紫的115例资料,进进了初步整理。现将整理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对手足口病的专门记载,但在宋代《小儿药证直诀》中载有“其疮出有五名,肝为水疱,以泪出如水,其色青小”,“病疱者,涕泪俱少,譬胞中容水,水去则瘦故也”。基本概括了本病的疱疹特点。后世温病学派将皮疹类疾病列为温病的重要内容,故目前国内学者多数认为本病当归属中医“时疫”、“春温”、“温病”、“湿温”范畴。  相似文献   

8.
通过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对中医郁证理论形成进行历史考察,可以发现,现代中医郁证体系的形成不是沿着传统认为的线性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吸收历代中医情志病理论的基础上,借鉴西医《精神病学》中抑郁症和神经症的理论,重新构建的一个全新体系,是“范式转换”的科学革命的过程。不可否认,在现代郁证理论体系中,包含有《黄帝内经》五郁、丹溪六郁等理论的“成分”,如在论述病机的时候,提到“气郁”“木郁”,在治疗中,依然会使用越鞠丸,但是现代郁证的理论体系已经与此前完全不同,其中所存在的来源于《黄帝内经》、朱丹溪的“成分”均已被重新定义,不再是当时的原意。  相似文献   

9.
中医面部色诊测定方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色诊是中医的特色之一。中医学很重视面部望诊,在《内经》中就对面部五色诊有详细的论述。所谓面部五色诊法,就是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按五脏配五行五色的理论,通过目测面部表现出的青、赤、黄、白、黑不同颜色变化来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方法。在现代,随着颜色光学理论的发展和测色仪器的更新,众多专家学者将颜色光学理论和现代仪器,如数码相机、色差计、分光光度计等引入到中医诊断现代化研究的领域,使之更为科学及客观化,以规避人为因素造成的面色诊断的误差。面部望诊的现代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丰富了中医面部色诊的内容,但目前其使用的仪器尚不统一,数据不能反映中医色诊的全部信息,具有片面性,因此需进一步研制更加符合中医五色诊原理的科学仪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色系、色调、颜色的变化三个维度对《金匮要略》的色诊思路进行分析。色系方面,以五色为标准,对采集的面色进行归类,并将色系与病位、病因进行了对应总结;色调方面,以“赤色”的色调为要点,关注赤之浅深、明暗、浓淡、聚散等属性,在诊断过程中分辨出“赤”“正赤”“少赤”“赤斑斑如锦文”“翕然如醉”“面如醉”等多种不同的赤色,并借此分辨寒热虚实,厘清具体病机;颜色变化方面,主要描述了治疗过程中的生理变化、误治之后产生的病理变化以及与四时节气相关的面部颜色变化,并借此来判断病势顺逆、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11.
相火论     
《内经》对“相火”并未阐述 ,高校教材第五版《中医基础理论》在论“肝阴不足”、“肾阴亏虚”时仅提出“相火上亢”、“相火亢盛”、“相火妄动”等名词 ,也未对其做阐释。查《简明中医词典》“相火”条释为“与君火相对而言 ,二火相互配合 ,以温养脏腑 ,推动功能活动。一般认为相火的根源发自命门 ,而寄于肝胆、三焦等脏腑内”。“相火”一词在祖国医学中被引用于作为人体生理病理的说理工具 ,首见于宋金时代医家刘完素 ,刘在《病机论》中引“《仙经》曰 :心为君火 ,肾为相火”。谓 :“七节之傍 ,中有小心 ,是言命门相火”。并对“命门相…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认为 ,五脏与五色在五行分类归属上有一定联系。黄色与脾相应主肌肉 ;青 (绿 )色与肝相应主筋 ;赤 (红 )与心相应主血。《难经 *六十一难》提到 :“望而知之者 ,观其五色 ,以知其病”,这些是中医“气”的作用。我们运用不同光的颜色 (不同频率 )照射治疗本病 ,取得了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有肱骨外上髁疼痛或酸痛 ,压痛 ;持重小于 3公斤 ,网球肘试验阳性。全部病例符合董亦明主编的《软组织损伤学》诊断标准。2 0例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1 0例中 ,男性 6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6~ 6 2岁 ,平均年龄 45岁 ,病程1 .5年。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现代医学的病名,据其临床脉证的特点乃属于中医学中的“虚损” 、“虚劳”、“气血虚”、“血证”范畴。《金匮要略》载:“男子面色薄,主渴及亡血, 脉浮者,里虚也……面色白,时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等。后世的中医医籍中也 有许多类似再障的记载。1 中医的病因病机1.1 病因:本病病因十分复杂,如外感六淫、外受邪毒、内伤七情、饮食不节、房劳、脑 体劳倦内伤、先天禀赋之胎毒等诸多病因,损及脏腑,尤其与脾肾受损最为关切。1.2 病机: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饮食入胃,经脾之作用变成精微物质,…  相似文献   

14.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本文对其书名的翻译做一些探讨。1翻译的形式与实质中医翻译难,要实现翻译上的等值更是难上加难,为了避免在翻译中犯“译而不译”的错误,即只达到形式等值,实质并不等值,在翻译之前必须先了解“伤寒”和“杂病”的确切含义。《伤寒杂病论》书中所指的伤寒不同于西医传染病学中的伤寒,将西医中由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的伤寒、副伤寒或立克次体引起的斑疹伤寒误译为中医的伤寒是日本译者在当年西医东进时犯的错误。《素问·热论》明确定义“今乎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五十八难》也说:“伤寒有五,…  相似文献   

15.
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人的体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内经》中就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将中又根据人的体质不同,将人分为二十五种。“先立五行金本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张仲景更是发展了《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将中的这种体质思想,在他的划时代医学巨著《伤寒论》中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1体质不同,发病不同由于体质不同,发病有合病、并病、直中、本经自病、两感之不同。会病即二经或三经的复杂症状同时出现的发病形式,无先后次荣之分。《伤寒论》…  相似文献   

16.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由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转变的中间状态,此时虽没有疾病发生,但已不是健康状态,中医虽然没有“亚健康”病名,但其相当于中医的“未病”,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和强调“治未病”,“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非常丰富。在《内经》、《难经》、《金匮要略》等著作中有系统论述,其基本认识是: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在这里,把“亚健康”分为“未生”、“未成”“未发”三个层次。唐代孙思邈提出:“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明确地把“未病”、“欲病”、“已病”区分开来。对于“治未病…  相似文献   

17.
<正> 一、腹诊的源流中医的腹诊自古以来一直是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辨证用药的主要依据。中医的腹诊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不少记载。如《素问·腹中论》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名曰伏梁。”《灵枢·水胀篇》曰:“水始起也,……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腹胀者……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  相似文献   

18.
中医古代文献中无病毒性肝炎的病名(以下简称肝炎)。中医文献中‘黄疸’,‘胁痛’与肝炎有一定联系。《素问·平人气象论》云“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曰黄疸。”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指出“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桔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的“痰饮”,现在的教科书中均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五版高等中医院教材《金匮要略讲义》认为:“痰饮是一个总的病名,其中又可分为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四种。由于总的病名为痰饮,具体辨证中又有痰饮一证,所以前人对痰饮一名的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四饮的总称,后者仅指痰饮停留于肠胃的病变。”五版《中医内科学》、《简明中医辞典》以及李克光主编的《金匮要略译释》也都持此观点。但笔者细绎仲景原意,遍览前人著作,认为广义“痰饮”之说颇感牵强,此辨析如下。 仲景…  相似文献   

20.
甘肃丹参     
丹参为常用中药,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养血安神功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名医别录》中又名“赤参”,因其根色红,故名。《本草纲目》载:“时珍曰:五参五色配五脏。故……丹参入心曰赤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