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下颌肯氏Ⅱ类可摘局部义齿的不同卡环对基牙牙槽骨产生作用的差异。方法:在离体人下颌骨上,设计制作5种直接固位体的肯氏Ⅱ类可摘局部义齿,即RPA卡环、RPI卡环、改良RPI卡环、铸造三臂卡环、颊侧锻丝固位臂卡环,用全息干涉测量技术,比较5种固位体使基牙颊舌侧牙槽骨产生位移的情况。结果:近中He支托卡环产生的位移小于过错中He支托卡环,杆型卡环产生颊侧牙槽骨位移分布均匀,圆环形卡环引起的颊侧位移信中在根尖,结论:临床修复此类牙列缺损时应尽量使用近中He支托和杆型卡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基牙剩余牙槽骨的改变,比较不同卡环设计类型的基牙牙槽骨及剩余牙槽骨的吸收。方法 对37例(RPI型6例、RPA型10例、Aker卡环组21例)可摘局部义齿的末端基牙牙槽骨戴用后6、12、24个月进行了定位根尖投照,采用根尖片数字减影图像处理系统,对三种卡环设计类型基牙及剩余牙槽骨的吸收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比较。结果 37例可摘局部义齿末端基牙牙槽骨及剩余牙槽骨复查的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并随时间呈递增趋势。结论 在保护剩余牙槽骨方面,RPA型卡环设计优于RPI和Aker卡环;在保护末端基牙颊舌侧牙槽嵴顶健康方面,RPA型优于Aker卡环组;在保护末端基牙近、远中牙槽嵴顶,避免其吸收方面,采用近中牙争支托设计的卡环(RPA和RPI卡环)要优于远中牙争支托设计的卡环(Aker卡环)。  相似文献   

3.
游离端缺失时远中无基牙支持,承受(牙合)力时应力的分布较特殊,是修复临床复杂但又常见的情况.附着体是由阴型和阳型两部分组成的精密嵌合体.应用附着体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RPD)有良好的固位与稳定等优点.正确的选择适当类型的附着体进行RPD修复,需要分析修复体受力后基牙和剩余牙槽嵴的受力特点,以及减小应力或使其分布更为合理的方法.本文对关于游离端RPD附着体的一些相关理论和最新应力研究结果加以综述,以期帮助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4.
可摘局部义齿的基牙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可摘局部义齿的基牙健康状况研究余占海霍绥梅刘斌为了解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partialdentures,简称RPDs)对基牙健康状况的影响,自1990年起,先后选择128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了RPDs修复,并定期对他们进行了为期1年的临床...  相似文献   

5.
可摘局部义齿卡环对基牙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可摘局部义齿卡环对基牙牙体牙周及义齿的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社会调查和门诊连续随访的形式,对被卡环损伤了的397颗基牙(146名患者的179件义齿)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基牙损伤与年龄、义齿使用时间、义齿类型及义齿质量有关。结论 戴牙时间越长,基牙发生损伤越重。主要原因是基牙与卡环的摩擦过多或卡环位置不当。  相似文献   

6.
一种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的特殊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东 《口腔医学》1997,17(1):17-19
作者在近 2年的临床实践中 ,对可摘局部义齿游离端缺失的修复 ,采用了高熔整体铸造唇杆或颊杆、杆形卡、舌面板、邻面板、连接体 ,无支托 ,这种特殊设计 ,结果观察到不仅牙槽嵴无炎症、破溃和广泛快速地吸收 ,基牙无松动、脱落及牙周病变 ,而且还具有清洁、美观舒适、耐用、费用适中等优点 ,尤其适用于牙周病患者以及对美观要求较高又不愿化费太多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印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离端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印模技术有其特殊性,并对义齿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于游离端缺牙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近年来的进展对于功能重衬法、模型置换印模技术、双重印模法以及选择性压力印模法逐一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各种不同的印模法的优缺点和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8.
张力  姚丽娜  袁玮  刘平燕  林滔 《口腔医学》2021,41(12):1111-1116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模拟压力数字模型进行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制作技术的应用。方法 对21个研究对象采用2种不同方法制作义齿。实验组使用3shape口腔数字印模仪扫描患者口腔软硬组织形态及咬合关系,生成数字模型,与患者CBCT数据一同导入义齿设计软件。依据余留牙位置将CBCT影像与数字模型进行拟合对齐,获得骨形态与对应粘膜厚度信息。对数字模型进行虚拟磨除或缓冲操作,生成模拟压力数字模型,在此模型上设计义齿支架,3D打印支架,最后排牙充胶完成义齿制作。对照组采用模型置换技术获得压力印模模型完成义齿制作。通过测试对比两组义齿临床效果,并对两种方式取得的工作模型游离端上对应的63个位点粘膜形态差异进行测量分析。结果21个研究对象,实验组粘膜压痛比例4.76%明显低于对照组23.81%。模拟压力数字模型与压力印模模型对应的63个位点粘膜差异性分析显示,近基牙端牙槽嵴顶软组织变形,实验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11;远基牙端实验组软组织形变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下颌隆突区实验组比对照组有更多缓冲空间,形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将数字化印模与CBCT数据拟合进行个性化数字模型修整,可以选择性调整粘膜压力分布,有效缓解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游离端不均匀下沉及压痛,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对基牙的影响,探讨其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95例牙列缺失后的老年人行冷弯卡环固位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记录和比较戴可摘局部义齿后基牙和非基牙的龋坏率和缺失率,用χ2检验分析其结果有无差异,并对影响基牙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戴用可摘局部义齿5a后,基牙的患龋率(17.38%)显著高于非基牙(7.10%);因牙折、牙周病松动及龋坏无法保留而拔除的基牙缺失率(27.01%)也显著高于非基牙(7.79%)(P<0.01)。结论:冷弯卡环固位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老年人基牙的患龋率和缺失率。  相似文献   

10.
用桩冠作基牙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常见一些患者全牙列缺损,但以上、下尖牙多见残留部分较完整的牙根,因而要求进行义齿修复。临床上亦有拔除残根后进行全口或半口义齿修复、根管治疗后覆盖义齿修复、附着体修复等。作者自1996年开始采用保留适合做桩冠、且能承担可摘局部义齿固位力的残根,先完成桩冠修复,再用该桩冠做基牙,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选择适宜作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的残根,牙根需有足够的长度及粗细合适的根管,尖周情况良好,牙龈、牙周无炎症。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进行桩冠修复,要求桩冠钉长度达根长2/3,直径达1/2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87人,96件可摘义齿基牙龋坏的114颗牙进行了临床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戴牙时间越长基牙龋坏越重,主要原因是卡环对基牙的磨擦,卡环位置不当,人工牙与基牙之间的接触关系不良。为减少基牙的龋坏,本文提出了一些设计制作可摘义齿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及预防基牙龋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可摘局部义齿基牙健康状况的远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深入探讨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PartialDentures,RPDs)对口腔微生态系进而对基牙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影响特点和相关因素[1],我们先后对128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了RPDs修复,并对患者进行了为期4年的临床追踪观察。现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别用烤瓷联冠固定基牙和连续高位卡环稳定基牙,利用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denture,RPD)修复双侧磨牙缺失,比较两者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肯氏Ⅰ类牙列缺损近缺失端基牙I-II度松动病例40例,在进行完善的牙周基础治疗后,分别采用烤瓷联冠固定基牙和连续高位卡环稳定基牙,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术后复查,随访1-5年,通过比较患者的主观感受和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烤瓷联冠组5年临床成功率高于连续高位卡环组,两组患者的满意率、牙周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探诊后出血指数、牙槽骨支持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肯氏I类牙列缺损伴前磨牙松动的患牙,经完善的牙周治疗后,烤瓷联冠固定松动基牙后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牙周指数和牙菌斑细菌相对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研究已经证实[1~3] ,戴用可摘局部义齿 (Re movablePartialDentures ,RPDs)会破坏口腔微生态平衡 ,进而对基牙牙体、牙周组织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RPDs对口腔微生态系影响的微观变化及特点 ,作者先后为 2 8例第一磨牙缺失的患者进行RPDs修复 ,并就基牙牙周指数及菌斑细菌相对分布变化进行了为期 4年的动态检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 2 8例患者 ,男 17例 ,女 11例 ,年龄 2 3~ 5 4岁 ,均为第一磨牙缺失 (任何一区 )。从未戴过义齿 ,基牙无龋或充填物 ,牙龈…  相似文献   

15.
牙列末端游离缺失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缺牙方式,如不及时修复,对患者的咀嚼、生活和全身健康会造成不同程度负面影响。由于全身状况、余留牙的健康和经济状况等因素,对老年患者而言,可摘局部义齿(RPD)目前仍是主要的修复手段。此类  相似文献   

16.
宋亮  徐斌  徐婕  查英 《口腔医学》2011,31(12):712-714
目的研究可摘局部义齿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基牙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口腔门诊就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60例,牙周非手术治疗后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研究基牙与其对侧同名牙于义齿修复前、修复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5项牙周指标。结果 1)Ⅱ型糖尿病患者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后基牙的牙周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牙(P<0.01);2)Ⅱ型糖尿病患者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后的6个月内,基牙的牙周指标均明显升高(P<0.01);但随着戴用时间继续延长,基牙的牙周状况趋于稳定和缓解。结论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可引起Ⅱ型糖尿病患者基牙牙周指数的升高。  相似文献   

17.
非游离端可摘义齿与固定义齿牙槽骨承力的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非游离端可摘义齿与固定义齿受载前后基牙牙槽骨的变形。方法:选用新鲜人尸离体上下颌骨,制备左下第一恒磨牙缺失模型,先后用铸造三臂卡环为固位体的可摘义齿及整铸双端固定桥对缺失区进行修复。以垂直向均匀加载和集中加载两种方式,用电子散斑干涉技术比较分析基牙牙槽骨受载前后的变形分布。结果:两种修复体都可以使基牙牙槽骨的离面位移减少,以固定修复后基牙牙槽骨的离面位移减少得较为显著。结论:两种设计都有其合理性,以固定义齿修复对于改善牙槽骨的力学状况优于铸造三臂卡环为固位体的活动义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人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对基牙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56例牙列缺失后的老年人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3个月、12个月后复查并记录基牙与对侧同名牙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等四项牙周指标。结果:患者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后基牙的四项牙周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牙(P〈0.01);老年患者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后的3个月内,基牙的牙周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12个月时基牙的牙周状况趋于稳定状态。结论:老年人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可引起基牙的牙周指数增加。  相似文献   

19.
可摘局部义齿与基牙龋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可摘局部义齿是牙列缺损的一种修复形式,用以恢复咀嚼功能和维持正常的面部外形。患者戴用可摘义齿时应该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以预防基牙的龋坏。基牙患龋的问题除了与时间、细菌、宿主、食物因素有关外,还受义齿材料、设计、制作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可摘局部义齿与基牙龋坏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对于肯氏Ⅰ、Ⅱ分类游离端牙列缺损病例,尤其是基牙牙周状况不佳时,传统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众多不足会导致基牙松动加重,以至无法保留该基牙.双重大连接体设计对游离端基牙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延长义齿使用寿命,增加义齿的美观性和舒适度.本文对双重大连接体支架可摘局部义齿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