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锦良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6):38-40,46,F000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诊断颅内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从临床受检者中选取血管成像检查异常者86例,用Discovery Ultra16层螺旋CT扫描仪按颅脑血管成像参数扫描,然后将所采集的参数送人ADW4.1高级后处理工作站,利用后处理软件行容积成像(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进行重建。结果86例中,脑血管动脉瘤53例、脑血管动静脉畸形22例、脑动脉狭窄或中断8例和烟雾病3例。VR、MIP、MPR都能清楚显示颅内血管情况;VR色彩鲜艳,层次丰富,MIP、MPR虽色彩单调,但对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结论MSCTA是一种无创伤的颅内血管性病变检查方法,定性、定位明确,确诊率高,可部分替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AVM)方面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20例病人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经肘前静脉以3.5mi/s注入100mL对比剂.延迟18~20s扫描,扫描条件为:层厚2.0mm,重建间隔1.0mm,Pitch0.875;后重建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阴影显示(SSD)、容积显示(VR)、透明技术和切割技术.结果:20例患者的MSCTA断面和重建图像上均见到典型的畸形血管团,18例发现粗大的供血动脉(90%),14例明确的引流静脉或扩大的静脉窦(70%),5例病人为亚急性出血(25%),2例有出血后脑软化(10%).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动静脉畸形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SCTA在主动脉夹层中的成像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5例经手术证实的主动脉夹层的MSCTA表现。图像重建层厚1.25mm,间隔1.2mm。后处理技术包括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容积再现(VR)等技术。结果MSCTA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内膜片的形态、破口的位置、真假腔和附壁血栓以及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结论MSCTA成像技术成熟,图像后处理技术多,能够快速、准确、简便及多层次显示主动脉夹层,可以作为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孟庆涛  郑穗生  王龙胜 《安徽医学》2010,31(11):1290-1292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诊断烟雾病中的价值。方法 17例烟雾病病例均行CT平扫及MSCTA检查,所得原始容积数据在ADW4.3工作站上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技术重组各种图像。结果 CT平扫可显示颅内缺血及出血性改变。MSCTA及后处理成像可显示不同程度的颈内动脉和(或)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17例均可显示颅底部异常增生的侧支血管网。结论 MSCTA可清晰显示烟雾病的血管改变特点,而重建图像可直观显示病变周围空间关系。此检查方法方便、快捷、无创,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16层螺旋CTA对直肠供血动脉的显示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日的 探讨16层螺旋CTA对直肠供血动脉的显示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5例患者全腹盆腔增强扫描后行腹腔动脉系血管三维成像,层厚2mm或1mm,间距1mm或0.5mm,成像方法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成像(SSD)、立体容积漫游(VRT)。结果 最大密度投影(MIP)下显示直肠上动脉及其左右分支的有25例,显示直肠下动脉的有21例。表面遮盖(SSD)下显示直肠上动脉及其分支的有23例,显示直肠下动脉的有18例。血管容积漫游重建(VRT)下显示直肠上动脉及其分支的有25例,显示直肠下动脉的有20例。结论 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进行腹盆腔血管的MIP、SSD、VRT可以清楚显示直肠上下动脉,对临床治疗直肠病变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不同危险级别患者的脑血管痉挛(CVS)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32例SAH患者进行低、高危险级别分组后,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评价的CVS程度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低危险级别25例,高危险级别7例,发生CVS患者12例(占37.5%)。25例低危级别患者中,18例(占72%)MSCTA表现正常,7例(占28.0%)出现轻度CVS,多无临床体征;7例高危级别患者中,2例(占28.6%)MSCTA表现正常,5例(占71.4%)出现中重度CVS,临床表现为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低、高危险级别患者与MSCTA检出的CVS程度比较,Z=-2.936,P〈0.05。结论:MSCTA可准确无创地评价SAH后CVS程度,指导临床分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慢性炎症及肺癌支气管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的影像学特点,为肺慢性炎症与肺癌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接受多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患者108例,根据纤维支气管镜、经皮穿刺活检及临床其他综合检查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肺炎组及肺癌组。原始扫描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通过横断位、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分别观察各组支气管动脉形态、走行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三组病例VR像支气管动脉显示率分别为72.4%、83.6%和86.4%,MIP像分别为82.5%、90.3%和93.7%,MPR像为80.5%、89.6%和91.3%,慢性炎症组及肺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支气管动脉内径分别为1.57±0.02mm、2.28±0.04mm和2.04±0.03mm,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在肺慢性炎症和肺癌时CTA影像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在二者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中央型肺癌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方法:对本院57例中央型肺癌(直径3-5cm)患者行16层MSCT胸部CT血管造影检查,其中实验组29例,采用对比剂示踪触发扫描技术(SureStart);对照组28例,采用经验时间法,扫描延时为(25+2)s。采集层厚1mm,螺距15,扫描速度0.5s/r。非离子型对比剂(300mgl/mL),注射剂量1.5mL/kg,注射速率4~5mL/s。支气管动脉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采用遮盖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重建。结果:实验组29例共显示支气管动脉93条,平均为3.21条/例;对照组28例共显示支气管动脉31条,平均为1.11条/例。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支气管动脉显示成功率及平均显示数目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6层MSCTA扫描是一种安全无损害,简便有效的支气管动脉显示方法;利用SureStart技术能更好地显示支气管动脉血管图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增强扫描,将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仿真内窥镜(VE)后处理。结果 21例主动脉夹层均能明确显示真假腔和内膜片,以轴位像、MPR、VR显示最佳,DeBakeyⅠ型2例,Ⅱ型1例,ⅢA型2例,ⅢB型16例;21例均见到明确的初始破裂口,显示率为100%,以轴位像、MPR像上显示为佳,结合VR可立体显示破裂口形态、大小及与主动脉分支的关系;1例Ⅱ型夹层,无名动脉受累,1例ⅢB型夹层合并右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的右锁骨下动脉(该患者右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分别起源于主动脉弓)受累,20例Ⅰ、Ⅲ型中,腹腔动脉受累4例,肠系膜上动脉受累5例,肾动脉受累4例;21例夹层中,16例可显示假腔内多少不等的血栓充填。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无创、快速、准确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及其三维影像解剖特征。方法对300例接受椎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的患者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横断面、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观察椎动脉变异情况。结果共94例椎动脉先天变异(6种类型),占31.3%,其中3例合并2种以上的变异,包括单侧椎动脉先天性狭窄32例(10.7%);椎动脉起源变异18例(6.0%);椎动脉行径变异37例(12.3%);椎动脉窗式变异1例,双椎动脉1例,单干椎动脉形成基底动脉7例(2.3%)。结论椎动脉先天变异较为常见,解剖变异较为复杂,MSCTA能予以较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多排螺旋CT胰周血管成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MSCT)胰周血管成像的扫描技术和成像方法。方法:40例无胰腺及胰周疾病的患者随机分2组:①A组准直器1.00mm,1.25mm重建;②B组准直器2.50mm,3.00mm重建。非离子型造影剂(Omnipaque300mgI/ml)按1.5ml/kg计算,注射速率3ml/s,通过造影剂跟踪技术来确定动脉期延迟时间,取T11腹主动脉为靶血管,阈值设为180~200Hu,门脉期延迟65~70s。将动脉期图像进行容积显示法(VR)和最大密度投影法(MIP)成像,统计正常腹腔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率,并进行χ2检验。结果: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的显示率均为100%,胃十二指肠动脉的显示率为100%(A组)和90%(B组),P>0.05;胰十二指肠上动脉的显示率为95%(A组)和20%(B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造影剂按1.5ml/kg计算,注射速率3ml/s,准直器1.00mm,1.25mm重建,VR和MIP成像能获得良好的胰周血管图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种结果可靠而制作简单的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动物模型。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采用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CVS动物模型,通过尸体解剖和脑血管造影观察基底动脉(BA)痉挛。结果:尸体解剖模型组BA周围和枕大池内均有血凝块;造影发现模型组中day3、5组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枕大池2次注血法是建立CVS动物模型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疑为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进行了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扫描范围为腹主动脉肾动脉开口水平至踝关节水平,层厚2.5mm,螺距1.375:1,重建层厚1.25mm.对比剂剂量100ml~130ml,注射速率3.0ml/s-3.5ml/s.扫描后在Workstation4.2工作站上对全部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重建,进行下肢动脉成像,重建方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结果 所有病例动脉血管重建像均显示良好,MSCTA发现37例患者共114个动脉节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1例下肢动脉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真实再现下肢动脉的解剖与形态,对临床评估下肢动脉狭窄与闭塞的范围与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多层CT血管成像在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和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SMV)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显示病变的最佳方法。方法:本组共33例:SMA病变14例,其中血栓形成9例,夹层动脉瘤3例,假性动脉瘤1例,动脉旋转不良1例;SMV病变19例,均为血栓形成。多层CT血管成像均包括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以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er reformation,MPR)等重建方法。结果:9例SMA血栓形成在MIP均显示清楚,仅4例在VR显示病变,MIP对SMA血栓形成显示明显优于VR(P=0.0294)。3例SMA夹层动脉瘤以MPR显示较好,1例SMA假性动脉瘤和1例动脉旋转不良在VR显示较直观。19例SMV血栓形成在MIP和MPR均显示清楚,VR示病变血管不显像;其中12例SMV周围见侧支循环血管,侧支血管在MIP均显示良好,仅5例在VR显示,MIP对侧支血管显示明显优于VR(P=0.0046)。结论:运用多层CT后处理方法,能很好地显示SMA和SMV病变,在上述3种重建方法中MIP对SMA血栓形成及SMV周围侧支循环血管的显示最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在肝癌介入治疗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前分别行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分析肝动脉解剖、肝癌供养动脉及门静脉系统的显示情况。结果 MSCTA在显示腹腔动脉及肝动脉解剖方面与DSA高度一致。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与DSA对肿瘤供养动脉的显示均优于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P<0.05);MIP对3级肝动脉显示优于VR(P<0.05),与DSA比较无差异;4级及以上肝动脉分支的显示MIP优于VR,DSA优于MI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A与DSA对门脉癌栓及侧支血管的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肝动脉-门静脉瘘的显示DSA优于MSCTA(P<0.05)。结论 MSCTA能准确显示肝癌供血动脉及门静脉系统,有效指导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 in the assessment of abdominal aortic disease. Methods: Fifty-four patients underwent 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of abdomen. Contrast agent (Omnipaque 300 I g/L) 1.5 ml/kg was injected and the injection rate was 3 ml/s. The delay time was determined by bolus tracking technique, Tll level abdominal aorta was set as the target vessel and the threshold was 180-200Hu, slice width was 3mm and with a pitch of 4-6. Original data were transferred to working-station to perform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Results: Ten cases were normal, twenty-eight cases were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 five abdominal 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s (Debakay type Ⅲ) and eleven aortic sclerosis. SSD showed the body of aneurys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eurysm and adjacent blood vessel, MIP better displayed calcification of blood vessel wall and condition of the stent, MPR demonstrated true and false lumen, rapture site of abdominal aorta intima and mural thrombus. Conelusion: MSCTA axial and reconstruction image can show the extent of abdominal aortic disease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adjacent blood vessels. It is a safe, simple and non-invasive examina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常见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76例,均行MSCTA检查,采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进行图像后处理,2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以DSA为"金标准",MSCTA诊断71例血管狭窄(93.42%)。本组71例患者共1329段可评估血管,MSCTA、MIP诊断下肢血管狭窄程度≥50%的准确率为95.79%、90.61%明显高于MPR(85.68%)、VR(86.15%)(P0.05)。MPR、MIP、VR检查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外伤后动脉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总准确率分别为88.73%、95.77%、73.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结合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作为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理想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郭成伟  梁文  全显跃  朱晓军 《广东医学》2008,29(7):1135-1137
[[摘要] 目的 应用小剂量预注射法(Test Bolus)优化64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MSCTA, MSCTP) 中的最佳扫描时相。方法 60例无肝脏病变的检查者,随机分成4组(A,B,C,D),每组15例;以Test Bolus(15 ml 、5 ml/s)在第一肝门层面测取肝动脉和门静脉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测其峰值时间,以小剂量预注射峰值时间相应延迟4,6,8,10 s行MSCTA和 MSCTP检查。测量并分析4组门静脉主干(MTPV)、腹主动脉(AA)及肝脏实质最大CT值;所得原始数据采用MIP(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VR(Volume Rendering,VR)三维重建并评价其图像质量。结果 应用Test Bolus,肝动脉的峰值时间16~19 s、门静脉的峰值时间24~32 s(95%可信区间)。肝动脉B组、门静脉C组的图像质量最好,1~4级主干均强化较好,观察细分支均可达6~7级。结论 对比剂注射速率为5 ml/s时,MSCTA, MSCTP延迟时间为小剂量预注射峰值时间延迟6 s,8 s为最佳启动扫描时间。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CT血管造影 断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相似文献   

1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MSCTA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MSCTA检查,同时行DSA检查和/或手术治疗。MSCTA检查包括MIP、VR、MPR和CTVE重建。结果4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MSCTA均能获得准确的诊断,与DSA和手术结果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100%。通过多平面重建测量其面积狭窄百分比,以狭窄程度最严重处为准,表现为轻度狭窄者3例,中度狭窄8例,重度狭窄16例,闭塞21例。MSCT重建技术能显示斑块及狭窄管腔内部形态。结论MSCTA可直观地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狭窄程度,有利于术前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