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益精活血通窍法治疗老年性痴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现堂 《中原医刊》2001,28(9):60-61
目前现代医学对此疾尚无理想治疗方法和药物。根据其发病机理,笔者以“补肾益精,活血通窍”之法治之,取得较好疗效。 1 病理以精虚血瘀为根本 “脑为髓之海”祖国医学认为,脑位于颅内,由精髓汇聚而成,脑之精明全赖精髓滋养,而精髓之盈亏,与肾密切相关。肾主骨生髓,肾之精气盛衰直接影响脑髓的充盈和发育。肾气盛,髓海充,脑的发育则健全,就能充分发挥其“精明之府”的生理功能,即“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反之,若肾之精气不足,髓海失养,则发生髓海空虚的病变化。正如《灵枢·海论》所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  相似文献   

2.
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生髓化血,充养大脑,有“脑为髓之海”之说,一旦肾中精气亏虚则髓海不足而见眩晕耳鸣诸证。为了探讨肾中精气对大脑机能的作用,我们对肾气虚患者的脑血流图表现进行了观察研究,并与心气虚组、脾气虚组作了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笔者根据多年来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经验,总结出“补肾填精、健脾化痰、补气养血、理气蠲瘀”十六字诀,四大原则,现介绍如下。 1 补肾填精 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年老肾虚,精髓亏损,脑海空虚,脑失其养,则发本病。正如《灵枢.海论》中云:“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晕,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临床表现为表情呆滞,寡言少语,头昏不适,眼花耳鸣,神疲健忘,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治当补肾填精。  相似文献   

4.
临风 《大家健康》2012,(8):23-23
鸣天鼓又叫弹脑,是中国流传千年的古老强肾按摩法,两手心掩耳,然后用手指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所以古人称作“鸣天鼓”。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肾气足则听觉灵敏:耳通于脑,脑为髓之海,肾虚则髓海不足,易致头晕、耳呜。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聋是年龄因素引起的老年人慢性致残性疾病,对患者的社交有严重的负面影响。谢慧教授团队基于长期的临床积累,认为该病是精气衰退在耳窍的体现,故提出“脾-肾-髓海”听觉轴,该轴比拟自然水源之势态,顺应人体精气流转的生命之象,即“源-枢-汇”。耳窍以精为养,以神为用,其精神化听,“脾-肾-髓海”听觉轴忠于听觉的深层内涵,讲求肾和、脾运、髓充,由此耳窍方可聪敏清灵,识别声音言语,对应老年性聋“听得见,听不清”的根本社会及生理难题。然年老精衰,精气无以上充,则神机失灵,耳窍失敏,此为老年性聋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故无论是响应全国老龄化的步伐,还是基于对老年性聋疾病的深入求索,以该听觉轴为支点,继续中医学对老年性聋的认识和探知都将裨益于临床老年性聋的诊治思路发挥。  相似文献   

6.
中医对脑与心理关系的认识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内经》提出了“头者精明之府”的观点;明代至明末清初确立了“脑公元神之府”的理论;到了清代形成了中医脑髓学说。  相似文献   

7.
“肾主耳”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重要内容,文章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运用中医理论辨证分析老年性聋与肾的关系。提出老年性聋多因肾虚至髓海不足,耳失濡养;扰乱气机,气血运行不畅,耳窍闭塞。故而治疗应注重补肾通窍法,在-临床中防治老年性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脑瘫全称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刘绪银主任医师认为脑瘫属中医"脑痿"范畴。由三焦、膜原、腠理、膜络、玄府所构成的膜府系统涩滞则藏腑气化失常,生化不足,血涩为瘀,津停为痰,痰瘀壅塞黏附膜府膜络则膜络涩滞,精气津血输布渗灌障碍,导致上气不足、髓海不充,是脑瘫的重要基础病机。临证分阴虚髓热、气滞痰阻、痰热扰动、脑气郁滞、气虚血瘀、风痰交夹、气血亏虚、肝肾不足、髓海空虚等基本证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佐以芳香药、藤枝类药、虫类药,内外合治,以疏达膜府、畅通脑络,促进气血精津上输,以充养脑髓。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进展王启政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痴呆,老年性/中医药疗法,综述1辨证分型研究傅氏[1]认为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病位在脑,病因以内因为主,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虚证包括髓海不足、脾肾两虚及肝肾亏损,实证包...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脑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聚之处,人之视觉、听觉、嗅觉、感觉、思维记忆力等,都是因脑的作用,这说明脑是人体极其重要的器官,是生命要害所在。脑为神之本,神强必多寿,健脑是健身的关键,健脑大体有以下几个方法:1.固精培脑脑为髓海,肾主精生髓。脑的活动依赖于肾精的充养。若肾精满盈则髓海充实,故积精可以健脑。积精之法,在于节欲。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  相似文献   

11.
脑是人体保护最严密也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前人对脑的认识,多散载于历代各种史料。现就医学者作中有关这一内容作初整步理,挂一漏万,谬误必多,请指正。一、脑的功能脑形似腑而功似脏,无表里配属关系,被称为“奇恒之府”。因“诸髓者皆属于脑”,故又称脑为“髓海”。且“上至脑,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说明脑髓与脊髓息息相通。从孙思邈“头者人之元首,人神之所注”,李时珍“脑为元神之府”,《东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对脑的论述颇为丰富,但多散在于各章节中。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脑理论,剖析《内经》对脑的认识,对《内经》关于脑的论述予以梳理,并结合文献从脑为奇恒之府、脑为髓海、脑与脏腑经络联系以及脑的功能、病变等方面进行总结与探讨,以期溯本求源。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痴呆是发生在老年阶段的,以智能障碍、理解、计算和定向能力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一组疾病。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和转归均与肾气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脑为奇恒之腑,由髓汇聚而成,是为“髓海”;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素问》日:“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灵枢·天章》日:“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类证治裁》日:“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忆所凭也。”“所治健忘者,必交其心肾……使肾之精华上升于脑。”《医方集解·补养之剂》谓:“人生精与志,皆藏于肾,  相似文献   

14.
现代生理学对脑的记载仅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迄今,由于解剖、生理学的发展,才开始认识了大脑的组织结构、功能定位等,并创立了分析器学说。然而,祖国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内经》中记载了脑的许多生理和病理。例如《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脑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祖国医学发展到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第一次提出脑与精神活动有关,谓“脑为元神之府”。清代医家汪昂的  相似文献   

15.
论脑为"元神之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或称“脑髓”,又名髓海,深藏于头部,居颅腔之中,是精髓和神明汇集发出之处,又称为元神之府。《素问·五藏生成篇》云:“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本草纲目》载:“脑为元神之府。”所谓“元”者,乃起始而混然未分之谓也,《尔雅·释诂》云:“元,始也”。人体初生之神则曰“元神”,即元始之神,是曰“先天之神”,先天主生不主用。1脑为“元神之府”的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人们对肾的生理病理研究,对“肾”实质的认识日趋深入,对肾病的诊治水平也日渐提高.现结合临床谈谈我们对肾系病证治疗的点滴体会.1 肾系病症的特点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水液.肾所藏之精气一为“先天之精”是禀受父母的生殖之精;一为“后天之精”源于水谷之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肾为水谷之宅,内寓真阴真阳,“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所以肾病常影响肾的藏精功能.表现为肾精之虚,或肾气不固,或肾之阴阳失调.肾精之虚则影响生长发育,影响性的发育成熟及性机能减退,而见发育迟缓,智力减退、滑泄阳萎、不孕不育.肾气不足则肾失封藏,若精关不固,则遗精滑泄,若二便失于固摄则尿浊、尿多、或遗尿,尿有余沥,二  相似文献   

17.
结合文献研究认为,脑为髓海,脑髓来源于肾中先天精气和后天脏腑精气,是脑主神明的物质基础,脑主神明体现于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活动、主感觉运动等功能方面,度从现代医学角度诠释有其结构和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医学无原发性高血压病之病名 ,多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 ,是由于情志所伤、饮食失节、先天禀赋不足或内伤虚损等原因引起的临床以头痛、眩晕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由于临床表现与并发症不同而和“胸痹”、“中风”、“水肿”、“心悸”等病相联系。历代医家颇多论述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脑为髓之海 ,其输上在于其盖 ,下在风府。……髓海有余 ,则轻劲多力 ,自过其度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丹溪心法·头眩》:“头眩 ,痰夹气虚并火 ,治痰为主…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中医大多认为老年痴呆病位在脑,与肾、心、肝、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且强调老年痴呆的发病关键在心、肾,而对于脾胃在老年痴呆发病与防治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报道很少,文章着重阐述健运脾胃对调补心肾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促进作用,从而引起人们对脾胃在老年痴呆发病诊治中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量查阅中医古籍中关于痴呆及心脑、心肾不交理论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出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病机:肾中精气亏损是老年痴呆的发病基础;心主神明功能减退是老年痴呆发生的重要因素;心肾亏虚,心肾不交是老年痴呆的基本病机;并进一步归纳出调补心肾是老年性痴呆的基本治则,从而为临床治疗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