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长稳 《开卷有益》2014,(11):50-51
<正>中医开具处方,遣药中须缜密斟酌每一药味的四气五味。四气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代表药物的药性和滋味两个方面。其中的"性"又称为"气",是古代通用、沿袭至今的名词,所以四气也就是四性。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相似文献   

2.
王华  王正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8):25-25
熟悉方药的性能祖国医学认为每一种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能,这些规律体现在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方面。四气即寒、热、温、凉(平),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之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确定的,如:罗布麻、菊花、金银花可治疗日赤、发热、扁条腺炎等热症。血味即酸、苦、甘、辛、成五种味道,辛味药能发散表邪,如外感风寒用生姜、桂枝;甜(甘)味药有甘缓和中补养作用,  相似文献   

3.
活血化瘀药具有通行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的作用 ,适用于血行障碍而形成瘀血所致的各种症候 ,如跌打损伤、胸胁刺痛、痈疽肿痛、症瘕积聚 ,以及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现就其性与归经 ,作一简介。1 性中药之性即气 ,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故谓四气。平性药物不如寒凉药和温热药的作用来得显著 ,虽有寒、热、温、凉、平五气 ,但一般仍称为四气。寒热是瘀血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瘀血生成以后又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因此 ,凡因寒邪导致的瘀血 ,在治疗上宜选温性的活血化瘀药物。反之 ,因热邪而致的瘀血 ,就必须选用凉性的活…  相似文献   

4.
饮食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是说人每天都需要饮食。古今中外,对饮食问题都很讲究。讲究饮食,大多着重于营养价值和色、香、口味方面,很少讲究“四气”和“五味”的作用。对这一点,中国医药学家却很重视,认为:药物有“四气”、“五味”之分,饮食物同样有“四气”、“五味”的不同,由于气和味的特点而作用各异,下面谈些个人的体会。 一、何谓“四气” 所谓“四气”,即指饮食具有寒、热、温、凉四种性质。究其寒与凉、温与热,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凉次于  相似文献   

5.
中药的性能概括地说有“四气”、“五味”的特点。“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药物的味与作用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中药     
1、何谓中药的“四气”“五味”?其功能是什么?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于  相似文献   

7.
正中药性味指"四性"、"五味"。"四性"又称"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平)四种不同性。中药药性的认定是通过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的总结,按现代医学观点,主要是根据其药理作用来确定。一般认为:凡能治热证的药物多属寒性或凉性,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如石膏、知母清热泻火属寒性;凡能治寒证的药物属热性或温性,具有散寒、温里、助阳作用。如附子、干姜可以温中散寒,则属热性。  相似文献   

8.
<正> 病有寒热之别,药有寒热之异,故《本经》有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之分,临床上寒热错杂,需要常用寒热理论炮制中药,明代李时珍在黄连炮制项谈到“诸法不独为之引导,盖辛热能制其寒,咸寒能制其燥性,在用者详酌之”。本文用实例从寒热相制可变其性,寒热互制可缓其性,寒热各制可增其功、生凉、熟温,法有其用等方面专论运用寒热理论炮制中药的重要性,科学性。1.寒热相制,可变其性 寒热是拮抗、对立、矛盾、相反的,常用此理论炮制药物改寒转温,或使热(温)转凉,寒药用热药制后变为温性药,热药用寒药制后转变为凉性药。如生地性寒属寒药,为清热凉血之品,经热药酒加热蒸制成熟地后,就成温药,为滋阴补血之品。  相似文献   

9.
寒热温凉药性理论是中药基本理论之一,长期以来被有效地用于指导临床用药实践。寒热温凉药性理论的形成始于《神农草本经》,《本经》提出“药有酸咸甘辛苦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确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并在单味药项下明确标以寒热温凉。为以后历代医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寒热温凉药性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原文: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 译文: 药物有酸、咸、甘、苦、辛五种味,还有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以及有毒和无毒的不同,有阴处晾干的,有晒干的,采集必须要有适宜的季节和月份,因炮制加工而有生熟之分.不同地区所出产的药物功效有差异,还要分辨药物的真与假,新与旧,同时各药都有一定标准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合和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 ,指不同或对立的要素、成分 ,通过相互作用而达到的整体协调 ,旨在阐发自然界万事万物和谐默契、相异相成的本质关系。合和思想强调事物的整体效用 ,重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中医学秉承了古代哲学的合和观念 ,使之成为指导中医理法方药立论与实践的重要思想[1] ,中药的运用便充分体现了合和的思想观念。方药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每味中药都具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归经等特性 ,这些特性是根据各药施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作用和功效而确定的。四气 ,即寒、热、温、凉四性 ;五味 ,即酸、苦、甘、辛、咸(…  相似文献   

12.
炮制对中药所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原药材经过炮制后 ,不仅可以提高疗效 ,减弱或除去毒副作用 ,而且还能便于服用和制剂。笔者现将炮制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生物碱类”、“甙类”药材所产生的影响简述如下。1 炮制对药物“四气五味”的影响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 ,炮制可以改变这种性能。如黄连本为大苦大寒之品 ,经过产温的姜汁炮制后 ,其苦寒之性大为降弱 ,这种制法是以热制寒 ,可以抑制其偏性 ,称之为“反制” ;若用胆汁制黄连 ,则更增强黄连苦寒之性 ,这种使寒者越寒的制法称这为“从制”。又如生甘草 ,药性偏凉 ,能清热解毒 ,用蜜…  相似文献   

13.
中药的性能一、四气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这四种不同的药性,都可以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上表现出来。如能治疗热证的药物,我们便知道它的寒凉的性质;能治疗寒证的药物,我们便知道它有温热的性质。寒凉与温热,实际上  相似文献   

14.
通常我们所说的气味是指用鼻子可以闻到的味道和用舌头尝可以感觉到的滋味。而中药里所说的气味却并非完全如此。中药归纳起来有四气,即寒、热、温、凉四气,也称药性;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四气与五味是对中药性质的高度概括,我们平时习惯称为“性味”。  相似文献   

15.
李时珍实事求是,重视实践,使气味理论从传统理论向科学用药迈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1]序例第一卷中,综合前人观念,分别讲述了气味阴阳,五味宜忌,五味偏胜,气味升降浮沉,四时用药例,五运六淫用药式,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五脏五味补泻等气味理论,还结合实际,加以评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曰:“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臊是气,其说与《礼记》吻合。但自《素问》以来,只以气味言,卒难改易,故从旧尔。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气味有厚薄,性用有躁静……”。1修正气味、增加主治《本草纲目》的编撰体例…  相似文献   

16.
<正>四气,亦称四性,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之后,所发生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的归纳.能治疗热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能治疗寒证的药物,大多属于热性或温性.五味,即是辛苦甘酸咸五种味道,是药物真实滋味与功效相结合的归纳.每种药物都具有气和味两个方面,错综复杂的性味组合构成药物的性味特性.炮制对此确有影响,元·齐德之《外科精义》早有论述“夫药者,治病之物,盖流变在乎病,主治在乎药,制用在乎人,三者不可阙也.”笔者从以下诸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药四气五味与现代药学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的“四气”又称为四性,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平)四种不同的药性。中药药性的论定是通过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的总结,按现代医学观点,主要是根据其药理作用来确定,一般认为:凡能治热症的药物多属寒性或凉性,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如石膏、栀子清热泻火便属寒性,凡能治寒证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具有散寒、温里、助阳作用。如附片、干姜可以温中散寒,则属热性。  相似文献   

18.
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诠释中药药性理论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及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中医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选择.对于中药学而言,现有中药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用药禁忌等,内容十分丰富.中药药性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四性理论.中药四性包括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中医学理论认为,寒为凉之甚,热为温之极,认为寒与凉或温与热之间只有程度的差异而无本质上的区别,故从四性本质属性而言,只有寒热两性之分.我们认为,以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为突破口,建立科学的现代中药药性理论体系是中药现代研究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在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的基础上,采用当今先进的科技手段与方法展开研究,创新中药药性理论,实现对传统理论的超越,才能使中药药性理论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从而不断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9.
“是药三分毒”。在中国医学史的相关资料记载,早在周代“毒与药”不分,统称“毒药”。如“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传说中神农所遇之毒即为“药”。秦汉时期谓“毒”为药物的偏性。如《本经》记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素问·五常政大论》谓:“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认为药性强烈、作用峻猛者是谓“毒”。魏晋以后“毒”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论中医的饮食调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熟悉了解食物的性能是饮食调护的依据。中医认为任何一种疾病都是阴阳失调的结果 ,表现为偏寒、偏热、阴虚或阳虚 ;任何一种中药大都有其偏性 ,偏寒或偏热 ,偏凉或偏温 ,用药的原则就是利用药物的偏性补偏救弊 ,调整人体失调的阴阳 ,也就是“虚则补之 ,损则益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这些用药原则也适用于饮食调养 ,许多食物本身就是药物 ,能起到治疗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因而食物的性能也可以用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等中药理论来说明。如大蒜辛温 ,能杀虫止痢、镇咳治症、解毒消肿。大枣甘温 ,补脾和胃、益气调营 ,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