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 总结一组青少年患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利用骨—髌腱—骨进行关节镜下重建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6年~2000年23例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断裂在纽约关节病医院行骨—髌腱—骨重建。采用Lysholm及IKDC评分系统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26月~63月,平均随访37月,Lysholm评分平均94分,21例膝关节功能恢复到损伤前的正常活动水平。IKDC评分18例(78.3%)膝关节功能正常,3例(13.0%)一般,2例(8.7%)较差。无1例在随访时有关节不稳定的表现。结论 骨—髌腱—骨法重建前交叉韧带同样适用于青少年患,术中应特别注意两端骨块的固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实质部完全断裂的发生部位,及其与5种主要损伤有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1988年5月-2005年12月,144例急性ACL损伤(受伤时间1-21 d)经关节镜探查确认韧带实质部完全断裂,按照长度将实质部三等分分为上、中、下三部分,观察断裂部位与年龄、性别、损伤侧别、损伤机制(接触性、非接触性)和损伤时膝关节位置(伸直、屈曲)的关系。结果上、中、下三段断裂的发生率分别为:72.2%(104/144)、26.4%(38/144)、1.4%(2/144),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上段和中段断裂在不同年龄、性别、损伤侧别、损伤机制和损伤时膝关节位置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ACL实质部完全断裂近3/4发生在上段,1/4左右发生在中段,下段极少发生;断裂部位与年龄、性别、损伤侧别、损伤机制以及损伤时膝关节位置均无关。 相似文献
3.
4.
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技术是影响疗效的最重要因素。骨隧道定位,尤其是股骨侧隧道定位(解剖位点、定位方式和髁间窝成形)仍存在争议。ACL双束重建术因重建了双束的正常解剖结构,理论上可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尤其是旋转稳定性,故日益受到重视,但有关临床结果的报道不一,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移植物的初始张力尚无标准。固定方式的改进是近年重要的技术进展,可靠的固定有助于早期康复锻炼,但固定术后的骨隧道扩大值得关注,长期影响和预防措施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采用自体髌韧带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9例膝关节镜下应用自体中1/3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情况.随访2年以上纳入分析。采用Lysholm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Ⅱ①c)分级评估标准和AKT-1000关节测量仪测定稳定性评价疗效。结果平均随访32.6个月.Lysholm关节评分由术前62分提高到术后94分.优良率为93.8%。IKDC功能评价24例(49%)正常.22例(45%)基本正常,3例(6%)异常。KT-1000测定优39例(79.6%),良10例(20.4%),平均移动度1.9am。结论关节镜下自体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能早期康复锻炼,稳定性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运动损伤之一。美国每年约有20000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病例,其中约100000例需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我国尚无准确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敖英芳等报道,我国现役集训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总发病率为0.47%。除运动损伤外,军事训练和交通意外也常造成前交叉韧带断裂。 相似文献
7.
修复与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目的 ,就是恢复前交叉韧带的连续性和膝关节的稳定性 ,防止这种病理过程的发生与发展[1,2 ] 。下面就近年来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1 前交叉韧带修复的方法1 1 前交叉韧带的单纯修复 单纯修复前交叉韧带 ,因其在短期内可以提供膝关节的功能稳定[3] ,国外在 5 0年代较为流行 ,国内报道较少。林阳等[4 ] 人通过 9例膝前交叉韧带的重建认为 ,早期行前交叉韧带修补术 ,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优于重建的病人。但回顾性与前瞻性研究[3] 均表明 ,单纯进行前交叉韧带的修补 ,膝关节功能在 5年内有近 40 %~ 5 0 %归… 相似文献
8.
9.
早期与晚期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虽然重建治疗交叉韧带腱部断裂和早期修复连同撕脱骨折的交叉韧带(ACL)损伤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应早期抑或晚期手术重建尚存有争议。本文对我院1995年1月~2000年6月早、晚期关节镜下ACL重建并得以完整随访的病人进行了回顾调查,旨在对早晚期手术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0.
前交叉韧带断裂髌韧带替代再造一例山西省临汾市中医骨伤科医院(041000)孙续前单纯前交叉韧带(ACL)断裂临床上较为少见,采用髌韧带替代前交叉韧带行关节腔内前交叉韧带再造,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范×,女,37岁,农民。半年前在一次劳动中不幸摔倒,右... 相似文献
11.
骨骼未发育成熟患者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目前还存在争议:传统成人韧带重建术可能因为损伤骨骺而导致医源性骨骼生长障碍。作者采用保护骨骺,联合关节内、关节外韧带重建术治疗骨骼未发育成熟患者前交叉韧带损伤。韧带取自自体髂胫束。44例接受手术。结果:2例因移植失败在4.7和8.3年行翻修术;其余42例中,23例韧带完整性正常,18例接近正常,1例不正常。未见骨骼生长异常。作者认为,采用自体髂胫束行保护骨骺的联合关节内、 相似文献
12.
13.
髂胫束转位修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外伤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的自体修复方法及用材。方法 用同侧髂胫束转位修复外伤性AC断裂16例。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7年,优良率81.2%。结论用髂胫束修复ACL,有完全的韧带转化功能,且有取材广,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精确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的定位方法。方法取20例新鲜或冷冻保存的尸体膝关节,通过做骨道至股骨和胫骨的ACL附丽区,穿以钢丝并被动屈曲膝关节,测得其长度参数。用自行研制的等距测尺,连续观察测值的变化。结果在30°~120°屈曲过程中,前上区纤维由短变长,前方制约作用逐渐增加;后上及中心区纤维的长度变化很小;前下区及后下区纤维由长变短,前方制约作用逐渐减少。结论股骨附丽区后上区和中心区应视为ACL的重建位置。在陈旧损伤附丽区标志不明时,可使用等距测尺来决定重建位置中心。 相似文献
15.
LARS人工韧带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探讨LARS人工韧带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移植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以2004年8月至2006年1月间因前交叉韧带损伤行LARS人工韧带重建手术的18例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患者膝不稳症状消失,前抽屉试验阴性,关节功能良好。平均伸屈度0°~(130±10.2341)°。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平均积分由术前的(45.2±1.2315)分提高到术后的(85.5±2.3317)分,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早期恢复效果满意,特别适合于运动员的前交叉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16.
人工韧带产品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于临床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经历了较为坎坷的发展历程。早期人工韧带产品重建ACL疗效欠佳,大多以失败告终。近20年来随着新人工韧带产品的出现,临床应用其重建ACL逐渐增多,常用人工韧带包括Leeds-Keio TM、LARSTM(Ligament Advanced Reinforcement System)、Trevira HochfestTM,其中LARSTM应用较多。上述人工韧带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累积失败和并发症发生率较早期产品有显著改善,但也有各自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取自体肌腱、完全经骺板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取自体肌腱完全经骺板重建的14例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14~16岁,平均(15.1±0.7)岁。术前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阳性,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骨骺未闭合。术前及末次随访均拍摄站立位双下肢全长片及记录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评分和Tegner评分,同时记录受伤前Tegner评分、术后重返运动时间及身高增长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51个月,平均(34.8±9.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身高增长4.3~14.6 cm,平均(8.5±3.0)cm。11例患者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阴性,3例患者前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试验弱阳性;... 相似文献
18.
19.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的发生率较高,新鲜的断裂伤可直接缝合修复,而陈旧性断裂因变性萎缩需要手术重建,其中自体髌腱中1/3重建ACL因取材方便、重建韧带强度高、安全可靠,已成为重建的常规手术。目前利用替代物重建术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替代物游离后失去血供,导致替代物变性松驰为其原因之一。为防止替代物松驰,我们自1990年8月一2004年7月采用脂肪垫与髌韧带条柬相连,保持其良好的血供,重建ACL26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后,外侧副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LCL)的生物力学常变化.方法 自愿捐献新鲜成年男性正常膝关节标本共6具,年龄26~35岁,平均31.4岁,为非对称性,左、右膝关节各3具.置于自制运动夹具上并通过电子试验机轴向加载400 N负荷模拟膝关节的正常受力,采用压力感受器分别测定ACL完整及ACL断裂时LCL于屈膝0、30、60及90°时应变值.结果 屈膝0、30、60及90°位时,ACL完整组LCL承受应变分别为(0.00±1.63)、(-17.20±8.57)、(-24.00±4.80)及(26.50±4.65)με;ACL断裂组分别为(0.75±8.22)、(-52.75±3.33)、(24.30±4.99)及(26.30±4.27)με.屈膝0°和90°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和6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屈膝30°和60°时,ACL断裂后LCL承受异常负荷.屈膝30°时,LCL松弛度增加,其损伤可能性相对较小;屈膝60°时,LCL高度紧张,处于易损伤高危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