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国医学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对水肿辨证论治,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笔者重温中医基本理论,结合现代临床经验,以及个人点滴心得,试将水肿证治归纳为十法,简述于下:一、疏表利水法“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人体处在疲劳紧张状态,机体抗病能力降低,雾露雨湿交浸,风寒外袭,肺气郁遏,以致水道不通,水湿停滞,风遏水阻,风湿相搏,流溢于肌肤则为水肿。其证状特征:先见面目浮肿,继则遍及全身,来势迅速,小便短少不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水肿证治三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水肿多发于30~50岁生育妇女。以晨起颜面、四肢浮肿有紧束胀满感为特征。常伴有月经不调,经期前后加重。现代医学检查多无明显病因,当属中医“水肿”、“气肿”、“肤胀”范畴。笔者治疗常从肝脾二脏入手,用疏肝理气、益气健脾、活血化淤为法治疗,收到满意疗效,兹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3.
笔者总结临证治验,结合文献参考,将中风病的证治,初步归纳为十法,兹分述如下,以供参考,不妥之处请指正。一、清心开窍法:本法适用于风中脏腑窍闭神昏的证候。风中脏腑,起病骤然,多由情志不遂,忧郁恼怒所致。《素问·举痛论》谓:“怒则气上”,气有余便是火,火动风生,挟痰浊上蒙清窍。症见: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牙闭,两手握固,身热面赤,痰壅气粗,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等。此为“阳闭”,即《内经》  相似文献   

4.
中风证治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证治十法江苏省姜堰市中医院(225500)缪钟丽关键词中风;辩证论治;治疗方法1清心开窍法本病适用于风中脏脆窍闭神昏的证焕。风中脏腑,起病骤然,多由情志不遂、忧郁恼怒所致。症见: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牙闭,两手握固,身热面赤,痰壅气粗,舌苔腻,...  相似文献   

5.
6.
谈水肿证治     
<正> 治疗水肿,《内经》提出发汗攻下利小便三法,张仲景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的治疗原则,后世增补了健脾、补肾、助阳、除湿及攻补兼施诸法。兹就临证分型治疗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水肿一证,早在《内经》里就有详细的记载。如《灵枢·水胀》篇:“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颈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与现代医学中急性肾炎性水肿非常相似。再如朱丹溪在《脉因证治》中说:“面色惨  相似文献   

8.
水肿证治验     
二十余年前,我在温州市第一医院工作时,曾治愈二例水肿证,一系病情之奇,一属治法之峻。兹介绍于下:例一:王××,女,20岁。1956年初,患水肿证,住温州市××医院内科病房,治疗未效,转入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住院,经西医检查拟诊为“慢性肾炎”。患者面色(白光)白,全身浮肿,尿少形寒,纳食不馨,苔白舌淡,脉沉细。治以五皮  相似文献   

9.
水肿是指体内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脸、头面、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水肿、按之凹陷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男女老幼皆可发之,属祖国医学“风水、涌水、石水、皮水、正水、黄汗”等范畴。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心衰、风心、肺心、高心病、心肌炎、心包炎、肝腹水、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性水肿(低蛋白血症、严重贫血)、内分泌  相似文献   

10.
<正> 水肿乃是中医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它既是一个病名,又是许多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如心脏性水肿、肾脏性水肿、肝脏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内分泌失调性以及功能性水肿等,而治疗时既要着眼于引起水肿的各种疾病,又要积极地消除水肿。就中医而言,消除水肿又是治疗引起水肿原发疾病的重要手段。水肿在《内经》中称之为“水”,《金匮要略》称其为“水气”并将其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等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阴虚水肿证治莱芜市中医医院(271100)吕贵东王瑞道阴虚水肿是指水肿未消,阴液已伤,或脏腑阴精不足,功能失调所致的水肿。我们运用养阴利水法治疗,效果满意。导致阴虚水肿常见因素有:①体质因素。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青壮年房室不节,易损真阴,老年人阴精...  相似文献   

12.
泄泻证治十法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骏 《北京中医》1991,(3):31-34
泄泻是临床常见证,其表现十分复杂,古人论述颇多,但目前尚乏统一的分类证治标准。本文就泄泻证,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学古师法,反复实验,将泄泻证归于十大类型,主要阐述了证治十法,既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又有笔者独到体会,拟定为:“和中解表”、“消积导滞”、“清热利湿”、“祛暑调中”、“升降止泻”、“温中理脾”、“调和肝脾”、“升清朴中”、“益火生土”、“驱蛔止泻”十大治疗法则,具体讨论了各证的病因病机证候及治疗原则,结合本人多年来的临床实践,既有常,又有变,总以辨证为先;审证求因才能药中肯綮。运用每一法则时,分析了兼证变证的  相似文献   

13.
崩漏是妇科常见多发病,属急、难、重证,多发于室女及育龄之妇,亦见于老妪之体。崩有经血非时暴注之说,漏有淋漓不尽之谈,二者常交替出现或互为因果,故近代统称崩漏,包括现代医学的盆腔炎性病变、妇科肿瘤及人流、上环等机械损伤所致的不正常阴道出血。多年来笔者根据前人经验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崩漏证治十法,现作以初步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荨麻疹为最常见的多发性皮肤病 ,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 ,顽固者长达数月或数年之久。西医主要通过抗组胺类药物治疗 ,但不少患者难以奏效 ,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分型施治 ,常可获得理想效果 ,现介绍如下。1 风热相搏证——祛风清热法皮损多为红色风团 ,遇热增剧 ,愈抓痒感愈甚 ,自觉口渴心烦。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数。相当于热性荨麻疹。消风散加减 ,药用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蝉衣、煅石膏、知母、生地、胡麻仁、木通、甘草等。2 风寒外袭证——疏风散寒法每于秋冬寒凉季节贯发 ,以颜面四肢部位明显 ,多为白色风团 ,常因寒风或冷水浸涉而…  相似文献   

15.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小儿脏器柔弱,发生腹泻之后,处理稍缓,病情易于变化。因此,临床辨证治疗,不可不慎。现将先师对小儿腹泻的证治十法,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一、疏表胜湿法:外感风寒湿邪,肠鸣便泻,水粪兼下,臭味不重,小溲自利,兼见发热流涕,苔白舌淡,指纹浮露。选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若表邪重者可加荆芥、防风以增强疏表胜湿之力。  相似文献   

16.
治风先治血是临床常用治疗风证的法规。所谓“先”,是强调治血为治风之先导,并不是先治血而后治风。至于治血的概念,则凡是能调和营卫气血、通利血脉、疏畅经络之法,皆在此例。历代医家于治风的同时对不同的风证,分别配伍不同的治血之品,从而构成了不同的治风先治血之法。这些治法散见于历代医家的各种著作中,依笔者之管见,可归纳为如下十种: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男科的生理病理学基础,那么张仲景则是中医男科病辨证论治的鼻祖。本文仅就《伤寒杂病论》数十条文献中疗男疾十法进行研讨,以窥仲景的男科证治思想。一、辛温散寒,破结通利法古疝,系指心腹疼痛一类疾病。如果心腹之痛是由阴茎睾丸之疾引起,此疝就系男科特有之患。《金匱要略心典》在阐释仲景所论之阴狐疝时说:“阴狐疝者,寒湿袭阴,而睾丸受  相似文献   

18.
黄斑水肿证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斑水肿可以造成视功能不可逆性丧失,目前西医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从中医角度上看,黄斑水肿与《金匮要略》所论湿病(外湿)、水气病、痰饮(广义)相关,笔者结合《内经》、《金匮要略》中的有关内容,对黄斑水肿的中医证治思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炎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一般以水肿、蛋白尿、高血压为主证,中医学多归于"水肿""虚劳"范畴。笔者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思想,对慢性肾炎水肿的中医治疗进行整理。将慢性肾炎水肿分为三型:1、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水肿,2、慢性肾炎水肿,3、慢性肾炎低血浆蛋白性水肿。另附补充动物蛋白质方:泥鳅250 g,莲须12 g,冬虫夏草6 g,黄芪18 g,肉桂6g,生姜6 g,不放盐及其它调料。泥鳅温水洗净和药共煮1小时,喝汤吃肉,一日服完。  相似文献   

20.
笔者认为包皮水肿之病因病机有二:一是感染湿热淫毒,或因久坐湿地,湿热侵袭;或因性生活不洁,淫毒内侵;或因包皮积垢,湿热内生。二是身中虫药食毒。多因先天不足,不耐虫药食毒,如遇昆虫叮咬,虫毒内侵;或因用药不当,药毒致敏;或因进食发物,食毒内生。湿热淫虫药食之毒盛则生风,风毒交攻于阴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