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减轻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09年11月在本院住院的11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55例在接受常规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SAS、SDS及SCL-90的部分因子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措施;护理干预组60例,采用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焦虑状态评定量表(STAl)评分等.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改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精神科护理常规、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经过8周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但第8周末干预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外科患者心理不适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0例外科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病房普通护理,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观察时间为2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评价两组心理舒适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CPSS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CPSS量表评分都要比对照组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改善外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60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放松训练,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放松训练前后进行心理评定,比较实施放松训练前后SAS、SDS评分情况。结果实施放松训练后SAS、SDS评分较训练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松训练可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而减少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为临床心理治疗和护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和病耻感的影响,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病房普通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干预时间为4周,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SSMI)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测评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SSMI、SCL-9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SSMI、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降低精病耻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患者的精神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西菊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42-644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降低疾病不确定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6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按常规性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仅给予常规性健康教育和支持性心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认知治疗、音乐治疗和家庭治疗为措施的综合性心理干预,干预时间为2周,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DS)和Mishel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和MUIS评分无明显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和MU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紧张性头痛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67例紧张性头痛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3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紧张性头痛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其心理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划分为护理研究组与护理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对症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实施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分组实施临床护理后,护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明显高于护理研究组,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护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更加严重,护理研究组患者的心理更加健康。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采用心理干预治疗,心理干预内容:①心理疏导,②用药指导,③家庭气氛干预,④指导患者提高社会功能。于入组时、入组后4周对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心理测评。入组后4周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入组后4周,研究组IPROS、SAS、SDS评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研究组IPROS、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入组后4周研究组患者GQOLI-74每一维度的客观状态和主观满意程度的因子累积评分(除物质功能维度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治疗能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祥  朱春凤  黄腊根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172-173,176
目的 探讨音乐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干预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联合音乐治疗.观察6个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PANSS总分、SDS标准分、SAS标准分和PANSS中社会退缩、情感交流障碍、敌对性、注意障碍、意志障碍和情感不稳等因子的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PANSS总分、SDS标准分和SAS标准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治疗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200例酒依赖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焦虑抑郁状态筛查,共筛查出合并焦虑抑郁状态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安定替代治疗缓解症状,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8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态,对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心理干预前有显著下降,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酒依赖患者有严重的焦虑抑郁障碍,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缓解患者对酒的渴求及心理依赖,避免复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并建立恰当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60例肺癌患者纳入观察。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自评。给予心理护理,观察前后SAS、SDS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焦虑/抑郁状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状态积分显著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提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和家属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将225例肿瘤患者及家属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115例和对照组11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结果:干预前患者及家属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高于常模;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及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及家属不同程度存在焦虑和抑郁。全科模式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社区肿瘤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肿瘤医院定期开设"肿瘤康复乐园"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62例肿瘤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组织病人参加医院为患者定期举办的"肿瘤康复乐园"项目,对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和SD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在出院前SAS和SDS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在出院前和入院时SAS和SD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在出院前与对照组出院前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肿瘤医院定期开设"肿瘤康复乐园"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优于普通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伴心理应激的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人院时的临床特点,探讨心理干预在女性AMI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03例女性AMI患者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比较有无焦虑、抑郁情绪及患者人院时的临床特征。将伴有心理应激的68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后进行SAS、SDS评定。对2组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无心理应激的女性AMI患者相比较,伴心理应激者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就诊延迟时间较长[(7.9±5.8)h比(5.1±3.6)h,P〈0.01],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者较多[分别为58.8%(40/68)比37.1%(13/35),41.2%(28/68)比20.O%(7/35),均P〈0.05]。4周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SAS总分、SDS总分均有显著降低[分别为(39.7±6.1)分比(53.8±6.7)分,(37.5±5.6)分比(54.6±7.1)分,均P〈0.01];干预组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和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0.6%(7/34)比44.1%(15/34),23.5%(8/34)比47.1%(16/34),5.9%(2/34)比23.5%(8/34),均P〈0.05]。结论与无心理应激的女性AMI患者比较,有心理应激者危险因素较多。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女性AMI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子宫肌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组)和同期5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普遍存在着焦虑及抑郁症状。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干预后乙型肝炎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P<0.05),说明乙型肝炎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症状得到改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缓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抑郁焦虑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60例患者实施本组的心理护理、感觉护理、角色适应护理、争取家庭支持、人文关怀等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SAS和S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SAS和SD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焦虑和抑郁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患者自我认识,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