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的吗啡生物可降解缓释微球制剂的制备,并测定其体外释放曲线,建立体外释放模型。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吗啡PLGA微球,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微球中吗啡的含量。采用透析释药法测定微球体外释放曲线,并用零级动力学方程、一级动力学方程、Higuchi模型方程进行线性拟合。结果:吗啡PLGA微球的载药量为11.86%,药物包封产率为33%,体外释放曲线显示吗啡PLGA微球释放时间明显延长至10d以上。结论:吗啡PLGA微球明显地延长了吗啡释放时间,缓释性好,体外释放遵从零级释放模型。  相似文献   

2.
肖睿  张开伟  李同相  项舟  段宏  舒运兵 《西部医学》2012,24(8):1441-1445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缓释微球对许旺细胞(SC)在小肠粘膜下层(SIS)上的粘附影响。方法运用双酶两步消化法对SC进行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将bFGF-PLGA缓释微球(bFGF-PLGA-MS)与SC及SIS进行体外复合培养,并以游离bFGF组及单纯培养液组进行对比,观察bFGF-PLGA缓释微球对SC在SIS上粘附影响。结果运用双酶两步消化的体外原代培养方法获取的雪旺细胞数量较多,细胞纯度可达90%以上。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良好,细胞增殖周期约为6~7天,培养后2~7天为对数生长期,第7天后进入生长平台期;bFGF缓释微球能持续地促进雪旺细胞在SIS上的粘附、增殖及迁移;细胞增殖周期缩短,细胞能较稳定地保持着良好的活性;提高了细胞增殖指数,并使SIS上的SC持续保持较高的增殖活性;细胞数量与bFGF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988(P=0.02),表明两者间有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 bFGF-PLGA微球的药物缓释促进了SC在SIS上持续而稳定的粘附,为以SC复合SIS构建人工神经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为载体的微粒缓释给药系统是近30年药剂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制备工艺、应用进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显示PLGA微球给药系统在药物缓释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自制葡聚糖凝胶微型柱,建立分离测定新藤黄酸(gambogenic acid,GN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微球包封率的方法.方法 采用自制葡聚糖凝胶微型柱分离PLGA纳米微球与游离药物,用浊度法判断葡聚糖凝胶微型柱对PLGA纳米微球的吸附程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LGA纳米微球中GNA含量,并计算包封率.结果 自制葡聚糖微型柱可以实现游离药物与PLGA纳米微球的分离;所测3批PLGA纳米微球的包封率平均值为82.42%.结论 自制葡聚糖凝胶微型柱法简便,结果较精准,适合于GNA-PLGA纳米微球包封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缓释微球对许旺细胞(SC)在小肠粘膜下层(SIS)上增殖影响。方法运用双酶两步消化法对 SC 进行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将 bFGF-PLGA 缓释微球(bFGF-PLGA-MS)与 SC 及 SIS进行体外复合培养,并以游离 bFGF 组及单纯培养液组进行对比,观察 bFGF-PLGA 缓释微球对 SC 在 SIS 上增殖影响。结果运用双酶两步消化的体外原代培养方法获取的许旺细胞数量较多,细胞纯度可达90%以上。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良好,细胞增殖周期约为6~7d,培养后2~7d 为对数生长期,第7d 后进入生长平台期; bFGF 缓释微球能持续地促进许旺细胞在 SIS 上的增殖;细胞增殖周期缩短,细胞能较稳定地保持着良好的活性;提高了细胞增殖指数,并使 SIS 上的 SC持续保持较高的增殖活性;细胞数量与 bFGF 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988(P =0.02),表明两者间有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bFGF-PLGA 微球的药物缓释促进了SC 在SIS 上持续而稳定的增殖,为以SC 复合SIS 构建人工神经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淫羊藿苷(ICA)@明胶纳米粒(GNPs)-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ICA@GNPs-PLGA)缓释系统,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二步去溶剂法和S/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ICA@GNPs-PLGA缓释系统,检测投放的PLGA和纳米复合物的质量比和ICA的投入量等不同因素对微球包封率(EE)的影响以优化制备工艺。扫描电镜(SEM)观察纳米复合物和微球的表面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量微球EE及其体外释放结果。结果:所制备的复合微球和纳米复合物均为白色粉末状;SEM下微球和纳米复合物表面光滑、圆整,粒径较为均一,粒径分布范围分别为4~12 μm和150~200 nm。当GNPs投入量为6 mg,PLGA在二氯甲烷(DCM)中的临界浓度为0.5%~1.0%;当GNPs的质量上升至12 mg时,PLGA在DCM中的临界浓度升至1.0%~2.0%;当PLGA的浓度低于0.25%时,无完全包封的复合微球可以形成。在临界浓度内,ICA@GNPs-PLGA微球的EE高于(62.00±1.25)%,且EE和ICA的投入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24h时内微球累积释放率低于5.47%,40d时累积释放率为65.21%。结论:采用优化的制备工艺可以制备出粒径分布较窄、载药率较高、低突释和长期释放的ICA@GNPs-PLGA微球缓释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盐酸四环素缓释微球对大鼠成骨细胞活性影响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SD大鼠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观察其形态学指标,应用碱性磷酸酶钙-钴法对标本进行染色处理,并观察鉴定标本的细胞生物学特征,分别将盐酸四环素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与成骨细胞、盐酸四环素与成骨细胞进行培养,对两组成骨细胞的增殖相关情况进行测定,观察ALP活性及I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盐酸四环素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可对SD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现象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ALP表达同样具有积极作用,其有效时间明显高于盐酸四环素组及对照组,对3组成骨细胞I型胶原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差异不明显。结论:盐酸四环素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及ALP活性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骨创伤进行修复重建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载艾塞那肽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采用凝聚法(W/O/O)制备载艾塞那肽缓释注射微球,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艾塞那肽含量的方法和微球中药物提取方法,考察微球粒径大小、外观、包封率、载药量等理化性质,并对微球体外释放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微球球形较圆整,平均粒径为(51.2±1.97)μm,实际载药量为(4.50±0.13)%,包封率在(96.5±2.68)%,首日突释率为(13.19±1.39)%,28 d的体外累积释放率可达(88.6±0.73)%。结论以生物可降解的PLGA为载体,用W/O/O法制备的艾塞那肽微球工艺稳定可控,重现性好,可在体外缓释一个月,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曹景强  刘李继  石坚  张朝跃 《当代医师》2013,(11):1522-1525
目的制备出包含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缓释微球,并对微球的体外释放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复乳一溶剂挥发法(W/O/W)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制备人血白蛋白(HSA)微球,单因素法考察微球的粒径和包封率的影响因素。再通过正交设计出实验优化方案,再对优化微球进行性质和体外释放的研究。结果(1)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工艺稳定。(2)PLGA浓度、分子量、聚合比对微球释药速率和缓释周期有重要影响。(3)微球的粒径和载药量对突释效应有明显影响。(4)优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缓释微球成圆球形,形态规则,粒径呈正态分布。微球在体外可缓释25d以上,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本实验制备出的优化rhEGF缓释微球形态良好,粒径分布均匀,重现性好,具有良好的体外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吉非替尼为模型药物,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研究制备吉非替尼PLGA缓释微球。方法:选择O/W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微球,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观察微球形貌;差式扫描量热法验证吉非替尼PLGA微球的形成;考察吉非替尼PLGA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差式扫描量热法结果表明,吉非替尼与PLGA分子间作用力发生变化,以分子形式均匀分散在载体中。吉非替尼PLGA微球呈白色球形颗粒,表面平整,平均粒径为(10.35±0.32)μm,包封率为(88.44±1.26)%,载药率为(10.00±0.23)%;体外释药符合零级释放方程Q=0.769t-1.800 9,r2=0.980 8。结论:吉非替尼PLGA微球制备工艺稳定,在体外缓慢释放药物达5 d以上,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模拟微重力建立体外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方法,评价微重力环境对支持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皮肤前体细胞诱导分化的施万细胞作为支持细胞,联合壳聚糖神经导管、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纤维支架,利用旋转灌注式生物反应系统体外培养,对照组为传统的静止培养。培养不同时间点取样,利用结晶紫染色,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CCK-8细胞活力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观察支持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体外培养7天后CCK-8细胞活力检测提示贴附在导管和纤维支架表面的细胞数量最多、活力最好,应用旋转灌注式生物反应系统体外培养较对照组高出约2倍,随后在14天、21天时略有下降;结晶紫染色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7天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支持细胞呈立体生长,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生长状态更好;S100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微重力环境下施万细胞的标志物未发生改变。结论:模拟微重力环境较传统静止培养能更高效、优质地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神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鼠雪旺细胞与成骨细胞体外联合培养条件下,成骨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情况。方法日龄3 d的SD大鼠,采用混合酶消化法体外分散培养雪旺细胞和成骨细胞,并用Millicell小室实现雪旺细胞与成骨细胞的联合培养。待细胞生长稳定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征,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对照组成骨细胞于10 d左右可以铺满培养板底,此时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增多,形态以多角形为主,细胞之间出现重叠生长,联系密切。共培养组成骨细胞生长速度增快,7 d左右即可铺满培养板底,逐渐形成铺路石状,其中心部位的细胞较密集,可以出现散在的钙化结节。MTT结果显示共培养组成骨细胞增殖明显。结论雪旺细胞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关于该作用是否是通过FGFs实现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低氧对鼠雪旺氏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为雪旺氏细胞扩增培养探索新方法。方法原代分离培养雪旺氏细胞并鉴定,将培养至第三代的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10%02组和3%O2组。对各组细胞记数;测定培养液中氧含量和乳酸浓度及各组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随着环境氧浓度的下降,细胞培养液中的氧含量也逐渐下降(P〈0.05),而乳酸浓度逐渐升高(P〈0.05)。低氧组雪旺氏细胞数目比常氧组明显增加,尤以10%O2组更为明显(P〈0.05),3%O2组在低氧1d和2d时增殖指数低于常氧组,低氧4时,增殖指数增加;而10%O2组增殖指数一直高于常氧组(P〈0.05)。结论轻中度低氧有利于鼠雪旺氏细胞的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内皮细胞培养基(Endo-M)培养小鼠骨髓内皮细胞,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骨髓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Endo-M培养小鼠骨髓内皮细胞,通过Wright’s Giemsa染色计数内皮细胞集落,免疫荧光法观察内皮细胞表型;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通过集落形成率、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生长周期,观察bFGF对内皮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结果Endo-M诱导的骨髓细胞可以生成内皮细胞,vWF检测阳性。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集落计数及MTT法均证实了bFGF对内皮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较实验组(bFGF组)和对照组细胞的生长曲线,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bFGF对内皮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脐血贴壁细胞体外培养与生长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脐血贴壁细胞生长特性及提高体外培养脐血贴壁细胞成功率,为造血干细胞培养提供基质环境。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在含20ng/ml bFGF,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中培养,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描绘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脐血贴壁细胞呈长梭形、针形或三角形,增殖周期G0/G1为85.12%,倍增时间为48h。结论 体外培养的脐血细胞能够贴壁生长并形成单层细胞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EM)对缺氧复氧损伤人肝L02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培养的人肝L0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单纯缺氧复氧组(0组)及瑞芬太尼处理组(R组);其中R组又根据药物浓度不同分为7个亚组。C组正常培养,0、R两组缺糖缺氧处理5h后恢复正常条件培养12h,分别使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LDH活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钙浓度动态变化。结果5~40ng/ml的瑞芬太尼处理使缺氧复氧损伤L02细胞活力上升、细胞凋亡比例下降,5~30ng/ml的瑞芬太尼处理使培养液中LDH活力降低(P〈0.05);40ng/ml瑞芬太尼处理后L02细胞内钙浓度上升时间延迟(P〈0.05)。结论5—40ng/ml的瑞芬太尼处理对缺氧复氧损伤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瑞芬太尼抑制细胞凋亡和减轻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7.
藤梨根提取液抗肺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藤梨根提取液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为其治疗肺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TT检测法、集落形成试验观察药物对细胞的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同时分析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裸鼠移植瘤模型进行体内实验,并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计算抑制率。结果:各浓度的藤梨根提取液对肺腺癌A549细胞有较强的抑制效应,呈现出明显的时相性和量-效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藤梨根提取液作用后,G0/G1期细胞数增加,细胞出现凋亡,并随药物浓度增大,作用增强。移植瘤体内试验显示,藤梨根提取液高剂量组(按1?000?mg/kg)和低剂量组(按500?mg/kg)的抑瘤率分别为71.40%和40.35%,治疗组移植瘤生长缓慢,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藤梨根提取液在体内外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体外作用与G0/G1期阻滞有关,并有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C激动剂PMA及抑制剂H 7对大鼠坐骨神经雪旺氏细胞增殖及表达NGF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酶法 ,培养大鼠坐骨神经雪旺氏细胞 ,消化传代的雪旺氏细胞加入 10 -11mol/L、10 -10 mol/L、10 -9mol/L、10 -8mol/L、10 -7mol/LPMA及 10 0microMH 7共孵育 3~ 6天后 ,一部分台盼蓝染色计细胞数 ,一部分加入3 H TdR测摄取率 ,一部分固定后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 (ISH)测雪旺氏细胞中NGFmRNA表达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PMA使雪旺氏细胞数及3 H TdR摄取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其中 10 -9mol/LPMA使细胞数增加及3 H TdR摄取率达到高峰为最适深度 ,而H 7显著抑制细胞数及3 H TdR摄取率 ,差异有显著意义 ,10 -10 mol/L、10 -9mol/L、10 -8mol/LPMA使雪旺氏细胞NGFmRNA光密度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意义 ,而H 7则抑制雪旺氏细胞NGFmRNA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PKC可能参与了雪旺氏细胞增殖及表达NGFmRNA ,PMA起促进作用而H 7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