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症监护病房408例痰标本细菌培养和耐药性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痰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1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深部痰,进行细菌培养和抗菌药物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8例痰标本中216例检出细菌,阳性率为52.94%;216例阳性标本中检出细菌数为240株,革兰阴性菌172株,阳性率为71.7%,革兰阳性菌35株,阳性率为14.6%,真菌33株,阳性率为13.7%;以鲍氏不动杆菌占居首位;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总耐药率最低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为0,其次是亚胺培南(17.8%)、左氧氟沙星(20.0%);革兰阳性菌万古霉素最为敏感,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念珠菌属药敏结果全部敏感。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分离率显著高于报道,耐药情况严重,显示监测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中小儿多重耐药菌的情况,并总结有效的临床控制措施。方法选取该院在近期内收治的578例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对入选患儿进行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分析,并总结有效的临床控制措施。结果本组578例患儿中,合计检出51例患儿发生了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占患儿总数的8.82%;检出的多重耐药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占35.29%(18/51),其次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7.45%(14/51)、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5.49%(13/5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1.76%(6/51)。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中小儿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引起小儿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因素主要以抗生素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为主,临床应加强监测并合理对患儿适时抗生素治疗,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中G+球菌分离率及耐药调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分析及探讨近年来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收治患者的G+球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情况。方法:选择近3年我院RICU收治的有完整细菌学资料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革兰阳性球菌的分离率1996年为18.75%,1997年为28.21%,1998年则道至48.75%,3年之间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球菌等;除对万古霉素保持敏感外,对其他的抗生素均有很高的耐药率,结论。合理使用用严格限定抗生素的应用指征对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以及个别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与流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为医院感染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6年1-12月RICU行气管插管患者送检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从58例患者的626份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05株,G-杆菌占64.76%,G+球菌占20.95%,真菌占12.38%;G-杆菌以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占19.05%,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9.52%,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7.62%;105株病原菌来源于呼吸道、泌尿道、大静脉置管导管、消化道等.结论 R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存在于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入住监护室的时间、呼吸机使用的时间及侵入性操作等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与耐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7年7月-2008年6月从ICU患者中分离到的372株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结果 372株病原菌中G~-杆菌220株,占59.14%;G~+球菌106株,占28.49%,真菌46株,占12.37%;G~-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不动杆菌属为主;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为主;各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严重耐药和多药耐药;在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约10.00%;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率为96.70%;3种G~+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完全敏感.结论 应定期监测ICU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控制感染、减少新的耐药菌株出现的目的 .  相似文献   

6.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中G~ 球菌分离率及耐药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及探讨近年来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RICU )收治患者的 G 球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择近 3年我院 RICU收治的有完整细菌学资料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革兰阳性球菌的分离率 1996年为18.75 %、1997年为 2 8.2 1%、1998年则增至 48.75 % ,3年之间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球菌等 ;除对万古霉素保持敏感外 ,对其他的抗生素均有很高的耐药率。结论 合理使用及严格限定抗生素的应用指征对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以及个别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与流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8—2020年广州市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趋势,为制定合理的感染控制措施提供有力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0年广州市某医院ICU患者检出的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0年从7164份送检样本中检出1978株非重复菌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3年分别为338(61.0%)、439(57.2%)、387(59.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维持较高的耐药率(>33.3%),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保持良好的敏感性(≤4.8%),而铜绿假单胞菌却相反(>27.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均P<0.01)。结论加强监测ICU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趋势,严格执行手卫生、环境清洁和器械消毒、加强重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管等控制措施,可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及交叉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综合重症监护病房(G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提出多层次预防管理措施.方法 收集2010年入住GICU的117例MDRO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菌种类、感染部位、标本种类等进行全程追踪调查.结果 117例MDRO患者以老年人(60.7%)或基础疾病(83.8%)为易感人群.革兰阴性杆菌88...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病死率,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早期诊治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医院RICU 39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近4年RICU共诊断肺部真菌感染39例,其发病率显著高于同时期普通病房的发病率(17.18%比2.35%,P0.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重症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分别占43.59%和25.64%;有创通气、有创导管、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大剂量使用激素等是RICU真菌感染患者常见的危险因素;假丝酵母菌属是最常见的感染菌,尤其是白色假丝酵母菌(26株,66.67%),真菌对唑类药物敏感性较高,尤其是氟康唑,但对其他唑类药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RICU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其中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所占比例较高,氟康唑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患者的感染现状及疾病谱分布情况,为MDRO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ICU住院患者资料,比较ICU感染MDRO者(病例组)、ICU非MDRO感染患者(对照组),以及非ICU感染MDRO者疾病谱等差异。结果 ICU MDRO感染患者总体构成呈上升趋势;感染患者以男性居多,其中大多数为老年人,MDRO感染患者较未感染患者死亡比例更高。直接入住ICU感染MDRO者在整个MDRO感染群体中占比最高。ICU MDRO感染患者检出菌株以鲍曼不动杆菌居首位,非ICU MDRO感染患者检出菌株以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前两组患者的疾病谱相似,以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一位,其中又以肺部感染为主;ICU非MDRO感染患者疾病谱以高血压居首位,与感染患者存在差异。不同疾病的顺位随着年份增长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 MDRO感染患者疾病谱复杂多样,应做到科学、精准、规范治疗,注意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同时强化感染预防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
522例老年患者痰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引起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522例老年患者痰标本分离出的177份阳性标本进行病原学及药敏分析.结果 177份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182株病原菌,有6例为混合感染;感染率最高的病原菌前5位依次为:白色假丝酵母菌(43.41%)、肺炎克雷伯菌(13.19%)、大肠埃希菌(8.79%)、鲍氏不动杆菌(5.49%)、鲁氏不动杆菌(4.39%);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革兰阳性球菌高度耐药,只有利福平和万古霉素敏感率较高.结论 引起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有其相应特点,相关分析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菌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了解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中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流行状况及来源。方法 对1999年10月~2000年3月入住RICU患者的痰及相关部位的标本(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留置导尿的尿标本等)采样送检。结果 RICU26例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18例(69.23%),其中16例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88.89%);病原菌多数为非发酵菌(41.84%)。结论 RICU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多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病原菌多为非发酵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SBAR沟通模式在呼吸科监护室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采用SBAR沟通模式,制定并建立呼吸科监护室交班表,规范护理交接班内容及过程.结果 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呼吸科共检查66名患者,漏项576项,漏项率17.4%,实施后检查75例,漏项224项,漏项率5.8%,实施前不良事件管道脱出15例(22.7%),漏执行医嘱8例(12.1%),约束不良2例(3%),实施后分别为2例(2.67%),1例(1.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3.32,6.84,2.31,P<0.05).对比SBAR沟通模式实施前后护士对患者诊断和病情、异常化验结果、治疗、护理重点、相关风险的掌握,实施前分别为(6.80±1.44)、(6.55±1.29)、(7.90±0.30)、(7.89±1.43)、(7.10±0.88),实施后分别为(9.06±0.82)、(8.73±0.59)、(8.99±0.67)、(9.56±0.44)、(9.32±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74,-17.4,-16.81,-11.35,-21.01,P<0.05).结论 运用SBAR沟通模式后,规范交接班内容与重点,让接班护士快速明确当班护理重点与后续治疗,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获得性细菌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目的了解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流行及变迁的规律,为危重病患者抗感染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ICU下呼吸道分离的332株细菌用MicroScan WalkAway 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结果其中G-菌196例(59.0%),G 菌105例(31.6%),真菌27例(8.1%);G-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共占46.6%;G 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首位占13.3%;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00%、耐苯唑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78.6%、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88.9%;大肠埃希菌与克雷伯菌的ESBLs检出率分别为86.7%、93.8%,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59.3%.结论 ICU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常为多重耐药的G-菌,MRSA、MRSE和MRS,应积极进行病原菌调查.  相似文献   

15.
医院ICU呼吸道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01/06入住四川省人民医院SICU 2 d(48 h)以上的341个患者进行呼吸道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67例(19.65%);其中呼吸道医院感染46例,占院感病例68.66%;呼吸道医院感染者中<60岁患者18例(7.03%),≥60岁28例(32.94%);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治疗、留置胃管与呼吸道医院感染有直接关系(P<0.01);入住SICU时间>10 d与入住510 d、<4 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结论 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ICU的入住时间是降低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制定控制感染措施.方法对2006年11月28日-12月6日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病历进行分析;对其环境及消毒灭菌效果进行检测.结果下呼吸道感染罹患率为54.55%,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为35.71%,病室环境中呼吸机管道、病床摇把、启瓶器、电脑鼠标、病历车台面和回风口污染严重,患者使用的被罩和病历车台面均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加强ICU的感染管理,重视手卫生和净化装置的清洁、维护和保养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降低ICU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ICU病房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经济学损失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ICU住院患者因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监测的方法,调查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综合性ICU病房的住院患者,共收集病例2060例。按条件1∶1配比,共成功配对147对(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患者为病例组,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他们的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的差别。结果:病例组住院总费用中位数每例为104 156.50元,对照组为31 407.66元,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费用的增加主要是药费和治疗费;ICU下呼吸道感染经济损失排在前三位的疾病种类为复合伤、消化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病例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位数每例患者住院天数为20.0天,对照组为6.0天,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大大增加了医疗费用支出,延长了住院天数,降低了病床周转率,其费用支出远高于非医院感染患者,做好ICU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防控可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02年9月~2003年9月612例ICU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研究,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45例患者为感染组,未感染者根据随机列表按1:1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对15个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有8个呈显著差异,再对这8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ICU住院日是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控制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控制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床旁支气管镜技术在重症监护室中用于危重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对肺部疾患的诊疗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组建品管圈圈组,运用品管圈手法及科学统计工具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存在问题进行改进,涉及培训考核、操作流程、评估标准等。活动开展使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床旁支气管镜检查耐受率由42.35%提高至75.61%,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