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呃逆俗称打嗝,古称“哕”又称“咳逆”。《内经》对呃逆首先提出为中上二焦病。《金匮要略》则把它分为三种类型。呃逆可单独发病,也可成为其它疾病的兼症,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西医认为是由于膈肌痉挛所致,祖国医学则不仅包括膈肌痉挛,还包括临床上的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脑血管病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呃逆。辨证时可分为胃中寒冷、胃气上逆、气逆痰阻、脾胃阳虚、胃阴不足,治疗时应遵循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热则清之、气逆宜降气、痰郁宜除痰、阳虚温阳、阴虚滋阴等原则,并且要适当地配合降气平呃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由于情绪而引起呃逆发作属于心身疾病。呃逆现代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内经》称为“哕”,《丹溪心法》称为“呃”。《证因脉治·呃逆论》谓:“呃逆者,胃气不和,上冲作声,听声命名,故曰呃也”。呃逆病位主要是膈、胃,与脾、肝、肾、大肠有关。凡能使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者,均可致呃逆。由此可知,胃气上逆是呃逆发病的病机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呃逆的针灸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的疾病。在《内经》中称“哕”,金元时期多称咳逆,它总是南胃气上逆动膈而成,西医称膈肌痉挛,采用针灸治疗呃逆有显著疗效,常可迅速解除症状,现将二十年来针灸治疗呃逆的部分文献综述于下,以资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4.
呃逆中医学古称"哕",又称"哕逆".就是我们俗称的打膈.呃逆中医学认为由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证.可分为虚实两类、实症多系空气外袭,痰饮积癖,暴怒气逆,食滞胃火等;虚症多系中气亏弱,脾胃虚寒或肾气衰弱时出现.本病西医学认为是膈肌痉挛,是一种不自主的膈肌间隙性收缩而引起的临床病症,当膈肌收缩时,空气突然吸入呼吸道同时因声带关闭所引起,以致产生一种特殊的声音,可持续数小时及数日之久.打嗝算不上病,但是嗝起来还是挺难受.想必大家都受过打嗝之苦.  相似文献   

5.
呃逆也称“哕”是指胃气止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西医学中的单纯性膈肌痉挛即属呃逆。而其他疾病如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胃癌、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病、尿毒症、以及胃、食管手术后等所引起的膈肌痉挛、均为参照本病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6.
呃逆治验     
呃逆乃气冲上逆,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之证,本症古称“哕”,相当于现代医学之膈肌痉挛,中医认为,呃逆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而胃气上逆则可因寒气蕴蓄、燥热内盛、气郁痰阻及气血亏虚诸方面因素所致。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呃逆有独特疗效,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呃逆是临床常见的病,以气逆上冲,喉见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本证古称“哕”,又称“哕逆”,现代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本证病因可以归结为饮食不节、情志失和、正气亏虚等,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在临床上,针灸治疗呃逆时常取的穴位有内关、足三里、中脘、攒竹、天枢等穴位。笔者在临床上遇到多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在常规取穴不效后,通过按压至阳穴而止住呃逆。2003—2006年来,采用按压至阳穴共治疗呃逆2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病证。本证古称“哕”,又称“哕逆”。西医认为呃逆是由于膈肌痉挛所致。既可单独发生,亦常出现于急慢性疾病中。多因饮食不节、情志不和、正气亏虚等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而成,还有一种呃逆类型是由于后脑部病变,尤其是下丘脑,脑干的损伤,导致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及继发的胃黏膜出血等因素刺激膈神经而引起。我们2007年6月一2008年6月,采用针灸、耳贴再配合中药综合疗法结合于一体,开创了新的治疗途径。临床观察6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呃逆临证常见,其发作则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控的一种症状。《内经》和《金匮要略》称之为“哕”,现代医学称“膈肌痉挛”。偶发者,大多轻微,不治可愈,亦可用憋气咽水或大惊而止。重者多为危重患者胃气衰败时出现的兼症,患者呃逆日夜不断,水谷不进,寝寐不宁,患者极为痛苦。我们根据虚实寒热辨证施治,治疗32例危重患者的呃逆,取得较满意效果。治疗方法:耳针、耳穴埋针、经络治疗并根据证  相似文献   

10.
中医升降理论指出,气之运动在生理方面是一升一降,生生不息;在病理方面是升降失调,气血逆乱。探索明代医家缪仲淳独创的降气之法,强调上盛下虚之病机,治宜降气益阴,以及降气治肝、降气清肺、降气养胃等。并例举咳喘上气、胃气上逆、胆气上逆、冲任气逆、大肠气逆之证治法,这对临床辨证施治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神阙贴敷脐治疗呃逆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呃逆病机为气逆动膈,治疗以解除膈肌痉挛,调和胃肠功能为主。神阙贴敷治疗呃逆疗效确切,其治疗原理可能为神阙贴穴位给药刺激局部的神经末梢,再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与传导,反馈性调节胃肠及膈的植物神经功能,抑制膈肌痉挛,从而起到降逆止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新春 《医学争鸣》2005,26(Z1):12-12
0引言 呃逆(hiccup)是不自主的膈肌痉挛,引起呼吸肌收缩,在收缩终末时,声带突然关闭而发出的声音.呃逆持续48 h以上不缓解,则称之为顽固性呃逆.本证古称"哕",又称"哕逆";俗称"打咯".<景岳全书.呃逆>"因其呃呃连声,故今以呃逆名之".中医学认为,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特征的病名;临床根据寒热虚实进行辩证论治.因呃逆可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使患者非常痛苦,严重可继发呕吐、水电解质紊乱、虚脱、精神紧张、失眠等,因此,及时给予诊断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 呃逆,俗称打嗝,也叫膈肌痉挛。是临床上常见病,并发病。呃逆是由于多种原因使膈肌的运动神经受刺激,导致膈肌痉挛所引起的气逆上冲,发生在喉间声响,“结嗝”不止,令人难以自制的一种症状。健康人遇冷气刺激或饱食后可引起一时性呃逆,并非病态。引起呃逆的原因不外乎对上述反射各个环节的刺激,反射地或直接地诱发膈肌收缩。大部分属于机能性,少数的呃逆由器质性疾病所造成。发生呃逆的常见原因如下:〈1〉饮食失调  相似文献   

14.
呃逆是气机上逆引起的膈肌痉挛,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气急声短,不能自制为主症,传统医学认为是"胃气上逆",实际也与肺密切相关.临证医家大多从胃论治,治法以调节脾胃气机升降为主,而往往忽略从肺论治这一思路.笔者通过整理历代宣肺法治呃逆之理论,浅析和总结临床宣肺法治疗呃逆的理论具体方法——益气宣肺、宣肺通腑、宣通肺胃,...  相似文献   

15.
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呃逆连声,短促而频不能自主为主证的一种疾患。现代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该患者轻则不能工作,严重者影响饮食和睡眠、本人在近二年的  相似文献   

16.
呃逆是一种中医的病名,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声连连、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一种疾病.综其原由为寒、燥、热之邪犯胃,日久致气郁痰阻,胃失和降,气逆动膈而致.西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常用阿托品、鲁米那等解除平滑肌痉挛,镇静药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7.
耳压法治疗呃逆证102例王秀兰,陈升智(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33000)关键词:呃逆;耳压疗法呃逆证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逆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一种病证。现代医学称为“膈肌痉挛”,是由膈神经受刺激而引起的膈肌间歇性收缩。本证多因受寒、食滞、...  相似文献   

18.
凡用调理气机的药物,组成治疗各种气机不畅证候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气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由此可见因气而导致的疾病较多,因而理气剂的内容也较为广泛,概据起来,可分为行气,降气与补气三方面。补气方剂将在补益剂中介绍,本讲仅论述行气,降气两类。气病一般有气滞,气逆、气虚三种类型。其原因多由气机阻滞、升降失调,脏腑功能障碍所致。临床中常见有肺气上逆,脾胃气滞,肝气郁结,胃气上逆等证。治疗上气滞应行气,气逆应降气,气虚则宜补气。但使用理气剂时要辨清证侯的虚实,若虚中夹滞者,又当补气与行气并用;而阴亏兼气  相似文献   

19.
慢性重症肝炎呃逆兼症证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呃逆是病名,古称之“哕”,是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病证。现代医学认为系膈肌神经受到某种刺激后兴奋性增强而导致膈肌痉挛所致。在慢性重症肝炎过程中呃逆作为一种兼症出现,可持续数日,顽固难愈,多提示证情严重。其病理因素主要为湿、毒、瘀、...  相似文献   

20.
呃逆,宋以前称哕,明末以后称呃逆,俗称打呃忒,跟嗳气有区别。此为膈肌痉挛,胃气冲逆而上不能自止,轻者呃呃连声,重者声响有力,日夜不止,影响饮食及睡眠,患者痛苦难忍。此病多因久病体虚,或生气后肝胃气逆所致。历代论述治法很多,轻证尚可,重证则多无效。于教授多年治疗呃逆验方,有药到病除之验。现介绍于下,供同道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