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神经系统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及误漏诊原因,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6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50例TSC患者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合并皮质发育不良(cortical dysplasia,CD)、室管膜下结节(subependymal nodule,SEN)及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SEGA)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39例行头颅MRI平扫,6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行MRI及CT平扫。结果提示:150例均发现皮质结节,共962处病灶,以额顶叶居多。表现为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结节样异常信号,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像(T2-FLAIR)呈高信号;部分结节伴脑白质放射状移行线。249例SEN,共354处病灶,位于双侧侧脑室室管膜下,沿尾状核走行;T1WI呈稍高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T2-FLAIR呈稍高信号;伴有钙化结节者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T2-FLAIR呈低信号伴周边环状高信号。33例SEGA,共4处病灶,位于侧脑室孟氏孔区;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此外,11例出现脑白质内多发软化灶。本组1例误诊为灰质异位,1例因少量CD及SEN而漏诊。结论对于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TSC,MRI结合CT检查有助于神经系统病变的检出。同时,临床医师应密切结合患者其他系统病变及基因检测结果,提高TSC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室管膜下瘤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下瘤,观察平扫及增强MRI表现。结果 8例均为单发室管膜下瘤,病灶位于右侧侧脑室(RLV)前部近室间孔区5例、左侧侧脑室前部近室间孔区域2例、RLV颞角1例;4例呈规则卵圆形、4例为边缘呈分叶状的类圆形,边界均清晰,最大径21~47 mm,平均33 mm; MRI主要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呈等-低信号,病灶内部均可见散在分布微囊;2例伴脑积水;增强后3例病灶无强化,2例呈局灶性轻度强化、3例“花心样”明显强化。结论 室管膜下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室管膜瘤的CT及MRI诊断水平。方法:进行77例室管膜瘤的CT及MRI表现与手术病理——光镜、电镜超微结构与免疫组化对照研究。结果:位于脑室32例,脑内45例。CT显示不规则形或类圆形混合密度肿块或稍高密度肿块伴斑点状钙化,境界清楚,边缘分叶状。MRI显示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选择乳头型室管膜瘤的电镜显示:在胞质见微绒毛呈直棒状或形成菊形团,常见胶质丝。免疫组化检查:Vimentin显示阳性;Cytokeratin、EMA显示阴性。结论:进行室管膜瘤的CT及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有助于CT及MRI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脉络丛乳头状瘤的CT和MRI诊断水平。方法对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的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4例位于第4脑室,2例位于侧脑室,1例位于第3脑室,1例位于桥小脑角区。CT表现为2例呈稍高密度肿块影,5例呈混合密度肿块影,1例呈囊性低密度内伴稍高密度结节及钙化。MRI表现为2例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偏高信号影;5例在T1WI上呈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例以囊性信号为主,伴有低信号钙化影。结论脉络丛乳头状瘤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CT及MRI检查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MRI特征,提高对不同组织类型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影像学资料,结合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以星形细胞瘤(14例)为主,其次为室管膜瘤(4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室管膜下瘤、脉络丛乳头状瘤T1WI均呈稍低信号,中枢神经细胞瘤呈等信号,少突-星形细胞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呈等及稍低信号;星形细胞瘤、中枢神经细胞瘤、室管膜瘤、少突-星形细胞瘤、室管膜下瘤、脉络丛乳头状瘤T2WI均呈稍高信号,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呈稍高及高信号;增强扫描室管膜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及脉络丛乳头状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星形细胞瘤中度至明显强化,少突-星形细胞瘤中度强化,中枢神经细胞瘤轻至中度强化,室管膜下瘤轻度强化.结论 不同组织类型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在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幕上囊实性室管膜瘤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幕上囊实性室管膜瘤MRI特征.结果 9例囊实性室管膜瘤中,肿瘤位于侧脑室旁者7例,表现为大囊大结节者6例,大囊小结节者2例,肿块内多发小囊变者1例.7例肿块呈多发囊变,3例见瘤内出血.全部病例均见瘤周Ⅱ度水肿;肿瘤均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瘤内囊变区呈T2WI更高信号,瘤内出血呈T1WI结节状或片状高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及囊壁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区及瘤内出血不强化.结论 幕上囊实性室管膜瘤常位于侧脑室旁,大囊变、多囊变、瘤内出血、壁结节、囊壁明显强化和瘤周Ⅱ度水肿等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节性硬化症的CT特点及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经CT诊断,临床证实(包括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硬化症的CT表现。13例做平扫及增强扫描,21例平扫。结果 室管膜下结节34例共234个结节主要分布侧脑室前角、体部及三角区外侧壁上。皮质和皮质下结节11例,共58个结节,主要分布额叶、顶叶、颞叶。白质低密度灶4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4例。均位于室间孔区,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钙化结节表现为多个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大小3~9mm,周围无水肿及占位效应。结论 结节性硬化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临床疑TS的患者,CT检查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TS)的CT和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临床确诊的TS患者影像资料。结果室管膜下结节28例,皮层及皮层下结节9例,脑白质异常6例,CT表现钙化结节为高密度,其他为等或低密度,MRI表现T1WI为低信号、T2WI低或高信号。10例行MRI增强,室管膜下结节呈中等强化,皮层及皮层下结节和脑白质异常信号均未见强化。结论 CT和MRI能较好显示TS脑部改变,CT显示钙化结节敏感,MRI显示皮层及皮层下结节和脑白质改变敏感。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53岁,头晕伴双下肢不适半个月;既往体健。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头颅CT:鞍上池、第四脑室及双侧侧脑室周围多发稍高密度结节,较大者约19 mm×11 mm, CT值43 HU,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图1A)。头颅MRI:鞍上池、第四脑室、胼胝体膝部及双侧侧脑室周围见多发结节状异常信号,呈T1WI稍低(图1B)、T2WI稍高信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对脑结节性硬化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7例脑结节性硬化(TS)的临床表现及MRI影像学特征。结果:MR表现室管膜下多发结节,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增强无强化;皮质下及脑白质错构瘤,T1WI为低等信号、T2WI为高低混杂信号,增强部分轻度强化;室管膜下巨细胞瘤,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明显强化。结论:脑结节性硬化症发病部位具有一定特点,MR信号能反应病变的病理特征,对临床诊断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程度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MRI在下腔静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证实的80例下腔静脉病变的16层螺旋CT及0.35T MRI资料,CT以多期增强检查为主,MRI以平扫为主。重点分析下腔静脉病变部位、范围及性质。结果检出下腔静脉先天畸形9例(其中CT诊断5例,MRI诊断4例),下腔静脉栓子形成36例(其中血栓5例,癌栓31例;CT诊断32例,MRI诊断4例),布加综合征16例(其中CT诊断15例,MRI诊断1例),外压性狭窄12例(其中CT诊断8例,MRI诊断4例),支架置入3例(均为CT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及MRI能够快速、无创较为准确显示下腔静脉及其病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胰腺损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MRI检查在评价胰腺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临床随访证实的10例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胰腺损伤的CT/MRI表现.男6例,女4例,年龄5~52岁,平均年龄(27.60±12.34)岁.CT检查7例,MRI检查5例,其中2例分别进行了CT和MRI检查.结果胰腺损伤CT/MRI表现为胰腺肿大(CT 5例,MR 2例);胰腺断裂(CT 5例,MR 4例);主胰管断裂(CT 1例,MR 4例);胰腺内/胰周出血(CT 3例,MR 1例);胰腺裂伤(CT 2例,MR 1例);胰周改变 胰周被膜和肾周筋膜增厚以及胰周、肾旁间隙广泛积液(CT 6例,MR 5例);假性囊肿形成(CT 4例,MR 2例);合并腹部其他脏器损伤CT显示肝、肾损伤各1例,脾损伤2例,MR显示脾损伤1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和MRI在胰腺损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与MRI表现。15例均行CT平扫 ,其中 7例配合MRI扫描。结果 CT显示 15例中伴有视网膜下积液 5例 ;钙化 14例 ;视神经增粗 2例。MRI显示 7例肿块均伴有视网膜下积液 ,其中 4例显示瘤内的致密钙化灶 ,1例显示视神经在T2WI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呈斑点状强化。结论 CT对肿瘤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MRI显示肿瘤的大小、有无视网膜下积液及肿瘤的分期较CT优越。  相似文献   

14.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16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表皮样囊肿。男11例,女5例,年龄29-56岁,平均年龄45岁;行CT平扫与增强检查4例,行MRI平扫与增强检查6例,同时行CT与MRI检查6例。结果:肿瘤发生于桥小脑角区5例,鞍上区4例,鞍旁区3例,四脑室2例,小脑蚓部和小脑延髓池各1例。CT平扫肿瘤呈脑脊液样低密度,大多形态不规则,少数呈圆形、卵圆形,均有不同程度占位效应,增强后均无强化。MRI检查,大多数类似脑脊液样信号,T1WI呈现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少数在T1WI上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结论:CT与MRI诊断表皮样囊肿均有重要价值,MRI显示表皮样囊肿优于CT。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症患者的CT 及MRI影像学特征,其中行CT检查者5例,行MRI检查者7例.结果 12例中单发者11例,多发者1例.5例行CT检查者,平扫呈等密度者4例,呈低密度者1例.7例行MRI检查者,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者共3例,呈等T1、等T2信号者共4例.7例中5例病灶中央可见星状长T1、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动脉期,12例患者病灶周边实质均呈显著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周边实质强化减弱,中央星状疤痕呈延迟性强化.结论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MRI及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头颅CT、MRI及MRV表现。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和MRI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3例行MRI增强扫描,11例行MRV检查。CT平扫显示静脉窦密度增高,急性7例(7/9),亚急性3例(3/6);MRI平扫显示13例静脉窦内有异常信号,CT及MRI增强扫描均见"空三角征"或"充盈缺损征",11例MRV均表现为受累静脉窦不显影或充盈缺损。结论:头颅CT是诊断急性CVST的重要方法;MRI对亚急性CVST具有更高敏感度与特异性;MRV可快速、无创地评价CVST。  相似文献   

17.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影像学表现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21例,21例均行CT检查,16例行MRI检查。结果 CT发现22个病灶,MRI发现23个病灶,多发者5例,病灶位于皮层及皮层下区共18个。16个病灶具有典型脑内型CA的MRI表现,即由低信号环围绕的混杂信号团块。结论 MRI是脑内型CA最佳检查方法,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非暴力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PET/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ET/CT对非暴力性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非暴力因素所致脊柱骨折的PET/CT表现,SUV>2.5定为放射性摄取增高,并分别对比MRI、单独CT图像,分析其对脊柱骨折的诊断符合率和病因的判断。随访时间为6~30个月。结果:有完整资料的25例脊柱骨折患者,PET/CT检出病变椎体39个,其中单发骨折17例,多发骨折8例,仅涉及椎体24例,同时涉及椎体及附件1例,其中椎体破坏4例,38个病变椎体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压缩性改变,病变处放射性摄取增高10例。PET/CT诊断脊柱陈旧性骨折15例,新近单纯压缩性骨折6例,病理性骨折4例。MRI检出病变部位36处,诊断陈旧性骨折15例,新近单纯压缩性骨折5例,病理性骨折5例。单独CT检出病变部位38处,诊断陈旧性骨折17例,新近单纯压缩性骨折3例,病理性骨折5例。PET/CT灵敏度98.9%、特异性95.6%、准确率98.2%,MRI分别为94.4%、82.2%、91.9%,单独CT为87.1%、68.9%、83.4%。结论:PET/CT在诊断非暴力性脊柱骨折性质较MRI及单独CT更全面,为临床的诊治提供更准确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9.
眼球内病变的CT 及MRI 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眼球内病变的CT和MRI诊断。方法 收集临床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39例,行CT及MRI扫描。结果 恶性肿瘤23例,良性肿瘤5例,视网膜脱离5例,先天发育异常4例。结论 CT及MRI不仅能发现球内病变,还可揭示其特点,基本能得到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