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6):1530-1533
[目的]探讨使用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创伤后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08年2月~2014年5月本科使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的56例创伤后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护理,未因护理不当出现严重并发症。全部患者均按治疗计划拆除Ilizarov外固定器,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创伤后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疗效确切,良好的整体护理措施,确保了手术疗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应用中的适应证进行探讨。[方法]对4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综合分类,按分类应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进行微创治疗。[结果]42例患者均临床疗效满意,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合理分类,严格掌握适应证,应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可达到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矫形器(辅具)结合骨外固定器在下肢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矫形器结合骨外固定器矫治的下肢畸形39例的临床资料,在分析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通过患者满意度表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39例下肢畸形患者获得6~20个月随访,矫形器(辅具)佩戴时间3~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满意矫正,下肢负重力线恢复满意。拆除矫形器(支具)及骨外固定器装置时患者整体满意度优良率为95.00%,舒适性满意度优良率97.00%,便捷性满意度优良率92.00%。[结论]矫形器(辅具)结合骨外固定器在下肢畸形矫治的创新应用,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前提下可为患者提供满意的舒适性、便捷性,整体评价良好。  相似文献   

4.
56例浮膝损伤治疗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浮膝损伤早期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按荣国威等分型,对56例浮膝损伤早期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探讨,采用带锁髓内钉、外固定器、解剖钢板、动力髁钢板固定。[结果]随访8个月。3a,采用Karlstm。疗效标准判断优21例,良24例,可10例,优良率81.8%。[结论]早期应用手术治疗浮膝损伤有利于肢体和全身症状的改善,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器在断肢(指)再植术后肢(指)体延长矫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断肢(指)再植成功后合并肢(指)体短缩的病例,术后3个月应用Ilizarov外固定器进行肢(指)体延长术。[结果]术后6个月,骨折完全愈合,肢(指)体延长满意,恢复等长,经过2年随访,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肢(指)体离断造成的骨缺损,Ilizarov外固定器技术是目前最为有效的肢(指)体延长方法。  相似文献   

6.
外固定器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总结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外固定器结合克氏针固定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自2002年10月~2004年6月,48例均采用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骨折端交叉固定,早期功能康复。随访时间6~24个月。[结果]按改良的Mcbride评分标准,远期疗效优良者44例,优良率91.6%。[结论]强调克氏针交叉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结合外固定器固定,提高了骨折的稳定性,腕关节可中立位固定,避免过度牵引,可早期功能康复,功能评价优于单纯应用外固定器。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1):2003-2006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Taylor外固定架治疗成人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Taylor外固定架技术,结合有限矫形手术治疗11例(14足)多种原因引起成人重度马蹄内翻足畸形。术后牵伸60~92 d,平均72 d,拆除外固定器后,穿矫形鞋行走6~9周。[结果]11例均获随访,时间11~37个月,平均23个月。畸形矫正均满意,截骨处均骨性愈合,足负重行走功能良好。根据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会(ICFSG)评分系统:优10足,良3足,可1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计算机辅助Taylor外固定架结合足部有限截骨技术,能够矫正传统矫形手术难以治疗的重度马蹄内翻足畸形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微创截骨外固定器固定治疗膝内翻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截骨矫形外固定器固定治疗膝内翻的效果。[方法]采用股骨髁上微创截骨矫形,外固定器固定治疗患者27例32膝。[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期骨性愈合,畸形矫正满意,畸形矫正度数为15°~33,°平均21°。身高增加1.6~3.1 cm,关节立线及膝关节功能均良好。[结论]微创截骨矫形单侧外固定器固定治疗成人膝内翻畸形具有创伤小、可控制性好、骨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外固定器治疗脑性瘫痪僵硬性足部畸形的临床效果,探讨脑性瘫痪足部畸形外科矫正和功能重建的新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0月~2013年3月165例脑性瘫痪僵硬性足部畸形患者,236足,根据足部畸形的特征,设计不同构型的外固定器。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型足部畸形主要实施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选择性胫神经缩窄手术和距下关节外融合手术或距下关节融合术,同时安装外固定器。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型足部畸形主要实施软组织松解、肌腱转位术或截骨手术,同时安装外固定器。[结果]154例216足获得至少3年以上随访,马蹄内翻足64足,马蹄足70足,马蹄外翻足82足。其中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型足部畸形62足,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型足部畸形154足。佩戴外固定器时间8~13周,平均10周。采用Laaveg-Ponseti足功能评分系统:优88足,良78足,可34足,差16足,优良率76.9%。第一次术后复发14足,复发率6.5%。钉道感染32足,清理炎性分泌物或更换钉道位置后治愈。足跟部皮肤坏死、足底部软组织坏死和跟骨慢性骨髓炎1例,彻底清创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后治愈。踝关节骨性关节炎1例,踝关节融合后治愈。[结论]外固定器治疗脑性瘫痪僵硬性足部畸形符合生物学重建理论,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Ilizarov技术矫正足踝畸形的器械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根据Ilizarov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探讨矫正不同类别足踝畸形的器械构型、适应证扩展、手术方法与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根据中国患者马蹄足、高弓足、跟行足和前足内收或外翻畸形足的病理改变特点与矫形要求,在Ilizarov环形外固定器构型的基础上,设计完成了标准的矫正马蹄足、高弓足、跟行足和前足内收或外翻的4种外固定矫形器构型,并进行了力学测试。创新的扩展了Ilizarov矫正瘢痕性马蹄足、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先天性腓骨缺如所致的重度足外翻畸形。[结果]新设计的4种足踝外固定器,经过临床应用,证实了器械结构合理,安装与调节方便,牵张应力根据需要能进行适度调整,临床治疗105例足踝畸形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畸形矫正与功能恢复,无1例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新设计的4种足踝矫形器构型,结构简便、实用,性能优良、能够满足Ilizarov技术的矫形需求。Ilizarov技术对严重足、踝畸形的矫正,具有其它技术不能替代的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