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杀是人类有意自我毁灭而采取伤害自身的一种行为。在许多国家,自杀占15~35岁人群的3种领先死亡原因之一,对社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负担,因而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然而,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自杀的原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一般认为自杀是心理、社会和生物诸因素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不是突然发生的,它经历产生自杀意念、下决心自杀、行为出现变化+思考自杀的方式、选择自杀的地点与时间、采取自杀行为。对于不同年龄、个性、情境下的人均有可能发  相似文献   

3.
手术室为医院的高危易感染科室。手术室护士须面对一定的职业危害,如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化学有害物质的污染及意外伤害等。现谈谈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1危险因素生物性危害。生物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乙肝、丙肝、爱滋病、梅毒、结核等微生物感染。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而成为传染源。手术室护士都要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在手术配合过程中常使用锐利器械,如刀、剪、针、骨钩、锯片等,因  相似文献   

4.
李红  车美芳  王晋军  张娟子  李林  王兆伟 《光明中医》2012,27(12):2609-2610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外科常见的疾病。疮疡的致病因素,有外感如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内伤包括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事损伤等。各种致病因素形成局部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营  相似文献   

5.
精神病患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往往失去自我保护能力,既不会辨认各种危险因素,也不会正确反映躯体不适,甚至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容易突发各种意外,如自杀、伤人、毁物、外跑等。若不及时发现,及早采取早期干预,会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伤害,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而  相似文献   

6.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属于一个高风险的科室,护理人员更是第一线工作者.手术室护理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之中,严重威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现代医院手术室的设备逐渐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应用、新的化学药物的不断推新应用,在护理操作的过程中若不注意个人自我防护,容易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工作繁重,节奏紧张,生活缺乏规律容易造成精神上的压力,法律知识的贫乏、缺少自我保护意识不但造成自我伤害,同时也伤害了患者的利益,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各种危害因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我从意外损伤、电离辐射及手术激光、消毒灭菌剂、麻醉气体、手术烟雾、护士生理及心理疲劳方面综述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并针对其提出了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如何有效地加强化疗药物配置室人员的自我防护管理进行分析,提高化疗药物配置室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方法:对化疗药物配置室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以往自我防护经验,从加强防护管理、提高监查力度、增强防护意识等方面减少对配置室人员的伤害。结果与结论:在对化疗药物进行调配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操作环境的洁净,提高配置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可以有效地降低配置人员的职业伤害。  相似文献   

8.
目前 ,各种有碍于青少年健康的突发事件日益增多 ,如车祸、食物中毒、溺水事故、火灾等。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发达国家和地区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和导致死亡的首要因素[1] 。1999年我国有 1.6万名中小学生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自杀等导致非正常死亡 ,平均每天有 1个班的学生因意外事故而早早离开人世[2 ] 。因此 ,如何快速抢救意外事故中患者的性命 ,提高青少年的生命质量 ,已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题目。1 青少年意外伤害现状伤害属于疾病范畴 ,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对人体的损伤 ,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它分为非致命性损伤和…  相似文献   

9.
<正>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躯体运动性反应和/或内脏植物性反应,常伴随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痛觉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引起机体一系列防御性保护反应。但另一方面,疼痛作为报警也有其局限性(如癌症等出现疼痛时,已为时太晚)。而某些长期的剧烈疼痛,对机体已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因此,治疗疼痛是医务工作者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在积极控制血糖和抗感染的基础上,对足部伤口进行早期彻底的清创,尝试中药纱布包扎足部溃疡,配合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穴,红外线灯照射疗等综合护理。并通过给予心理、运动、饮食等护理干预,使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护理能力。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使糖尿病病人提高了对预防糖尿病足的自我防护意识,掌握了自我护理方法。结论:护理干预有效地促进了对足部的保健工作,减少了糖尿病足对病人的伤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分析对非自杀性自我伤害(NSSI)行为青少年采取辩证行为团体治疗的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佛山市 第三人民医院 2020 年 9 月至 2021 年 9 月收治的 60 例 NSSI 行为的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辩证行为团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 尔顿抑郁量表(HAMD)、情绪调节量表(ERS)、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儿童抑郁量表(CDI)评分。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HAMA、HAMD、SCARED、CDI、ER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 HAMA、HAMD、SCARED、CDI、ER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对 NSSI 行为青少年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辩证行为团体治疗更能提高患者的情绪调节功能,较常规治疗更能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 等情绪的严重程度,缓解抑郁等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程度进行调查,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取9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基本内容包括:护士的基本情况、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途径等.结果:本组护士防护知识平均答对率为56.86%,造成伤害的锐器类型主要是中空针头,不同科室暴露的构成比以急诊室最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较为淡薄.结论:医护人员应特别重视血源性职业暴露,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将职业暴露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3.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是医院的高危易感染科室。手术室护士必然要面对一定的职业危害,如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化学有害物质的污染及意外伤害等。如果能对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积极采取防护措施进行防护。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防护措施,认识与加强防护减少感染的重要性,可大大减少手术室护士的感染。不断加强培训来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规范的要求认真防护,就能减少手术室护士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重症药物蓄意中毒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评述了重症药物蓄意中毒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诊疗经验。采用个体化血液透析与综合治疗。经治疗病情好转,症状逐渐消失,尿量增多后达正常,血尿素氮、血肌酐分别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及时恰当透析、综合治疗重症药物蓄意中毒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日久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与工作质量。推拿是中医特色外治疗法,近年来,有文献报道推拿疗法治疗痛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主要包括传统推拿手法、腹部推拿(揉腹、振腹)、整脊推拿、自我推拿等。并指出目前存在问题,如缺少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试验,以及推拿治疗痛经机制尚不明确等,以期为临床与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1995年间因工作需要而常年奔波在外,对于年过半百的我极易造成身体劳累、精神不佳及睡眠不佳等伤害。我采用各种运动方式(如慢跑、打羽毛球、乒乓球……)试图来改善体质,运动时发现左手上肢关节不能使力,可能系运动伤害及长期舟车劳顿造成。为此曾拜师中医推拿高手,也去了解及寻找一些经验疗法,包含食疗、气功等。  相似文献   

17.
在精神科这一特殊岗位上工作的护士,不仅要承受某些技术、药物、消毒剂以及病毒等等对健康的威胁,有时还会遭受意想不到的攻击与心理伤害:加强职业保护,对每一个精神科护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特对精神科护士所受的特殊伤害进行浅析,并着重探讨行之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论瘀血证治     
瘀血是指血液在机体脉管、组织或器官内的淤积,也包括血液运行不畅,病变可涉及脏腑、经络、肌肉、骨关节等多种部位。《内经》有"留血"的描述,汉·张仲景根据瘀血程度分别论述了蓄血、干血等,历代医家也根据瘀血的病理有多种阐发,如著血、凝血、血痹、积血等均是指血液停积不运,凝滞留著于体内;贼血、恶血均指对人体组织有伤害之血;干血、老血、败血等是指已无正常生理功能而淤积日久不易祛除之血。清·王清任对  相似文献   

19.
笔者所在地的一位报纸编辑,正值不惑之年,才华横溢,家庭幸福,近期却因职务升迁中的不如愿而走上了自杀的不归路。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20万左右的人自杀,其中70%是中年人。这说明中年人由于其处在特殊的年龄段,生理的特殊性如更年期综合征等的困扰,再加上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重压,如再遭遇种种不如意之事极易想不开。  相似文献   

20.
针灸的作用机理,适应症与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国外文献中关于针灸作用机理的几种学说,如阿片肽和其它神经递质学说,闸门控制学说,弥散型伤害控制控制等;评述了针灸治疗的适应症、疗效及临床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