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对肝癌模型大鼠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基因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正常组及肝癌模型组大鼠的不同癌变肝组织及其血液GGT mRNA亚型(F、H、P)的表达情况。对比正常组,UDCA实验A、B组和对照组大鼠GGT mRNA亚型的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中的GGT mRNA的F亚型阳性检出率显著小于正常肝组织、非肝癌肝组织及癌周组织(P<0.01);癌组织、癌周组织的H亚型阳性检出率均高于正常肝组织及非肝癌肝组织(P<0.01或P<0.05)。UDCA实验A、B组的不同肝组织及血液的GGT mRNA-H亚型的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UDCA实验A、B组癌组织F亚型的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大鼠的肝癌发生过程中存在着GGT mRNA由F亚型向H亚型的转变。UDCA能减少GGT mRNA-H亚型的表达,间接反映UDCA能减少肝癌的发生,对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肝癌组织中谷氨酰转移酶GGTmRNA—H亚型表达,并探讨其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法,检测65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癌组织及癌周组织、108例良性肝病肝组织、6例正常对照肝组织的GGTmRNA—H亚型,观察该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65例原发性肝癌中,癌组织GGTmRNA—H亚型的阳性例数为61例(93.8%),肝组织血清AFP阳性40例(61,5%)(P〈0.05);GGTmRNA—H亚型在20例小肝癌癌组织阳性表达例数为18例(阳性率为9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GTmRNAH亚型阳性表达率虽明显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组织中(如TmRNA—H亚型与血AFP联合分析可弥补AFP检测的不足,对提高肝癌、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GGTmRNA—H亚型基因检测的结果比AFP的检测更敏感、特异性更高,有望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4.
赵建  宋长征  黄海南  张翠 《山东医药》2002,42(13):71-71
现已证实 ,龋病是细菌感染性疾病 ,免疫学防治是控制龋病的有效手段。为了寻求新型的防龋方法 ,我们在动物实验基础上将葡糖基转移酶抗体与微晶纤维素混合压制成口腔含片 ,用于防治儿童龋病 ,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文 12 0 0例 2~ 4岁龋病患儿 ,每例龋齿数不超过 8个。其中治疗组 6 0 0例 ,服用葡糖基转移酶抗体含片 ,每周 1次 ,每次 1片 ,含化后 1小时内不进食进饮。对照组6 0 0例不予治疗。使用 6个月后两组复查龋齿情况。  结果 :防治 6个月后 ,治疗组出现新龋 2 0 7例 (385牙 ) ,对照组 42 7例 (76 4牙 ) ,两组比较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基转移酶Colgalt2基因缺失对于对乙酰氨基酚(APAP)导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Colgalt2 +/+野生型小鼠20只和Colgalt2 -/-小鼠20只(均为C57BL/6J品系)为研究对象,腹腔注射APAP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将小鼠分为4组,Col...  相似文献   

6.
王爱民  冀明  张莉 《中华内科杂志》2000,39(12):804-804
近来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在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TIMPs)可抑制MMPs的活性 ,其有无阻止肿瘤转移的作用 ,对此报道尚少。我们采用逆转录定量PCR方法研究了原发性肝癌患者中TIMP1基因表达的情况 ,现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 :原发性肝癌患者 33例 ,男 2 6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5 3± 6 )岁。所有患者均于术中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 ,迅速投入液氮 ,在标本留取 1周内行RNA提取。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 33例均为肝细胞癌。癌旁组织中 2 8例为肝硬化组织 ,5例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菌株,以大量表达结核分枝杆菌AftA蛋白,为后续的抗结核药物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法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DNA中扩增出AftA的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QE30,构建重组质粒PQE30-aftA。将PQE30-aftA转化大肠杆菌,用IPTG诱导目的基因表达。Western-blotting免疫印迹法鉴定后纯化该表达产物。结果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QE30-aftA。在大肠杆菌M15中用IPTG诱导表达后,获得了AftA蛋白。蛋白经SDS-PAGE分析约为69.5kD。免疫印迹分析证实目的蛋白与阳性结核病患者抗血清产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制备出重组的AftA蛋白,为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筛选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6):1336-1341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N-聚糖检测及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糖基转移酶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分析,探索HCC患者血清N-聚糖变化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8年—2019年HBV相关HCC手术患者(34例)的肝癌和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标本,同时采集血清标本。从34例HCC患者中随机选择8例HCC患者血清标本作为HCC试验组,20例健康成年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DSA-FACE法分析HCC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N-聚糖图谱。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4例HBV相关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8种糖基转移酶基因(FUT3、FUT4、FUT6、FUT7、FUT8、Gn-TⅢ、Gn-TⅣa和Gn-TⅤ) mRNA表达水平,并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相应蛋白表达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对照相比,8例HCC患者血清中N-聚糖峰9 (peak9,NA3Fb)的丰度明显升高(t=-2.514,P 0.05)。糖基转移酶FUT8、Gn-TⅣa和Gn-TⅤ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间有差异,其中癌组织中FUT8和Gn-TⅤ基因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mRNA:1.50±0.34 vs 0.65±0.11,t=-2.354,P=0.022; 3.57±0.64 vs 1.33±0.16,t=-3.384,P=0.001)(蛋白:0.70±0.11 vs 0.083±0.017,t=9.555,P=0.001; 1.33±0.19 vs 0.60±0.15,t=5.097,P=0.007);癌组织中GnTⅣa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mRNA:2.90±0.47 vs 1.68±0.19,t=-2.403,P=0.019),蛋白表达水平与癌旁组织无显著差异(蛋白:0.52±0.24 vs 0.24±0.11,t=1.833,P=0.141)。癌组织中这些糖基转移酶表达改变与血清中N-聚糖丰度变化一致。结论 HBV相关HCC患者血清中一些N-聚糖水平变化可能与肝癌组织中糖基转移酶基因GnT-V、GnT-IVa和FUT8表达上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Colgalt2基因敲除对小鼠肝细胞再生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根据Higgins和Anderson于1931年提出的肝大部分切除模型,实施Colgalt2+/+野生型对照组小鼠和Colgalt2-/-小鼠(均为C57BL/6J品系)70%肝大部分切除术(PH),分别取正常小鼠和PH后1、3、7天的小鼠再生肝脏的右外叶,于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在小鼠肝部分切除术后各时间点组间的表达阳性率差异;胶原酶两步灌注法分别分离正常和PH后1、3、5天的Colgalt2+/+小鼠和Colgalt2-/-小鼠的肝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肝细胞凋亡率。结果 PH后1、3、7天,Colgalt2-/-小鼠肝细胞PCN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Colgalt2+/+小鼠肝细胞PCNA阳性表达率,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分离的肝细胞活细胞比率达94%,正常Colgalt2+/+小鼠和Colgalt2-/-小鼠分离的肝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36±0.83)%、(21.04±1.16)%;PH后1天,Colgalt2+/+对照组小鼠肝细胞凋亡率和Colgalt2-/-小鼠肝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27±0.33)%、(8.44±0.30)%,PH后1天肝细胞凋亡率均降至最低,随即肝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PH后3天,Colgalt2+/+小鼠和Colgalt2-/-小鼠肝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92±0.56)%、(12.14±0.37)%,Colgalt2-/-小鼠的肝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野生型对照组小鼠的肝细胞凋亡率(P0.01);PH后5天,Colgalt2+/+小鼠和Colgalt2-/-小鼠肝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36±0.51)%、(18.92±0.92)%,Colgalt2-/-小鼠的肝细胞凋亡率仍低于野生型对照组小鼠的肝细胞凋亡率(P0.05),肝细胞凋亡率均接近于恢复正常水平。结论糖基转移酶Colgalt2基因敲除在肝再生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进肝细胞增殖和抗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提示该基因介导的胶原Glcα1,2Galβ1-糖基化修饰对肝再生可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糖基转移酶Colgalt2表达的变化。方法 取C57BL/6小鼠100只,采用腹腔注射APAP溶液法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首先建立不同浓度干预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0 mg·kg-1 APAP(对照组)、100 mg·kg-1 APAP处理组、250 mg.kg-1 APAP处理组、500 mg·kg-1 APAP处理组和1000 mg·kg-1 APAP处理组】,再建立不同时间干预组,每组10只,均给予500 mg·kg-1 APAP腹腔注射,分别观察【0 h APAP(对照组)、2 h APAP处理组、4 h APAP处理组、8 h APAP处理组和12 h APAP处理组】。采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对糖基转移酶Colgalt2 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250 mg·kg-1、500 mg·kg-1和1000 mg·kg-1 APAP处理组,血清ALT分别为(1360.5±189.8)IU/L、(3191.2±118.6)IU/L和(5022.7±234.6)IU/L,AST分别为(2147.1±133.4)IU/L、(3628.8±107.9)IU/L和(5854.5±295.1)IU/L,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在4 h、8 h和12 h APAP处理组,血清ALT水平有类似的变化;在100 mg·kg-1、250 mg·kg-1、500 mg·kg-1、1000 mg·kg-1 APAP处理组,肝组织Colgalt2基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在2 h、4 h、8 h和12 h APAP处理组,肝组织Colgalt2基因水平较对照组逐渐显著升高,肝组织Colgalt2蛋白表达水平也随APAP干预剂量的增加和干预时间的延长也呈逐渐增强趋势。结论 肝组织糖基转移酶Colgalt2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并鉴定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的pEGFP-N1-FUT4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采用RT-PCR方法获得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Ⅳ(FUT4)全长基因,克隆至pEGFP-N1- FUT4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通过脂质体转染到人表皮癌细胞系A431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UT4的表达. 结果:测序及酶切鉴定证明获得人全长FUT4基因,FUT4基因正确插入pEGFP-N1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在A431细胞中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FUT4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成功构建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的FUT4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到在A431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预测华支睾吸虫囊蚴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编号为cs091c06的糖基转移酶基因EST序列结构和功能特征及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预测该基因的生物学意义和应用前景。方法利用NCBI网站和ExPaSy等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工具和Vector NTI suite等软件包,分析华支睾吸虫囊蚴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cs091c06的EST序列及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与功能特征。结果 BLASTx工具分析该EST序列是糖基转移酶的同源基因,序列全长为1 402bp,其完整的编码框为37~1 011bp,编码325个氨基酸。Target P和Signal P软件预测该编码氨基酸前30个氨基酸是分泌信号肽,蛋白的理化性质较稳定。蛋白质一级结构扫描发现两个糖基转移酶的保守功能区分别位于67~178aa和69~253aa,且在该基因的N端发现明显的蛋白质糖基化位点,分别位于76~79aa和190~193aa。在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中,共发现8个B细胞表位和6个T细胞表位。RT-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华支睾吸虫成虫阶段高表达,囊蚴和虫卵阶段低表达。结论华支睾吸虫糖基转移酶基因与多个物种同源,编码蛋白可能是华支睾吸虫重要的虫体分泌排泄抗原成分;阶段特异性表达特征提示该基因很可能参与华支睾吸虫重要虫源蛋白糖基化过程,可作为华支睾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和药物靶标。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肝癌中内质网蛋白基因(RTN)表达及初步功能。利用免疫组化、真核转染、体内外抑瘤试验等方法。结果显示肝癌中RTN呈下调表达,RTN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膜,并且与肝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转染RTN后,体外肝癌细胞生长率明显减少,一些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体内肿瘤抑制率为85.64%。转染RTN细胞产生肿瘤的坏死级别较高于其它两组。RTN可能作为候选抑癌基因在肝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体外克隆表达人类糖基转移酶Glt25D2,利用Biacore分析系统对其活化单糖及钙离子结合活性进行分析。方法构建Glt25D2原核表达载体pET32a-Glt25D2,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克隆表达糖基转移酶Glt25D2。离心集菌,制备蛋白样品,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融合蛋白线性梯度洗脱,Ni-NTA柱纯化,后做Western blot鉴定。用纯化后的Glt25D2融合蛋白包被CM5芯片,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活性单糖及钙离子灌注芯片,利用Biacore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分析Glt25D2的活化单糖及钙离子结合活性。结果体外成功表达人类糖基转移酶Glt25D2融合蛋白。Biacore分析显示,该糖基转移酶与400、200、100、50μg/ml唾液酸的结合活性分别为108、71、50和20 RU,与200、100、50、0μg/ml钙离子的结合活性分别为37、20、10和0 RU。结论人类糖基转移酶Glt25D2重组蛋白具有较强的钙离子及唾液酸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其基因表达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对21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诱导型一氯化氮合酶(iNOS)及其基因表达进行原位检测和观察。结果:NOS 阳性反应物质呈黄色或棕黄色,位于细胞浆中。非癌殖织(肉眼观距癌组织边缘>1.5)多呈阴性或弥漫弱阳性,但部分非癌组织中可见 iNOS 呈阳性的细胞呈点状分布;癌旁组织多呈阳性,提示 iNOS 表达与肝组织癌变有关。癌组织核心多呈阴性或弥漫弱阳性,但分化中和差的癌组织核心也分别有一例 NOS 呈强阳性;周边癌组织呈局灶阳性,侵入纤维组织中的弥敢癌细胞星强阳性,提示 NOS 的表达与肝癌组织的侵润能力有关。肝癌组织 iNOSmRNA 阳性细胞的分布与 iN-OS 蛋白的表达基本相似。结论 iNOS 蛋白及其基因表达与肝组织癌变及肝癌侵润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
郑刚  庄兴俊  张积仁 《山东医药》2008,48(34):73-74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人工合成α1,4半乳糖糖基转移酶(α1,4 Gal-T)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转入卵巢癌细胞株(COC1)中.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红细胞三糖基神经酰胺(Gb3)、Bcl-2和Bax蛋白表达及COC1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及无义核酸组比较,反义核酸组COC1细胞Gb3、Bcl-2表达下降、Bax蛋白表达升高,COC1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0.01).提示α1,4 Gal-T基因反义核酸能够诱导COC1凋亡,其机理可能与其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N-乙酰基转移酶(NAT2)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自动实时荧光Light-Cycler技术,分析78例肝癌患者和112例健康志愿者NAT24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比较肝癌患者与对照组间频率差异。结果 肝癌吸烟组NAT2慢乙酰化基因型频率(37.5%)与对照吸烟组(17.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67,P<0.05),并使患肝癌的危险度提高了2.76倍;肝癌非吸烟组NAT2慢乙酰化基因型频率(26.3%)与对照非吸烟组(16.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1.47,P>0.05)。结论携带NAT2慢乙酰化基因型的吸烟者可能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PI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肝细胞肝癌(HCC)的关系。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53例HCC肿瘤组织及其癌旁非肿瘤组织中,GSTP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况。结果GSTP1基因在HCC肿瘤组织中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X^2=19.08,P〈0.001),在Ⅲ-Ⅳ期肿瘤中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Ⅰ-Ⅱ期肿瘤(X^2=4.84,P=0.028),在不同大小的肿瘤之间、单个结节与多个结节的肿瘤之间以及包膜完整的肿瘤与包膜不完整的肿瘤之间甲基化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GSTP1启动子CDG岛甲基化可能参与肝细胞的痛性转变。  相似文献   

19.
1.资料与方法:经外科手术切除的肝组织标本选自本校西京医院病理科,10例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男9例,女1例,平均年龄59岁; 9例为肝高分化腺癌(转移癌)患者,男8例,女1例,平均年龄57岁;10例为正常肝组织对照。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染色超敏试剂盒(SPKit)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产品编号KIT—9710,按试剂盒说明书常规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操作,鼠抗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1和TIMP-2单克隆抗体购自美国Maxin公司。图象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判断指标:未见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移酶(GGT)基因在人类肝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改变机制。方法以病理组织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自身配对的肝癌、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中总RNA纯化,对GGT的表达与改变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两套引物,以逆转录巢式PCR法扩增GGT5′非编码区(NC)基因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分析了不同肝癌组织中GGT基因的甲基化程度。结果在病理组织学证实的24例肝癌、癌旁和远癌组织中:①从肝癌灶至远癌的不同组织中,总RNA浓度呈逐步升高趋势,三种不同组织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癌组织中总GGT比活性(U/g)较癌周和远癌组织明显升高(P<0.05);③以自行设计建立的逆转录巢式PCR法,成功地扩增GGT的5′NC基因片段,特异性强且区带清晰,PCR产物经酶切分析证明,GGT基因5′NCM3位点(CCGG),其内位C在癌灶、癌周和远癌组织中的低甲基化频率分别为70.83%,58.33%和54.17%,非常明显地高于同组中已甲基化程度。结论肝癌组织中GGT基因甲基化程度较低,且与肝癌GGT的异常表达关系密切,对肝细胞癌变可能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