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2年10月,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做为试点,开始了公费医疗管理办法改革。该院公费医疗合同单位64个,共计38,000多人。改革试点的基本做法是:西城区卫生局将公费医疗经费,按每人每月3.25元拨给医院统一管理,结余部分归医院和单位,其中50%用于改善医疗条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校公费医疗费用大幅度增加,每年均超支20~25万元之多,5年已超百万,在国家财政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这样递增下去,不能不使人感到忧虑。因此,促使我们要认真研究改革公费医疗管理办法及解决超支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九江市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九江市公费医疗制度改革,是从1988年4月开始起步的,1991深化了一步,1992年本着既要积极改革,又要稳步推进的精神进行了第三步改革。通过改革实践,社会效益日渐明显。据统计,1988年享受公费医疗人数达13797人,实际支出数为1745365元,年人均数为126.50元,较1987年下降20.14%。1991年享受公费医疗  相似文献   

4.
一、陵川县公费医疗政策 陵川县公费医疗管理改革,基本和国家政策相吻合。从1991年以来,执行的是陵政办发(1991)13号《关于加强公费医疗管理的实施意见》,即门诊公费医疗管理“定行按职别、工龄、分档切块,定点医疗,定额包干,超支自负”。退休人员、残废军人按每人每年48元,在职工作人员20年以上工龄每人每年36元,19年以下工龄每人每年30元,离休干部每人每年96元。公费医疗定点就诊单位,分别由县医院、中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承担。各医疗卫生单位均实行处方定额管理。离休干部公费医疗从1992年至今切块包干给老干部局管理使用;住院公费医疗从1991年至今经历了三次改革。一是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是一个有1.08亿人口的农业大省,辖21个市;地、州、217个县(市、区)。1990年末公费医疗享受人数217万余人,全年开支公费医疗经费3.42亿元,年人均支出159.67元,其中:预算内开支3.12亿元,人均支出145.96元。公费医疗管理和改革工作,在财政部、卫生部、国家医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实施与效益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宏怡 《中国校医》1994,8(4):11-12
我校于1992年9月开始与芜湖市保险公司协作,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实施了大学生医疗保险,收到了良好的效益。1促使实施医疗保险的因素1.1学校承担超支的医药费过重:公费医疗改革前,全校6000多名学生看病全部由国家下拨给学校的每人每年40元医药费中报销,超支部分由学校出资承担,1989年超支19万元,1990年超支24万元,迫使学校进行公费医疗改革。改革后学校从国家拨款中每人截取10元,集中留校医院,用于报销学生住院医药费和甲类传染病、精神病、癌症(包括白血病)、肝炎、肺结核等5类疾病医药费,超支部分仍由学校出资承担。1.2学生经…  相似文献   

7.
加强公费医疗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果,是各级卫生、财政部门和享受单位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县自1978年以来,对公费医疗管理办法进行了改革,试行公费医疗经费定额管理,现将有关问题浅析如下。一、管理办法与效果评价1、系统管理和享受单位管理。1978年3月开始,我县公费医疗经费按浙江  相似文献   

8.
隆回县自1984年以来,对公费医疗管理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看病医药费实报实销改为定点医疗、定额管理与个人利益挂钩,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该县在改革前的1983年,人平开支医药费66.10元。改革后,在我市实行两种收费标准和调整部分医疗收费标准的情况下,1984年人平医药费开支降至59.6元,1985年56元,1986年60元。分别比1983年下  相似文献   

9.
柳城县卫生局通过改革,克服公费医疗管理上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端,不断改革和完善公费医疗管理制度。1987年与1986年同期对比共节约经费84592元,到1988年4月底止,又有17个医疗单位与县卫生局签定了1988年度公费医疗定额包干管理责任制合同书,  相似文献   

10.
一、公费医疗超支浪费严重辽宁省1986年享受公费医疗的干部职工105万人。公费医疗开支逐年增加,1985年为7 776.6万元。1986年为8 819.9万元,1986年比1985年上升了11.1%,1987年预计达9 000余万元。我省规定预算标准年人均1985年为48元,而1986年提高到60元,全省还超支2 8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1.
论影响公费医疗费用的几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3年我国人均公费医疗费用为57.48元,1989年增长到145.18元,1989年是1983年的2.5倍。公费医疗改革势在必行。为了使公费医疗改革做到有的放矢,有必要筛选出对公费医疗费用影响较明显的因素。笔者在郑州市作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抽样调查,抽查了10608人次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已实行35年的公费医疗制度,因近年来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及药品浪费严重而亟待改革。去年十月,全国公费医疗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河南洛阳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卫生部、财政部联合召开的,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专题研究公费医疗管理工作的会议。会上交流了公费医疗管理和改革的经验,讨论了《公费医疗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公费医疗改革的意见》,财政部田一农副部长和卫生部胡熙明副部长分别做了总结讲话。  相似文献   

13.
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有职工1200余人(包括退、离休人员),每年全院职工的公费医疗费用支出是我院一项重大开支(约200万元)。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制约机制,造成了经费的严重浪费。为了能既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又节省公费医疗开支,我院于1996年开始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对公费医疗管理的有关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医疗保险的发展趋势,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全院职工的公费医疗·费用,从而建立起控制医疗费用的机制,加强了公费医疗管理的力度。随着医改的深入,该系统的管理功能也不断完善。现将该管理系统的实施方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逐步完善区域公费医疗管理,改革现行的公费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我们于1994年1—5月对洪雅县公费医疗享受者在洪雅县医院住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文就住院患者的病种与费用进行分析,为制定病种费用预付标准提供参考。资料来源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洪雅县医院1989—1993年收治的公费医疗住院患者,5年共计2313例(删除了家庭病床、转院、项目不全等住院患者),占洪雅县公费医疗享受者的8.58%,占享受者住院总数的92.11%。资料输入IBM—PC微机,用DBASEⅢ数据库查错、整理,用SPCC/PC+软件进…  相似文献   

15.
一、财政与单位负担情况1949年全国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享受者仅400万人,至1991年底已达1.63亿人。1990年我国各级财政负担的人均公费医疗费约200元,全民所有制企业人均医疗费约190元,集体所有制人均医疗费约97元。1990年全国公费医疗经费挤占行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既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又有利于加强公费医疗的管理,必须坚持公费医疗的各项制度。但是我院在实行经济管理之前,医药费年年超支。据统计:1978年的职工医药费是21,788元,平均每人59.27元,比1977年增支7,430元,上升51.74%;而1979年是23,086元,平均每人62.50元,比1978年增支1,298元,上升5.96%。  相似文献   

17.
董惠琴 《中国卫生经济》1992,11(11):63-64,F003
通化市本级公费医疗制度改革从1989年开始,实行公费医疗经费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的办法,1990年又采取与定点医院、享受单位经济利益挂钩的办法,今年又将推出市本级公费保险制度改革方案。通过3年的改革尝试,逐步摸索了一条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公费医疗改革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我市享受公费医疗的单位311个,享受人数13 640万人,其中市直享受人数5700人。 1986年以来,市公费医疗办改革了公费医疗管理办法,实行市医院公费医疗专科承包。专科承包的主要做法是: 1.自成体系,独立核算。在市医院成立具有综合职能的公费医疗专科,专科在行政上属于市医院序列,在医疗和经济上同市医院分开,单独管理,承担市  相似文献   

19.
简讯     
江西省莲花县公医办在抓好全县公费医疗管理的同时,根据县政府的决定,于1992年1月1日开始对差额预算管理、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和部分企业单位实行代管公费医疗。代管方案确定;1、凡实行代管公费医疗的单位,在医药费报销范围及单位、个人负担比例上实行全县统一的公费医疗标准。2、由县公医办对代管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并负责审核处方和医药费发票。3、县公医办向代管单位收取一定的管理费。通过三年实施,代管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据统计,1994年该县公医办代管27个企事业单位,为代管单位减少开支近3万元。公医办代管企事业单…  相似文献   

20.
公费医疗管理既要讲经济效益,更要讲社会效益,二者构成公费医疗管理的综合效益。因此,公费医疗管理综合效益的大小是评价公费医疗制度改革成败的重要依据。要对公费医疗管理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指标体系。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公费医疗管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故各地在评价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成败时,难免陷入误区,致使公费医疗管理工作走向极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