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观察核素标记叶酸靶向白蛋白纳米微球(188Re -folate-CDDP/HAS MNP)对SKOV3人卵巢癌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人卵巢癌细胞SKOV3裸鼠模型,并将64只荷瘤鼠随机分成8组,每组8只,分别为(A)阴性对照组;(B)采用CDDP方案化疗的单纯化疗组;(C)核素靶向内照射的单纯放疗组;(D)磁感应热疗的单纯热疗组;(E)化疗联合放疗组;(F)化疗联合热疗治疗组;(G)放疗联合热疗治疗组;(H)热疗、化疗、放疗联合治疗组。各组经治疗后,观察肿瘤生长增殖情况,计算肿瘤质量抑制率,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各治疗组的肿瘤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其他治疗组相比,热疗、化疗、放疗联合治疗组的肿瘤质量最低(P<0.05)。结论磁感应热疗、化疗、核素靶向内照射放疗的联合作用能有效抑制卵巢癌的生长,对卵巢癌治疗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磁性纳米粒阿霉素微球制备的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制备靶向抗癌药物即磁性纳米粒阿霉素白蛋白微球.方法:以阿霉素(ADR)、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纳米Fe3O4为材料,采用乳化高温固化法制备出磁性纳米粒阿霉素白蛋白微球,并利用Hrtem对其包裹结合性能进行了观察,同时采用HPLC法对其载药量进行测试.结果:有效载药量为2.35%、表观载药量为3.55%.结论:采用乳化高温固化法能制备出磁性纳米粒阿霉素白蛋白微球.  相似文献   

3.
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以丝裂霉素C为药物模型,研究磁性纳米抗肿瘤药物的制备工艺及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工艺并筛选,以纳米级Fe_3O_4为磁性核心,人血清白蛋白为膜材,利用乳液固化法制备包载丝裂霉素C 的磁性纳米微球,并借助透射、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形态,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作粒度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量载药量及包封率,以磁性测试仪进行体外磁响应性测定。结果:该优化的磁性纳米微球在电镜下呈表面光滑的核壳样球型微粒,平均粒径为217.7nm,微球载药量为7.89%,包封率为90.5%,体外饱和磁化强度为21.85emu·g~(-1)。结论:磁性纳米载药微球为肿瘤的主动靶向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剂型,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卡铂碳包铁纳米壳聚糖微球,检测其性能,并与卡铂纯铁纳米壳聚糖微球进行比较。方法以吸附药物的碳包铁纳米磁粉为磁性内核,壳聚糖为基质,卡铂为负载药物,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卡铂碳包铁纳米壳聚糖微球。卡铂纯铁纳米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相似,不同的是以无吸附药物能力的纯铁纳米磁粉为磁性内核。检测和比较两种纳米药物微球的形态、粒径、磁响应性、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结果两种药物微球的球形圆整,平均粒径(210±26)nm,粒径分布150~300nm,磁响应性强。碳包铁纳米微球的载药量(11.15±1.03)%,纯铁纳米微球载药量(9.21±1.10)%。碳包铁纳米微球1,2,3,4d的体外释药量分别为60%、74%、84%、92%;纯铁纳米微球1,2d的释药量分别为81%,91%。结论通过活性碳吸附和物理基质包裹双重物理机制载药载药的卡铂碳包铁纳米壳聚糖微球不但载药量高,而且释药速度平稳。多重机制的有机结合是优化纳米微球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肖奇  熊斌  谢明水 《海峡药学》2012,24(2):106-107
目的 比较热疗联合介入栓塞化疗与单纯栓塞化疗治疗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67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热疗加栓塞化疗组38例,单纯栓塞化疗组29例.结果 热疗加栓塞化疗组有效率(73.7%)高于单纯栓塞化疗组(48.3%),两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毒副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热疗联合栓塞化疗治疗晚期肝癌疗效优于单纯栓塞化疗,且不增加副作用,是治疗晚期肝癌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磁性微球的磁响应性及狗肾动脉栓塞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磁性明胶微球(MG-ms)的磁响应性及狗肾动脉栓塞效果。磁响应性实验表明,介质流速越慢,磁场强度越大,磁性微球中磁铁粒子含量越高,越容易定位磁性微球。狗肾动脉灌注10~30um磁性微球,血管造影和病理切片结果表明:磁性微球在外磁场作用下可以进一步栓塞至肾小球、肾脏的微细动脉,而且栓塞均匀、完全,而不加磁场时栓塞不完全。这些结果提示磁性明胶微球可以作为治疗肾癌的栓塞剂,将有利于增强化疗效果、减少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肺靶向顺铂磁性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及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乳化复合技术制备粒径1.25~3um的顺铂磁性白蛋白微球。该微球呈圆球形,大小分布均匀,在0.05T的弱磁场中具有磁响应性,在水中分散性好。载药量为8.8%(mg/mg),包封率为96.21%,临界相对湿度(CRH)=73.3%。含药微球在体外释药较快,缓释作用不明显。体内外磁定位实验表明,微球可浓集于靶区。该制剂在室温下放置3个月,性质确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热化疗对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91例临床已经确诊的晚期食道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热疗组45例单纯接受化疗,热疗+化疗组46例局部热疗联合化疗.结果 热疗+化疗组总有效率(69.5%)明显高于化疗组(33.3%),经统计学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热疗联合化疗比单纯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有更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磁性明胶微球体内分布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磁性明胶微球进行了同位素标记。用γ-闪烁照相技术观察了磁性明胶微球在兔体内的分布。结果表明:靶部位的放射活性加磁场是未加磁场的15倍,而且施加磁场时间长和磁场强度大有利于磁性明胶微球定位于靶区。文中也介绍了自行设计的外加磁场装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微波法合成PLA-PEG-PLA,并以该嵌段共聚物为基质制备ASA/PLA-PEG-PLA载药微球和ASA-Fe3O4/PLA-PEG-PLA载药微球,考察磁性载药微球和非磁性载药微球的药物缓释性能.方法 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NMR)对微波法合成的PLA-PEG-PLA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ASA/PLA-PEG-PLA载药微球,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选载药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单微乳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制备了ASA-Fe3O4/PLA-PEG-PLA载药微球.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对Fe3O4纳米粒子进行微观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备的载药微球进行了微观结构的表征和分析.结果 微波法合成的PLA-PEG-PLA是一种三嵌段共聚物.载药微球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20μm.体外模拟释药试验表明ASA/PLA-PEG-PLA载药微球和ASA-Fe3O4/PLA-PEG-PLA载药微球24h释药率分别为69.16%和100%.结论 以微波法合成的PLA-PEG-PLA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ASA-Fe3O4/PLA-PEG-PLA磁性载药微球比ASA/PLA-PEG-PLA非磁性载药微球具有较快的药物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磁性靶向紫杉醇微球.方法:以紫杉醇和纳米Fe3O4为材料制备出磁性靶向紫杉醇微球,并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观察微球的形貌,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结果:磁性靶向紫杉醇微球的载药量为3.013%,包封率为35.26%.结论:通过实验研究制备了磁性紫杉醇微球,具有靶向定位功能,形成一种磁靶向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复发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联合盆腔热疗治疗复发直肠癌。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患者应用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及单纯放射治疗的疗效。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组18例,单纯放射治疗组22例。放射治疗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通过CT0.5cm薄层扫描,根据ICRU定义来勾画靶区,包括复发病灶及肿大淋巴结。盆腔放疗剂量50GY/25Fx/5W,肿瘤区剂量至70GY/35Fx/7W。盆腔热疗频次为2次/周,总计12次。单纯放射治疗组放射治疗方法同联合盆腔热疗组的方法。结果 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组局部症状缓解率为94.4%,单纯放射治疗组局部症状缓解率为86.4%,2年生存率分别为61.1%和54.5%。结论 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复发直肠癌可有效提高局部症状缓解率。  相似文献   

13.
以牛血清白蛋白为囊材,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将环丙沙星制成微球。以水溶液系统制备的白蛋白微球不含任何有机溶剂,外观呈圆球型,微球粒径在1~5 (m之间,符合干粉末肺部吸入给药的要求。以不同的环丙沙星/白蛋白比例(1:1、1:2及1:4)配制喷雾干燥样品,制得微球的载药量分别为46.93%、32.96% 和20.56% (n=3),药物的包封产率均在90% 以上。采用不同的粉末加热变性温度 (100~120 ℃) 和时间 (3~6~12 小时),对喷雾干燥制得的粉末白蛋白微球进行热变性处理,考察热变性后微球的体外释药情况,热变性程度越大,药物释放愈缓慢,说明可通过改变热变性条件调控微球中药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42℃热疗与化疗药诺维本联合作用于肺癌细胞时,在进行化疗的同时何时进行热疗疗效最好,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MTT法测定单纯42℃热疗组、单纯化疗组以及不同时间结合点的热化疗组对人肺巨细胞癌细胞(PLA-801D)的抑制率。结果:42℃热疗与化疗药诺维本(NVB)同时作用时,对肺癌细胞的抑制率最强(86.45%),不仅优于单纯热疗组(3.32%)、单纯化疗组,也优于先化后热组和先热后化组(P值均<0.001)。结论:诺维本与42℃热疗同时作用较其他结合方式对肺癌细胞的毒性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改变pH值法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并对微球的载药量、缓释特性和磁靶向特性进行测试.方法:采用紫外光谱吸收法测定载药量,渗透袋扩散技术测试微球的释药速度,体外模拟法测定微球的磁靶向性.结果:载药量为37%,包封率62%.微球10h内药物释放约为75%,连续释放78h.外加磁场应在2000~3000Gs左右,施加时间在2h为宜.结论:使用改变pH值法制备的壳聚糖微球,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微球缓释效果明显,并实验测出了适合微球靶向控制的磁场施加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晚期腹盆腔恶性肿瘤(伴有腹腔积液)采用腹盆腔灌注化疗加BSD2000深部热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4例晚期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两组,联合治疗组22例,采用腹腔灌注化疗加BSD2000深部热疗;对照组22例,采用单纯腹腔灌注化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63.64%,对照组为3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除出汗(P<0.01)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治疗后提高(P<0.05)。结论 BSD2000S深部热疗并腹腔热灌注化疗适用于晚期腹盆腔恶性肿瘤伴腹腔积液,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磁流体(Magneticfluid)是含超微磁铁粒子的液体,既具有固体磁性材料的磁性,又能像液体一样流动,磁流体因其本身所具有的某些特性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在肿瘤治疗领域———靶向载药磁微球,磁控血管内磁性微球栓塞,磁流体热疗,给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希望。文章就国内外磁流体靶向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188Re直接标记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具有较高放化纯度和良好稳定性的188Re直接标记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方法通过改变络合剂、缓冲液、标记反应时间、pH值、淋洗液体积、氯化亚锡的用量、反应温度等各项标记条件来探讨最佳标记条件。结果188Re直接标记牛血清白蛋白最佳标记条件:0.1ml葡萄糖酸钠溶液(0.3mol/L);0.08ml浓盐酸溶解的SnCl2·2H2O(10mg/ml);0.04ml0.2mol/L乙酸缓冲液(pH值5.0);0.04ml牛血清白蛋白(10mg/ml);188ReO4-淋洗液0.1ml。188Re直接标记牛血清白蛋白放化纯度达(96.8±1.06)%,标记反应中胶体含量均小于10%。结论预锡化直接标记法简便快速,能够得到较高的放化纯度,稳定性好,无需进一步纯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甲氨蝶呤为药物模型,制备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叶酸受体-磁双重靶向纳米药物。方法:未采用 预成型的磁性纳米粒,一步合成磁性纳米粒核二氧化硅壳超顺磁性的纳米粒,并借助透射、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形态,用 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修饰,在表面化学偶联上叶酸,修饰甲氨蝶呤后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载药量及包封率。结 果:磁性纳米粒在电镜下呈现核壳样球型微粒,平均粒径为20 nm,纳米粒载药量为26.71%,包封率为64.76%。结论: 叶酸受体-磁双重载药纳米粒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剂型,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剂和丝裂霉素C生理盐水溶液中丝裂霉素C(MMC)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方法建立生物样品中MMC的HPLC测定法,并测定了小鼠给药后的血浆及组织中药物浓度。结果小鼠尾静脉注射(1 mg.kg-1)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剂,在外加磁场的引导下,30 m in即有82.72%的药物浓集于肝脏,是MMC生理盐水溶液34.83%分布量的2.37倍,在心、肾中的分布较MMC生理盐水溶液低。与尾静脉注射非磁丝裂霉素C纳米球胶体溶液剂的结果比较,外加磁场与磁纳米球的相互作用可大大地提高磁纳米球对肝脏的靶向率。与不施加磁场注射同剂量磁性纳米球的结果比较,说明外磁场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磁性纳米球在靶部位的浓集。结论丝裂霉素C制成磁性纳米球,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具有很好的肝靶向性及一定的缓释和减毒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