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心血管植入型电子装置(CIED)术后各项起搏参数变化及工作状态,并根据病情及时调整,使CIED发挥最佳治疗效益,使病人获得最大疗效。方法入选我院CIED病人258例,采集植入术后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后各项起搏参数变化及工作状态,普通起搏器或CRT-P病人每6~12个月采集1次,ICD或CRT-D病人每3~6个月1次,以后每年1次,出现电池耗竭征象时,增加随访次数,定期程控随访。结果 258例病人中,有3例起搏不良,3例感知不良,膈神经刺激2例,房性心律失常12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3例,发现了16例电池耗竭,给予及时更换,并通过程控解决了2例病人的临床问题。结论定期程控随访可维持起搏系统正常工作,延长起搏器寿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作者研究了1966~1980年某大学医院全部住院病人和手术病人因肺栓塞所造成的死亡率及其特点。在6,858例死亡病例中,曾作尸检的有3,412例,系应用标准的和灵敏的方法对肺进行解剖。结果发现6%死亡病例(4.7%手术病例)有大块的致命性肺栓塞。在1966~1980年这段时期,住院病人和手术病人的栓塞死亡率有明显下降,尸检病例的栓塞发生率从最初5年的9.3%降至最后5年的3.8%。除去在死亡期间  相似文献   

3.
近15年,心脏手术对降低成人缺血与瓣膜心脏病死亡率和病残率越来越起到重要作用,但80岁以上病人手术的结果尚无报道。作者医院于1980年1月至1983年6月间施行心脏手术2065例,其中80~89岁者25例(1.2%)。60%病人有左室肥厚,56%有心衰,72%有心脏扩大,6例(24%)有明显左室功能不全,7例(28%)射血分数为0.4~0.5,平均心功能为3.4级。施行心脏手术的原因;19例(76%)因胸痛、呼吸困难或两者兼有,4例为急性心叽梗死并发症(2例为室缺,2例为显著二尖瓣闭锁不全),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所致晕厥与二尖瓣回流伴心悸各1例。8例施行AVR CAB,7例CAB,4例MVR CAB,6例为其他类型手术。1例87岁急性后壁心肌梗死后乳头肌断裂术中死亡。92%病人有术后并发症,一半为室上性心律失常与充血性心衰,但正规药物治疗能得到适当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 16例双腔起搏治疗的肥厚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长达 5年的血流动力学及超声心动图形态学随访观察 ,评价双腔起搏器治疗HOCM的远期疗效 ,长期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停止起搏后其血流动力学变化。资料和方法 经临床确诊HOCM患者行双腔起搏治疗 16例 ,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4例 ,平均年龄 4 5~ 6 8(5 6 4 4± 7 76 )岁 ,植入起搏器时间 5~ 8(5 89± 1 0 1)年 ,随访时间 5年。心功能(NYHA分级 )Ⅱ级 9例 ,Ⅲ级 6例 ,Ⅳ级 1例 ,均有不同程度晕厥、胸痛及呼吸困难。于植入DDD起搏器前 ,植入起搏器后 2年、5年 (AV间期为 12 0m…  相似文献   

5.
起搏器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 15例起搏器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 ,讨论手术指征和时机。方法 1993年至 2 0 0 1年间 ,我们为 15例起搏器心内膜炎患者 ,施行了体外循环直视下心内起搏电极撤除术。本文对这些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病例中 ,有 2例院内死亡 ,术后随访期内 (中间值 =31 3个月 ;区间 ,1 8~ 5 8 7个月 )无远期死亡 ,总死亡率为 13 3%。所有出院病人均无感染复发。大部分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1)。只有 6例患者术后因持续存在的心律失常需要重新安装起搏器。本组病例中常见的外科手术指征为 :1)附着于起搏电极的大型赘生物 ,2 )顽固感染 ,3)三尖瓣架构损坏 ,4)肺栓塞 ,5 )存在需要外科处理的基础的或并存的心脏病变。结论 根据我们的结果及相关文献报道 ,我们认为对患起搏器心内膜炎的病人 ,应尽早采用外科手术撤除植入的心内起搏器硬件。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是值得信赖的。  相似文献   

6.
对我院 1989年 7月~ 1999年 12月埋置心脏起搏器的10 2例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置入起搏器后晕厥 9例 (男 5例、女 4例 ) ,年龄 34~ 79岁。其中病窦综合征 6例、Ⅲ度房室阻滞 3例 ;置入起搏器类型 :非生理性起搏 (VVI) 3例 ,生理性起搏AAI、DDD各 3例。晕厥发生时间 :术后 1个月以内 1例、3~ 6个月 4例、2~ 9年 4例 ;晕厥原因 :起搏系统故障者 2例 ,均对起搏器依赖 ,表现为术前症状的再现。 1例为脉冲发生器线路故障 ,1例为电极尾端与起搏器输出端连接松脱 ;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 2例 ,均有心脏扩大 ,实为原有心脏病加剧 ,或有电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英国爱丁堡大学某医院420例由冠心监护病房出院的心肌梗塞患者的5~7年随访结果,其中78%随访比较满意。结果:(1)总生存率:125例(30%)在5年内死亡,估计7年时的死亡率为40%,与以往其他报告的结果极相似。前2 1/2年的死亡率相当恒定,平均为8.6%/年,显著较后2 1/2年的死亡率5.5%/年为高,说明病人如活过了梗塞后的前2 1/2年,预后即有进步。五年内死亡的原因是心肌梗塞(78例),其他心血管疾患(11例),癌肿(3例),其他原因(4例)  相似文献   

8.
陈杰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10(3):F003-F003,226
植入起搏器的病人生活基本可以恢复到病前的水平 ,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工作。但是起搏器在体内可受到在外部电场或磁场的影响而发生功能障碍 ,所以植入起搏器的病人自我护理十分重要。我们对 6例这种病人的自我护理进行指导 ,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6例患者 ,女性 5例 ,男性 1例 ,年龄 4 1~65(平均 57)岁。病人均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其中伴房颤 2例。1.2 方法( 1)为病人设立卡片 ,内容包括姓名 ,性别 ,年龄 ,起搏器型号 ,生产厂家 ,使用年限及各种参数 ,安装日期。嘱咐病人外出时随身携带卡片及安装…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美国St.Luke医院1970年6月至1973年12月施行的748例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同时施行室壁瘤切除及瓣膜手术者不包括在内。男性646例,平均年龄为51.8岁;女性103例,平均年龄53.9岁。手术指征是内科治疗无效的心绞痛病人,冠状动脉近端狭窄程度超过管腔直径50%,远端通畅且心功能良好者。在硫苯妥钠诱导、气管内插管和体外循环下手术。全部远端吻合口是在心室颤动下进行,尽可能避免钳闭主动脉血流。旁路移植血管中33%是用乳内动脉,67%采用大隐静脉。平均随访59个月(5~94个月)。随访不到二年者仅14例(2%)。术后所有存活病人每年进行检查。结果:(1)手术死亡率:术后30天内死亡作为手术死亡。全组手术死亡率为2.5%。如果第一年的结果不包括在内,则手术死亡率下降到1.5%。手术死亡率和移植旁路血管数无关。(P>0,10)。(2)术  相似文献   

10.
起搏器综合征(附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9例起搏器综合征,占埋藏式心室按需型起搏器病人75例的12%,均于首次安置起搏器后立即发生低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平均下降分别为41.7和17.3mmHg。6例伴有头昏、倦怠、乏力、多汗等。4例给予多巴胺治疗,其余未予处理,于短期(平均5天)恢复,未再复发,其中2例血压仍低于起搏前。并对起搏器综合征的发生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感染性心内膜炎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自1988年1月~2000年5月间确诊的70例IE临床特点。结果 (1)8例(11.4%)为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62例(88.6%)为自然瓣膜心内膜炎(NVE);57例(91.9%)NVE病人存在各种基础心脏病,其中先天性心血管畸形(22例,38.6%)最常见,其次为特发性二尖瓣脱垂(18例,31.6%)和风湿性心脏病(12例,21.1%)。(2)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100%)、贫血(40例,57.1%)和栓塞(33例,47.1%)。(3)60%(42例)病例细菌培养阳性,23例致病菌为链球菌。(4)39/51例IE经过单纯抗感染治疗痊愈,17/19例经过抗感染治疗联合外科手术治愈。死亡14例,其中包括5例PVE和2例起搏器植入术后IE;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9/14)。结论 IE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病前3位是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二尖瓣脱垂和风湿性心脏病。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患者应想到心内膜炎的可能,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IE的诊断。PVE、起搏器植入术后合并IE以及并发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的识别与处理(附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双腔起搏器已广泛应用到临床 ,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PMT)是双腔起搏器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我院近 10年共安装 DDD起搏器 2 6例 ,其中有 5例出现 PMT,现将识别与处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 5例 ,其中男性 4例 ,女性 1例 ,年龄 5 0岁~ 81岁 ,平均 6 2岁。临床诊断 :冠心病 4例、心肌病 1例。起搏器安装指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4例 , 度房室传导阻滞 1例。起搏器来源 :其中 Bidronic起搏器 3台、Medronic2台。我院共装 DDD起搏器 2 6台 ,出现介入性心动过速 5例 ,占安置 DDD起搏器例数的 18%。病例 1,2均为病窦患者 ,安装起搏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植入双腔起搏器后病人心电图QRS波时限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起搏器植入后心脏结构的远期改变。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20年1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门诊复查起搏器的398例病人。采用病人自身对照的模式,对病人术前及术后各个时间超声心动图(UCG)数据进行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探讨长期植入双腔起搏器对心脏结构及左心收缩功能的影响,分析病人植入起搏器后心电图QRS波时限与UCG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3个月的左房内径(LAD)较术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年LAD较术前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LAD与术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3)。术后1、3、6个月及1年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较术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较术前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7)。术后1、3、6个月及1年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较术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年LVEDD较术前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起搏器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评价起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 选择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所有因“起搏系统相关感染”入院的患者,回顾性分析起搏器相关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共58例起搏器相关感染的患者纳入研究.单纯起搏器囊袋局部感染52例,合并全身感染6例.与同期住院的所有起搏器患者相比较,起搏器感染的发生率为0.93%,其中起搏器首次植入感染的发生率为0.69%,更换后的感染发生率为1.96%( P<0.01).治疗上,6例仅静脉使用抗生素及局部换药;其余52例患者,38例行局部清创(清创组);14例行整个起搏系统移除与清创(导线拔除组).结果发现清创组21例(55.2%)感染复发,导线拔除组仅1例(7.7%)复发,(P<0.001).40例患者在起搏器移除后再次评价,其中16例(40%)未再植入新的起搏器.结论 起搏系统相关感染是起搏器植入的严重并发症,起搏器更换为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单纯局部清创感染复发风险很高,导线拔除并移除整个起搏系统是最佳的治疗方法.术后须进一步评价患者的起搏器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高龄心脏病人的起搏器在安置中 ,由于高龄的因素有其特点 ,现将我院安置的 6例高龄患者进行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6例住院患者 ,年龄 81~ 85岁 ,男 5例 ,女 1例。分别患有冠心病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2例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2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2例 ,临床上有头晕、心绞痛、晕厥等症状。同时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 2例 ,糖尿病Ⅱ型 2例 ,前列腺肥大 4例。有安置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 ,无禁忌症。6例均经右锁骨下静脉植入起搏电极 ,植入DDD起搏器 5例 ,VVI起搏器 1例。起搏器埋入右锁骨下部皮下 ,术后使用抗生素 3~ 5…  相似文献   

16.
《健康报》2003年8月14日报告,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为439~620/10万人口,死亡率为116~142/10万人口,存活者有69%~80%会留有不同程度得各种残疾。以北京为例,即使按1000万人口计算,每年4.3~6.2万脑卒中病人发病。约2~3.5万人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偏瘫康复中应当注意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克成 《胃肠病学》2004,9(3):186-190
持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癌(HCC)的主要病因。据报道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每年有014%~14.2%进展为肝硬化.在HBV相关性肝硬化中每年有4%~9.5%发生肝功能失代偿,年死亡率为4%~10%;男性慢性HBV感染者发生HCC的危险性为非HBV感染人群的102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分析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起搏器更换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起搏器更换的714例患者.术后3、6、12个月时工作人员通过常规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随访,之后改为每年1次,并以电话随访方式进行非定期随访.通过术后定期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随访(19.5±9.7)个月.所有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均纳入本次研究.结果 随访期间共22例(3.1%)患者出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其中,13例(1.8%)出现次要并发症,包括4例起搏器囊袋血肿,2例起搏器移位,6例伤口愈合不良和1例局限性气胸;9例(1.3%)出现主要并发症,包括3例起搏导线脱位,3例严重的囊袋血肿,起搏器囊袋调整1例和2例严重的感染.9例主要并发症患者均接受了再次手术.接受起搏器导线相关操作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服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并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结论 尽管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操作能够降低起搏器更换的并发症发生率,但手术操作仍存在不能忽略的风险.我国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和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的更换数量较少,对此类起搏器更换术后的并发症情况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在外科二尖瓣分离术(SMC)后5~10年,有10~60%病人会发生二尖瓣再狭窄,而再次SMC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为此,作者报告了对SMC后严重再狭窄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的经验,并与未做SMC患者PBMV的疗效比较。 方法 对1986年7月至1992年2月期间329例二尖瓣狭窄患者进行PBMV,其中68例为SMC后(A组),261例未做过SMC(B组)。与B组相比,A组年龄较大,房颤和透视下钙  相似文献   

20.
安装永久起搏器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效而可靠的 1种方法 ,安装过程仅是其中的一个治疗环节 ,关键是术后的监护及对起搏器的程控。本文对我院91例安装永久起搏器术后的心电监护 ,了解起搏器工作状态和发现各种可能的起搏异常心电图 ,旨在保证起搏器正常工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1999年~ 2 0 0 1年安装永久起搏器资料完整的 91例 ,男 68例 ,女 2 3例 ,年龄 43~ 75 (62± 11)岁。安装起搏器的原因为窦性心律低于 5 0次 /min ,窦性停搏 >3s以上 ,二度Ⅱ型以上房室阻滞 ,二度Ⅱ型以上窦房阻滞、慢 -快综合征。部分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