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索四逆汤中干姜与其他药味配伍后,姜辣素成分6-姜辣素,8-姜辣素和6-姜烯酚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四逆汤、干姜单煎液、干姜-附子合煎液、干姜-甘草合煎液为供试品,采用HPLC测定供试品中3种姜辣素成分的含量,流动相0.1%冰乙酸(A)-乙腈(B)梯度洗脱(0~30 min,60%~10%A;30~35 min,10%~60%A),检测波长275 nm。结果:干姜配伍不同药味后,3种姜辣素成分含量均升高,依次为干姜-甘草合煎液四逆汤干姜-附子合煎液干姜单煎液。结论:干姜配伍附子后干姜中姜辣素成分含量升高,可为干姜可助附子回阳救逆提供参考;干姜配伍甘草后干姜中姜辣素成分含量大幅度升高,为甘草配伍干姜提升温补阳气之力提供了一定实验数据;干姜与附子、甘草共同配伍后干姜中姜辣素成分含量明显升高,说明四逆汤方中3味药相互依托、相互制约以共奏回阳救逆之效,体现了四逆汤组方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桂附理中丸中6-姜辣素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甲醇-水(40∶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 L·min~(-1)。结果:6-姜辣素在0.001 142~0.022 84 mg·m L~(-1)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67%,RSD=0.72%。结论:6-姜辣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桂附理中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薄层扫描法测定干姜中6-姜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干军  董伍爱  文昌湖 《中草药》2004,35(10):1187-1188
干姜是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 o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其性热,味辛;归肺、脾、胃等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之功效。文献报道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姜辣素类(gingerols),具有抗氧化、抑制胃黏膜损伤、保肝利胆、解热镇痛、抗衰老、抗肿瘤等重要作用。而干姜的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索一种用纯化水作为溶剂,采用榨汁法提取鲜生姜中姜辣素,并用冷冻干燥法进行干燥得到有效成分干燥品的提取工艺,为即食饮片开发提供基础研究。方法采用榨汁法提取鲜生姜中有效成分,冷冻干燥得提取物粉末,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吸光度计算姜辣素的含量。结果鲜生姜榨汁法最佳提取工艺为:鲜生姜加水量6倍、榨汁时间10 s、榨汁次数3次、破碎粒度1 mm,100 g鲜生姜的提取率为0.249%,折算成姜辣素的含量为249.5315 mg。结论该法简单、安全,所得粉末可用于进一步制备即食饮片。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生姜中有效成分6-姜辣素的含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测定生姜中的姜辣素 (gingerol)的含量。 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lltechC18色谱柱 ,流动相 :乙腈-甲醇-水-(43∶5∶52 ) ,检测波长 280nm ,柱温35℃。结果 :姜辣素的保留时间为19min ,该法峰面积积分值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 (r =0.9999) ,平均回收率 98.2%。生姜中姜辣素的含量在 1.35~2.87mg·g-1(生药 ) ,水份含量在 70.4~85.5 %mL·g-1。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 ;姜辣素可以作为生姜质量控制的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干姜-附子药对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测定干姜单煎液及不同配伍比例(1∶2,1∶1,1∶0.5)干姜与附子合煎液中6-姜酚、8-姜酚、6-姜烯酚、10-姜酚4种姜辣素类成分,探讨两药配伍使用可增效的作用机制。方法: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醋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30 min,40%~90%B;30~35 min,90%~40%B。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柱温30℃。结果:4种姜辣素类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加样回收率为100.9%~103.5%,RSD<3.0%。与干姜单煎液相比,干姜附子合煎液中姜辣素类成分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与配伍附子量呈正比。结论:干姜与附子配伍可促进干姜中姜辣素类成分的溶出,从成分角度阐明干姜与附子配伍增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选干姜的制备工艺,为后续干姜煮汁的制备提供参考。 方法: 以6-姜辣素和挥发油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切片规格、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对干姜制备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6-姜辣素的含量,流动相乙腈-甲醇-水(40 :5 :55),检测波长280 nm。 结果: 最佳制备工艺为切片规格0.3 cm,置烘箱中55 ℃烘干,干燥时间18 h。6-姜辣素和挥发油质量分数分别为0.914%,1.273%。 结论: 优选的制备工艺切实可行,可作为干姜煮汁的原料药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干姜中姜酚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3个因素对6-姜酚、8-姜酚、10-姜酚总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优选姜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优化后最佳提取条件设定为乙醇浓度为61%,提取时间为41 min,料液比为1∶34(g/mL)。结论:本方法简便,具备可行性,可用于干姜中姜酚提取物的提取、分离及纯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麻黄最佳提取方法和提取工艺。方法:以麻黄提取物中麻黄碱含量为指标,考察水煎法、乙醇回流法和盐酸乙醇回流法经干燥的提取物中提取麻黄碱的多寡,并采用三水平四因素(盐酸摩尔浓度、盐酸乙醇倍数、回流时间、提取次数)正交试验法对盐酸乙醇提取条件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方法是盐酸乙醇回流法。最佳条件是:乙醇中的盐酸浓度为0.001mol/L,盐酸乙醇倍数为5倍、回流时间为1h,提取次数为4次。结论:每20g麻黄粗粉提取物中盐酸麻黄碱总量达0.19g,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干姜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DNA条形码基原鉴定;根据中药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原则,将鉴定为干姜的饮片制备成标准汤剂并进行分析,同时对提取方法、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计算出膏率和6-姜辣素的转移率等参数。建立干姜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采用UPLC-Q-TOF-MS对主要色谱峰进行结构确认,明确干姜标准汤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所有药材经鉴定均为干姜(Zingiber offcinale),在该文所建立的制备条件下,6-姜辣素的标准曲线为Y=661. 56X+2. 493 3(r=0. 999 3),精密度试验测得RSD为0. 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试验测得RSD为0. 3%,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稳定性试验测得RSD为0. 4%,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 2%,RSD为0. 6%,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转移率范围为31. 8%~57. 4%,出膏率范围为9. 6%~23. 1%,12批干姜饮片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相似度 90. 0%。结论:建立的系统评价干姜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稳定可行,同时建立了规范的干姜标准汤剂制备方法及其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姜酚的提取分离及[6]-姜酚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取分离姜酚并测定其中[6]-姜酚的含量。方法用干柱层析法,以乙醚-正己烷(7∶3)为展开剂,从姜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物中提取分离姜酚类物质,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6]-姜酚的含量。结果用干柱层析法能有效地将姜酚与姜提取物中其他物质分离,制得的姜酚中[6]-姜酚的含量达52.87%(m/m)。HPLC法测定[6]-姜酚,[6]-姜酚在0.512~3.07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9%,RSD为1.58%。结论干柱层析法能快速、简便、高效地提取分离姜酚,所制得的姜酚中[6]-姜酚含量高,可较好地为姜酚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试材。测定[6]-姜酚的HPLC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姜酚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HPLC测定复方止呕颗粒剂中6-姜酚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建立复方止呕颗粒剂中6-姜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止呕颗粒剂中6-姜酚含量。色谱柱Agilenttc-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0.8 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80 nm。结果:6-姜酚在0.113 5~2.270 0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40 646X-1 188(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 1.14%。结论: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方止呕颗粒剂中6-姜酚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全国主要产区生姜中 6 - 姜酚、 6 - 姜醇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同时对全国主要产区生姜中 6- 姜酚、 6- 姜醇进行含量测定的方法。 方法 采用 Lichrospher C18 柱 ( 4.6 mm × 250 mm , 5 μm ),以甲醇 - 水( 65 ∶ 35 )为流动相,体积流量 0.8 mL·min-1 ,λ= 280 nm ,柱温 30 ℃ 。 结果 生姜中的 6- 姜酚与 6- 姜醇的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分别为 13.92~125.32 mg·L-1 r = 0.999 9 ), 4.04~36.40 mg·L-1 r = 0.999 9 );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100.85% ( RSD=1.44% ), 100.79% ( RSD=1.35% );方法精密度、重复性良好, RSD 均小于 2.0% 。 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检测快速、定量准确,可作为控制生姜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犍为县干姜GAP基地干姜最适宜的加工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和挥发油测定法,以干姜辛辣成分6-姜酚、挥发油含量、药材性状为指标对犍为县不同加工方法的干姜进行质量对比研究。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对干姜质量有显著影响。结论犍为县产干姜最适宜的加工方法为:用不去皮完整块姜在55℃低温烘干。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去甲乌药碱(higenamine)与6-姜酚(6-gingerol)单体及其配伍在正常心肌细胞的正性肌力作用.方法:急性分离成年SD大鼠左心室肌细胞,分别使用不同单体和单体间不同浓度的相互配伍作用于心肌细胞,使用Ion Optix单细胞收缩与离子测量系统检测细胞的最大收缩舒张速率(±dp/dt)、收缩幅度(ph/bl)、50%收缩舒张时间常数(T50S,T50D)的变化.结果:0.03 ~1 μmol·L-1去甲乌药碱能够浓度依赖性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最大收缩舒张速率,起效浓度为0.1μmol·L-1,1 μmol·L-1能到最大效应,其使收缩幅度增加为234%,最大收缩速率增加为219%,最大舒张速率增加为272%,其对50%收缩舒张常数无影响,EC50约为0.205 μmol·L-,>1 μmol·L-1即产生心肌毒性作用.3~30μmol· L-16-姜酚对心肌细胞收缩功能无显著影响,大于30 μmol·L-使心肌细胞产生不节律收缩.相互配伍不能增强去甲乌药碱的强心作用.结论:去甲乌药碱具有强心作用,与6-姜酚配伍不能显著增强去甲乌药碱的强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干姜经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其主要化学成分6-姜酚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炒黄、炒炭(清炒、闷煅)、麸炒、砂炒等不同炮制工艺后干姜中6-姜酚含量的变化。结果:传统炮制中6-姜酚的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炒黄>麸炒>干姜>砂炒>炒炭>闷煅。结论:炮制火候和条件是影响干姜中6-姜酚含量的主要因素,炒黄的温度条件相对最低,其6-姜酚含量最高为8.57 mg·g-1,麸炒温度条件比炒黄稍高一些,其6-姜酚含量为8.14 mg·g-1,说明一定受热程度有利于提高干姜中6-姜酚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6-姜酚对Caco-2细胞肽转运载体PepT1转运二肽的能力及其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Caco-2细胞融合后连续培养28 d后给予6-姜酚处理,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及cAMP抑制剂对照组,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比较Caco-2细胞转运二肽化合物Glycyl-Sarcosine的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Caco-2细胞膜上PepT1蛋白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PepT1 mRNA(SLC15A1)的表达水平。结果:6-姜酚处理组Caco-2细胞60,120 min时点Glycyl-Sarcosine吸收转运累计量分别为(6.84±0.46),(8.61±0.54)μmol/孔,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后者分别为(5.62±0.20)、(6.54±0.54)μmol/孔;6-姜酚与Rp-8-Br-cAMP合用组120 min时点为(6.92±0.67)μmol/孔,明显低于相应时点单用6-姜酚组(P<0.05);6-姜酚处理后Caco-2细胞膜PepT1蛋白表达增加,PepT1表达与内参GAPDH表达灰度比值6-姜酚组为(0.317±0.022),高于空白对照组(0.220±0.019)(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6-姜酚能上调Caco-2细胞SLC15A1 mRNA表达,但与cAMP抑制剂合用后该抑制作用被阻断。结论:6-姜酚具有促进正常培养Caco-2细胞转运二肽化合物Glycyl-Sarcosine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上调PepT1蛋白及mRNA表达有关,该过程调控与胞内第二信使cAMP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红梅  彭国平  朱国元  朱荃 《中成药》2007,29(3):371-374
目的:建立坤血安软胶囊(当归、炮姜等)中藁本内酯和6-姜酚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内标法,选用萘为内标物,甲醇提取,采用Kromasil C18柱,甲醇-0.1三氟乙酸水溶液(67∶33)为流动相,218nm为紫外检测波长,同时测定藁本内酯和6-姜酚的含量。结果:藁本内酯回收率为98.64(RSD=1.58),6-姜酚回收率为97.25(RSD=1.40)。内标法与标准曲线法的测定结果一致。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专属性好,可用于坤血安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6-姜酚对化疗性大鼠异食癖及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6-姜酚防治化疗性恶心呕吐(CINV)的相关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6-姜酚正常对照组(50 mg·kg^-1)、昂丹司琼正常对照组(2.6 mg·kg^-1)、模型组、昂丹司琼治疗组(2.6 mg·kg^-1)及6-姜酚高剂量(100 mg·kg^-1)、低剂量(50 mg·kg^-1)治疗组,每组6只;每天分2次灌胃给药。首次给药1 h后,采用腹腔注射顺铂(6 mg·kg^-1)建立大鼠化疗性异食癖模型,以大鼠高岭土摄食量作为其恶心呕吐程度指标。造模24 h后取血、回肠和脑干,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清、回肠)和中枢(延髓)的5-HT及其最终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高岭土摄入量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6-姜酚高、低剂量治疗组大鼠高岭土摄入量显著降低(P<0.01)。(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回肠、延髓、血清5-H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回肠、延髓、血清5-HIAA水平均变化不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6-姜酚高剂量治疗组大鼠回肠组织的5-HT水平显著降低(P<0.05);6-姜酚高、低剂量治疗组大鼠延髓组织的5-HT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6-姜酚可抑制化疗性大鼠异食癖,具有防治CINV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中枢及外周5-H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uadrupole-Orbi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6-姜酚在大鼠血浆、尿液和粪便中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分析.方法 SD大鼠ig给药6-姜酚羧甲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