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乙胺碘呋酮(A)对治疗反复的室速常有效,但也有许多严重副作用,除神经、眼、肺毒性和甲状腺功能改变外,还可致室速恶化;常为扭转性室速.方法:本文病例为证实因 A 而致心律失常恶化.被证明为:①出现新的室速和/或在开始 A 治疗后心动过速发生特殊的变化.②停 A 后上述改变消失.所谓新的室速指不同形态/或比前更快速度(至少快30次/分)的室速.室速型的变化指复发的频率比前至少增加5倍,这些形态、速率、复发频率由动态或遥测心电图证实.A 负荷量期为5—8天,剂置800—1400mg/日,维持量400—1000mg/日.全部患者均未同时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并停用过去服用抗心律失常药至少5个半衰期. 相似文献
2.
乙胺碘呋酮导致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速)即尖端扭转型室速,常发生于用药后(特别是Ⅰ类抗心律失常药)。本文报导五例在用乙胺碘呋酮后引起多形性室速而致晕厥或意识丧失。所有病例在用药后均有QT间期延长,其中两例伴有低血钾,但在纠正低血钾后未能消除多形性室速。五例病人均用异丙基肾上腺素,临时心室起搏,或两者同时进行而抢救成功。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口服乙胺碘呋酮诱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polymorphous ventricular tachycardia,PVT)5例。年龄46~81岁,均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口服乙胺碘呋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者3例、房颤者1例和心绞痛1例,其中3例剂量为200mg/d,1例400mg/d,1例800mg/d。最早1例发生PVT是在服药后第10天,其余4例发生在用药3周后,出现PVT时均伴有眩晕或昏厥,且下传之窦性QT间期明显延长,3例为600msec,而580和680msec各1例。2例入院时有低血钾,虽立即纠正低血钾,但仍不能终止PVT。5例患者PVT持续时间均很长,经停药并常 相似文献
4.
乙胺碘呋酮是作为抗心绞痛药物而发展起来的苯呋喃衍生物,由于降低冠状血管的阻力,增加冠状血流量而具有良好的心肌血液动力学效应。也具有非竞争性β—肾上腺受体阻滞作用。初步临床经验表明,对各种房性和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有用的。在控制合并预激综合征之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特别有用。其异常长的半衰期和副作用之罕见,使它在抗心律 相似文献
5.
黄德敏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82,(1)
顽固性复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相当困难。在大多数病例,这种节律紊乱最后需要多种药物治疗才能见效。本文报道联合应用慢心律和乙胺碘呋酮治疗顽固性复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6.
乙胺碘呋酮致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胺碘呋酮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病情和个体敏感性有关,对伴有心衰的慢性房颤患者不宜强求用该药复律,利多卡因和电击疗法对Tdp的疗效不佳,我们对4例联用异丙基肾上腺素与硫酸镁获得了满意疗效。指出预防Tdp发生,应严格掌握应用乙胺碘呋酮指征。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26岁,因"无明显诱因而突发心悸气促5天,加重1天"住院。五日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心慌气促,进行性加重,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嗽白色泡沫状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乏力纳基。体检:BP112/73 mmlgHR110-130bPm。急性重病容,端坐呼吸,面色苍白,多汗。颈静脉怒张,双侧中下肺细湿罗音。心尖搏动弥散,约4×5cm2,心率快,律不齐,呈早搏二联律,心尖部可闻及第三心音,A2=P2,各瓣膜区未闻及心脏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全陵叩诊鼓音,肝右助下7-8cm,肝区明显压痛,脾无肿大。双下肢Ⅰ°水肿。心脏彩超示:全心扩… 相似文献
8.
朱伯卿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82,(1)
本文报道口服乙胺碘呋酮治疗70例复发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平均年龄66岁(16~78岁),其中冠心病34例,心肌病5例,预激综合征3例,瓣膜病3例,无心脏病25例,均有症状,包括心悸、眩晕、气急、昏厥等等。分为二组。甲组为顽固性房性心律失常29例(20例复发性心房颤动,9例持续性室 相似文献
9.
乙胺碘呋酮用于抗心律失常已十多年了,其主要电生理学特点是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间,而不改变膜静息电位;抑制4相除极,延长心肌复极,并且有去颤作用,故将其归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不仅能有效地终止室上性心律失常,且能成功地治疗致命性心律失常。近来有人提出此药尚能预防室颤的发生。本药半衰期长,平均为30天(15—100天),容易蓄积,但其半数致死量为治疗剂量的9倍以上,故毒性 相似文献
10.
曾经研究证明乙胺碘呋酮能预防77—93%的病人发生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但至今用统计学分析来证实其药效的研究尚无报导。作者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评价17个患药物难治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比较其服用乙胺碘呋酮前后症状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1.
王受益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82,(4)
晚近,尽管侵入性电生理研究为危及生命的反复发作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设计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途径,但对这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系统研究依然寥寥无几。盐酸乙胺碘呋酮没有严重的副作用,它对心肌细胞的肌膜有独特的电生理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研究致命性心律失常病人长期口服乙胺碘呋酮的电生理作用,并用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病人9例(男8例,女1例,平均年龄56岁),其中冠心病8例,原发性心肌病1例,均患对一般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而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除4例服维持量地高辛外均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5个半衰期后进行本研究。口服乙胺碘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1例乙胺碘呋酮和地高辛联合治疗胎凡顽固性心动过速的病例.女性,33岁,孕2产1,第二次妊娠达28周时常规超声图象检查发现胎儿心动过速(平均心率为"。次/分)伴头皮水肿、腹水和心包积液,胎儿无其它异常,诊 相似文献
14.
刘胜生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5,(3)
本文报告2例QT间期延长的病人,因低血钾症和应用乙胺碘呋酮引起室性快速心律失常而致晕厥。例1:女,49岁,二尖瓣狭窄作交界分离术,本次因晕厥住院。入院前3个月因室上性心律失常使用乙胺碘呋酮(600mg/d)治疗。入院前1个月,血钾正常,心电图示QTc间期延长(600ms)。进院前15天因有轻度高血压加用Clorthalidone每2天100mg,15天后发生“异常”的(类似双向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而致晕厥。当即检查血清钾浓度为3.2mEq/L。停止乙胺碘呋酮治疗,静注慢心律转为窦性心律,QT/U间期显著延长(600ms),给静脉内补钾,迅速纠正低钾血症后,U波消失,但QTc间期在停用乙胺碘呋酮后10天才恢复正常(360ms), 例2:男性,53岁,曾有几次发作性心悸,但无 相似文献
15.
周颖玲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1996,(1)
静注乙胺碘呋酮在致低血压的反复持续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英]LevineJH…JAmCollCardiol.—1996,27(1).—67~75乙胺磺呋酮对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但口服起效慢,即使给予负荷剂量仍需2~4周后获得... 相似文献
16.
张大东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2,(9)
本研究观察45例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纤颤(室颤)患者,长期服用乙胺碘呋酮(amiodarone)的效应。男37例,女8例。年龄21~70(平均51.5±12.5)岁。患者中冠心病30例,心肌病12例,房间隔缺损1例,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属原发性心律失常。乙胺碘呋酮治疗前,室速或室颤的发作史已有1~120(平均14.9)月,每例患者均用过奎尼丁 相似文献
17.
18.
乙胺碘呋酮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胺碘呋酮(Amiodarone)是一种结构类似甲状腺素的苯呋喃衍生动。1961年由Laza在实验中发现,1967年则作为抗心绞痛药应用于临床,数年后又发现它还有较好的抗心律失常效应。近来证明对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狗,投入乙胺碘呋酮能使其心肌的梗塞范围缩小。以往认为该药不良反应较少,但近来发现该药的不良反应逐 相似文献
19.
叶平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7,(2)
自1972年Rosenow精辟地描述了药物诱发肺部病变以来,一百多种药物与肺部并发症有关。本文目的是复习当前关于乙胺碘呋酮对肺不利的一些观点。乙胺碘呋酮诱发的并发症包括角膜沉积,光敏感,甲状腺机能减退或亢进,皮肤兰灰色变,神经系统病变,凝血功能异常和骨髓抑制。后者可为不可逆性。虽然1969年以来乙胺碘呋酮即已用于欧洲,但1980年Rothmensch才首次提出与用药有关的肺部并发症。Olson等报告肺毒性的发生率高达18%,而Darmanata等提出其发生率可能小于6%。这些学者注意到,停用乙胺碘呋酮和用激素后,肺部浸润消失。乙胺碘呋酮属于高度脂溶性,大量未代 相似文献
20.
蒋长盛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4,(3)
妊娠期有关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乙胺碘呋酮的安全性了解不多。作者治疗1例33岁的经产孕妇,患房性心动过速,用心得安、地高辛、异搏定治疗无效,在妊娠末期使用乙胺碘呋酮。通过高性能液体层析法测定母体及脐带血液中乙胺碘呋酮及其主要代谢物去乙基乙胺碘呋酮的血浆浓度,并监测乙胺碘呋酮对母体和胎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作者对母体甲状腺功能所观察到的变化,与妊娠后期接受乙胺碘呋酮治疗的其他病人所见类似。T_3值降低但仍正常,总T_4值高于正常。游离甲状腺素指数升高到正常上限,且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