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预防相关性腹膜炎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低居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保证腹膜透析的疗效。方法对59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流程培训,指导心理护理、个人卫生、家庭透析室布局与消毒方法,给予护理干预,做好家庭随访及动态的护理管理。结果59例患者中6例8次发生腹膜炎,2例死亡。结论注重居家腹膜透析各个环节控制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卢素红 《当代护士》2016,(10):48-4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腹膜透析治疗的72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42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随班变动由责任护士随机实施。实验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由专职护士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全面详细的健康宣教,并加强出院后的随访。观察两组腹膜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系统、全面、连续的护理干预,能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降低腹膜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对腹膜透析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护理干预预防腹膜炎发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两年来进行腹膜透析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按患者在进行腹膜透析期间是否进行护理干预,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腹膜炎的发病率。结果:经过对比可发现实验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的几率(33.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80.95%);实验组患者在腹膜透析期间或者治疗之后腹膜炎的发病率(9.5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7.6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期间对患者施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患者腹膜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预防或减少居家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发生.方法 分析腹膜炎发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了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结论 充分的腹膜透析,及时清除了代谢产物及过多的水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膜透析(PD)相关性腹膜炎特别是频发PD相关性腹膜炎可导致患者住院率增加、腹膜功能丧失、残余肾功能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是患者短期或永久退出PD治疗的直接和主要原因[1],目前关于频发PD相关性腹膜炎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相关的临床护理总结报告亦甚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首次发生相关性腹膜炎的原因,为腹膜炎护理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我院2009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35例居家腹膜透析首次并发腹膜炎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分析发生腹膜炎相关原因。结果 患者操作技术不规范20例,占57.15%;导管相关性因素8例,占22.85%;内源性感染4例,占11.43%;自身免疫力低下3例,占8.57%。结论 分析相关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再次发生腹膜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天津市某医院接受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且规律随访的患者,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原发病、腹膜透析龄、胃肠道功能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居家护理的实施对腹膜透析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对26例CAPD患者制订护理措施,回家操作前进行换液操作考核,并建立档案,定时随访。结果:26例CAPD患者由于居家护理得当,未出现并发症而终止透析,能保证良好的生活质量。结论:对家庭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居家护理指导.能有效减少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龄患者首次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1日~2021年10月3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规律随诊的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首次腹膜炎的诊治情况。按透析龄3年、5年为界,将所有首次PDAP分为长透析龄组(≥60月)、中透析龄组(36~59月)以及短透析龄组(<36月),对比不同透析龄患者首次PDAP的临床特征与治疗预后。结果 (1)近15年期间,166名患者发生了首次PDAP,其中男性83例(占50%),发病时年龄(63.33±12.14)岁,中位透析龄30(13,57)月。主要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59例(35.5%)。(2)长透析龄组36例(占21.7%),发生首次腹膜炎时的中位透析龄79(68,102)月。随着透析龄延长,3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占比逐渐下降(62.1%、45.7%、30.6%,χ2=11.068,P=0.004),首次PDAP的治疗失败率、腹膜炎相关死亡率逐渐升高(χ2...  相似文献   

10.
11.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护理需求调查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了解居家腹膜透析病人对护理的需求,根据病人需求提供相应的护理。方法:随机选择60例即将出院的腹膜透析病人,根据住院次数进行分组,A组为首次住院的。B组为再次入院的.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并用百分构成法进行分析。结果:A组病人希望护士分别在其出院前1周、出院后l周、出院后半年内每月随访1次,提供评估居家腹透环境、操作指导、处理意外情况等护理;B组病人在换管、复诊等时间最希望见到腹透护士。针对处于不同时期的病人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因需施护。以提高居家腹透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针对其临床特征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10年6月-2017年6月行腹膜透析置管并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及合并糖尿病的非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总计67例,30例至少发生过1次腹膜炎,占44.8%;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共216例,其中68例至少发生过1次腹膜炎,占31.4%,分析此30例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及68例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在首次发生腹膜炎时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情况。结果 基本资料方面,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较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透析方式(本人、家人或保姆操作)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室检查方面,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血磷、钙磷乘积、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方面,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较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有着更早发生腹膜炎的趋势,有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症方面,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脑血管疾病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死亡率及因拔管导致退出腹膜透析情况均高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情况比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差,更易发生感染及营养不良,因此护理人员需对此类患者加强腹膜透析操作的指导及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低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 )患者腹膜炎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将2012年1—12月CAPD患者108例设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CAPD患者150例设为试验组。试验组对传统管理的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原因进行分析,在借鉴病房患者分级护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实施腹膜透析患者分级管理方法,比较实施分级管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腹膜炎发生率。结果分级管理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降低,由25.9次/患者月降至64.0次/患者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665,P<0.01)。结论分级管理腹膜透析患者的方法可以降低腹膜透析中腹膜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许莹  杨彬  苏琦  全蕾  董捷 《中国血液净化》2015,14(2):120-124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腹膜透析患者发生的各种急性合并症发生率和住院情况,并分析发生合并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实践降低合并症发生率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记录2012年度长期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各类急性合并症发生及住院情况,记录患者发生合并症前1个月的生化指标。将合并症分为感染合并症,心脑血管合并症,非感染导管相关合并症和其他合并症4类。比较各类合并症发生率和住院情况,并比较发生感染合并症和心脑血管合并症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454例随访患者中发生了急性合并症246例次,涉及182例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58.25±13.64岁,中位透析龄39.38(20.68~58.06)月,糖尿病患者占47.30%。4类急性合并症发生率依次为感染合并症146例次(59.3%),心脑血管合并症72例次(29.3%),非感染导管相关5例次(2.0%),以及其他合并症23例次(9.3%)。所有急性合并症的转归情况是维持腹膜透析186例次,占75.61%,转血液透析16例次,占6.50%,死亡46例,占17.89%。共有46例次患者住院,住院率为18.70%。平均住院日为8.50(6.00~15.00)。平均单次住院总费用达到13558.59(8809.95~26020.52)元,自付费用699.53(404.51~1772.76)元。心脑血管合并症患者较感染合并症患者血磷水平更高(1.76±0.54 mmol/L vs.1.52±0.44 mmol/L,P=0.020)。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急性合并症及住院率较高,医疗花费高,预后不良。感染作为首要合并症应给予持续关注,而高血磷水平对心脑血管合并症的影响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腹透患者应用综合性营养评估法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应用综合性营养评估法(GNA)对腹透(PD)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以达到对PD患者的营养进行有效护理.方法:建立了由12项主客观评估指标组成的GNA,对40例患者进行了营养评价.结果:22例患者营养状况良好,占55%,18例患者轻、中及重度营养不良,占45%.结论: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近半数PD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营养不良,此与透析丢失蛋白质,摄入不足,透析时间长短,透析充分性,残存肾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肾透析与移植病友专用健康调查表(KDQOL)中的睡眠分量表测评84例腹膜透析患者的睡眠状况,同时收集患者疲乏状况、体力活动状况及抑郁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睡眠得分为15.0—97.5分,平均(53.12±19.33)分,48.8%的患者存在睡眠问题。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体力活动水平(OR=2.172)、医疗费是否自费(OR=1.793)、抑郁(OR=1.367)是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当关注腹膜透析患者的睡眠状况,鼓励患者增加身体活动,采取药物或非药物方法改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可减少腹膜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发性腹膜炎的治疗策略。方法复发性腹膜炎是指距上次抗生素治疗完成4周内的相同致病菌感染,或培养阴性的感染。回顾分析2005年11月至2008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复发性腹膜炎病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腹膜炎症状评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共6例复发性腹膜炎患者,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60±13)岁,首次腹膜炎发生时透析龄1~88个月,中位数为17.5个月。每例患者腹膜炎发生次数2~6次,共20例次。临床特点:症状轻,首次发作时腹膜炎严重程度评分(disease severity score,DSS)5例为1分,1例为0分;腹膜透析液细菌培养以表皮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抗菌素治疗可以快速有效控制感染,治疗3d后DSS均为0分。然而一旦停药腹膜炎仍复发,平均发作间期2.4周(4d~4周),后续发作特点同首次;6例均实施了腹膜透析管更换术,其中5例拔除旧管与插新管同时进行,1例2周后插入新管。术后至观察结束至少8个月腹膜炎均未再复发。结论尽早识别复发性腹膜炎,并在有效抗菌素控制感染基础上更换腹膜透析管是阻断腹膜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表在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 PD)置管术后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D置管患者140例按照置管顺序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置管术后常规护理结合PD护士7 d培训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责任护士与PD护士实施全程护理路径表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1个月腹膜炎发生率及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53±2.52)d,住院费用为(1.83±0.49)万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7±3.99)d,(2.367±0.51)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30,4.579;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97.44±1.31)分,健康教育合格率为9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6.19±1.71)分及7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χ2值分别为-3.654,5.016;P<0.05)。结论采用PD置管术全程护理路径表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可明显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及术后1个月的腹膜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合格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并探讨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择我院2013年1~6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肾内科常规护理;2013年7~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给予肾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SAS、SDS评分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出院后回归社会率、再次选择我院率及推荐他人来我院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CAPD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可消除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