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对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120例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恩替卡韦胶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肝纤维化四项指标[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透明质酸(HA)]、肝脾影像学指标(门静脉主干内径、脾厚度)与Stiffne值。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ALT(37.12±6.98)U/L、AST(30.74±9.59)U/L、TBIL(26.15±5.03)μmol/L、ALB(37.29±4.81)g/L、PTA(74.82±15.22)%均优于对照组的(51.12±10.05)U/L、(36.68±9.87)U/L、(31.52±5.16)μmol/L、(31.92±4.91)g/L、(66.65±15.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10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研究组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LT(32.6±8.6)U/L、AST(40.7±11.5)U/L以及TBIL(24.2±13.5)μmol/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3.7±10.8)U/L、(85.7±17.6)U/L以及(39.3±16.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HBV-DNA转阴率为92.31%(48/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HBV-DNA转阴率更高,在ALT、AST以及TBIL指标的改善方面也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改善了患者的肝功能,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可以更好地加快患者的恢复,有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应当在临床试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与替诺福韦(TDF)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诺福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与谷丙转氨酶(ALT)]、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MELD)评分及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性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ALT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TBIL(70.4±22.6)μmol/L、ALT(64.5±34.5)U/L低于对照组的(114.7±31.6)μmol/L、(127.6±54.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ELD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MELD评分(9.8±1.4)分低于对照组的(12.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V-DNA阴性率92.0%(46/50)高于对照组的76.2%(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均可改善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肝脏功能,抑制肝炎病毒复制,联合应用对于TBIL、ALT等肝功能指标改善更加显著,患者肝功能评分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采取恩替卡韦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计算机表法将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1)与实验组(n=31),将采取拉米夫定治疗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恩替卡韦治疗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LT(30.21±2.54)、ALB(36.54±3.12)、TBIL(18.98±3.14)、PTA(79.64±1.65)、治疗总有效率96.77%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ALT(54.21±5.21)、ALB(30.21±2.58)、TBIL(139.65±4.11)、PTA(70.21±1.23)、治疗总有效率74.19%,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将恩替卡韦应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住院部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另一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CPT)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治疗前ALT、AST、TBiL、ALB、PTA等指标对比对照组治疗前差异不大,P值>0.05;研究组治疗后ALT(31.05±10.20)U/L、AST(43.12±12.06)U/L、TBi L(35.16±17.06)μmol/L、ALB(30.50±5.11)g/L、PTA(59.78±11.35)%、CPT积分(6.40±1.58)分,均优于对照组,P值<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只有6.67%,比对照组低,P值<0.05。结论采用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各指标情况,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初始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方法 9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单药治疗,观察组采取初始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及血清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周HBV-DNA阴转率为34.6%(18/52)、38.5/%(20/52),低于对照组的57.5%(23/40)、62.5%(2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2、24及48周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蛋白(ALB)(34.5±3.3)g/L、谷丙转氨酶(ALT)(45.2±31.6)U/L、总胆红素(TBIL)(89.82±86.8)μmol/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68.3±12.4)%与对照组的(33.8±3.5)g/L、(43.8±33.5)U/L、(85.25±83.5)μmol/L、(66.8±14.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始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相当,但恩替卡韦单药对早期病毒应答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共6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ALT、ALB与TBIL指标分别为(180.34±40.2)U/L、(30.45±6.74)U/L、(86.14±22.55)μmol/L和(181.23±40.8)U/L、(31.41±6.85)U/L、(84.86±21.37)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ALT、ALB与TBIL指标分别为(50.14±21.03)U/L、(35.96±5.84)U/L、(21.47±15.21)μmol/L和(60.42±22.35)U/L、(33.78±6.03)U/L、(30.26±15.68)μmol/L,观察组的各项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阳性率为13.33%(4/30)显著对于对照组的60.00%(18/30),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保肝、利尿及间断输注白蛋白等基本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G、AL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G(1.71±0.56)高于对照组的(1.21±0.46),ALT(30.52±4.24)U/L、TBIL(90±22)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76.78±9.24)U/L、(122±2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方案均可很好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而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方案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效果更好,并且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可降低耐药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早期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1月90例早期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早期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清ALB、TBIL、AST和ALT、凝血酶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早期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血清ALB、TBIL、AST和ALT、凝血酶原时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清ALB、TBIL、AST和ALT、凝血酶原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早期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改善肝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究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平行、单盲、随机对照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血清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ST(41.95±19.04)U/L、ALT(63.82±23.75)U/L、PCⅢ(105.98±52.14)ng/L、Ⅳ-C(67.92±19.98)ng/L、LN(118.90±60.98)ng/L、HA(118.12±70.35)ng/L均低于对照组的(58.03±20.84)U/L、(84.12±26.95)U/L、(147.02±75.13)ng/L、(87.16±20.75)ng/L、(213.05±99.78)ng/L、(206.12±90.61)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早期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54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2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另接受异甘草酸镁( 150 mg/d)和恩替卡韦(0.5 mg/d)治疗,观察2组肝功能指标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ALT、AST、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等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及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0±26)μmol/L比(95±21) μmol/L,HBV DNA阴转率于2、4、6周分别为24.1%(7)比0%(0)、75.9%( 22)比0%(0)、82.8%(24)比4.0%(1),P<0.05];ALT、AST、ALB及PT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19) U/L比(94±17) U/L、(75±17) U/L比(78±17) U/L、(38±3)g/L比(38 ±4) g/L、( 14 ±4)s比(15 ±5)s,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疾病的用药效果以及临床表现情况,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确诊为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ALT、TBIL、PTA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上,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 2月间收治的CHB患者50例资料,按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ALT、HBV-DNA)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为68.00%(P<0.05),ALT、HBV-DNA测得值分别为(41.10±6.54)U/L和(277.67±0.28)U/L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9.98±6.59)U/L和(1 640.88±0.09)U/L(P<0.05),HBe Ag转阴率为40.00%略高于对照组为36.0%但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为36.00%(P<0.05)。结论:采用恩替卡韦治疗CHB患者抗病毒感染的疗效优于阿德福韦酯,并能有效改善其肝功能各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2011年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2组均采用护肝综合治疗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mg,睡前服用,1次/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肝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HBV DN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始活动(PTA)、清蛋白(Al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应用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40例服用恩替卡韦片,观察48周。结果在治疗48周时,治疗组患者血清ALT复常率,HBe Ag转阴率和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82.5%、80.0%、85.0%,均优于对照组的72.5%、55.0%、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  相似文献   

16.
张耀武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7):2662-2663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接受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72周,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病毒学指标等的变化情况,动态监测治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和淀粉酶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未发展至失代偿期,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值和HBV-DNA定量分别为(110.5±30.2)U/L、(80.6±35.6) U/L、(26.7±12.6) μmol/L和(8.3±3.2)×106copies/ml,治疗后分别为(33.5±16.8)U/L、(29.3±12.8) U/L、(18.2±8.3) μmol/L和(2.6±1.3)×102copies/m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7.26、10.51、4.36、12.67,均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应用恩替卡韦相关的乳酸酸中毒和肾损害发生,也未见血清肌酸激酶或淀粉酶升高现象.结论 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选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7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展开为期一年半(2018年6月~2019年12月)的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取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展开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BIL(总胆红素)、GGT(谷氨酰转肽酶)]。结果:治疗前两组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31.52±8.67)、AST(30.24±6.51)、TBIL(13.56±3.74)、GGT(35.62±10.38)与对照组比较,t值分别为:3.9276、5.2671、6.0775、8.8259(P0.05)。结论:将恩替卡韦运用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一线治疗中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7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为普通组,一组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4周ALB为(41.61±1.69)g/L,TBIL为(31.28±8.05)μmol/L,ALT为(50.41±9.46)U/L,各项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转阴率为76.92%(30例),普通组治疗后转阴率为51.28%(20例),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效果明显,可有效恢复患者肝功,促进转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王颖 《北方药学》2021,18(5):91-92
目的:探讨对患有乙型肝炎且发生肝硬化的患者以恩替卡韦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患80例作为观察目标,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予以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治疗效果,治疗12周时及24周时的ALT、AST水平,同时统计两组治疗12周时及24周时的HBV-DNA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时ALT为(45.96±4.05)U/L,AST为(52.23±6.14)U/L,24周时ALT为(32.17±3.59)U/L,AST为(40.42±5.56)U/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2周后HBV-DNA转阴率为80.00%,24周后HBV-DNA转阴率为9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乙型肝炎且发生肝硬化的额患者采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其效果得到临床肯定,不仅可以对其肝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同时还可以降低病毒载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在我科治疗的62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将62例患者分为两组,恩替卡韦组32例,拉米夫定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PTA、HBV-DNA水平变化、Child-Pugh评分情况。结果恩替卡韦组ALT、ALB、TBIL、PTA、HBV-DNA<1000拷贝/毫升者以及Child-Pugh评分情况与拉米夫定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恩替卡韦组2例出现恶心不适,1例出现轻度头痛,拉米夫定组2例出现疲倦,余患者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用于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能快速有效地抑制HBV复制,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