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在不同尿酸水平人群中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对某大型石化企业员工进行调查和体检.空腹抽血进行血清学检查,并采用计算机编辑程序;根据2005年IDF的代谢综合征定义判别代谢综合征,同时根据2004年CDS定义判别代谢综合征相应分析。结果9543名体检人群中患有代谢综合征1.289例,患病率12.3%。在尿酸水平(6mg/dL,6-8mg/dL,≥8mg/dL人群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10.0%,17.6%,43.3%(根据2005 IDF)。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在高尿酸水平中也有高的患病率。结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有升高趋势。应该重视高尿酸血症中存在高代谢综合征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脂与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绍兴市人民医院住院控制血糖的74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以同期门诊体检的62例为正常对照,采用酶法测定血脂,高效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磷脂脂肪酸谱组分,并计算血清PUFA百分含量.结果 MS组甘油三醋(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0±0.8) mmol/L比(1.3±0.5)mmol/L,P=0.000].MS组n-3 PUFA百分含量(9.8%±2.2%比11.1%±2.4%,P =0.002)、n-6 PUFA百分含量(35.4%±6.7%比39.5%±7.8%,P=0.009)、总PUFA百分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5.2%±8.9%比50.6%±10.1%,P=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TG浓度水平与n-3 PUFA、总PUFA百分含量呈负相关(r=-0.42,P=0.008;r=-0.23,P=0.013).结论 MS患者n-3 PUFA、n-6 PUFA、PUFA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其血清TG水平与血清PUFA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陕西省秦岭以北地区成人血清尿酸和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为有效预防和控制M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分层随机抽取陕西省秦岭以北地区3 298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对尿酸、血脂、血糖水平等进行检测,对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进行测量,并对个人医疗史以及生活方式等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尿酸水平与MS之间的关系.结果 调查人群高尿酸血症和MS的粗患病率分别为6.22%和16.89%,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MS检出率及其组分(体质指数、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餐后30和120 min血糖)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MS组分数目的增加,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经趋势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MS的检出率也呈增高趋势,趋势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尿酸水平第1分位区间(<199 μmol/L)人群作为参照,第2、3、4分位区间(199~、249~、≥309 μmol/L)人群患MS风险(OR,95% CI)分别为1.235(0.979~1.559)、1.884( 1.472 ~2.410)、3.569(2.704~4.711)倍.结论 血尿酸升高与MS及其各组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胡晓抒  郭志荣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2):1527-1529
20世纪以来 ,人们开始对葡萄糖耐量异常 (IGT)、超重 /肥胖、异常脂蛋白和高血压同时出现在一个个体进行研究。19 98年 ,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了代谢综合征〔1〕。本文对国内外对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的研究作一综述。1 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1988年 ,美国学者Reaven提出了“X综合征 (SyndromeX) ,用这一术语来描述冠心病的个体聚集现象。 10年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代谢综合征。由于人种差异的存在 ,国际上尚无一致认同的诊断标准 (表 1)。表 1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比较标准来源标准内容WHO〔1〕糖耐量或空腹血糖异常 (IGT或IFG …  相似文献   

5.
中老年人群血清尿酸水平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尿酸(UA)水平升高与体内核酸代谢异常和肾脏排泄减少相关,高尿酸血症常与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及肥胖等伴发.国内外许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人群中UA和甘油三酯(TG)之间存在相关性~([1,2]),中老年人群UA和TG更容易发生代谢紊乱,但关于中老年人群UA水平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关系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利用横断面调查资料探讨中老年人群的上述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和尿酸(UA)水平的变化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选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203例代谢综合征(MS)患者及231例非MS患者,比较两组间MS相关指标及其他各项检测指标的水平差异、GGT和UA异常率的差异,同时分析GGT和UA与MS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MS组的GGT和UA的水平及GGT和UA异常率均明显高于非MS组。GGT与MS组分中腰围(WC)、空腹血清葡萄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相关,相关系数为0.092、0.092、0.173、-0.120;UA与MS组分中WC、TG、FPG、HDL-C相关,相关系数为0.253、0.150、-0.175、-0.256。结论 GGT和UA为MS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加强社区MS患者GGT和UA水平的检测,积极干预,预防控制M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安城区机关人员代谢综合征及尿酸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西安城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S)及尿酸的临床特点,为该地区MS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根据76845例体检资料,按年龄段及性别对MS、高尿酸、脂肪肝患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人群MS的患病率为23.40%,其中4项代谢指标均异常者占4.96%.超重肥胖组中高血压、高血糖、高三酰甘油、高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蒙古族人群中血清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某地14个行政村的蒙古族居民1 430人,分别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检测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血脂各项、C-反应蛋白、血清尿酸、肌苷等指标。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该人群中MS的患病率为17%;MS人群组中血清UA水平为147.22 mmol/L,显著高于非MS人群的121.77 mmol/L;在蒙古族女性居民中,MS随着血清UA水平的增高而增高。在调整年龄、性别、肌苷、TG、HDL和LDL后,血清UA水平与CRP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结论在蒙古族女性人群中,血清尿酸水平与MS显著相关,但未见其与CRP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不同性别居民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相关性,判断最合适诊断MS的尿酸切点,为MS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1 年3 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和锦溪镇的4 个小区共1 172 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尿酸水平与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均呈正相关(P<0.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141,P<0.001),与血糖无相关(P>0.05);女性尿酸水平与腰围、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甘油三酯均呈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180,P<0.001);对不同性别居民尿酸水平进行四分位划分,调整吸烟史、饮酒史、胆固醇、体质指数和年龄等混杂因素后,随着尿酸水平升高,女性发生MS的危险性增大,其中尿酸水平在P25~ P50女性居民发生MS的风险性是尿酸水平在<P25女性居民的7.94倍(OR=7.94,95%CI=2.17~29.00),尿酸水平在>P50女性居民发生MS的风险性是尿酸水平在<P25女性居民的13.20倍(OR=13.20,95%CI=3.35~51.80);男性居民尿酸水平对MS的发生无明显影响;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居民诊断MS的最佳截点为284.0 μmol/L。结论 血清中的尿酸水平可作为诊断女性MS的一个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西安城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S)及尿酸的临床特点,为该地区MS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根据76845例体检资料,按年龄段及性别对MS、高尿酸、脂肪肝患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人群MS的患病率为23.40,其中4项代谢指标均异常者占4.96,超重肥胖组中高血压、高血糖、高三酰甘油、高尿酸、脂肪肝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P<0.01)。结论本组人群MS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高,其中高血压、高血糖、超重和脂肪肝为核心问题者,需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降低体重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天津市体检人群基线尿酸(UA)水平与2年后发生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异常的相关性,为探讨MS组分的构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历史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和2013年均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3 825人的体检结果,包括体格检查(体重和血压)、生化指标测定结果(UA、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等)及用药史等。分析基线(2011年)UA水平与2013年发生MS及其组分异常的相关性,并运用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基线UA预测MS发生的切点值。结果基线无MS的1 566人中2年内有141人新发生MS,累计发病率为9.0%,其中男性为12.0%,女性为4.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无论男女,基线UA水平与2013年随访时TG水平和BMI的相关程度最高(男性r值分别为0.209和0.243,女性r值分别为0.307和0.353),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基线UA水平的升高,2013年男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病率逐渐升高(P趋势值0.01);同时,女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MS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P趋势值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UA是肥胖(男性:OR=2.06,95%CI:1.37~3.08;女性:OR=2.55,95%CI:1.56~5.63)、高甘油三酯血症(男性:OR=2.63,95%CI:1.66~4.15;女性OR=3.91,95%CI:1.36~11.30)及女性MS(OR=2.01,95%CI:1.32~3.68)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在女性中,ROC曲线确定基线UA预测MS发生的最佳切点值为285.15μmol/L。结论在天津市体检人群中,基线UA水平与2年后MS的发生及其组分异常密切相关,并且基线UA是女性发生MS的独立预测因子,建议把UA作为女性MS的组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诊断为CKD患者900例,按照血清尿酸水平分为4组(即CKD组1~4),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00名作为对照组。通过超声检查、眼底动脉检查和CT扫描确定动脉硬化患者例数。对各组间动脉硬化患病率、血清尿酸水平和动脉硬化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KD组1、CKD组2、CKD组3和CKD组4的组间动脉硬化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7,P<0.05)。CKD组1和CKD组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P<0.05);CKD组1和CKD组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4,P<0.05);CKD组2与CKD组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P<0.05)。与对照组相比,仅有CKD组3和CKD组4与对照组患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D组3和对照组相比:χ2=5.43,P<0.05;CKD组4和对照组相比:χ2=9.13,P<0.05)。男性患者动脉硬化的患病率为60.69%(281/463),女性患者动脉硬化患病率为37.76%(165/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2,P<0.05)。结论 随着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增高,动脉硬化患病率增高;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动脉硬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与肱一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1418例常规健康体检者收集生化指标,并测量baPWV。BaPWV≥1400cm/s定义为baPWV异常。分别根据男女性血尿酸水平的四分位数,将人群分为4组(Q1、Q2、Q3和Q4组)。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性别血尿酸水平与baPWV的关系。在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水平与baPWV异常的关系。结果男性和女性均有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和体质指数随血尿酸水平增高而增高;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随血尿酸水平增高而降低。女性收缩压、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baPWV水平亦随血尿酸增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女性血尿酸与baPWV显著正相关(r=0.18,P〈0.05),男性血尿酸与baPWV未见相关(r=-0.05,P=0.16)。对女性人群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与血尿酸最低4分位组相比,最高4分位组baPWV异常的发病相对风险OR=2.69(95%CI1.68~4.29)。在校正肌酐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后,血尿酸第4分位组相对第1分位组baPWV异常的相对风险OR=2.45(95%CI1.48~4.06)。进一步用年龄和MS各组分校正后血尿酸与baPWV相关性消失OR=1.15(95%CI0.56~2.37)。结论女性血尿酸水平与baPWV异常的相关依赖于年龄和MS的组分。  相似文献   

15.
孟晓梅  陈述林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1):1447-144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及生化特征,并探讨血尿酸(UA)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数目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将547例T2DM患者按UA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组;按具有代谢综合征组分的数目不同分为4组(MS1,MS2,MS3及MS4),分析临床资料。结果T2DM并高尿酸血症组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肌酐(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正常尿酸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1—4组间UA、BMI、SBP、DBP、Cr、TG、TC、LDL—C、HDL-C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FPG差别无统计学意义;UA与性别、TG、HbAlc、HDL-C、Cr有线性回归关系(P〈0.05,P〈0.01),其中与HbAlc、HDL-C负相关,TG对UA影响最大。结论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数目的增加,T2DM患者UA增加,异常TG对UA影响最大,因此UA水平升高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1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3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58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非冠心病患者29例(对照组),进行血尿酸测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按病变范围分为对照组(29例)、单支病变组(24例)、双支病变组(26例)、三支病变组(33例);按Gensini积分分为0~1分组(29例)、2~20分组(28例)、21~40分组(30例)、>40分组(25例).结果 ACS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 369.61±91.97)μmol/L比(298.33±92.46)、(330.43±87.42)μmol/L](P< 0.05).对照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 (298.33±92.46)μmol/L比(331.77±86.33)、(368.24±95.21)、(396.82±94.45)μmol/L](P<0.05),单支病变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P<0.05).0~1分组[(298.33±92.46)μmol/L]和2~20分组[(320.77±86.33)μmol/L]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21~40分组[(366.61 ±91.97) μmol/L]和>40分组[(402.82±91.97)μ mol/L](P<0.05).21 ~40分组血尿酸水平低于>40分组(P<0.05).血尿酸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对数呈正相关(r=0.348,P< 0.05).结论 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稳定性、狭窄程度以及范围显著相关,有助于临床评价冠心病病变程度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长寿家系的关系。 方法 选取5个长寿县的90岁及以上长寿老人,并匹配选取其他年龄段的非长寿老人进行横断面调查,817名老人均接受问卷收集基本信息,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 在整个调查人群中,长寿家系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长寿家系(t=2.146, P=0.016)。非长寿老人中,长寿家系高尿酸血症、高超敏C-反应蛋白患病率与非长寿家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五号.EPS;P〗=11.163、5.253,P=0.001、0.0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非长寿老人中,长寿家系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更高(OR=1.670,95%CI:1.054-2.646),患高超敏C-反应蛋白的风险更低(OR=0.417,95%CI:0.193-0.899)。在长寿老人中,长寿家系和非长寿家系患高尿酸血症和高超敏C-反应蛋白的风险无差别(P=0.101、0.435)。结论 一定范围的高血尿酸和低超敏C-反应蛋白可能是长寿的有益因素,并可能是长寿遗传的特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47例,所有患者按有无心房颤动及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分为单纯冠心病组(90例)、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组(85例)和冠心病合并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组(72例).记录三组患者年龄、心血管相关病史、尿酸水平、心脏彩超情况及相关用药史,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三组吸烟史、舒张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室间隔厚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用药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和冠心病合并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组年龄、收缩压、尿酸、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左室射血分数则明显低于单纯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高龄、LAD和LVEDD增大是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尿酸水平与心房颤动相关性最显著(P=0.001,OR=1.061,95% CI 1.026~1.096).结论 高尿酸水平可能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探讨儿童青少年人群血尿酸( uric acid,UA)水平与血压变化及升高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病因及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972名宿迁市沭阳县5 ~15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身高、体重、UA和血压等指标,并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其行为生活方式等资料.数据主要采用单因素t检验、x2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随年龄的增长,儿童青少年的平均血压水平逐步增加,同时UA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08,P=0.015);但UA与收缩压、舒张压均无统计学关联(均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UA正常组和UA升高组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压正常组和血压升高组间的UA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也表明,UA与血压无统计学关联.结论 UA变化及高尿酸血症与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及血压升高均无关联,结果有待于进一步前瞻性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