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损估计体内温度的超声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测量体内组织温度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在肿瘤热疗中则会直接影响热疗的效果。无损测温技术主要有电阻抗(EIT)测温、微波(MW)测温、核磁共振(MRI)测温和超声测温等,它们能够避免有损测温方法存在的缺点。超声无损测温技术利用超声扫描热疗生物组织,基于超声声速模型、非线性参数、回波时移特性、回波频移特性和散射能量等特性,对超声信号进行分析,有效地提取组织温度信息,较其他方法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本对各种超声无损测温方法的原理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概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我院一直使用PWH-系列微波热疗机,在配合放疗、化疗、手术前后的良恶性肿瘤治疗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受当地患者的好评。本文以PWH-A型微波热疗机为例谈谈它对治疗肿瘤以及治疗顽固性、疼痛性疾病,如:肩周炎、关节炎、椎间盘突出症等所发挥的作用和临床上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微波热疗是一种于手术、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之外的治疗恶性肿瘤的第五种方法。通过对微波、加热治癌、微波热疗法和微波热疗治癌仪的介绍,可以加强对微波热疗治癌的认识。着重讲述了微波热疗治癌仪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原理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微波热疗的护理。方法对27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微波热疗护理。结果及时解决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疾病痛苦,提高了疗效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论热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的充分程度、热疗中细心的观察护理及整个过程中的心理指导是保证微波热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高温治疗肿瘤正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它存在与发展的医学依据主要有3点:①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对热的耐受力及散热能力有较大差异,即所谓的热敏感性不同.肿瘤组织一般在42℃~43℃便开始坏死(而正常组织在超过45℃时才发生不可逆转变化),且因肿瘤组织内血窦丰富,血循环较差,散热能力差,导致温升高于周边正常组织.②热疗与放疗化疗结合,具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可以减低放疗化疗剂量,减轻放疗化疗带来的副作用.③热疗对人体基本上没有副效应.热疗装置种类较多,按频率分有超声、射频和微波热疗机;按辐射器形式分有电容式、电感式和环形阵列式等.此外,根据辐射器放置部位,还有腔内、体外之分.射频和微波热疗技术较为成熟,在射频热疗机中,以日本产RF-8 电容式和美国产BSD-2000 环形阵列式为代表.本文介绍BSD-2000热疗系统构造原理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肿瘤热疗热剂量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肿瘤微波热疗过程中温度数据的实时监控以及测温曲线的显示,研制了肿瘤热疗热剂量仪,可在强电磁场中配合各种频段的微波热疗治癌机使用.它采用微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解决了金属元件在强电磁场中进行温度测量存在的干扰问题,在Windows 98环境下进行操作,简便易行,可实现温度数据的实时采集、显示和计算处理,同时可进行T90和CEM T90等热剂量学参数的计算和分析.整套系统应用简便,能够满足临床治疗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THERMOTRON-RF-8射频热疗机是本中心从日本国山本公司引进的一种肿瘤热疗设备.本文就该机的结构原理作简要介绍,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和在运转中所出现的一些常见故障及故障检查排除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谢禄兰 《健康大视野》2007,15(4):119-120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引流注药+微波局部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915MZ微波热疗机局部热疗+中心静脉导管经皮胸腔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胸腔积液后再反复胸腔内灌注鸦胆子油乳。结果完全缓解23例(65.8%);部分缓解8例(22.8%)。总有效率88.6%。  相似文献   

9.
微机微波腔内热疗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微机微波腔内热疗仪的原理和结构,对辐射器热场分布,测温传感器抗干扰措施以及PID控制算法引入并针对人体组织模型的特点实施整定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微波热疗技术迅速崛起,并得到推广普及。这是因为微波热疗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尤其是用于治疗癌症,可对肿瘤细胞产生选择性加热,起到杀伤作用,而不伤害正常的细胞。医用微波辐射器是微波治疗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其设计与制造难度均较高。目前,国外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这类部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各种  相似文献   

11.
信息桥     
来自医院的求购信息每天,我编辑部都能接到不少全国各地医院来信来电询问一些求购设备的信息,我们把最近一段时间内的情况整理刊出,为医院采购设备提供更广泛的选购范围。我刊为“全国医疗器械商情网”的网员单位提供求购单位的详细情况,欢迎电话咨询。近期一些医院求购的设备包括:影像类:MRI、CT、数字减影系统、SPECT、X光机及配套设备、TCD、彩超、B超。治疗类: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立体定向系统、血液透析机、YAG激光。微波热疗设备。手术室设备:多参数手术监护仪、进口麻醉机、呼吸机。其它设备:电测听、声导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规范肿瘤患者全身微波热疗时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9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全身热疗护理,贯穿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加强心理护理,实践优质护理。结果增加了热疗患者的舒适感,及时解决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热疗的顺利完成,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提高了疗效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论热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的充分程度、热疗中细心的观察和护理及整个过程中的心理指导是保证全身热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微波治癌被誉为癌症的第五种治疗手段。我们应用WR一且型微波治癌机治疗各种肿瘤,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也遇到一些问题。如2例肝癌患者微波治疗后发生了致命性的消化道大出血。针对这一情况,作者利用钢可阻断微波这一物理特性,研制了微波治癌机可调式护栏。克服了原矾的不足。在不改变微波原有的抗癌作用的同时保护了癌肿周围组织,减少了热所造成的血管扩张。避免了大出血的发生。病变部位依体表投影可完全暴露在治疗野之内。经临床实践效果较好,介绍如下。围ZB-B向祖国参照图1,微波治癌矾可调式护栏的结构包括有用电木板做成…  相似文献   

14.
热疗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或药物治疗效果不甚满意情况下的非创伤性治疗选择。热疗技术利用高温改变组织的血供应和热交换机制,使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热疗主要通过腔内镜技术,或为体外治疗,安全性较高。微波、射频热疗只有在50℃甚至60℃以上温度,才能出现不可逆性凝固坏死;激光、针刺消融技术采用80℃以上高温,可有效地解除膀胱出口的压迫梗阻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WH-1微波烘疗机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情况。该机主要用于肢体慢性淋巴水肿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化疗是通过静脉滴注化学药物来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微波热疗是以微波为产热源,通过特殊加热装置的传导并利用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使肿瘤内温度达到42.5摄氏度以上,以达到既使肿瘤缩小或消除,又不损伤正常组织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最近,国内的肿瘤专家们成功地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微波热化疗来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一种用于微波热疗的超声无创测温方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以微波为热源、离体猪肝为对象的超声监测实验系统,采集微波加热过程中肝脏内部超声回波信号,利用互相关算法提取超声回波时移参量,通过实验分析获得超声回波时移的温度相关性,并探讨利用超声回波时移的温度相关性进行温度测量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回波时移与组织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利用这种相关性可实现微波热疗组织温度的无创监测。  相似文献   

18.
无损测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人体深部无损测温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热疗正在迅速成为一种标准的辅助治癌手段,长期以来,深部测温是温热治疗的难点,综合考虑功效和安全两方面,有必要在热疗温度变化的过程中实时地在空间1cm^3范围内,至少感应到每1℃的温度变化,目前正在研究扔望替代有损测温方法的有电阻抗断层,X射线,核磁共振,超声波,微波等,本文最后指出,仪器测量结果和计算机模拟相合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9.
医疗设备是医院的重要物质条件,也是发展医院经济的物质基础。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CT、B超、高压氧仓、碎石机、钴60放疗机等设备日趋自动化、大型化、复杂化、精密化,使设备的投资大大增加。高效、高速利用医疗设备带来了各种有形磨损和无型磨损,医院用来维修更新设备的费用也相当可观。本文就是对减少医疗设备磨损,加大设备利用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微波热疗是经尿道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一种非手术疗法。主要依靠微波的致热效应使前列腺肌体温度上升,使之发生变性、容血、坏死和纤维化等病理改变,使前列腺组织收缩,尿道变宽,改善梗阻,达到治疗的目的。采取915MHZ频率微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微波加热的特点所决定的。生物体由各种细胞组成,在细胞的内液和外液中含有大量的带电粒子,如钾离子、氯离子等,它们在微波的高频交变电磁场中产生高速位移和振动,与周围的粒子和分子碰撞而产生热,称之为离子加热。此外细胞组织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这些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