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市梁平县52年疟疾流行趋势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 5 0年代初期 ,梁平县疟疾以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为主 ,年平均发病率为 130 0 .75 / 10万 ,6 0年代开始下降 ,70年代末至 80年代中期有所回升 ,以间日疟流行为主。自1987年起 ,发病率控制在 1/万以下。为了解疟疾的流行趋势与特征 ,现将 195 0~ 2 0 0 1年的疟疾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报告如下。1 流行趋势195 0~ 2 0 0 1年 ,全县累计总人口数为 36 0 0 2 2 6 1人 ,累计发病例数为 6 10 83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16 9.6 6 / 10万。按照发病率的不同 ,将 5 2年来疟疾流行分为 5个阶段。各阶段流行情况见表 1。表 1 梁平县 1 950…  相似文献   

2.
2000-2002年宁波市疟疾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市地处浙江东部沿海 ,辖 6个区 5个县 (市 ) ,总面积 9 3 65 km2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总人口 5 46万余人。间日疟为本地区主要的疟疾流行虫种 ,中华按蚊是唯一传播媒介。从 195 0年以来疟疾曾出现过 3次大流行 ,即 195 4、1963、1973年 ,年发病率分别为 2 5 92 .2 0 / 10万、45 75 .19/ 10万和3 43 .85 / 10万。此后 ,发病率逐年下降 ,至 1986年发病率已降至 1/ 10万以下。 1989年经浙江省卫生厅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了进一步做好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监测工作 ,掌握当地疟疾流行特征和流行规律 ,为防治提供依据 ,现将全市 2 0 0 0 …  相似文献   

3.
2000~2003年杭州市疟疾疫情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杭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辖8区5县,总面积16596km^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03年总人口635万。问日疟为本地主要的疟疾流行虫种,中华按蚊是唯一传播媒介。20世纪50~70年代,全市曾发生过4次疟疾流行高峰,发病率高达1747.82/10万。此后发病率逐年下降,1986年降至1/10万以下,1989年经省卫生厅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基本消灭疟疾后的1990~1999年,杭州市疟疾年平均发病率为0.19/10万,其中以1995年发病率最高(0.39/10万),1998年发病率最低(0108/10万)。2003年疟疾发病率上升,是上一年的2倍。为了解全市近年来疟疾流行态势,并为进一步防治提供依据,将2000~2003年疟疾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两次疟疾的爆发流行,流行范围为鲁、苏、豫、皖、鄂的黄淮平原,虽然流行因素非常复杂,但主要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我国的疟疾疫情1980年和1989又有两次回升,人口流动在这几次疟疾传播和爆发流行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永福县1997—2006年疟疾流行特征,评价现行疟疾监测防治(疟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1997—2006年永福县疟疾流行、控制措施及防治效果资料,分析疟疾流行特征,评价疟防效果。结果发病率从1997年2.22/10万下降至2006年的0.74/10万,该地区疟疾流行具有疟疾发病率主要受流动人口疟疾发病影响、中青年人群发病率高的特征。结论永福县疟疾流行主要受流动人口的影响,目前采取的疟疾监测防治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历史上是疟疾重度流行区,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于1991年通过了江苏省卫生厅组织的基本消灭疟疾达标考核,2006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掌握疟疾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现将苏州市1992-2006年疟疾疫情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泗洪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历史上为间日疟高发区1970年代曾有恶性疟流行。1990年代末期随着中部4省疟疾疫情的回升,泗洪县也发生了间日疟局部暴发流行[1],为了掌握全县疟疾流行规律,更好地制定防制措施,现将199~2004年泗洪县疟疾流行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1999~2004年全县各年度传染病报告卡,疟疾疫情报表及相关基础性资料,统计局编印的历年《泗洪县统计年鉴》。2结果2.1流行强度6年全县共报告疟疾1942例,平均发病率为3.18/万,无死亡病例。其中,1999年65例,2000年47例,2001年788例,疫情呈大幅上升。随着防治工作力度的加强,2002年后疫情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依据阜阳市2001-2009年疟疾流行情况资料和防治措施,分析评价现行疟防措施对控制疟疾流行所起的作用,指导今后疟防工作。方法借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1-2009年阜阳市疟疾网报信息,分析疟疾流行状况;收集近年来各项疟防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01~2007年疟疾疫情逐年上升,通过消除疟疾传染源、防蚊灭蚊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的落实,2007年8月份以后疟疾疫情快速上升趋势得到遏制,2009年疟疾发病明显降低。结论疟防措施有效地落实是控制疟疾流行的关键,以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为原则切实做好各项疟防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依据阜阳市2001-2009年疟疾流行情况资料和防治措施,分析评价现行疟防措施对控制疟疾流行所起的作用,指导今后疟防工作。方法借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1-2009年阜阳市疟疾网报信息,分析疟疾流行状况;收集近年来各项疟防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01~2007年疟疾疫情逐年上升,通过消除疟疾传染源、防蚊灭蚊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的落实,2007年8月份以后疟疾疫情快速上升趋势得到遏制,2009年疟疾发病明显降低。结论疟防措施有效地落实是控制疟疾流行的关键,以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为原则切实做好各项疟防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全国疟疾形势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全国疟疾疫情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发病率较2001年上升68.2%。云南、海南、湖北、安徽、湖南、广西、贵州等13省(自治区)的疟疾发病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中部4省(湖北、河南、安徽、江苏)以及贵州等5省18县82乡镇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暴发流行。 本文根据2002年全国有疟疾发病的21省(区、市)专业单位上报的年度疟疾防治工作总结和有关疫情报表汇总整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四川省乐山市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策略和措施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50-2015年疟疾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950-2015年全市疟疾出现过4次较大规模流行,疟疾在传染病中的顺位由过去的首位降至目前的第20位;疟疾流行的季节高峰已不复存在;不同时期疟疾流行的虫种,以及患者年龄、职业、性别分布均有不同。2016年11月以市为单位达到消除疟疾标准。结论 经过多年防治,全市疟疾流行特征已发生明显改变,各项防疟措施效果显著,今后应加强监测和输入性疟疾的防控。  相似文献   

12.
GIS制图在云南省疟疾流行态势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省是我国主要的疟疾流行区,近10年来的疟疾发病数一直位居全国首位。发病率居全国第二。为探讨云南省疟疾流行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作者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制图对云南省1991~2001年以县为单位的疟疾发病进行分析,为云南省今后的疟疾防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994~2003年河南省疟疾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河南省疟疾流行特征,指导疟疾防治。方法以疫情报告和重点疫区、疫点调查资料为依据,统计分析河南省疟疾流行特征。结果河南省疟疾处于低水平流行,但疫情波动;局部暴发流行屡有发生;发病以当地感染为主,病例分布既广泛又集中,各年度病例主要集中在有嗜人按蚊分布的复媒介地区和暴发流行地区。结论1994~2003年河南省疟疾流行特征与此前40年相比,除流行程度较低外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其间实施的防治措施效果肯定,防治与监测仍是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河南省疟疾流行特征,指导疟疾防治。方法以疫情报告和重点疫区、疫点调查资料为依据,统计分析河南省疟疾流行特征。结果河南省疟疾处于低水平流行,但疫情波动;局部暴发流行屡有发生;发病以当地感染为主,病例分布既广泛又集中,各年度病例主要集中在有嗜人按蚊分布的复媒介地区和暴发流行地区。结论1994-2003年河南省疟疾流行特征与此前40年相比,除流行程度较低外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其间实施的防治措施效果肯定,防治与监测仍是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及时掌握全省疟疾流行态势,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各类疟区的防治工作。方法 根据各地疟疾监测报告和传染病报告,划分为中华、嗜人及微小按蚊流行区,并对不同地区的疟疾态势进行分析。结果 2001年全省疟疾609例,发病率1.65/10万,较2000年上升20.44%,微小按蚊疟区发病率下降,嗜人及中华按蚊疟区均不同幅度上升,嗜人按蚊疟区发病率最高,达1.06/万,中华按蚊疟区升幅最大,达27.84%。结论 疫情不稳定,波动幅度大,防治难度高,应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16.
1989~1995年广州市疟疾年平均发病率为1.55,比非流行期(1968~1988年)年平均发病率上升4倍多,年最高发病率达3.86,比流行前1988年上升21倍,形成广州市建国后第3次疟疾流行。本文对由外来人口引起的这次疟疾流行的特点及我市疟疾防治状况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宝安区近年疟疾流行特征 ,评价现行疟防措施。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收集 1996~ 2 0 0 1年深圳市宝安区疟疾流行、控制措施及防治效果等资料 ,分析疟疾流行特征 ,评价疟防效果。 结果 近年深圳市宝安区疟疾流行具有如下特征 :(1)疟疾发病率的高低主要受流动人口疟疾发病的影响 ;(2 )疟疾发病呈现流动性 ;(3)疟疾发病主要集中在各年的 4~ 10月份 ;(4)中、青年人疟疾发病率较高。由于各项措施的落实 ,疟疾发病率从 1996年的 8.4 9/ 10万下降至 2 0 0 1年的 1.2 4 / 10万。 结论 宝安区疟疾流行主要受流动人口的影响 ;目前采取的疟防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的26个民族的居民大多生活在边境地区及内地疟疾高度流行区。在与疟疾抗争的过程中,各民族逐步掌握了当地一些植物和动物的抗疟药性,积累了不少缓解疟疾症状和治疗疟疾的验方。为了解当前云南省边境地区和内地疟疾流行区民间治疗疟疾情况,于2002~2003年开展了云南省民间治疗疟疾验方剂型调查。  相似文献   

19.
宾阳县疟疾曾广泛流行,1954年发病率达157.58/万。1956—1957年,共血检居民2171人,疟原虫阳性121人,平均阳性率5.57%,其中间日疟占66.12%,恶性疟占3.26%,三日疟占25.62%。1957年学生脾脏检查1057人,脾脏肿大232人,脾肿率21.95%(10.91%-33.68%);1958年全县进行疟疾调查420000人,有疟史19099人,疟史率为4.55%。主要传播媒介为微小按蚊和中华按蚊。4—11月为疟疾流行李节。1954年、1957年、1964年曾发生3次疟疾暴发流行,发病率分别为157.58/万、48.28/万、30.52/万,其余年份在一些地区也有局部性或灶性流行。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孝昌县1995~2002年疟疾流行病学简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北省孝昌县面积 12 0 0km2 ,共辖 12个乡镇 ,总人口约62万。年平均气温 17.8℃ ,年降雨量 90 0~ 13 0 0mm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适于按蚊孳生和疟疾传播。本县属历史疟区 ,自1995年疟疾 (间日疟 )发病率逐年上升 ,1999年则形成局部点状暴发 ,2 0 0 0年后逐渐下降。为制定疟疾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现将 1995~ 2 0 0 2年疟疾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根据全县疫情报告资料及人口资料 ,采用Excel 2 0 0 0进行统计处理。全县 1995~ 2 0 0 2年共报告疟疾 1783例 ,无死亡病例 ,其中男 976例 ,女 80 7例。 1995年至 2 0 0 2年逐年发病数(及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