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小儿气管管腔较细 ,单腔支气管导管不适应于小儿全麻单肺通气 ,而Univent-单腔双囊气管导管 (Univent导管 )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现将Univent导管与单腔管用于小儿全麻的效果对比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7月 16例择期手术患儿 ,年龄 4~ 12岁 ,ASAⅠ~Ⅲ级 ,其中男 8例 ,女 8例。纵隔肿瘤拟行胸腔镜手术10例 ,肺囊肿 1例 ,支气管扩张 2例 ,肺炎导致脓胸3例。随机分成A、B 2组 ,每组各 8例。1.2 麻醉方法 A组插管使用Univent导管 ,B组使用单腔管。 2组…  相似文献   

2.
开胸手术常需采用单肺通气(OLV),其优点是可以在侧卧位时确保健肺充分通气,提供有效氧供,防止病肺漏气以及侧卧位后病侧肺的分泌物和血液向健肺倒灌,同时为术者提供安静的环境和开阔的视野,便于手术进行。本文选择38例普胸成人病例,分两组分别使用不同类型的气管导管进行气管插管,现将采用Univent管或双腔支气管导管(简称DLT)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术,比较双腔支气管导管与Univent管应用于单肺通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100例ASA Ⅰ/Ⅱ级年龄在18-65岁需行单肺通气的全麻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双腔支气管组(A组)和Univent管组(B组),每组50例。静脉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丧失、肌肉松弛后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操作。观察并记录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麻醉诱导前后及单肺通气(OLV)后血流动力学、心率变化;双肺通气及单肺通气时血氧饱和度、气道压力、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术中OLV时肺萎陷及手术视野暴露情况。结果①Univent管组插管时间较双腔支气管组明显缩短;②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Univent管组明显低于双腔支气管组(P〈0.05);③麻醉诱导前后二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相似(P〉0.05);④双肺通气及单肺通气时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情况相似(P〉0.05),而气道压力Univent管组较双腔支气管导管组明显更低(P〈0.05);⑤二组术中单肺通气时肺萎陷率及手术视野暴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及Univent管应用于OLV时均安全有效,同样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术,Univent管较双腔支气管导管所需时间明显缩短,而气管插管并发症则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单腔双囊气管导管(Univent导管)是在单腔管外侧附有一根标有刻度可移动的、前端带套囊的支气管堵塞导管组成[1]。本文将单腔双囊气管导管用于肺部手术,并与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以下简称双腔管)作比较,观察对气道压与呼气末二氧化碳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肺  相似文献   

5.
双囊单腔气管导管对气管黏膜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地通过动物实验对比观察双囊单腔气管导管与普通气管导管的气囊对气管黏膜的压迫作用,验证双囊单腔气管导管对气管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杂种家犬2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插双囊单腔气管导管,对照组(B组)插普通气管导管,5天后,取气囊压迫处气管黏膜,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 A组的上皮细胞正常,上皮细胞的游离面覆有大量的纤毛和微绒毛.B组的上皮细胞肿胀,细胞间隙变小,大部分纤毛和微绒毛消失,细胞上有直径为0.5 μm球状突起.结论双囊单腔气管导管较普通气管导管对气管黏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自制单腔双套囊支气管导管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胸外科单肺通气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胸外科需在单肺通气下行择期手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n=50)使用自制单腔双套囊支气管导管,对照组(n=50)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肺隔离时间、平卧位时定位时间以及肺萎陷情况及术后声嘶和咽疼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肺隔离时间及平卧位时定位时间均降低(P<0.05),而且肺萎陷良好,术野暴露满意,术后声嘶和咽疼发生率下降.结论 在单肺通气中使用自制单腔双套囊支气管导管,麻醉效果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相近,具有插管方便、定位简单、双肺分隔完全、对患者生理干扰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外科手术双腔二囊导管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Robereshaw双腔管插管全麻60例。并根据左右侧双腔管临床应用分为两组:一组左侧导管33例,二组右侧导管27例。结果:患者主客观效果明显,除一组左侧1例插入右主支气管,另1例导管插入过深;二组右侧导管3例需作调整外,无一例缺氧或气道损伤或发现窒息现象。结论:双腔二囊导管应用因其可实施单肺通气,进行控制性肺萎陷,使术野暴露清晰,效果显著安全,是目前胸外科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Arndt支气管阻塞器与双腔气管导管应用于成人食管癌手术单肺通气的优缺点.方法 30例食管癌经左胸径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分别应用双腔气管导管和Arndt支气管阻塞器行单肺通气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各循环、呼吸指标;左肺萎陷及手术野评估;测定血气分析与肺内分流率.结果 单肺通气时,B组气道压显著低于A组(P<0.05);B组肺内分流率亦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术侧肺萎缩及手术野评估均为优良,其余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两组患者单肺通气均有良好的肺隔离效果,利于手术操作及麻醉监控.B组单肺通气时气道压明显低于A组,更利于降低肺内分流.两种麻醉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腔气管导管在肥胖患者单肺通气中的可行性。[方法]60例择期例行右侧胸科手术患者,体重指数25~50,随机分为单腔气管导管组(Ⅰ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Ⅱ组)。Ⅰ组通过单腔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Ⅱ组通过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观察两组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时间、定位时间、气道峰压、外科术野暴露程度、胸膜打开后40分钟血气分析、术中吸引分泌物时间,拔管后用纤支镜观察声带损伤情况和声音嘶哑情况,随访肺不张,肺部感染和住院天数。[结果]Ⅰ组插管时间、声音嘶哑和声带损伤发生率,明显短于Ⅱ组(P<0.05)。Ⅰ组术中吸引分泌物时间大于Ⅱ组(P<0.05)。两组定位时间、气道峰压,外科术野暴露程度,血气分析,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腔气管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均能应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在肥胖患者中应用单腔气管插管可缩短插管时间及减少患者术后声带损伤和声音嘶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Coopdech封堵器和Univent导管应用于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单肺通气(one-lungventilation,OLV)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80例拟行VATS OLV的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成两组(C组和U组),每组4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C组依次置入普通单腔管及Coopdech封堵器;U组置入Univent导管,分别经纤支镜将套囊定位至患侧支气管行OLV。比较两组患者的套囊定位时间、术中套囊移位次数、OLV期间平均气道压、患肺塌陷时间、隔离效果及术后气道损伤状况。结果:两组患侧肺塌陷时间及隔离效果相似。C组患者套囊定位时间缩短(P〈0.01)、术中套囊移位次数减少(P〈0.01),但单肺通气期间平均气道压较U组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气道纤支镜检查显示损伤程度相似(P〉0.05),术后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上气道损伤多为轻度(P〉0.05)。结论:在VATS围术期,Coopdech封堵器与Univent导管均可顺利安全实施OLV技术,患肺塌陷时间及隔离效果相似,但Coopdech封堵器组患者的套囊定位时间缩短、移位次数减少,Univent导管组OLV期间气道压较低,两组患者气道损伤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11.
双腔管麻醉应用于食道癌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道癌手术麻醉时常用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全身麻醉实行肺隔离,应用于临床中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应用Robertshow DLT插入气管内的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得到了充分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单腔气管导管用于食道癌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食管癌切除手术患者,常规施行硬膜外麻醉,全麻诱导后采用单腔气管导管插管,气管导管插管到最佳深度,即双肺呼吸音一致,记录为 Ⅰ;放气囊后将头向右偏,并缓慢置气管导管的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当左肺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清晰,尤其是右上肺呼吸音清晰时,此时导管深度记录为 Ⅱ;退气管导管到Ⅰ,打开胸腔后置管到Ⅱ至左肺萎缩;关胸前,退管到Ⅰ,把萎缩肺完全扩张.结果 本组40例,右支气管插管均成功,一次到位29例,两次到位10例,需多次调整到位1例,SPO2一般能维持95%以上,左肺萎缩良好,术后恢复顺利,无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 单腔支气管导管可以安全用于食道癌切除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3.
零死腔气管导管与单腔气管导管的通气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杰衡  张国根  高峰 《广东医学》2001,22(8):710-711
目的 比较零死腔气管导管与单腔气管导管之间的通气差异。方法 14例ASAⅠ-Ⅱ级患者进行零死腔气管导管通气和单腔气管导管通气,潮气量(VT)定为10,7.5和2.5ml/kg,相应的呼吸频率为10,13,20和40次/min,分别测定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道峰压(PAP)、气道平台压(P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各个潮气量阶段两种通气方式之间的PETC2,PaCO2,PAP及PP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1)。结论 使用零死腔气管导管通气,对于肺胸顺应性较差的患者可能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双腔支气管插管用于开胸手术,不仅能使双肺分隔,还能在术中使用单肺通气,为术者提供良好的视野,近年来日趋普及。我科共使用Robertshaw双腔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tube,DLT)635例,效果良好,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深麻醉下双腔气管导管更换成单腔气管导管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情况。方法择期食管癌患者40例,A S AⅠ或Ⅱ级,分为更换单腔气管导管组(A组)和双腔气管导管组(B组),每组2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在入室后(T1)、更换单腔气管导管后1 min(T2)、5 min(T3)、拔管(单腔气管导管、双腔气管导管)前1 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HR和SBP的乘积(RPP)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T2、T4时SBP、DBP、HR、RPP明显低于B组(P<0.05),拔管时呛咳、躁动发生少(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毕更换为单腔气管导管可较少增加拔管时应激反应,保持循环相对稳定,苏醒更平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及Univent管行单肺通气的安全性,及对术后声音嘶哑、咽喉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需单肺通气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Univent管组和双腔支气管组。每组50例。Univent管组通过插Univent管实现单肺通气,双腔支气管组通过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所有气管插管均由同一个熟练的麻醉医生完戍。主要观察指标:①完成插管所用时间;②单肺通气时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术野暴露程度;③治疗后24、48、72h采用标准化问题对声音嘶哑和咽喉痛进行评估。结果①双腔支气管组的插管时间明显较Univent管组长(P〈0.05);②单肺通气时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术野暴露程度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双腔支气管组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较Univent管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如支气管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和Univent管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行单肺通气中的应用均安全有效,应用Univent管可减少患者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以首先选用Univent管。  相似文献   

17.
双腔支气管导管应用于开胸手术的麻醉 ,使术中便于呼吸道管理 ,并可迅速切换双肺或单肺通气。我院于 1995年至今 ,将双腔支气管导管应用于开胸手术麻醉共 2 0例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2 0例开胸手术病人 ,男 11例 ,女 9例 ,年龄 2 5~ 74岁 ,平均 5 1岁。其中左开胸手术 7例 ,右开胸手术 13例。肺肿瘤行肺叶切除术 10例 ,食管癌根治手术5例 ,肺包虫摘除术 3例 ,支扩肺叶切除术 1例 ,肺大泡切除术 1例。以上患者心功能 (ASA)Ⅲ。心电图 (ECG)检查 :心律不齐 1例 ,Ⅰ°房室传导阻滞 1例 ,ST段…  相似文献   

18.
周会影  费昱达  权翔 《北京医学》2023,45(6):512-515
目的 探讨单双肺气道压差值(airway pressure differences between one lung and two lung ventilation,ΔP)指导双腔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tube, DLT)插管定位的效率及肺隔离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拟在单肺通气下手术的患者396例,患者随机分为纤维支气管镜(fiber optical bronchoscopy, FOB)组和ΔP组,每组198例,FOB组采用FOB定位DLT,ΔP组采用ΔP定位DLT。比较两组侧卧位后DLT调整时间、DLT插管时间、SpO2及肺塌陷效果满意度。结果 396例患者中,男203例,女193例,年龄36~69岁,平均(56.8±4.8)岁。ΔP组侧卧位后DLT调整时间短于FOB组[(37.73±14.06)s比(51.76±15.7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LT插管时间、SpO2、肺塌陷效果满意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ΔP具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Coopdech支气管阻塞管单腔气管导管外置管在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 Ⅰ ~Ⅱ级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组,全部选择左侧双腔管)和Coopdech支气管阻塞管导管外置管组(C组),每组20例.记录两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导管移位发生率、肺萎陷指标、术后咽痛声嘶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后30min两个时间点的SpO2、PET CO2、PAW变化.结果 C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导管移位发生率、术中肺萎陷程度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患者声音嘶哑及咽喉痛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插管前即刻D、C两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即刻两组的MAP及HR均较插管前即刻增高(P<0.05),但D组较C组升高明显(P<0.05).单肺通气前D、C两组的气道压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肺通气后两组的气道压峰值较双肺通气均升高(P<0.05),但C组气道压峰值升高明显低于D组(P<0.05).单肺通气前后SpO2、PET 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pdech支气管阻塞管单腔气管导管外置管插管简便、定位准确、肺萎陷和手术野暴露良好,且与DLT相比气管插管反应轻、气道阻力较小、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低,可安全用于胸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20.
Univent管与Robershaw管单肺通气麻醉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存贵  邓江云 《河北医学》2005,11(8):694-695
目的:比较Univent管与Robertshaw管单肺通气时PetCo2、PaO2、PCO2、SpO2气道压力(Paw)的变化。方法:胸外科手术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Univent管组(U组)和Robershaw管组(R组),于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后30min、60min监测两组病人的Pao2、Pco2、PetCo2、SPo2、气道压力(Paw),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结论:单肺通气30min时、60minU组病人Paw低于R组,PaO2高于R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肺功能较差的病人,尤其是通O2功能障碍的病人,开胸手术需单肺通气,U管对病人的生理干扰要优于R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