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卒中位置、次数、病灶个数的关系.方法 选择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患者发病2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进行评分,分为卒中后抑郁组(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和非PSD组.计算PSD的发生率,并比较2组患者的脑卒中的发病次数、发病部位,了解卒中位置与PS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PSD总的发生率为38.3%,其中轻度抑郁12例(26.09%),中度抑郁为24例(52.17%),重度抑郁10例(21.74%);卒中次数越多、卒中病灶个数越多,越容易发生PSD(P<0.05);从卒中位置来看,抑郁组和无抑郁组的卒中位置左侧明显高于右侧和双侧;多病灶患者PSD的临床发病率要高于单病灶患者.结论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卒中位置有关,与卒中次数、病灶个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不同病变部位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共收集20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经头颅CT或MRI确诊及判定病变部位,应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其抑郁状态.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左侧大脑半球卒中、颞叶、额叶、基底节的卒中较容易发生卒中后抑郁(P<0.05).②多病灶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P<0.01).结论:①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病变部位(特别是左侧大脑半球颞叶、额叶、基底节)密切相关.②病灶的数目也是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征,探讨氟西汀早期干预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特征,统计发病率以及氟西汀早期干预的效果. 结果发病第五周时抑郁发病率为38.24%,均为轻中度抑郁,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氟西汀早期干预可改善卒中后抑郁,促进神经功能缺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卒中前血糖水平与卒中后抑郁状态(PSD)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有否PSD及评估其严重程度,比较各组的PSD发病率和轻、中、重型抑郁比例.结果 糖尿病组的PSD发病率和重度抑郁比例均高于非糖尿病对照组,卒中前血糖控制不良者以上两项指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卒中前血糖正常者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糖尿病患更易发生卒中后抑郁状态,且抑郁程度较为严重.卒中前高血糖是PSD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卒中后抑郁(PSD)为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在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卒中后出现的一种继发性抑郁,约有1/3卒中患者或早或晚出现抑郁,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和康复.  相似文献   

6.
卒中后抑郁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红玲 《中国医刊》2007,42(8):51-52
目的 研究卒中后抑郁(PSD)的特点和相关因素,为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86%,其中轻度63.01%、中度26.03%、重度10.96%;经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病灶部位以及脑卒中史.结论 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其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它的发生可能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卒中后恢复期患者亲属的心理状态及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卒中后恢复期患者亲属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与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卒中后恢复期患者亲属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中度以上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47.7%和58.5%.结论 卒中后恢复期患者亲属存在普遍的焦虑、抑郁情绪,在治疗卒中后恢复期患者的同时,应注意对其亲属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陈英  杨宝玲  万敏  贾伟华 《当代医学》2021,27(36):137-139
目的 分析卒中后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抑郁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卒中后抑郁疾病的发生与性别、高血压、既往史、社会支持、Barthel指数及自理能力等级等因素存在相关性(P<0.05);性别、高血压、既往史及社会支持是导致卒中后抑郁患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卒中后抑郁疾病为脑卒中多发的并发症,与患者性别、高血压、既往史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且上述因素均为导致卒中后抑郁患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采取相关措施避免卒中后发生严重抑郁.  相似文献   

9.
卒中后抑郁为卒中后最常见的心理后遗症,对神经功能康复产生不利的影响.西医对于卒中后抑郁发病机制存在三种学说——内源性抑郁、反应性抑郁和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学说.中医认为本病为复合病,中风起于先,郁证发于后,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认为肝气郁结在本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敏健 《海南医学》2006,17(6):12-13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抑郁的临床问题.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症状评定和临床疗效比较分析,进一步分析日常生活依赖程度及并发抑郁的相关性.结果病灶在额叶卒中后抑郁症发生最高,日常生活依赖程度评分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卒中后抑郁是影响卒中后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在康复过程中对功能恢复造成消极影响,应给予抗抑郁治疗.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杨雅莹  晏勇 《重庆医学》2004,33(9):1404-1406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病死率最高的3大类疾病之一,卒中后合并抑郁的机率较高.抑郁症是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抑郁的出现不仅防碍患者的恢复神经功能,也影响其生存质量.因此,及时发现并处理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定卒中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并探索其干预的有效手段.方法 病人于住院一周时评定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并与心理干预前后自身比较、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病人HAD总分在干预前后与对照组及其自身比较均有差异.结论 卒中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用HAD评定更便捷、更适用,能够早期发现卒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倾向,同时,早期发现、及时的心理干预是对卒中后患者心理护理的关键,也是保障和提高卒中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载脂蛋白E(ApoE)水平和认知功能特点,为PSD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客观依据.方法1.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作为认知功能的评定指标.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poE水平.结果1.事件相关电位(ERP)测定卒中后抑郁组N2及P3波潜伏期较卒中组和对照组延长(P<0.01),P3波幅降低(P<0.01).2.PSD组血清ApoE水平高于卒中组(P<0.05).3.卒中后抑郁组ApoE基因mRNA表达量低于卒中组(P<0.01).结论卒中后抑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结合载脂蛋白E水平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秦升 《中外健康文摘》2012,(34):122-123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抑郁(PSD)与脑损伤的部位和程度是否有关.方法分析295例脑卒中患者脑损伤的部位、程度与抑郁的关系.结果有122例脑卒中患者合并PSD,总发生率41.4%,其中轻度抑郁71例(24.1%),中度抑郁36例(12.2%),重度抑郁15例(5.1%);多发性、左侧大脑半球、前部、皮层、基底节区脑卒中患者PSD 发生率高;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越重,患抑郁的程度也越高;与卒中类型无关.结论 PSD 发生率高,与卒中部位、卒中残疾程度等因素相关,而与卒中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5.
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及皮层CREBmRNA表达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脑内核转录因子CREBmRNA的表达及中药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方法在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上,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对CREBmRNA在卒中后抑郁大鼠脑内前额叶皮质、海马的表达及中药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进行观察.结果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前额叶皮质、海马CREB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中药颐脑解郁方能明显上调CREBmRNA的表达.结论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脑内CREBmRNA的表达降低,中药颐脑解郁方能使之明显上调,提示卒中后抑郁症CREB表达下降,颐脑解郁方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上调CREB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及几种相关因素对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影响.方法:对入选297例卒中患者,观察其卒中后抑郁发病率,并从性别、年龄、不同家庭背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情况对两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SD发生率为38.05%,女性、家庭支持差、ADL积分低均有高PSD发生率.结论:性别、不同家庭背景及ADL积分均为影响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卒中后抑郁(PSD)是指在脑血管病后所出现的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以及乐趣丧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卒中的预后,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卒中后抑郁的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我科对9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卒中单元治疗卒中后抑郁状态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78例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病房组和卒中单元组.卒中单元组给予药物和早期康复治疗,包括职业训练、语言训练、吞咽功能锻炼、物理治疗、神经心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和指导,普通病房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采用HAMD评分、NIHSS卒中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发病率在我国为0.3%~1.0%,抑郁是卒中后合并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1%~65%,较严重的抑郁为10%~27%.我院采用行为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卒中后抑郁临床特点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后抑郁(PSD)是卒中患者最常见的情感障碍,影响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增加卒中的病死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21世纪精神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抑郁障碍已成为我国第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有关报道我国约有95%的抑郁患者从未接受过诊治[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