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机械通气模式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呼吸机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新的机械通气模式不断产生.适应性支持通气、压力增强通气、气道压力释放通气、间歇指令压力释放通气、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比例辅助通气等机械通气模式是最近几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机械通气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呼吸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呼吸末正压通气(SIMV+PEEP)模式救治危重哮喘.方法将23例危重哮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2例,通气模式SIMV+PEEP.对照组11例,通气模式为SIMV,同时监测两组上机前与上机后2 h、12 h、24h动脉血气、气道峰值压(PIP)、内源性呼吸末正压(PEEPi).结果应用SIMV+PEEP 比SIMV通气模式的患者酸中毒、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明显改善(P<0.01),PIP和PEEPi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危重哮喘患者早期使用SIMV+PEEP通气模式是安全、有效的,急诊科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新模式(二):双重控制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械通气模式可分为两大类:定压型和定容型通气.与定容型通气比较,定压型通气的优点是人-机协调性好,易限制气道峰压和有利于气体交换.缺点是不能保证恒定潮气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呼吸末正压通气 (SIMV +PEEP)模式救治危重哮喘。方法 将 2 3例危重哮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 12例 ,通气模式SIMV +PEEP。对照组 11例 ,通气模式为SIMV ,同时监测两组上机前与上机后 2h、12h、2 4h动脉血气、气道峰值压 (PIP)、内源性呼吸末正压 (PEEPi)。结果 应用SIMV +PEEP比SIMV通气模式的患者酸中毒、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明显改善 (P <0 .0 1) ,PIP和PEEPi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对危重哮喘患者早期使用SIMV +PEEP通气模式是安全、有效的 ,急诊科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呼吸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已成为临床三大抢救设备之一。随着大量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医学工程领域,许多尖端技术被引进到呼吸机的设计中,加快了呼吸机的发展速度,促进了理论、通气模式和通气技术的进展。作者对当前临床经常采用的几种通气技术和通气模式进行了阐述,对几种新的通气技术和通气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闭环控制、闭环机械通气控制系统的概念,分析了闭环机械通气控制应用于呼吸机的必要性.介绍了闭环通气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几种典型的闭环控制通气模式,最后对闭环机械通气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PRVC和VS通气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PRVS和VS两种较新的通气模式的机理、特点,使用注意事项,有助于对其控制通气和辅助通气模式的理解和选用.  相似文献   

8.
PAV通气模式临床应用研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析了机械通气新模式PAV的原理,研究了PAV模式的临床应用,评价了PAV通气模式的优缺点,运用对比的方法讨论了PAV模式的新所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V)和容量控制通气(VCV)在胸腔镜肺大疱手术中使用的差别.方法 连续20例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进入研究.诱导后置人支气管阻塞导管,定位成功后进行单肺通气.患者首先分别选用VCV或PRVCV中的一种模式通气20 min,然后改用另一种模式通气20 min.两种模式中潮气量均设定6 ml/kg,呼吸频率为15次/min,吸呼比为1:2.比较两种通气模式下气道峰压、血流动力学(心率、血压)、血气分析指标.结果VCV时气道峰压显著高于PRVCV时[分别为(18.2±4.3)cmH_2O(1 cmH_2O=0.098 kPa)和(12.7±3.6)cmH_2O,P<0.01].两种通气模式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潮气量、心率和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VCV相比,PRVCV运用于单肺通气可以在不影响氧合的情况下,提供较低的气道峰压.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7,(9):1329-1330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支持治疗手段。传统机械通气模式由于存在人机不同步的问题导致肺部损伤等风险。近年来,神经调节辅助通气模式取得较大进步。本文介绍了此通气模式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适用范围及采用此工作模式时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机械通气技术在目前呼吸机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重点介绍了高频通气技术的发展历史,应用气体运动的分析方法说明了高频通气在生理层面的工作原理,列举了其与常频通气相比较所具有的优势,以及目前较为常用的3种高频通气模式和这些模式在治疗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也介绍了现今高频呼吸机的技术水平和最新发展情况,说明了高频通气在现今医疗救护过程中的必要性,展望了高频呼吸机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为高频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呼吸机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呼吸机的通气模式不断发展和更新。本文简介几种新的通气模式,这些模式无论从病人角度还是从医护人员角度都更具人性化、自动化,为临床的救治提供了更有效、更便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呼吸机常用的通气模式及参数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呼吸机常用的通气模式的特点、原理、临床应用优势及参数调整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新型呼吸机的呼吸模式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克 《医疗设备信息》2006,21(11):35-36
本文简要的介绍新型呼吸机中所出现的新型呼吸模式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双重控制通气模式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重控制模式是机械通气的三大新模式之一。对双重控制模式的特点、工作原理、临床应用上的优势及参数设置逐一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丁加泽 《医疗卫生装备》2011,32(2):129-130,140
介绍了呼吸机间歇正压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等常用通气模式的特点、原理及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指出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除了应该学会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和设置适当的参数外,还应该学会观察呼吸波形,因为只有这样在临床应用中才能更好地使用呼吸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经验。方法:采用经口鼻面罩应用BiPAPSynchrony呼吸机进行持续正压通气,使用时,向患者做好解释,正确选择呼吸机通气模式和参数,正确使用面罩或鼻罩,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做血气分析。结果:56例中52例患者明显改善了病情,减少有创通气的使用几率,4例患者由于病情恶化,使用无创通气无效,最终使用有创通气。结论:早期应用NIPPV治疗呼吸衰竭,严密的监护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轴流风柜机械通风、排风扇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3种方式净化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室气溶胶的效果。方法 试验分为轴流风柜机械通风(A组)、排风扇机械通风(B组)、自然通风(C组)3组。采集某院两个病区3组通风方式下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室静态环境(清洗消毒工作停止12 h)通风2 h前后,动态环境(清洗消毒工作进行中)工作起始状态0 h以及持续通风1、2、4、6 h的空气,检测空气气溶胶中颗粒物、微生物、戊二醛的含量,比较3种通风方式净化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室气溶胶的效果。结果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室在静态环境下,3组通风方式通风2 h后,空气中颗粒物、微生物和戊二醛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A、B组通风2 h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洗消毒室在工作起始状态0 h时,3组空气中颗粒物、微生物和戊二醛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持续通风1、2、4、6 h时,总体及任意两组间空气中颗粒物、微生物和戊二醛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A组低于B、C组,B组低于C组。A组在动态环境下空气中颗粒物、微生物和戊二醛含量较低且波动范围小,其中颗粒物含量在100万级洁净室规定范围内。B、C组在持续通风1、2、4 h时戊二醛含量均超出最大安全接触限值0.175 mg/m3,其中C组在4~6 h (午休期间)的戊二醛含量仍超出最大安全限值。结论 3种通风方式中,轴流风柜机械通风方式能有效净化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室的气溶胶,建议引入轴流风柜通风方式,以保障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BSL-3主实验室上送上排、上送下排2种通风方式的气流运动以及气溶胶颗粒浓度分布与排除进行数值研究。方法:利用离散轨道模型模拟气溶胶颗粒的轨迹,并与模拟气流运动的标准后叼湍流模型相耦合。结果:在主实验室送风量及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风方式是影响气溶胶颗粒分布的关键因素。结论:上送上排案例方案对比上送下排案例方案有更多的颗粒逃逸、更少的颗粒悬浮与沉积以及更好的室内排污效率,上送下排案例方案对比上送上排案例方案在呼吸区以及整个室内有更小的颗粒平均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