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预防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2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干预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5,P<0.05).结论 整体护理能降低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减轻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ation-induced oral mucositis,RIOM)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于浙江省肿瘤医院行放射治疗的465例鼻咽癌患者,采用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口腔黏膜炎分级标准评估患者放疗期间的RIOM严重程度,将0~Ⅰ级者纳入对照组,Ⅱ~Ⅳ级者纳入试验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探讨影响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发生RIOM的影响因素。结果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RIOM的发生率随放射剂量增加而升高,至放疗结束时RIOM发生率100%,其中轻度47.5%,重度52.5%。RIOM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放疗时期略有差异,放疗10次时,年龄≥60岁、无口服营养支持及患者参与的主观全面评定评分为重度的患者重度RIOM发生率较高;放疗20次及放疗结束时,对RIOM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相似,年龄≥60岁、TNM分期3~4期、有吸烟史、诱导化疗的患者重度RIOM发生率较高,使用白细胞介素-11、抗生素治疗及给予口服营养支持的患者重度RIOM发生率较低。结论 鼻咽癌患者RIOM发生率随放射剂量增加而升高,放疗期间的影响因素略有差异,临...  相似文献   

3.
李琳琳  曾琳  王岩  谢燕  邓艳青 《安徽医学》2024,45(7):921-925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 80%。此外,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与发展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放疗中断。虽然目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研究较多,但尚无统一方案。因此,本文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表现、相关因素、预防、治疗 4 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春阳 《医学综述》2010,16(15):2313-2316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具有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及社会经济负担的抗肿瘤治疗的主要剂量限制因子。国内外先后采用小鼠、大鼠、金黄地鼠等从口腔黏膜形态学变化、黏膜保护等方面开展实验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工作,就现有的实验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孙孝君 《浙江医学》2017,39(8):655-65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7至12月收治的3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将2016年1至6月收治的3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注重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实施早期、全程口腔护理并根据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及时予以对症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首次出现口腔黏膜炎的时间及放射剂量分别达到30、50、70Gy时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出现口腔黏膜炎的中位时间为24d,对照组患者首次出现口腔黏膜炎的中位时间为2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剂量达30Gy时,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剂量达50、70Gy时,观察组患者重度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保证放疗的连续性,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6.
口服谷氨酰胺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松喜  李伟雄  陈应瑞 《重庆医学》2005,34(8):1195-1196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治疗作用和对机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鼻咽癌放疗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谷氨酰胺组(n=24)和对照组(n=24),谷氨酰胺组使用谷氨酰胺15g/d,用100ml生理盐水稀释,分4次含服,对照组采用100ml生理盐水,使用方法相同,两组病人都采用常规放疗.记录口腔黏膜炎的变化情况和持续的时间,记录体重的变化情况.结果谷氨酰胺组和对照组的发生最大级别口腔黏膜炎和体重下降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值为0.019和0.042;最大级别黏膜炎的平均值、黏膜炎持续时间的平均值和体重下降的平均值的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分别为0.009、0.023和0.001.结论鼻咽癌病人放疗期间含服谷氨酰胺可以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程度和改善病人的机体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介素-11用于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Ⅱ~Ⅳa期初治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自放疗开始使用白介素-11稀释液含漱,对照组常规使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含漱。观察各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疼痛程度,比较分析白介素-11对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炎的防治效果。结果实验组Ⅱ级及以上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时间迟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口腔黏膜疼痛多为轻度疼痛(42%),对照组多为中度疼痛(58%)。结论白介素-11含漱能有效降低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替普瑞酮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 68例鼻咽癌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分别予替普瑞酮含漱液和生理盐水含漱,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病例均出现程度不等的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治疗组黏膜损伤发生时的放射剂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所有病例均未观察到明显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替普瑞酮对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局部低温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局部低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口腔黏膜炎程度、口腔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第3、4、5周末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4、5、6、7周末口腔黏膜炎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干、咽痛和味觉改变等症状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局部低温护理应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中,可明显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减轻口腔黏膜炎程度,提高口腔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正>头颈部恶性肿瘤已成为世界上第六大常见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8%左右[1],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2],且其5年生存率约40%~50%[3]。因为人体头颈独特的解剖结构及其对电离辐射的高度敏感性,故以放射性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种疾病首选治疗手段[4]。在放疗过程中,放射线在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口腔粘膜炎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防治。方法:对42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思密达(Smecta-SMT)和呋喃西林(Furanilinum--FURA)组各21例。前者在放疗期间每日含漱思密达;后者每日含喇叭%呋喃西林液。两组均用药至放疗结束。结果:SMT组放射性口腔粘膜炎发生率为33.3%;FURA组为76.2%。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FURA组发生口腔粘膜炎的严重程  相似文献   

12.
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龚丽俐 《医学综述》2013,(23):4315-4317
放化疗导致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高、危害大,并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癌症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会造成许多负面的和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后遗症,尤其是头颈部肿瘤,目前尚无明确的药物预防策略建议.了解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发展情况及危险因素有利于医护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改善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中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头颈部肿瘤放疗并发口腔黏膜炎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喷雾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以及满意度评价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随着化疗剂量的增加和化疗时间的延长,其口腔黏膜反应差异显著,对照组患者的对健康教育的态度、语言以及内容等方面的认可程度显著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能有效延缓口腔黏膜反应,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降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99例放化疗患者口腔状态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以其中34例口腔黏膜炎患者为研究组,65例非口腔黏膜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部位、化疗方案、口腔评估得分等12个方面的差异,首先对这两组资料进行单因素χ2检验,然后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为34.3%。发生部位的构成比中,颊部为27.4%,牙龈为16.1%,硬腭为3.2%。口腔黏膜炎发生分度构成比中Ⅰ度口腔黏膜炎为47.1%,Ⅳ度为8.8%。多因素分析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有:恶心呕吐、住院天数、含5-氟尿嘧啶化疗、肿瘤部位、白细胞下降程度和口腔评估得分。结论: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为34.4%,多发于颊、牙龈等非角化上皮组织,以Ⅰ度口腔黏膜炎的发病率最高。与口腔黏膜炎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是:恶心呕吐、住院天数长、化疗方案中含5-氟尿嘧啶、头颈部位肿瘤、白细胞下降严重及口腔评估得分高。为了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除了做好常规基础护理外,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重视口腔评估,并根据引起口腔黏膜炎的各种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口腔黏膜炎(OM)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5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7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allo-HSCT的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因素与口腔黏膜炎发生的关系。【结果】49例(65.0%)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其中13例(26.5%)发生Ⅲ度,14例(28.6%)发生Ⅳ度,中位发生时间移植后第5(3~8)天。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疾病种类、移植方式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TBI/CY(全身照射+环磷酰胺)预处理的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高于BU/CY(白消安+环磷酰胺)方案(78.3%vs 59.6%,P〈0.05),口服剂型白消安口腔黏膜炎发生率高于静脉剂型(91.2%vs 11.1%,P〈0.001),无四氢叶酸钙(CF)解救甲氨蝶呤(MTX)口腔黏膜炎明显高于CF解救(87.0%vs 9.5%,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含TBI预处理方案(OR=3.6,P〈0.05)、口服剂型白消安(OR=2.9,P〈0.01)、无CF解救MTX(OR=17.1,P〈0.001)是all-HSCT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使用静脉剂型BU联合CY预处理方案、CF解救MTX的患者allo-HSCT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比口咽癌患者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Modulated Arc Radiotherapy,VMAT)和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计划剂量学的差异及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的不同,探讨不同放疗技术的安全性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加强病案回收管理质量,提高病案回收率.方法 在病案回收管理活动中应用PDCA (Plan,Do,Check,Action)循环理论,并建立病案回收管理的PDCA循环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回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PDCA循环步骤.结果 病案回收管理的PDCA循环模型不仅大大提高了病案回收率,出院病案2日内回收率由2013年上半年的81.3%提高到90%,平均提高率为8.7%,同时对病案终末质量的控制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结论 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病案回收率,加强病案回收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制含漱液对同期放化疗鼻咽癌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影响。方法66例同期放化疗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31例)。实验组预防性予自制含漱液(苯海拉明+利多卡因+生理盐水)含漱;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含漱。口腔黏膜炎的诊断参考RTOG毒性反应标准。结果放疗至30Gy时,实验组14例发生口腔黏膜炎,2例为重度黏膜炎,对照组24例口腔黏膜炎,5例为重度黏膜炎(P=0.137)。剂量〉30Gy至放疗结束时,实验组22例口腔黏膜炎,6例为重度黏膜炎,对照组32例口腔黏膜炎,18例为重度黏膜炎(P=0.012)。结论自制含漱液可用于防治放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降低发生率,减轻黏膜炎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大鼠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形成过程中病损局部组织内细胞因子,探讨其动态变化规律及意义&#65377;【方法】 获取接受单次30 Gy X线照射后5 d&#65380;8 d&#65380;14 d的大鼠口腔黏膜组织,采用抗体芯片技术检测19种细胞因子;荧光定量PCR检测8种炎性相关因子的mRNA水平;ELISA定量检测IL-1α&#65380;IFN-γ&#65380;TIMP-1&#65377;【结果】 抗体芯片技术检测到,照射后Frac&#65380;IL-4&#65380;IL-6&#65380;IL-10&#65380;TNF-α 5种细胞因子水平下降;IL-1β&#65380;LIX&#65380;VEGF&#65380;β-NGF 4种细胞因子照射前后水平无明显差异;照射后水平上升幅度 < 2倍的有CINC-2&#65380;GM-CGF&#65380;Leptin&#65380;MCP-1和MIP-3α 5种细胞因子,上升幅度≥2倍的有CINC-3&#65380;INF-γ&#65380;IL-1α和TIMP-1 4种细胞因子&#65377;Real-time PCR检测到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以及IL-6&#65380;TNF-α&#65380;VEGF及IL-1β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而促凋亡相关基因Bax&#65380;中性粒细胞局部募集相关基因CINC和TLR-9表达上升&#65377; IL-1α&#65380;IFN-γ&#65380;TIMP-1的ELISA检测结果与前两种检测结果一致&#65377;【结论】 大鼠抗体芯片和荧光定量PCR&#65380;ELISA检测结果互相佐证了病损组织内的细胞因子在口腔黏膜炎发生&#65380;发展&#65380;演进中呈现分泌受阻和表达增加的动态变化并发挥调控作用&#653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