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辛伐他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m blot蛋白印迹方法,观察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并以辛伐他汀干预,观察其对上述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明显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辛伐他汀可一定程度抑制上述作用。结果提示,辛伐他汀一定程度抑制促炎症因子刺激导致的细胞粘附分子表达上调,可能具有增加粥样斑块稳定性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蚤休皂苷对H2O2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CV304,建立氧化损伤细胞模型,然后分为五个实验处理组:正常对照组、氧化损伤组、高浓度蚤休皂苷组、中浓度蚤休皂苷组和低浓度蚤休皂苷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蚤休皂苷对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间细胞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间细胞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结果损伤后细胞吸光度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药物预处理后吸光度值增加,高浓度蚤休皂苷组吸光度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药物预处理氧化损伤后,细胞间细胞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mRNA的表达水平与损伤组相比明显减弱(P<0.01);损伤组中与内参照的灰度值之比最大,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损伤组中表达细胞间细胞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阳性细胞数增多,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药物预处理氧化损伤后,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且此效应呈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蚤休皂苷可以保护H2O2造成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性损伤,达到保护内皮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第三代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拉西地平、氨氯地平对肿瘤坏死因子a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拉西地平、氨氯地平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低密度脂蛋白作为载体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拉西地平(5.26×10-5mmol/L、1.58×10-4mmol/L、3.16×10-4mmol/L)和氨氯地平(5.26×10-6mmol/L、1.58×10-5mmol/L、3.16×10-5mmol/L)共同孵育45 min,再加入肿瘤坏死因子a共同孵育6 h,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测定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拉西地平显著抑制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氨氯地平在低浓度时无明显抑制作用,但中、高浓度时可明显抑制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拉西地平和氨氯地平均能够显著抑制肿瘤坏死因子a诱导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但拉西地平的抑制作用强于氨氯地平,可能与其不同的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二苯乙烯苷对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探讨二苯乙烯苷是否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调节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过氧化氢组和二苯乙烯苷组,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 p65、IκB、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过氧化氢能显著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凋亡率;并增加核因子κB p65蛋白的表达,降低bcl-2和IκB蛋白的表达.二苯乙烯苷预处理后显著增加氧化损伤内皮细胞的增殖率,并降低细胞凋亡率;与过氧化氢组相比,二苯乙烯苷组核因子κB p65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bcl-2和IκB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二苯乙烯苷对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核因子κB/ IκB信号通路并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旋覆花内酯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激活及促炎基因环加氧酶2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细胞核中P65水平,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环加氧酶2基因表达的活性.结果12.5、25和50μmol/L的旋覆花内酯分别使脂多糖诱导的环加氧酶2mRNA表达水平降低35.85%、42.46%和53.46%;使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分别降低9.77%、40.87%和46.83%.旋覆花内酯能够拮抗脂多糖诱导的核因子κB亚单位P65核移位,用该化合物预处理细胞后再用脂多糖诱导时,细胞核内的P65水平不再升高.结论旋覆花内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的活化而抑制促炎基因环加氧酶2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将用于实验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无血清DMEM培养基),尼古丁组(100nmol/L尼古丁,24 h),Ghrelin组(10 ng/ml Ghrelin 1 h后,加入100 nmol/L尼古丁),PlYTC组(100 ìmol/L PDTC和100 nmol/L尼古丁).Western blot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TransAM NF-êB p50试剂盒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F-êB的活化.发现尼古丁可明显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这一作用可被NF-êB抑制剂PDTC阻断.Ghrelin可显著抑制尼古丁对VCAM-1的诱导作用;Ghrelin亦可抑制尼古丁诱导的NF-êB的活化.认为Ghrelin可通过抑制尼古丁诱导的NF-êB活化,抑制尼古丁引起的内皮功能紊乱,从而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12)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PDGF-B)和核因子κB (NF-κB)表达的影响,通过氨氯地平对ox-LDL/NF-κB/PDGF-B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氨氯地平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氨氯地平(0、0.1、1.0、10.0μmol/L)预先处理细胞0.5h后加入50mg/L ox-LDL共同孵育24 h,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DGF-B的表达及NF-κB的蛋白表达;进一步通过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的加入,RT-PCR和Western blot观察其对PDGF-B及NF-κB表达的影响.结果 随着氨氯地平处理浓度的增加,HUVEC-12中PDGF-B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NF-κB的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NF-κB抑制剂PDTC既可降低NF-κB的蛋白表达,也可下调PDGF-B的表达,作用与10.0 μmol/L氨氯地平组的结果相近.结论 氨氯地平可通过NF-κB下调ox-LDL诱导的HUVEC-12中PDGF-B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及与单核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胶原酶消化法获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RT-PCR检测VCAM-1 mRM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VCAM-1、NF-κB蛋白的表达;ROSE BENGAL染色法检测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同型半胱氨酸增强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CAM-1 mRMA、VCAM-1蛋白、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与单核细胞黏附能力。替米沙坦(1000 nmol/L组)明显降低了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CAM-1 mRMA、VCAM-1蛋白、NF-κB p65蛋白及与单核细胞的黏附水平(P<0.01)。与同型半胱氨酸组比,PDTC(NF-κB抑制剂)组NF-κB p65蛋白、VCAM-1 mRMA、VCAM-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水平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替米沙坦抑制了VCAM-1 mRMA和蛋白的表达及内皮与单核细胞的黏附水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而抑制炎症反应及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在高糖环境下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高糖环境下(25 mmol/L葡萄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给予10、100、1 000 μg/L利拉鲁肽进行干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以及核因子κB p65 (NF-κB p65)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预利拉鲁肽处理后的HUVECs,观察eNOS、iNOS、NF-κB p65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结果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SLD分析.结果 与普通培养基(7 mmol/L葡萄糖)组相比,高糖环境下HUVECs的eNOS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iNOS mRNA和蛋白表达及磷酸化NF-κB p65蛋白表达均增高(t=2.79、5.75、4.32、4.85、7.12,均P<0.05).与0μg/L组相比,1 000μg/L利拉鲁肽干预组HUVECs的eNOS mRNA、eNOS蛋白表达均上调,iNOS mRNA、iNOS蛋白表达及NF-κB p65磷酸化蛋白表达均下调(t=5.12、9.34、6.70、5.50、8.94,均P<0.05).与单独使用利拉鲁肽组相比,TNF-α联合利拉鲁肽组HUVECs的eNOS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iNOS mRNA和蛋白表达及磷酸化NF-κB p65蛋白表达均上调(t=3.33~7.87,均P<0.05).结论 利拉鲁肽可通过抑制NF-κB p65磷酸化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增加eNOS表达、降低iNOS的表达,从而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预防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瘦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表达CD40和NF-κB的影响.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及分组(6 h作用组和24 h作用组),用10 μg/L、30 μg/L、50 μg/L的瘦素及50 μg/L瘦素加上NF-κB阻断剂PDTC处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0和NF-κB的表达.结果:CD40为棕黄色颗粒,主要分布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在10 μg/L的瘦素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CD40表达水平不变,在30 μg/L、50 μg/L的瘦素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CD40表达水平升高,在相同的作用时间下,随着浓度的增高,CD40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F-κB(P65)为棕黄色颗粒,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在10 μg/L的瘦素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NF-κB(P65)表达水平不变,在30 μg/L、50 μg/L的瘦素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NF-κB(P65)表达水平升高;在相同的作用时间下,随着浓度的增高,NF-κB(P65)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20 μl/105细胞加入CD40单克隆抗体处理6 h后,NF-κB(P65)表达水平下降,经统计学检验,CD40和NF-κB(P65)的表达有相关性.结论:高浓度瘦素可以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同时表达CD40和NF-κB(P65),同时, CD40表达被阻止后,NF-κB(P65)表达水平降低,说明二者的表达有相关性, CD40和NF-κB(P65)可能共同参与了高瘦素血症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二苯乙烯苷对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0.1、1、10 μmol/L)的二苯乙烯苷孵育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4 h后,用200 μmol/L 的过氧化氢作用内皮细胞24 h,采用电镜观察、MTT等方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RT-PCR检测核因子κB、IκB、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的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IκB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过氧化氢能明显造成内皮细胞损伤(P<0.01) ,引起细胞活性降低.与过氧化氢损伤组比较,不同浓度组二苯乙烯苷均可以提高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性,降低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其中以1 μmol/L 二苯乙烯苷组的作用最明显,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对IκB的mRNA及蛋白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二苯乙烯苷对过氧化氢所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并以辛伐他汀干预,观察其对上述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显著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在不同水平辛伐他汀对促炎症因子的上述作用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由此推断辛伐他汀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炎症反应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 分形趋化因子通过介导炎症细胞的趋化与血管内皮损伤相关,阿司匹林具有抗炎作用,抑制多种细胞因子表达,其对分形趋化因子的影响尚无报道.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形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将HUVEC随机分为:空白组(无TNF-α刺激和药物干预),TNF-α刺激组,TNF-α PDTC干预组(PDTC系核因子κB的特异性活性抑制剂),TNF-α NS398干预组(NS398是COX-2的特异性活性抑制剂).TNF-α 阿司匹林0 02 mol/L干预组,TNF-α 阿司匹林0 2 mol/L干预组,TNF-α 阿司匹林1 mol/L干预组,TNF-α 阿司匹林5 mol/L干预组,共8组,每组3例.分别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分形趋化因子(分形素)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结果 1)4 μg/L TNF-α使HUVEC的分形趋化因子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 01).2)阿司匹林浓度依赖性抑制TNF-α诱导的HUVEC分形趋化因子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P<0 01);阿司匹林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UVEC的NF-κB p65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P<0 01).3)PDTC抑制TNF-α诱导的HUVEC分形趋化因子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P<0 01).结论 阿司匹林通过NF-κB p65途径抑制TNF-α诱导的HUVEC 分形趋化因子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并可能借此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能否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以阐明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组织因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蛋白的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RNA的表达,并用单核细胞粘附率试验检测单核细胞粘附。结果组织因子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内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蛋白,0.01、0.10、1.00及10.00 nmol/L组织因子分别使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表达明显增加127%±14%、151%±11%、196%±13%及267%±43%。同时观察到组织因子促使单核细胞粘附率增加,并且粘附率与加入的组织因子浓度呈正相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发现组织因子能促使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组织因子能诱导内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增强,这可能与组织因子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凝血酶对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活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凝血酶是否通过激活核因子κB信号传导途径,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以及重组水蛭素对该途径是否有拮抗作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印迹法分析核因子κB活化时由细胞浆至细胞核的动态改变,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2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凝血酶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后15min即有核因子κB的活化,30min核内大量活化;凝血酶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mRNA,较高表达在6~24h。重组水蛭素可以抑制该过程。结果提示,通过参与核因子κB激活传导信号途径,凝血酶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2mRNA表达。水蛭素可以有效地抑制凝血酶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但不能完全抑制核因子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分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1(MCP 1)的影响。方法 用RT PCR和ELISA方法检测AngⅡ在不用时间和浓度以及氯沙坦干预后对HUVECs分泌MCP 1的影响。结果 AngⅡ显著刺激HUVECs表达MCP 1,MCP 1mRNA分别在AngⅡ的浓度为 1× 10 - 7mol/L和刺激 4h时表达最强烈 ;而MCP 1蛋白质分泌随刺激时间延长而增加 ;氯沙坦干预则明显减低MCP 1的表达。结论 AngⅡ可强烈刺激HUVECs表达MCP 1,氯沙坦可拮抗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糖基化终产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人脐静脉山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凼子(VEGF)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AGEs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用BSA及小同浓度的AGEs孵育24h及400mg/L的AGEs孵育0、12、24及36h,采用原位杂交及Westem blot方法检测VEGF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100、200及400mg/LAGEs孵育24h后,VEGF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BSA对照组(P〈0.05),在用400mg/LAGEs分别孵育12.24及36h后,各组内皮细胞VEGF mRNA及蛋白表达量也明显高于0h对照组(P〈O.05)。结论AGEs可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且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对内皮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力及其抑制因子IκBα的影响.方法利用凝胶迁移率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 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人正常冠状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病理学意义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分别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 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人正常冠状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 ,细胞间粘附分子 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均有表达。三者在脂纹期的表达分别为 5 0 .0± 10 .9、5 1.8± 6 .0和 13.9± 2 .8,在纤维斑块期分别为 2 3.1± 7.3、37.2± 9.7和 2 3.0± 6 .0 ,在粥样斑块期分别为 17.5± 4 .9、18.6± 5 .5和 38.0± 10 .0 ,明显高于对照组 (2 .2± 1.4、2 .2± 1.2和 7.8± 2 .2 ,分别为P<0 .0 1)。细胞间粘附分子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与肿瘤坏死因子α呈正相关 (前者r=0 .344、P <0 .0 1,后者r=0 .5 2、P <0 .0 1)。实验结果提示 ,细胞间粘附分子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在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高表达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环节。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与细胞间粘附分子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的表达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氮 (NO)作为一种作用广泛的信息分子 ,具有抑制血小板和单核巨噬细胞的黏附 ,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与动脉粥样硬化 (AS)关系密切。已有众多实验表明白细胞和T淋巴细胞黏附到内皮细胞表面 ,接着迁移到内皮下层是AS最早的细胞事件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于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6月采用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实验 ,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作用于该细胞 ,了解其对NO、一氧化氮合酶 (NOS)及ICAM 1表达的影响及ox LDL致AS的可能机制。 一、材料与方法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