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丁世瑞 《中国康复》1992,7(1):34-35
脊髓损伤男性患者的性功能是个需要探讨的课题,涉及面广而又比较复杂,因为伤员的负伤部位不同,节段有别及伤度伤情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其性功能问题的差别也相对很大,现将我院的10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性功能作如下初步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患者经过急性期,接受了自己原有移动能力丧失的事实后,大约有1/3的患者认为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要比神经源性膀胱和性功能障碍更严重。随着脊髓损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生理和心理的变更带来新的挑战。脊髓损伤后结肠动力下降、大脑对肛门括约肌控制的丧失,以及躯体大范围肌力的衰减等相互影响,使排便管理成为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难题,也是脊髓损伤患者重新调整进入家庭与社会的主要困难。近些年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已趋于系统化,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做了积极的贡献,而对于神经源性直肠的护理干预研究相对较少,临床重视度不够。建立一个有效的肠道管理模式可以显著降低各种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参与能力。本文主要阐述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障碍的护理进展。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而且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全球脊髓损伤的年发生率约为15—40例/百万[1]。随着我国交通和工业经济的发展,脊髓损伤患者明显增加。脊髓损伤除了造成躯体瘫痪外,还会导致其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其中神经源性膀胱就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于绝大多数脊髓损伤患者[2]。在一项美国标准脊髓损伤系统的研究中,伤后1年81%的患者报告有一定程度的膀胱功能受损。根据受伤节段的不同,膀胱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类型各不相同,并且产生一系列泌尿系统并发症。而且神经源性膀胱所致的肾功能损害是脊髓损伤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针对我国1976年唐山地震脊髓损伤患者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患者一旦完成康复治疗 ,他们还需要一定的健康卫生服务。在他们返回社区后 ,许多问题将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这些问题包括疼痛、痉挛、压疮、运动障碍和膀胱管理等 ,有文献表明脊髓损伤患者在康复治疗后对资金、运输转移、所需设备、合适的住房、性功能和就业等均属高需求的方面。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社区中脊髓损伤患者需求的性质和范围 ,并确定哪些是患者优先选择的服务内容。方法 为了使参与者具有代表性 ,样本的选择将考虑到性别、损伤水平和居住地。参与者有不同的病程 ,根据患者在脊髓损伤医疗机构 (spinalinjuries…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后康复护理进展   总被引:65,自引:4,他引:65  
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SCI)是指由于各种外力作用于脊柱所造成的脊髓压迫或断裂。脊髓是感觉、运动、植物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因此损伤的主要症状是由于传导通路的中断而引起的麻痹。[1]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 ,往往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截瘫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在美国 ,每年因创伤而发生的急性脊髓损伤约 80 0 0~ 10 0 0 0例 ,最常见的原因是车祸、坠落伤和火器伤。[2 ] 由于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障碍问题 ,人们对脊髓损伤一直抱悲观态度。近年来 ,随着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药物研究、外科治…  相似文献   

6.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全球每年脊髓损伤的发病率为10.4—83人/100万人[1]。SCI患者常在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等方面遗留功能障碍[2]。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SCI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躯体神经活动之间的协调性丧失,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损伤的疾病,外伤引起的脊髓损伤患者多由高处坠落、车祸、暴力打击、砸伤、体育运动、刀伤或枪伤等引起,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的创伤[1].它可以导致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感觉功能丧失,并可能产生其他并发症,目前仍没有一种十分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患者往往难以适应突如其来的生活模式的改变,易产生心理应激反应[2].由于应激事件与应激反应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它常常与个体的认知、经历、社会支持等应激反应的调节有关,所以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理障碍,更好地促进躯体疾病康复[3].故本研究以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接受心理治疗后,对其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按病因分类可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外伤性脊髓损伤 ,一般需要强大的外力。最常见的损伤机制为屈曲性损伤 ,其次为伸展性、旋转性及侧屈性损伤[1] 。这种损伤外力通常是复杂的、联合的 ,其作用方向可为纵向或横向。由于外力程度不同 ,可引起挫伤、撕裂伤或牵拉伤等。引起外伤性脊髓损伤的常见情况有 :单纯椎体骨折、椎体间脱位或骨折伴脱位、关节突骨折、附件骨折及火器伤等[2 ] ,在X线片上能有所显示。如果是椎间盘突出挤压、黄韧带皱折挤压、硬膜内外或脊髓实质出血、脊髓水肿、椎体脱位后自行复位等 ,一般在X线片上很…  相似文献   

9.
<正> 对脊髓损伤(SCI)病人伤后尽快作出神经缺损的准确评定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将伤后72小时与伤后24小时进行徒手肌力测定(MMT)的预计肌肉功能恢复作一比较。方法:29例C~(4~7)脊髓完全损伤的病人,男性27名,女性2名,年龄15~70岁。患者伤后24小时内即送入当地脊髓损伤中心。22例SCI 为完全运动、完全感觉消失;7例SCI 在住院期间为完全运动、部分感觉消失。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的标准确定每例神经损伤的水平。选择的肌肉为肱二头肌、桡侧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是由于脊椎骨折或错位而引起的脊髓损伤。其原因在我国多为跌伤、暴力砸撞、体育和火器利器伤;在国外多为车祸和运动损伤。发病率在我国北京地区为6人/100万人口;在发达国家为(10~50)人/100万人口。此病致残率极高,伤后多遗留截瘫或四肢瘫,以及二便和性功能障碍,并发症也多种多样。但采取与不采取康复措施的后果大不相同,历来是康复医学中重点病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